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宋代詩人 > 李清照

我眼中的李清照演講稿

欄目: 李清照 / 發佈於: / 人氣:1.69W

演講稿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現如今,用到演講稿的地方越來越多,還是對演講稿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眼中的李清照演講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眼中的李清照演講稿

我眼中的李清照演講稿1

敬愛的教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烈日當空,炎熱的天氣讓人汗流浹背,心裏隨之荒亂起來。她,一襲素裙,手把着書坐於亭中。姣美的面容和優雅的舉止無不給人一種“黛玉”之感。忽地,只見她提筆一寫“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乍才知,她就是李清照,這千古絕唱早已聽説,竟猜不出是出自一女子之手,內心頓時敬佩不已。此後,她在我的記憶中生根萌芽。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誤入藕花深處”。也許這是這個貴族婦人記憶中最歡樂完美的事,拋開世俗觀念,三從四德,做一個真實的自我。夏日的午後,與丈夫趙明誠到荷塘中泛舟。兩人有共同的興趣愛好,邊賞荷邊品酒,不知不覺已到了黃昏,兩人飲酒面色通紅,亂划船一番竟迷了路,嚇得一羣歐鷺騰飛而起。那時的你完全不是一個貴婦人,倒像一個大大咧咧的男子一般,很豪邁,充滿豪情。之後,你又在我的記憶中長出綠葉。

“莫不道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此刻的你不一樣往日,窗前的花凋謝亂成一片,你手中的酒慢慢減少,雨點零落下來時的聲,倒更像是你的心聲。你變得很頹唐,心中裝的是對丈夫的無限思念,但誰又能理解你這個深閨婦人的寂寞呢。“載不動,許多愁”。當你將此首表肺腑之言的詩寄去給他時,他能體會你的心境嗎。他只是一昧讚歎你的文筆,卻又氣可是你一個弱女子竟敵過他書香門第,便閉門三天三夜,決心寫出一首超過你的新[醉花陰]。我真為你感到悲痛,不禁對你產生憐愛之感。你此刻已經在我的記憶中扎穩了根,拔不掉了。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你的悲傷,你的歡樂,你的一言一語,你的一顰一笑,無不給我留下深刻的記憶。“知否知否”,我已喜歡上你了。她,李清照,深深的在我的記憶當中,無法磨滅。

我眼中的李清照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下午好: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一首《如夢令》帶我穿越回古代。這首詩大家都耳熟能詳,沒錯,這是李清照的詞。

説起天賦,大家肯定會想到近代語言學家趙元任吧?畢竟他有35個博士學位。可是別忘了,他只修過一個,其他的,只是名譽學位而已。既然如此,那也不足為奇了。

此刻,讓我來介紹一下咱們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句詞也是流傳千古。你可想得到,這詞是李清照14歲時寫下的?年僅14歲的她已經開始灑墨作詩。而我們?卻還在啃薯片,刷微博。

大家也瞭解,李清照的詞風是稍帶幾分憂愁的委婉派。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她生不逢時,生活在兩代交替,一個硝煙不斷的戰亂時代。在她40多歲時,丈夫死去,她為了生計,只好嫁給一個流氓小生。但這個流氓小生實在讓李清照受不了,具有強烈反抗精神的李清照又怎樣會對容忍呢?於是,她將自我的丈夫告入獄中。最終,她的丈夫病死於獄中。

於是,李清照又開始孤獨一人,並將這份孤獨,延續到一生。

淡淡的柳眉,能夠與西施媲美的水靈眸子,多了幾縷憂愁,朱脣的性感不低於貴婦氣質,一把蒲扇拿於指尖,這種自然美,豈是現代人可體會的?

我眼中的李清照演講稿3

敬愛的教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我,是極偏愛李清照的,絢爛的詞壇上那麼多風起雲湧的人物,偏生地就愛上了她——那個在宋代那樣理學昌盛,禮教嚴明的年代裏才華橫溢的女子。

無疑她是宋代詞壇上的一朵奇葩,曲折的生活使她的詞香甜如久窖的美酒,越品越醇。她,就如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水,卻又似最熾熱的火,一抹微小的牽動卻也惹得我心內漣漪滿天。

總想,她定是位清麗婉約的女子吧。婀娜削瘦,吐氣如蘭,淡定裏透着她的高傲與莊重。

想象她蕩着小舟,破水於湖上,“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也就信手掂來,只將小女子應對湖中秋色流連忘返的姿態躍然紙上。

想象她一襲白衣勝雪,執素纖腰上一抹流蘇明晃晃地垂下,蓮步輕移,顧盼生輝,又生得“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之佳句。

想象她倚欄而立,幾縷青絲略顯散亂地披在肩上,臉上只掛一抹慵懶的寂寞,卻又自有“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之妙語似天成。

捧一本厚重的《李清照詞集》,一頁一頁慢慢地翻,似她的愁苦,又似她的歎息,心中的滋味欲説還休,看着看着更是欲罷不能,久久不能將它放下。

我眼中的李清照演講稿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下午好:

最早明白李清照,是從初一課本上的那首《如夢令》裏,:“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短短三十三個字,便將酒醉回家的歡樂心境展此刻我們面前。隨着自我漸漸長大,一下子愛上她那首《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悲痛,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首詞,無疑是她的代表作,於是,因為這首詞,李清照成了“愁”的化身。

印度詩人泰戈爾曾有詩句:“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而李清照的:“生當作人傑,死亦做鬼雄”,都有着同樣的心境。活要活得精彩,死要死的壯烈。

一靜一動,一柔一剛,無不體現出一種生命的高貴和力量……蠶不明白自我會化成蛹,蛹不明白自我會化成蝶,李清照也不明白自我會成為李清照。歲月在無情的流逝,經歷飽暖人生坎坷生活的她,該如一枚磨平了的石子殆盡了鋒芒,但她卻出人意料的膽識和行為,反襯出了她生命的真和人性的奇。李清照的一生,的確如夏花般絢爛多姿。

我眼中的李清照演講稿5

敬愛的教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不明白李清照是不是個美人,可是至少,她自信自我的容顏。你讀她的詞,什麼“人比黃花瘦”,“新來瘦”,人清瘦苗條,貼合除唐朝以外一般人的審美觀。《點絳脣》裏那名活潑嬌美的盪鞦韆少女,誰也不必懷疑説的就是她自我。

女子總無可避免有些自戀情結。然,若非確有幾分姿色,也是斷不敢寫下這等絕句佳詞供世人把玩流傳。再看她後部分作品,總有“起來慵自梳頭”,“日晚倦梳頭”,“任寶奩塵滿”一類表達消極心境的句子。一名懶得梳粧打扮的女子,若醜,就更顯得邋遢,不討人喜歡;若醜,她也不敢在那麼多文章中公然描述自我不梳頭的'情景。然而,她是個美麗的女子,即便不梳洗,也自有那慵懶迷人的風情,非但不醜,反惹人生憐惜之情。

在我的眼裏,毋庸置疑,李清照也應是美麗萬般的。看她的詩、詞、文,無不被那絕佳的文采所折服。所謂“秀外慧中”,當是作女子的最高境界。她的文思才情,套用一句時髦的話:為她更添一份“知性的美麗”。

除美麗之外,應又是豪爽的。豪爽的女子可愛,豪爽的美麗女子更可愛。李清照對酒的感覺、及對酒的感情,至真至純,令人感動。與友賞梅,便勸“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羣花比”。還有喝到“濃睡不消殘酒”,“沈醉不知歸路”,幾分率性,幾分率真,比一般故作嬌態的庸俗女子不明白強多少倍,甚合我意。

所以,我是喜歡李清照的。雖然我們之間隔着深遠不可逾越的時空鴻溝,我覺得她仍象是我身邊一個投氣的朋友。

我眼中的李清照演講稿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下午好:

陽春五月,春光旖旎。

午後的陽光慵懶而熱烈,她吸收着日之精華,調皮地籠罩在身邊,很久很久。

我捧着一本書,坐在樹影下,眼眸微眯,春花馥馥的香氣混合着五月特有的暖風在我的周圍盪漾,真是愜意無比!

翻開書,一陣書墨之氣頓時向我襲來,我貪婪的聞着這味兒,看着這書,原本平靜的心中這時卻不再平靜。

“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易安啊易安,這,就是你的愁麼?一個深閨女子,一身素衣微寒,斂着蛾眉,一臉愁悵。我多麼想過去為你把眉頭拭平,但終不能得願。

你的一生坎坷不平,國破家亡,你深有體會。也許也就是這些,才讓你有了這麼多難以言明的苦思與惆悵吧。我多麼想幫你分擔一些,哪怕一點點也好,但我們終是陌路人。

我至今難忘第一次讀你的《點絳脣》中“倚門回首,卻把春梅嗅”一句,我努力想像着你嬌羞的模樣:倚着門兒,柳眉桃腮,回頭螓首望去,手裏卻掂着一枝青梅,“裝模作樣”的嗅一下,臉中卻是怎樣也遮掩不住的喜悦和緊張。

世事的變幻,戰亂的離苦,讓你從一個青澀的少女成為一個愁苦的婦人。你苦苦尋求着自我的幸福,總是不得願。你的悽慘是戰亂造成的,它同樣也鑄就了你——文學上的奇女子!

這樣的你,又有誰能不為之動容?

這樣的你,又有誰能不為之憐惜?

這樣的你,又有誰能不為之欣賞?

這樣的你,又有誰能不為之喜愛?

這樣的你,這樣唯一的你——李清照!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