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實習報告

大學生報社實習報告6篇

欄目: 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5.81K

隨着人們自身素質提升,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報社實習報告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生報社實習報告6篇

大學生報社實習報告 篇1

在大學裏我學的是新聞專業,説的明白點就是寫文章的專業,很多學生在畢業後就成為了記者,因為去別的工作崗位上不是很合適,專業也不對口。

為了以後的工作,我必須要出去實習,因為現在的金融危機,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了社會難題。為了畢業後我至於畢業就失業,我必須要及早打算。在學校裏就把自己的專業水平和實際操作水平提高到可以直接工作的水平。

我決定在暑假裏出去實習,地方我已經找好了,是一家不錯的報社。

今年暑假,我有幸來到《xx晚報》熱線部,進行為期三週的專業實習。在這寶貴的三週時間裏,我不僅對專業知識有了更為深刻地瞭解,同時也學到課本外的實踐經驗。這些收穫對我今後的學習和工作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導作用,使我受益匪淺。

第一天到報社時,我心裏七上八下的,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完全不知該從哪裏下手。負責帶我的小彥老師給我介紹了部門的大體情況,採訪的具體流程以及新聞記者需要注意的基本事項。第一天,老師沒有帶我採訪,而是讓我在閲覽室閲讀報紙。説實話,以前看報紙往往只是看個熱鬧,根本沒有意識去觀察新聞的思路和寫法。

從第二天起,我就跟着老師開始了緊張而忙碌的採訪。一旦接到新聞線索,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立刻奔赴現場。用老師的話講,記者就是一台不分晝夜時刻待命的機器。我所在熱線部的主要採訪任務是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社會新聞。在這xx多天裏,我隨老師深入北京大街小巷,跑遍了大半個xx城。無論風吹日曬,哪裏有新聞,哪裏就有我們的腳印。我是一個比較嬌氣的女孩,平時出門打傘,下雨打車。但是在採訪期間,我明白記者是來不及顧及這些的。隨着我漸漸融入工作,這些也在不知不覺中被忽略了。我們一般的工作流程是上午在報社接熱線電話,下午出去採訪,晚上回家寫稿。任務多時,稿子往往不止一個,回家後常常要寫到深夜。這也讓我深深體會到記者的生活並非像想象中那麼浪漫,記者不僅是無冕之王,更是一個肩負重大使命的職業羣體。

新聞容易忽略一些事實細節,而恰恰是這些細節比如人物,時間,地點等必須要精確。剛開始採訪時,自己總不注意,人名地名沒有留心去反覆核實。在老師的囑咐下,我知道了這些看似細枝末節的小事其實是新聞中最重要的。一個錯誤的人名甚至會影響整個新聞的真實性。另外,新聞中每一個字,每一個稱謂都要準確具體。比如,在一次城市雕塑的採訪稿中,負責管理城市雕塑的部門我用了城管部門這個稱謂。主任在審稿時指出這個稱謂過於籠統,讓我打電話再次確認。確認之後城管部門變成了**街道辦事處城管指揮中心。主任告訴我,越是這種責任單位,名稱越要具體,絕不能出絲毫的差錯。

在和老師採訪的過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無論走到哪裏,老師總能細心留意身邊的細節。記得在採訪盲人老人為簋街製作忙問地圖時,我觀察到的是兩位老人半小時完成一份、因此,我從老人效率高的角度採寫。然而,老師告訴我,她粗略掐表算了一下,一份盲文地圖上的地名只有40來字,半個小時意味着老人平均扎一個盲文需要將近一分鐘的時間,這是非常不容易的。這讓我明白採訪時不僅要觀察,還要細心。

真實性是新聞的基本原則之一。前不久的紙陷包子和華南虎事件使大眾對新聞真實性產生了嚴重的信任危機,也給新聞工作者敲響了警鐘。為了保證新聞的真實性,無論新聞線索來自何方,無論新聞事件大小,我們都必須深入現場採訪。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做真實的新聞,為社會負責也為自己負責。老師告訴我,這種情況對於記者再普遍不過,雖然很多時候在做無謂的勞動,為了保證新聞的真實性,必須親歷而為。

在報社,我發現很多記者並非新聞專業出身,理工科的記者作新聞也非常優秀。的確,記者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但是相比之下社會知識和經驗也同樣很重要。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記者就必須有全面的知識結構。記者是綜合性人才,對每一領域雖然不能都像本專業那樣投入,但至少都應有一定的涉獵。在我的採訪中,有一次是關於網上銀行密碼被盜的新聞。噹噹事人拿着米多長的銀行對賬單給我們看時,我發現由於相關知識的缺乏,我很難理解。於是,我立刻上網蒐集相關資料,彌補這方面的知識,在最短的時間內弄清了網上銀行的具體流程和網絡黑客的基本情況。這件事也提醒我對不同的領域,如果一點兒不瞭解的話,在採訪中就可能受阻。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採訪前的準備工作應深入,提前瞭解所採訪的領域。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勤看書,多學習,擴充自己的知識面。

靈活變通是記者需要掌握的一個技巧。有些時候做新聞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很多新聞是在換了一種思路後得到的。比如,在跟老師採訪某盲人學校時,我們原定思路是採寫一篇類似會議新聞。由於活動本身的形式化,因此很難挖掘出亮點。但通過觀察我們發現,坐在前排有一位拄着盲杖,手持錄音器的盲人記者。這似乎有點不同尋常。於是我們在活動結束後對這位盲人記者進行了採訪。沒想到,她身上有一段坎坷的經歷。和老師一合計,我們決定改變之前的選題。

實習期間,我翻閲了大量的報紙雜誌,瞭解了很多報業知識,。在採訪過程中,接觸到了各個階層的人羣,在與他們打交道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欠缺的東西人際交流。作為新聞記者,這個能力意味着你能否是採訪對象信任你,把積壓在心底的話向你透露,把新聞事件背後的故事挖掘出來。特別是在人物專訪時,這往往也是一條新聞取勝的關鍵。除了不斷練習與人交往的能力,我的體會還有采訪前務必對你的採訪對象做一個全方位的背景瞭解。這樣做可以是使你的採訪對象感到自己不適合一個陌生人交談,不僅會很快拉近你們之間的距離,像老朋友一樣聊天,也會獲得對方的尊重。

通過這一次在報社裏的實習,我感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都提高了一大截。以前寫文章,就是沒有任何實際的空寫,沒有任何的可信力,現在我感覺自己寫東西就是“下筆如有神”,可以很快的將我要寫的東西表達出來,這都是實習的來的。

以後我還是會出去實習的,一次實習可是讓我提高這麼多,那多幾次實習那我不就可以提高的更多了,在畢業以後找工作的時候我可以和任何報社拍板,我寫文章很好,實習過幾次,工作找起來應該不難。

同時我也希望在校的大學生應該多出來走走,實習一下,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這樣畢業以後才不至於在人生路上迷失自己,迎接自己美好的未來!

大學生報社實習報告 篇2

上學期期末考完試,6月30號我就到家了。感覺到自己快大四了,不能在這麼碌碌無為下去了,就想找份暑假實習工作。為了儘快落實我的實習工作,我回家以後就打開電腦上網,瀏覽的幾個比較大的招聘網站,例如智聯、前程無憂等,終於確定了我的職業意向—網絡編輯。

接下來的日子似乎不是那麼容易。盛夏來臨,好多畢業生找工作,招聘人才是供過於求。而且,好多公司還不要實習生,我似乎陷入了很尷尬的境地。大公司不要實習生、小公司招實習生不想去,最後,我終於放低自己的眼光,選擇了一個民營公司,它就是我的第一家實習公司—石家莊易網互聯科技有限公司。

點亮希望,祭奠生命生活一直在繼續,我也如期的步入了職場生涯。由於本身是實習生,而且無任何工作經驗,我的薪水很少,實習期就1000元,但是我想總好過沒有工作吧。我就接受了。7月4號是我上班的第一天,我們做網絡編輯的有一個小組,組長看起來很和藹,是個很年輕的女孩,看起來不過就26歲吧。她跟我説,第一天工作,你可以先熟悉下工作的整體流程,工作很輕鬆的。第一天就在我萬分期待,又萬分緊張的狀態中過去了。

7月5號,工作的第二天。今天組長給我分配了的任務,然後給幾個網站寫幾篇軟文。我很用心的工作,先是從各大站如搜狐、新浪、網易採集、瞭解相關的信息,然後用自己的文筆再整理、編輯出屬於我的原創文章。原創軟文其實真的不是很好寫。文章不僅必須是原創的,還得是具有可讀性,能吸引讀者閲讀。經過本人不懈的努力,終於寫出來了,分別是《如何在百度算法不斷更新的情況下保持網站排名》《怎樣辦經濟

大學生報社實習報告 篇3

為了能走出象牙塔真正瞭解文化工作,我於暑假期間在山東省XX市魯中晨報社開始自己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實習。實習期間我跟隨財經部的一位老記者跑財經新聞,找線索,採訪,觀察,寫稿,校稿,修稿工作安排緊密而嚴肅。實習結束戀戀不捨報社温馨的氣氛,回到學校感觸頗多,現以實習報告的形式加以總結。

我是文化產業管理系的學生對新聞寫作這是有些感性的認識,並沒有進行過專業的訓練。初來乍到心裏十足的是勇氣,缺少的卻是紮紮實實的知識。

第一天是在讀報的“無聊”中度過的。因為之前來報社實習我看過不少關於新聞寫作理論方面的書,於是我企圖找到一篇正規正矩的財經新聞給自己補充點養分,然而卻一切皆惘然。帶着疑問我問我的老師,老師告訴我:“在認識一份報紙的時候首先要做的是把握定位,我們的報紙是都市報,受眾是普通羣眾,並非專業的經濟理財類報紙,所以格式語言內容都是通俗化的。”第一天一堂簡短且深刻的職業課——晨報的宗旨:永遠和人民大眾在一起!書本上的理論好似一副模具,而社會真正需要的是差異性、特殊性、創新性、求同存異有生命的報紙,這兩者之間的“矛盾”需要我們做靈活的文章,這就是進步。

接下來的幾天老師給了我一個獨立的短評欄目做,本以為很簡單,卻每次都會被改動很多,有時候是全篇的抹掉重寫。老師告訴我我還是沒有很好地把握報紙的定位和短評的精要,於是我反反覆研讀老師的短評發現:我的語言文化氣息太重絲毫沒有幽默感,很多是從人的意識方面找抨擊點太空虛,有時候太講究邏輯而忽略了報紙短評“毛氈上方針”的風格。我想這是我們學生普遍存在致命的死穴,在這之後我的短評開始慢慢自圓自滿,最後一篇短評一字不改被採用,這是令人及其興奮的事情,我開始走對路慢慢成熟起來了。

短評經歷之後我隨老師跑新聞,第一次是為做蔬菜市場價格漲幅採訪市物價局,這一次又出乎我意料。在物價局辦公室內沒有訪談只有聊天,大家不是業務關係而是朋友關係;沒有采訪記錄,只有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對當前蔬菜市場的分析和判斷。“與採訪對象做朋友,這樣才能得到你意想不到的線索,而且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你必須要找到你的新聞夥伴”老師語重心長地告訴我。

物價局風波之後我隨老師採訪菜市場,在這裏又是一種別樣的採訪方式,這裏沒有高談闊論不是一問一答而是噓寒問暖專注傾聽,老師告訴我對生活在菜市場裏的人不是要展現自己不是要助你做新聞與你談話更多的是發泄氣氛或者分享喜悦,談天的方式更能拉近雙方的距離給他們信任感。而且我們的新聞並不僅是表現冷冰冰的數據而更重要的是通過表現羣眾的生活狀態來掘出社會的問題。

接下來我按老師的指示自己出去跑了多次生活新聞,沒有直接表明來意不用幹巴巴的問題我的採訪可以説很成功,但是也有不少問題,當與人聊起來就忘記我的採訪意向,為了全面不得不很多次換採訪對象,這樣浪費時間也不夠深入和貫通,所以在採訪前定要做好提綱且記牢自己的採訪目的。

採訪完的寫稿並沒有想象中的簡單,每次幾乎都要重寫幾次再改幾次才能出稿,這有點讓人耐不住性子。老師幾乎沒篇稿子都能動個大手術,在這裏我很榮幸找出自己常有的弊病,並接受老師的專業指導:稿子多用被潤色過的當事人話語,融入故事情節,點題清楚,反問形式多運用整篇稿子都必須體現新聞的真實性、可感性、啟迪性。在經過多次寫稿磨練後我刷新了自己對新聞稿的認識,寫新聞若繡花。

在經歷採訪、寫稿的分層訓練以後,老師讓我自己獨立跑新聞。找線索是新聞工作者最核心也是最難的事情,這不僅要求我們要善於透視生活還要對經濟數據有相當強的敏感性。幾次我尋到的線索都沒有經過老師的批准,起初我真的有點惱,老師告訴我多次的被否是在鍛鍊我的新聞感他也是這樣走過來的,找財經新聞的線索最重要的並不是關注數據而是關注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尤其是財經新聞,經濟的變動往往是潛在的不容易被發現,但是對人生活得影響往往是一兩撥千金。在此之後我根據鋼鐵漲跌想到關於鐵質廢品的市場變動,這是我的第一條可行的新聞線索。

接觸財經新聞我最難過的莫過於對經濟知識知之寥寥,像“同比”“環比”的區別等我還是要現上網查詢,作為新聞工作者我們涉及的社會層面會廣之又廣,所以我們在夯實自己專業知識的同時更應該涉獵各個社會知識,或許不能精通但最起碼是要了解,這是新聞工作者起碼的職業素質。

在實習期間我也學習了起碼的攝影功夫,配圖的新聞往往更生動,現在的社會圖像的影響遠遠大於文字,所以實地考察出新聞的記者必修攝影。本以為用卡片機拍照不是難差事,但是我們真的不瞭解新聞圖片的拍攝技巧,從那種角度,拍那些東西,拍攝對象的形態,主體客體的分層等等都是我們陌生的。而且作為新聞工作者ps等技術也是需要我們熟悉的。技不壓身真的覺得學海無涯。

在實習期間我遇到了一個很好的老師和許多很好的領導,他們都是過來人以經驗授之真的很令我感動,老師告訴我新聞工作離不開策劃,策劃為我們鋪長遠的路。他是我接觸新聞並愛上新聞的孔明燈,讓我充滿了希望。

初到報社半是懵懂半是新,經歷一個月的學習我堅信我可以再新聞這條路上走的更遠!

大學生報社實習報告 篇4

20xx年寒假作為一名專業功底不錯的中文專業的學生,我來到了《濮陽早報》,開始了自己的'短暫的實習之旅,所謂短暫就是指寒假這一小段時間。實習大致是從1月23日開始的,隨着寒假的結束於2月17日結束。

開始準備實習首先是確定實習單位,結合自己的特點和意願,我選擇了當地的一份都市報——《濮陽早報》。理由有四:首先自己比較喜歡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羣眾的報道,因為這樣的報道是百姓喜歡看的,不但有意思、對百姓的生活方方面面有幫助,同時在一些問題輿論監督上能夠起到更加明顯的作用。其次寫都市報道,各種寫作技巧和方法都可以進行嘗試:消息、通訊、特寫更重要的是一些視點深度的東西,較之於時政新聞更具靈活性。第三,《濮陽早報》作為本土的都市報可以讓筆者更容易接觸社會、調查百姓的生活,更加了解自己的家鄉。第四,筆者瞭解《濮陽早報》是一份剛創刊的報紙,也就是説它是充滿朝氣的,相對的會給個人以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也很有挑戰性,筆者性格是比較喜歡挑戰的,所以這個比較適合。於是通過電話聯繫、現場考察,筆者選擇了這個實習地。

作為實習記者期間最大的感受就是無論你是做什麼的都要努力尋找一個目標,做媒體的就要找準自己的宣傳目標,有一個主題。第二,我確定:如果想更好的成長,必須擺脱依賴性。如果想作為一名很優秀的實習記者,必須把自己放在正式記者的位置去鍛鍊自己,只有這樣你才能學到更多。寒假假期很短,而且要過節,所以在實習的時間和效果可能會受到影響,但是隻要你把握好機會,努力再努力,你就會有所收穫的。

進入報社的時候,我清醒看到自己所遇到的困難:一是老師因為本身有報道任務等,不可能給你很多出去的機會,也就是現場採訪報道的機會,所以你必須根據指導學會方法,更多的學習是放在自己用心的去看去聽、去問去想、去探索去實習方面。二是經驗很重要,雖然報社的那些記者很年輕、從事記者這個職業不久,瞭解到他們大多是從重點本科院校中文專業畢業的學生,來的已有半年了,但是就這個半年足夠讓你很有差距:缺乏專門的線索,新聞敏感性弱、寫作水平的差距、採訪等配合度……三是實習生整體現狀不是很理想:發現很多的實習生每天都是缺乏Ji情的狀態、不知道思考如何去做去學習,不知道自己獨立完成稿子,過分的依賴自己的老師,有時無聊就不正常的上班……所以我告訴自己必須要有信心、要有規劃。

我每天都很積極的去上班,雖然是假期但是每天都保證7點多就起牀,做很久的公交車,在上班時間前到達,基本上不遲到,而且告訴自己:新的一天,加油!到報社去看新的一天的報紙,看別人發的文章,仔細去思考:他為什麼會發現這個,這篇文章的新聞點在哪裏?如果是一篇很長的專稿,我就會直接去問這篇文章是怎麼寫的,怎麼策劃的,採訪時怎麼進行的?花了多長時間做前期準備……通過這些我也開始去思考自己的文章,然後寫去發表。

記得我發的第一篇文章是關於家長逼着大學生相親的,是從我們當地的一個論壇上看到的,然後去證實是真的,就詢問主任是否可發,徵得同意我就很快發了這樣一個消息,雖然字數不是很多,400多字,但是卻是我第一天上班就出來的成績,所以也感覺很有成就感。這也Ji勵我不斷的去思考、去鍛鍊、去發表文章。

後來為了要寫新聞,自己去“跑大街”,因為我知道我沒有正式記者那麼廣闊的線索網,也沒有人給我提供或者是編輯室還有那些下派任務的報道,這些根本就輪不上我們這些實習生,所以就要自己去捕捉,人家説“腳底板下出新聞”。所以就多跑、耳勤、眼勤、腿勤、手勤、腦勤等等,發現這樣不僅自己寫稿多了,而且新聞敏感性強了。什麼都是相輔相成的,我的新聞敏感性強了之後,更加容易捕捉新聞、也更加容易發表新聞了。後來寫的文章有的是自己或身邊人親歷的《崇尚健康節日消費觀念龍城萬餘人次“電影過年”》、《返程濮陽人忙着留鄉味》;比如我發表的《一條祝福短信小兩口險離婚》;有的是從一些博客、論壇上得到的,如《網民新創意:“情人節”網絡愛情宣言成時尚》;有些是自己策劃的比如“情人節系列”的,“節後消費”之類……

最高興的還是做比較大的報道,先後和老師做了當地交通狀況尤其是出租車交通狀況的專版,近4000字的文章、涉及很多方面,文章發表後影響很大,特別是對當地的交通狀況的改善起了較大的作用。還有在金融危機下,關注當地羣眾就業的問題、深入招聘現場、採訪很多人,全面分析普通市民就業的狀況和更好就業的措施。關注節日情況,搞了情人節的系列報道,給很多市民節日消費等以正確的導向。如此的還有大學生就業、銀行等VIP制度市民反響、民俗文化、交通事故等,真正的是都市報道,民生新聞,視點深度,“關注都市發展,關心都市民生”。 在短暫的實習內,嚴格要求自己,把自己放在一個正式記者的平台上去鍛鍊,同時抓住任何機會去認真學習和培養做都市報道記者各種素質:吃苦耐勞、思維活躍、新聞敏鋭、策劃與深度相結合,在老師的指導下,單獨和配合發表了30多篇報道,約4萬字,加上自己調查、策劃等約10萬字,居實習生之首。其實最大的收穫是用心做文章,用文章幫助人。要有社會責任感,認真做人、認真學習、認真做文章。取得了那麼大的成績也主要感謝所有幫助我的老師,他們是記者,他們的職業道德和熱情令我敬佩。他們不僅教會我新聞宣傳的知識,更讓我懂得做一名記者的責任與良知。感謝我們早報鄭迎軍副總編、機動記者部張永生主任,帶我的機動記者部副主任袁冰潔大哥。同時,感謝那裏所有的記者同事,因為我們是同齡人,有很多共同語言,在我實習那段時間,也很幫助我、關心我,我覺得好的氛圍是我成長的重要條件。

實習結束了,我覺得不像很多人説的那樣,實習生就是免費勞動力,只要你端正心態、努力去做,你也會收穫很多!今後無論我從事什麼工作,但我都會:簡單快樂、充實提高,做一個有用的人,做一個有利於國家、有利於社會、有利於他人的人!

大學生報社實習報告 篇5

三峽之行結束後,我在家呆了14天就返回京城。不是做志願者,而是去中國教育報開始為期一個月的實習。

為此,我錯過了8月1日陝西省境內的日全食,西安360一遇的日全食。為此,我也沒有能和家人、朋友過多地相聚。

但是因為提早來了三天,我有了兩個發表文章的機會。禍福相依,孰能辨之。

歷數在教育報實習的一個月,除週末外早上七點半起牀,趕九點半到報社,下午四點半之後就可以離開。有兩天請假,一週休假,一天採訪,算來在報社的日子不過13天而已,真正實習的時間,就是15天。這十五天裏,我發表了三篇文章,每一篇都曾四易其稿;排了兩個版,有一個版由於粗心數錯了行,連累了高老師和排版工作者週六回報社改版;採訪兩次,一次在紫竹院公園採訪4位北京市民,一次在學校用英語採訪一位外國奧運志願者;撰寫一份策劃,關於高校學生媒體的情況。目前這篇大稿還在醖釀中。 一個月裏,我認識了徐老師、高老師、兩位張老師、石老師,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還結識了幾位實習生,他們現在都是我的朋友。

一個月裏,我接觸到正規的報社工作,看到了規範化的運作流程。關於報紙的收穫,雖然不多,但也相當受用。

1,定位

教育報的定位是面向全國的教育工作者,所以內容都是針對知識精英提供他們的所需。如此一來,中國教育報成為了教育行業的領跑者。專業化,是教育報做強做精的制勝法寶。也許中國教育報的發行量不如中國青年報大,知名度也沒有中國青年報高,但是它的廣告收入和記者待遇,確是遠遠好於前者。正是因為定位準,才容易出奇制勝。相反,如果和其他報紙一樣都做大綜合,競爭太過激烈,想要做到不可替代,實在不那麼容易。

橫向定位於教育行業,縱向還要定位於主流媒體。既然是主流媒體,那麼重大事件、主流聲音就絕不能缺少,否則就是將自己邊緣化。所以汶川地震、奧運會這些所有媒體都在報道的事件,教育報也出了若干個專版,而且做得很精彩。

經緯座標精確定位之後,接下來便是細分工作。文化週刊一週四五六日出版,每個版面分別定位為“人文焦點”——關注教育周圍時代文化現象,“人文博藝”——培養知美愛美文化情懷;“人文文史”——為教育提供人文常識;“人文筆記”——記錄教育時代的心靈和生活。 我第一次對定位和口號的感覺如此清晰。人文焦點記錄文化新聞和學術事件,人文博藝是陽春白雪的琴棋書畫,人人文史介紹歷史故事和文化常識,人文筆記則刊登教師們的感悟和點滴。這些文章的起點都非常高,因為精品的層次都是在大眾文化之上的。

2,策劃

每一次出報,都涉及到精心策劃。這個選題不能陳舊,不能淺顯,更不能離羣索居。所以我若干次的策劃都被否了。有過豐富媒體經驗的人,總是一眼就能看出這個選題的時效性與實施難度。徐老師説,當記者最難過的坎,也就在與策劃選題。因為能做記者,筆頭功夫都一定不成問題,差異就在於能否找到好的選題。我在青年人大也有一年多的選題經驗,現在看來還是差幾個層次。

每一次選題策劃好準備實施時,教育報都會做出一個書面策劃。即便只是一個版,幾篇文章,也會有詳細的介紹:都有哪些文章,大概多少字,這些文章和整版主題是什麼關係。縱然精短,但也能夠幫助所有參與者明晰方向。

3,採訪

我沒有系統地學習過新聞,只是有一些在青年人大的實踐經驗。所以採訪,也都是憑着感覺來。以前在青人有過為數不多的幾次採訪,都是很簡單的確定主題設計採訪提綱,然後約學校的老師進行就可以了,甚至下課堵在老師門口隨便問兩個問題。而在教育報的兩次採訪,讓我深刻明白了什麼叫採訪。

大學生報社實習報告 篇6

在大河報為期一個月的實習期間,共發稿50餘篇,大到一整版的通訊,小到豆腐塊似的消息,可是對於自己這個初入大學的學生來説,發稿量對自己是可有可無的一件事,因為自己明白,最重要的是如何去學習,學習“鐵肩擔道義”的信念,學習“妙筆著文章”的思路,這,才是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事。

新聞理論的實踐和新聞業務能力的提升

帶我的是李曉敏老師,跑衞生線,也就是整天和病人、醫院、衞生局、衞生廳打交道的,同時也是和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連的線。

新聞價值的判斷是在平時看報、寫稿過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記得老師曾説過:咱們寫的是給老百姓看的,很多專業性很強的東西,不愛看,也看不懂,所以就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把稿子寫出來,服務老百姓。在這裏,判斷新聞價值的重要性、趣味性等就已經包含在其中了,很多東西不明擺着説出來,並不代表忽視它的存在。

記得去採訪醫院“惡性瘧疾救治中心”掛牌儀式,事件本身就是最多就是一篇消息,沒多少實質性的內容,於是,自己寫了500來字就完事了,第二天見報時,卻是一篇3000字左右的大稿子。老師從採訪資料中,發現今年上半年我省共發現40多例輸入性惡性瘧疾,對於不瞭解這種疾病的老百姓和醫院來説,是一個值得警惕的漏洞,詳細介紹這種疾病以及其治療、預防措施才是最有新聞價值的東西,而不是掛牌儀式本身。

以前曾很鄙視會議新聞,感覺無非就是領導空泛的講話,底下是冷冰冰的鼓掌,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寫,可是真正實地參加並用心發現之後,才發現其有趣亦有點的新聞。

省衞生廳召開系統行風評議測評工作動員會,説白了,就是他們系統內部的一個自我檢查制度,到現場,發了厚厚一疊相關資料,會議沒開完,就回報社寫稿了。很糾結的成稿之後,老師説,不行,沒有內容。她仔細把資料看完了之後,提出了一些很細微的點,就是和百姓、社會關係密切的現實問題,奶粉檢測、職業病防治等等問題。事後,老師説,其實會議新聞是不好寫的,比現場稿要難寫,但同時也是重要的。會議呢,只是給了記者一個找新聞的機會。

因為促進社會發展進程的政策、措施都是在一個個會議上提出的,作為記者,我們需要把好的政策給老百姓説明白,這樣才能得到很好的落實。所以,如何在看似枯燥乏味的會議上發現有價值的點,是需要記者有很強的新聞敏感。

落地稿,就是國家出台一項政策或是別的媒體做了具有普遍意義的稿子,作為地方媒體,針對自己本地實際情況,把落點放在本地,而寫出的稿子。其價值點,就是第二落點的選擇角度。

前幾日,國家衞生部門要出台關於規範現榨飲料的文件,那麼到了鄭州這點,就需要調查鄭州市場的現榨飲料的相關情況,看看文件規定的措施,在本地各商家有沒有得到落實。必須提出的是,不可否認,幾乎每個人都有喝過所謂現榨飲料的經歷,所以這個稿子,新聞價值的重要性,就不必多説。

面對形形色色的採訪對象和種種各異的新聞現場,作為記者,就需要具備敏鋭的觀察力和仔細認真的態度,否則,搞混了新聞稿中最基本的信息,是一件很不應該的事。這一點,自己深有體會。

因為缺乏關於醫學方面的基本知識,把一個主任醫生的職位錯寫成了主治醫生,搞的醫院打電話來質詢。粗心的我才發現自己犯下的錯誤,也是給自己提了個醒。老師安慰我,錯誤之後必會進步,出現一個錯,下次必定很當心,有時你覺得很細微的東西,無所謂的,可有較真的就會揪着不放。老師還舉了她曾犯的一個用字的錯誤,可能就少了一個字,就會產生別的意思。如此看來,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習慣必須學着養成。

新聞“七分採三分寫”這句話確實是亙古不變的道理。雖説在部分新聞現場,有提供新聞通稿,詳細介紹事件的五要素以及一些其他的情況,但是大多數情況下,這些資料是靠自己去搜集整理的,因次採訪前列好提綱以及採訪的藝術和技巧是有為重要的。實習期間,自己獨立去現場採訪過多次,也通常會遇到省內多家媒體,這時,一些基本的資料大家都會問到,那麼如何在你的稿子裏出現新的、吸引讀者的要素,這就需要你能夠問出有水平的問題,而問題則來自你提前列在採訪提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