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演講稿

讓好習慣和孩子一路同行演講稿

欄目: 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3.08W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讓好習慣和孩子一路同行演講稿

大家好!我是來自××市第幼兒園的××,此時此刻站在這裏,我的心情十分的激動,感謝市教育局為我們提供這次學習交流的平台。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讓好習慣和孩子一路同行

習慣養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良好的習慣是健康人格之基。我們説教育的核心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還要培養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習慣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礎,在學前教育階段更應該注重孩子的素質教育,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幫孩子邁好走向成功大門的第一步。

我平時喜歡閲讀,有一段文字我至今記憶猶新,難以忘懷。年月,七十多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在巴黎集會,有人問一位獲獎者:“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最主要的東西?”出乎意料,這位白髮蒼蒼的學者回答:“在幼兒園。”“在幼兒園學到些什麼?”學者答:“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潔;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了事要表示道歉;要仔細觀察四周的大自然。從根本上説,我學到的東西就是這些。”這位學者的話代表了到會的科學家的普遍看法,同時也説明一個道理:養成良好的習慣讓人終生受益。

中國古來就有“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之説,其含義之一就是兒時的習慣如何,可以造就一個人的未來。三到六、七歲的孩子正處在人生的起步階段,隨着他們熟悉和探索四周世界的範圍逐漸擴大,他們對四周的一切事物佈滿了好奇心,求知長技能的願望異常強烈。這個時候,正是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要害期。

治天下之制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社會的日益繁榮,對未來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教育的執行者-教師肩負着國家的重任,肩負着社會賦予我們的厚望,新時期的教育需要我們不斷的更新思想,轉變觀念,注重素質教育,跟上時代快速發展的節拍。在這種教育形式下,作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我認為要把幼兒健康發展的事業做好,為未來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而要邁出的要害性的第一步,就是從自己的本質工作入手,立足於孩子的素質教育,對幼兒進行良好習慣的培養:

一、變“要我做”為“我要做”

良好的習慣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這其中需要幼兒的積極參與和不懈的堅持。假如我們只是簡單的要求孩子按照成人的要求去做,那麼孩子就會感到麻煩、枯燥、甚至痛苦。這怎麼辦?這就需要我們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採取孩子樂於接受的方式,激發孩子的愛好,調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變孩子“要我做”為“我要做”。

去年暑假,因為工作的需要,我接了新的大班。班上有個叫××的男孩子,據他原來的老師講,這個孩子是有名的“調皮大王。”好多的孩子給他告狀,打哭小朋友的是他,撒尿的時候尿小朋友一身的'是他,把小朋友帶來的玩具弄壞的也是他。面對這樣的一個問題孩子,我沒有急於對他採取什麼教育措施,而是走到他的身邊,和他一起玩遊戲,一起洗手,一起聊天,慢慢的觀察他,慢慢的瞭解他。終於有一天,我發現這個孩子並不是一無是處,他是一個愛勞動孩子。於是,我就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了他。聽着我的表揚,××的小臉上寫滿的是驚異,是懷疑,還有那眼睛裏晶亮的東西。小××升入大班一個月來第一次主動把雙手放在腿上,挺起了小脊樑專注的聽我説話了。我又稱這機會表揚了他的出色表現。自由活動的時候,××趴到我的耳邊靜靜的告訴我:“我要做個好孩子。”慢慢的王洋變了,昔日的“調皮大王”變得懂得關心小朋友,懂得愛護班上的圖書,懂得認真傾聽別人的講話了。最難以忘懷的是孩子們的畢業典禮,××表演了自己的節目,就向我跑過來,一下抱着我,哭着和我説,“老師,我不畢業了,我不離開你”,聽着孩子動情的話語,回想起一年來和孩子相處的點點滴滴,我和××的媽媽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淚水馬上湧滿了我的眼睛,這是喜悦的淚水,是激動的淚水,是幸福的淚水,這淚水流到心裏,不是鹹的,不是苦澀的,而是甜甜的,像蜜一樣的甜。

二,注重“身教重於言教”

幼兒年齡小,善於模擬,四周人的言語行為時刻影響着孩子的言語和行為。我們時刻注重自己的形象,力爭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典範。為了培養孩子傾聽的好習慣,我從不隨意打斷孩子的任何一句話;為了培養孩子整潔的好習慣,我們教師的用品時刻注重保持乾淨整潔;為了讓孩子培養孩子勇敢的好品格,多少次壯着膽子,代領孩子去捉自己原本很怕的昆蟲;為了培養孩子活潑的性格,我就像一個孩子一樣和他們一起蹦、一起跳、一起拍皮球、一起翻跟頭。

我們就這樣嚴格要求着自己,堅持着,絲毫不敢懈怠。每年每月,每日天天,每時每刻。我堅信,在我們的努力下,孩子一定會在一個良好的環境的裏,成長為一個有着良好習慣的優秀人才。

三,家園攜手,更利於習慣的養成

幼兒的生活環境,不僅僅是幼兒園,還包括家庭和社會。好多習慣的養成,需要家長在家指導幼兒進行鞏固練習,家庭在幼兒習慣的養成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班上的孩子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他們的生活條件優越,智力和身體的發展很好,但是家長在一些習慣的培養上存在着教育的誤區。

班上孩子們的家庭條件很好,孩子們有着豐厚的物質生活之外,家長對孩子的智力發展情況也非常關心。但是,因為家長對教育知識的缺乏,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存在着一些或多或少的問題。一天早晨,××的媽媽告訴我説“昨天孩子回到家,我讓他把在幼兒園學的兒歌給我説説,他不怎麼會啊,後來我就教他,教了一個小時,也沒有説熟練。”聽着她的話,我連忙暗示她不要再當着孩子的面説下去,然後和她約定晚上孩子離園的時候,我和她要交換關於教育孩子的問題。

到了離園的時間,××的媽媽如約來了。我先聽取了她對孩子所持的教育觀點,接着,我給她講教育是長跑而不是短跑,培養孩子一個好的習慣遠比學會一首兒歌、熟悉幾個字要重要的多,給她講怎樣賞識孩子,怎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我們的交談既興奮又熱烈,時間也在融洽的氣氛中不知不覺的滑過去,等我們忽然想起時間的時候,才發現偌大的幼兒園只有我們一個班的燈還亮着,空蕩蕩的院子裏,只有我一個人的摩托車孤零零的站那裏。也就從那時候開始,從我和××媽媽的不斷的長談中,孩子開始發生了變化,曾經滿腹心事的他,重又恢復了他孩子的天性,活潑、好奇、遇事喜歡刨根問底,在他那裏總有問不完的“為什麼”“什麼樣”“怎麼那樣”。孩子進步了,説實話,最欣喜的是家長。我忘不了××的媽媽是用怎樣感激的口氣來告訴我孩子的巨大變化,是用怎樣的眼神表達着對我們工作的讚許。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分付出,就有一分回報,我們班的孩子個個在自己的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講衞生、懂禮貌、善良友愛、執著進取、開朗坦率、勇敢樂觀是孩子的優秀表現,更是我們不盡的追求。一聲聲稚氣有禮貌的問候、一句句謙讓的話語、一雙雙擺放整潔的鞋子、一件件疊放整潔的衣服,展示的是我們健康向上的班風班貌,是孩子、家長、教師三方共同努力的結果。

我們幼教事業的道路還有很長很長,哪些良好行為習慣孩子已經養成;哪些良好行為習慣有待加以鞏固、矯正或強化。只要我們立足實踐,不斷分析,不斷總結,反覆教育,就能不斷促進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達到教育的最終目的。

我們任重道遠,為了孩子的全面發展,我們責無旁貸!

我堅信,良好的行為習慣一定會幫孩子走好邁向成功的第一步,並和孩子將來走向成功,走向未來一路同行!

Tags:同行 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