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演講稿

關於愛的演講稿範文(精選3篇)

欄目: 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2.99W

演講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為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裏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你寫演講稿時總是沒有新意?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愛的演講稿範文(精選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愛的演講稿範文(精選3篇)

愛的演講稿1

教育家陶行知曾説過:“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心裏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我以為作為一名教書育人的人,應該用是一顆真摯的心去教育、引導、啟迪自己的學生,用愛心來打造自己的教育事業。

“愛”是一種心理活動,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老師能將愛學生放在自己教學的首位,具備“學生的心靈”,用“學生的大腦去思考”,用“用學生的眼睛去看待”,用“學生的情感去體驗”,用“學生的興趣去愛好”,這樣的走進學生的心理,單純的教育就變成了愛的教育,那他的教育就會迸發出更強大的優勢,何愁教育的滯後呢?

我在教學中,正是正確理解了這一點,從學生出發,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把關愛學生,以愛施教當做自己教學的核心主題來抓,取得了良好的成績,現將自己的具體做法總結如下:

一、關愛學生,做到深刻了解學生

我去年接管五年級後,上第一節語文課時,我發現班級部分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作業有完任務的現象。班上有個女生,表現散漫,學習不用功,總是抱着完任務的態度。經過我仔細觀察,發現她頭腦聰明,於是我便常讓她回答問題,並經常和她談心,不斷鼓勵她。在遇到困難時,我也悉心關照,她的鋼筆壞了,我送給她一支新的。她家離學校遠,午飯不回家,在學校啃冷饅頭,這時我常讓她到我房裏喝開水或是給她烤饅頭,或倡導離學校近的女同學,帶她到自己家吃點熱飯。從此她把老師的關懷當作動力,逐漸變得關心集體,遵守紀律,學習也用功了,很快躍入班級優秀學生的行列。第一次月考,她竟然成為班級第三名。這時我深深的感覺到愛是不會空播的。

二、關愛學生,就應該熱愛每一個學生,尤其要愛差生,信其師,方信其道。

教學中如果老師動輒諷刺、斥責,差生就會產生一種屈辱感,師生關係就會越來越冷漠,學生的自尊心就會喪失殆盡,就會產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陶行知先生説的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裏有愛迪生。”作為教育工作者,關愛學生,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愛是陽光,愛是雨露,好學生需要愛,差學生更需要愛。我在教學中不偏誰也不向誰,以尊重全體學生為前提,處理問題不主觀臆斷,不偏聽偏信,不在學生心中結下疙瘩或留下陰影。要同學生平等溝通,和諧交流,真正建立起在愛的光環下的親近師生關係。

三、關愛學生,還要不失時機的表揚學生,激勵學生。

在我認為,愛是激發學習的源泉和動力。凡是孩子,都喜歡接受好的信息,這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性,脱離人的本性教育,那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我曾經經歷過這樣一件事:我班上一名男生,平時數學學習很好,語文上表現的則是不按時做作業,背記不及時,考試總是處於及格線的邊緣,要麼50幾分,要麼剛好60分,總是不理想。之後,我每次進教室,都去撫摸他的頭,看看他的作業,問問他的冷暖,上課積極提問他,只要他有點滴的進步,我就表揚,肯定;在他的作文週記等一切作業上,以激勵的語言鼓勵他......,並在考試前和他打賭,給他定了奮鬥目標,只要他超越了就選他當班長,結果如我所願,他不但完成了目標,並一躍成為班上語文成績最高分。這一轉變,使我更加堅定了自己愛心教育的方式,當然,我也兑現了自己的承諾。

總之,我認為對學生的教育,要以愛為本,把愛心陽光般無私地撒向學生,把慈愛的微笑帶給學生,温暖每一個學生。傾注愛心,關注學生的細微變化,是我找到學生進步的最佳時機。

愛的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愛的奉獻》。

四年前,懷揣着兒時的夢想,我踏上了日照海事專修學院的講台,開始了我做教師的漫漫長路,一路走來,雖有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困惑,但更多的時候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四年的辛勤耕耘,四年的默默守望,使我深深的愛上了教師這一平凡而偉大的職業。

作為一名教師,我愛我的學生,我愛我的事業,我執著着我的追求。

師愛,是指教師對教育事業,對學生的熱愛。教師只有熱愛教育事業,才能熱愛學生,才能面向全體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師愛是師德的核心。教師應該注意不斷培養自己真誠的師愛,使學生由“親其師”而“信其道”,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師愛為魂,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概括其內涵。從愛學生的角度講,就是教師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記得我曾經看到過一份調查報告,學生渴望的不僅僅是從老師那裏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師的關愛。喜歡淵博知識型老師的學生佔31%;而喜歡具有師愛型的學生達到53%,他們希望自己的老師温和、可親,具有愛心。由此可見,在學生們的心中,一個富於愛心的老師遠比一個知識淵博的老師更具老師魅力。學生表示:對有愛心的老師他們會自覺尊重教師的勞動,十分願意接近老師,希望與教師合作,把教師看成是父母親般的親人。他們願意向老師袒露內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教育需要師愛。沒有師愛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體、美、勞等各項教育中,師愛是基礎,是先決條件。因此,在教育過程中,無私地奉獻這種師愛,既是教育成功的關鍵,又是衡量一位教師素質的重要內容。因此我們應該努力做到:

一是關心學生,不僅在學習方面,而且在身心健康、品德修養等方面都給學生以關愛。

二是尊重學生,時刻進行換位思考,要從被自己批評的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三是對學生持一種寬容的態度,時刻想到他們還是不懂事、不成熟的孩子,自己在孩童時代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他們正是因為不完美才需要我們教育、指導,如果所有的人都完美了,我們還給誰當老師呢?四是瞭解學生,深入瞭解和熱情關心,是師愛最突出的表現

記憶的行囊裏,一代名師魏書生那詼諧幽默的談吐、那淵博的學識,讓我崇拜不已。大災面前,譚千秋老師那無悔的抉擇,用男兒血肉之軀托起人間最美麗的彩虹。他們一個是生者永無止境的燃燒,一個是死者用一種捨己的大愛共同譜寫對人民教育的無限忠誠。他們的精神如春風化雨般影響着我,更鞭策着我。讓師者,傳道,授業,解惑這種至死不渝的情懷將滾滾紅塵中種種誘惑淹沒,更讓那些功名利祿隨着一江春水付諸東流。我堅信:一支粉筆,三尺講台,一顆愛生如子,愛校如家的心,足以讓我的人生寫滿精彩!

古今中外無數事例證明,育人單憑熱情和幹勁是不夠的,還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為一名教師就要有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甘為人梯,像“春蠶”吐盡青絲,像“蠟燭”化成灰燼,把畢生獻給事業,獻給學生。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

教師工作的“示範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教師需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史煙飄過,回看今天。走上三尺講台,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台,為人師表。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道德基因的轉接者。

謝謝大家!

愛的演講稿3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高二(19)班的王寒,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五月,讓我們一起感悟母愛》。

美麗的五月已經悄悄地來到我們的身邊,空氣裏到處飄蕩着芬芳的氣息,在這暖意融融的季節裏,有一個暖意融融的日子,她便是母親節。我想,人們把這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定為母親節,其中的一個意藴,那便是母親的愛恰如這五月的明媚陽光温暖着我們的生命吧。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牽掛和期盼永遠縈繞着母親的心懷,“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得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把這世界上所有的線連在一起,也難以丈量出母親悠長的牽掛吧。叮嚀和守望伴隨着她的一生,“兒寒乎?欲食乎?”這關切的話語如同這五月的花香充溢於天地之間,讓我們的生命享受着一種温暖。“媽媽”是我們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聲音和最美好的呼喚。在母愛的光輝下,我們有了指路的明燈,看請了前進的方向,獲得了信心;我們有了避楓的港灣,遠離了風浪,享受着安定。母親為我們付出得太多太多——

當我們早上匆匆忙忙地從牀上爬起時,是誰已經為我們做好了可口的早餐?當我們背上書包急急地走出家門時,是誰的身影徘徊在窗前張望?當我們晚自習放學匆匆回家時,是誰依舊在燈下等待?當我們為了學習而挑燈苦讀到深夜時,又是誰悄悄地在桌角放上一杯牛奶?是什麼樣的人才能做得這麼多卻不求一點回報呢?是媽媽。

從小到大,媽媽一直是我們身邊最親最愛的人,噓寒問暖,知冷知熱。在我們還不能清楚地表達自己時,媽媽不厭其煩地教我們呀呀學語;當我們還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時候,媽媽義無返顧地用那博大無私的愛為我們遮風擋雨;當我們自認為已經長大,在要擺脱她的庇護時,媽媽不無擔心地默默注視着我們;當我們開心的時候,媽媽用明亮的眸子微笑地看着我們;當我們難過的時候,媽媽明知道自己幫不了什麼忙,卻還是陪着我們一起憂傷……媽媽為我們做的已經太多太多,可是她卻從來沒有要求任何的回報,這是一種多麼廣博多麼無私的愛啊!

古今中外,古往今來,多少詩人用他們飽蘸深情的筆墨來抒寫母愛的偉大。從《詩三百》到《大堰河——我的保姆》,從古西臘到後現代……是母親給了我們創作的源泉,是母愛使我們的精神得以成長;是偉大的母性讓人類擁有了一份温厚的美麗。詩人説,如果沒有了母親,這世界將失去三分之一的真,三分之一的善,三份之一的美。是愛的母親賜予了我們多少不能忘卻永當珍視的東西!從母親那裏,我們學會了寬容,學會了理解,學會了廣博,學會了為他人着想……可是我們又曾為媽媽做過什麼呢?難道我們就這樣心安理得地接受着媽媽無償的愛嗎?我們不應該做些什麼讓媽媽開心,讓媽媽驕傲嗎?

偉大的愛都是樸素的,樸素得一如我們腳下的土地。 媽媽不要華麗昂貴的首飾,不要貴重的禮物,也許就在昨天,一枝初葉蓓蕾的康乃馨,一塊乾淨整潔的桌布,一張純潔無邪的笑靨,一回幫媽媽打理家務……便讓媽媽倍感欣慰。因為——孩子長大了,懂得如何疼媽媽了。這就是在告訴媽媽:媽媽,我愛您!

時光如水,年逝,似水流年淡去我們的回憶,卻始終不改我們對母親的綿綿依戀;鷹歸燕去,春去秋來,老去的是母親的容顏,卻始終不老是母親那顆温厚的心。兒女在一天天長大,母親卻在一天天衰老。當兒女望見高堂之上的白髮親孃,他們都會投入母親的懷抱,熱淚漣漣!是歷史賦予母愛亙古的深沉,是真情賦予兒女對母親深深的依戀。在這樣一個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讓我們給予母親更多的關懷,讓我們對天下的母親深情地道一聲:“一聲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