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高職院校教學文化建設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36W

一、加強專兼職結合的雙師教學團隊建設,構建高職教師文化

高職院校教學文化建設論文

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師團隊的構成具有特殊性。一是要求“雙師結構”,就是各專業教學團隊中既要有學校的在職教師,也要有來自企業的兼職教師,實踐性的課程主要由企業具有豐富技術經驗的高級技能人才承擔。二是要求“雙師素質”,就是學校的在職教師和企業的兼職教師,都要既具有高校教師的基本素質,也要具有企業工程師的素質。構建高職特色教師文化需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深化人事和分配製度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共建專兼結合的雙師教學團隊。形成基礎課程主要由專任教師承擔,實踐技能課程主要由具有相應高技能水平的兼職教師講授的機制。在兼職教師的聘任與管理中,明確兼職教師的聘用資格和條件、聘用程序、管理及教學質量控制等,讓企業技術人員和職業領域專家參與到人才培養全過程。加強專業帶頭人和骨幹教師隊伍建設,採取激勵措施,依託行業企業等校企合作單位,通過強化培養、積極引進、靈活聘用等途徑,加大對專業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的培養和引進力度。在教師文化建設中,承德石油高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三三”文化。一是在全國率先開展了以“三説”為主的教師“敬業計劃”。“三説”包括:“説人才培養方案”、“説專業”、“説課”。骨幹教師要“説人才培養方案”,對方案的背景、內涵、要求進行深入解讀;專業帶頭人要“説專業”,對專業的沿革、現狀,與產業的聯繫,與職業和就業的關係,專業技術發展和前瞻等進行深入剖析。“説課”是每名教師都要進行的一項教研活動,通過對教學過程、教法、學法、教學手段等進行精心設計,促進教師準確把握專業人才社會需求、培養目標、教學計劃、課程標準和學情。二是以過“三關”為基本要求的青年教師培養。第一關為“師德關”。高校教師要“德高為師,身正為範”。教書育人,首先要加強師德修養,按照“高等學校師德規範”要求自己。第二關為“教學基本功關”。全面培養新教師的“備、講、輔、批、考”等各教學環節的基本功。經過系部指定的指導教師的悉心指導,再通過教研室、系部、學校等三個教學部門的“一指導、三級聽課”後,青年教師才能正式授課,並要求其不斷完善教學能力。第三關是“基本實踐能力關”。很多教師從學校到學校,缺乏企業實踐經驗,通過青年教師下實驗室、下校內實踐基地、下企業,參加實驗實訓建設和準備、參加職業崗位操作、參加校企合作應用性技術研發提升教師實踐能力。“三關”是大學生評價一名教師是否優秀的基本標準。以“三愛”為基本內涵的師德要求。一是“愛學生”。將其放在尊重學生、服務學生、管理學生、培養學生之首。從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發,努力踐行“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將“愛學生”體現在各項工作之中。二是“愛崗位”。教師崗位、教輔崗位、管理崗位、服務崗位都是為人才培養努力工作的育人崗位,只有“愛崗位”,才能愉快工作、傾力奉獻、不斷創新。三是“愛學校”。學校是辦學實體,只有人人愛學校,為學校添磚加瓦,增光添彩,才有和諧美好的工作和學習環境,才會不斷髮場光大學校品牌。

二、構建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的課程體系,形成高職課程文化

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具有鮮明的特點,強調學習與工作相結合,用實際工作任務、工作項目引領課程體系構建。這種課程文化的特點是校企合作共同開發優質核心課程,實施“八個共同”:聘請行業企業技術技能專家,共同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質量標準,共同構建以工作過程導向課程為核心的專業課程體系,共同確定“以解決生產問題為中心”的專業核心課程,共同開發學生的工作崗位和典型工作任務,共同創設適宜教學的學習情境和課程實施條件,共同制訂頂崗實習管理制度,共同完成學生工作和學習成果考核評價,以及在企業環境的課程實施過程中,共同管理和監控教學運行等。在這樣的工作方式下進行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開發,以生產操作和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以實際的生產過程和真實的生產產品為載體,將課程內容和生產過程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完成課程學習即可獲得相應崗位的生產操作和技術應用能力。對於職業崗位的工藝流程和程序化特徵突出的專業,按照技能要求和各工藝流程的需要,設置並安排專業主幹課程。

三、融入企業文化特色的實訓基地建設,形成高職實訓文化

按照“引企入校、專業入企、實境導向、貼近生產、多元投入、校企共建”的思路,注重企業文化融入,構建具有企業文化特色的高職實訓文化。建設適於學生動手操作和頂崗實習的校內外實訓基地。緊緊依託行業和區域重點企業,建立穩定的校企合作關係,滿足學生頂崗實習需要,形成校企雙方共同參與的管理模式。校內各實訓基地建設要再現或仿真企業場景,引入企業一線技術人員參與,從實訓基地的整體佈局到工位崗位的定點標識,再到材料庫房的貨品存放,突出企業元素與職場氛圍。營造真實的職業環境和職業氛圍,按照企業要求建設標準化的安全、衞生、環保的生產環境,倡導“8S”,即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節約、服務管理規範。實訓中,學生上崗實操必須持教師下達的任務工作單或操作票方可開動設備,以此培養學生安全責任意識。按照真實的生產崗位上崗要求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從遵守上崗規定、安全規程操作、設備保養、工具擺放、物料運送、環境衞生,到員工協調配合、習慣養成等全方位育人。在訓練過程中,注重磨練學生的意志,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四、提升注重需求的社會服務能力,建設高職服務文化

大力倡導構建社會服務文化,是高校的社會責任和高職院校辦學的重要內容。學校重視發揮重點建設專業在科技人才和儀器設備上的優勢,與石油石化行業企業合作開展技術開發與應用研究,以河北省儀器儀表工程技術中心為龍頭,重點為承德市的智能化儀器儀表企業提供技術服務,每年完成技術開發、技術服務項目40項以上。積極發揮學校在師資、設施資源方面的優勢,建設開放性、多功能的產學合作服務平台,將學校建設成為集企業員工培訓、社會人員再就業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高職院校師資培訓、職業技能鑑定為一體的`區域性培訓基地。同時作為國家高職示範院校,開展面向西北、東北、華北地區職業院校的對口支援,締結長期合作交流和對口支援協議。每年派出管理骨幹、優秀教師到對口交流院校指導專業建設、精品課程建設、師資培養、學生素質培養等方面工作;與同類專業開展教學改革、教材建設等合作;開放校內實訓基地,實現教學資源共享,發揮學校輻射帶動作用。服務文化帶動了合作雙贏,學校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簽署協議,共建“中石油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與承德市高新產業開發區及相關企業建立政產學戰略合作聯盟,全面開展戰略合作。與大唐國際、遼河油田等10家企業簽署合作協議,探索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合作辦學體制機制。

五、健全以“嚴實”為核心的教學質量保障,夯實高職管理文化

高職管理文化對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至關重要。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教育質量有宏觀與微觀之分。從宏觀層面看,教育質量即整個教育體系的質量。教育質量以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是否協調一致為標準。什麼時候系統各要素之間協調一致了,什麼時候就表現出較高的體系質量。微觀教育質量“最終體現在培養對象的質量上”,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優劣的程度”,其“衡量標準是教育目的和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前者規定受教育者一般的質量要求,是教育的根本要求;後者規定受培養者的具體質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質量規格”。承德石油高專的教學管理和質量保障一直以“嚴實”為基本要求,嚴肅辦學,嚴謹治學,嚴格管理;理念求實,質量務實,工作踏實。在管理文化上形成了一些特色。如,形成了“一核心、兩體系、三合作、四化式”的教學管理模式。“一核心”——堅持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時刻把握教學質量這一辦學的生命線,把提高質量作為教學工作的核心抓實、抓細、抓好。“兩體系”——通過完善教學制度體系、教學監控體系,實現管理保障。“三合作”——企業、教師、學生三方參與質量保障。“四化式”——實現規範化、系統化、制度化、現代化教學管理。實施“四級”教學質量分析,即任課教師、教研室、系部、學校“四級”教學質量分析,通過教學質量分析對教學進行全面總結,找出問題,明確改進方向。每名任課教師完成了其承擔的任何教學任務之後,均需進行質量分析。教研室利用教學工作學期系教學大會、校教學大會的契機,對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總體運行質量進行分析,並向全系教師宣佈分析結果。對問題突出的課程和教師提出整改要求,整改措施納入新學期教研活動內容及系、部教學工作計劃。學校(教務處)每學期開學第一週在“校教學大會”上作教學總結和全校質量分析,並就改進措施進行跟蹤反饋。通過“教師評學、學生評師、同行評課、專家評教、企業評人”的人才培養質量“五評”工作,全面實施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在“五評”工作中,“企業評人”是根本。堅持畢業生跟蹤調查,徵求用人單位意見。企業專家進校評價專業辦學和課程質量,將企業指導教師的評價作為重要的評估項。

六、重視素質和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形成高職方法文化

高職課程要採用特色的教學和學習方法才能實現相應的教學效果。高職課程是以學生解決問題為中心的課程,要將學生培養成為社會需要的“崗位人才”、“職業人”和能生存發展的“社會人”,必須樹立能力本位的教育教學觀。職業能力可分為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在職業活動中它們是相互交織在一起的。能力的培養既靠特色課程設置,也靠特色教學。高職教與學的文化構建就是要積極推進適應高職學生特點的教學手段與方法的改革,開展教學做一體、討論式、案例式教學,多媒體教學和情境學習、建構學習。公共課、基礎課教學按照貼近專業、親近職業、創設情境、問題引入、案例引導、任務驅動、學用融合等教學模式,積極開展教學改革。專業課程堅持行動導向的教學,按照“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這一“行動”過程序列,強調“為了行動而學習”和“通過行動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