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高校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實施評價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16W

伴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社會競爭也日益激烈,大學生所面對的種種壓力越來越多,這些都對大學生的心理現狀產生了巨大影響。如今,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漸突出,有的甚至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據有關統計,近年來我國有多達30%的大學生存在心理障礙,在休學退學的總人數中有近一半的學生因心理疾病無法正常學習。一些大學生無法正確地認識社會,被諸如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等不良社會風氣所侵蝕,他們畸形的價值觀使得自身沾染上不良風氣,容易與他人產生衝突,受到他人的排斥;還有些大學生沒有人生規劃和生活目標,加之自控能力差,容易產生諸如沉迷網絡等依賴症狀,導致無法完成學業。由此可見,我們必須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實施評價論文

1、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1.1、國家政策對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肯定

“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對高校教育提出了要求:在體育教學中做到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並重;在整個學校教育中提高體育衞生教育的地位,切實發揮其作用。因此,政策的支持使得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大大增強。與此同時,高校的體育新課程標準也有了新變化,標準依據課程學習內容和目標劃分出了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這五個領域。其中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力着重強調了心理健康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這也為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可行性。

1.2、體育教學對促進心理健康的多樣積極價值

實際上,經過中外學者的研究發現,體育活動確實對心理健康起到潛在的積極作用。而我們知道,體育教學具有眾多特點,其動態的教學活動、實踐性的身體活動、立體的人際交往、複雜的心理操作和複合式的心理體驗都使體育教學在心理健康教育上具有獨特的優勢,它能夠改善學生心理狀態,糾正心理缺陷,提高心理素質,預防心理疾病等。體育教學能夠強身健體,使身體的鍛鍊帶動心理的防護。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老師通過傳授體育知識、技能來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而在傳授過程中,也能使學生體會到情感上的愉悦。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學習,為學生提供了強健身心的方法和技巧,這就促使學生優化個人的身體素質。而精神上的健康與否和身體狀況是高度相關的,學生健康的身體為其心理健康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而其身體素質的提高使得體育運動能夠更好地發揮強身健體、陶冶情操的作用,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體育教學能夠調整情緒,緩解心理壓力,起到預防作用。很多研究都已經明確表示,體育鍛煉在減輕、緩解甚至是治療某些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上有着重要作用,它能夠合理宣泄不良情緒。而體育教學活動中的趣味教學內容就能轉移參與教學的學生的情感,使他們宣泄出自己的不良情緒,體驗到體育運動的快樂。而且,情緒某種程度上能準確反映出心理健康狀況,而長期糟糕的情緒也許就是心理問題的可能傾向。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中所表現的外在行為、表情動作,都可能反映了學生的情緒和心理狀態。因此,關注體育教學中學生的不正常反映,可以及早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從而幫助學生及時治癒。體育教學能夠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不斷完善自我。雖然“自我”是一個心理學領域的概念,但是“自我”指的是個人對自己的整體評價,包括身體、觀念和情感等方面。並且,身體和心理密切相關,對“自我”身體的良好認識會促進精神“自我”的正確認識。研究證明,優秀的身體有利於情緒的穩定、個人的自尊自信和性格的發展,而且自我意識還可以通過力量訓練來增強。因此,體育教學中豐富的運動實踐能夠在增強學生身體層面的“自我”認識外,增強對“自我”的綜合認識。在體育教學中,學生通過自己的主觀評價和他人的評價,能夠獲得綜合全面的感受,從而更好地認識自我、完善自我。一些大學生由於各種原因,缺乏有效的人際互動,甚至出現人際交往障礙,並且嚴重缺乏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這些都導致了孤僻、自閉、抑鬱等種種心理問題的產生,嚴重阻礙了大學生的成長髮展。這些問題在體育教學中能夠得到緩解。體育教學中組織的團體性活動,能使團隊中的'學生面對面交流互動,增進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而且促使大學生敞開心扉,消除孤獨感,增強集體歸屬感。內心的堅強是不懼風雨的根本原因,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提升能夠提高學生克服困難與挫折的能力,從而增強社會適應力。

2、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途徑

那麼我們要如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呢?這需要整個體育教學體系的多方面配合。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長期堅持的恆心,還需要有深入人心的觀念,需要將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融入到體育教學中,成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1、深入貫徹身心共育的教學理念

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即在體育教學中有機結合心理健康教育,樹立起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共同教育發展的理念。理念指導實踐,高校只有樹立了先進的教學理念,才能實施更加有效的教學實踐。因此,高校要明確心理健康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在設計體育教學時充分考慮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實施,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具體來説,高校可以在課程設置、課時安排上對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傾斜,同時,還可以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和過程時充分發揮體育教學中的心理教育作用。高校的教學研究往往引領着整個教育領域的新風尚,既然體育教學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毋庸置疑,那麼高校的教學研究就可以側重這個新方向,在此新領域中做出更好的研究成果,創新體育課程設置和體育教學方案,從而引領更多學校發展體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2.2、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培訓

要增強對教師的培訓。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至關重要,因此對教師的培訓提升不可或缺。體育教學活動中,師生有着直接的互動,教師在與學生的面對面接觸中更能真實具體地發現學生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師更需要在體育教學中掌握積極引導學生、敏鋭發現問題、正確尋找癥結的方法和技巧。並且,教師作為體育教學中的指導者,需要為學生們的不良情緒提供科學的疏導方式,改善學生的消極心理傾向,通過指導學生的體育鍛煉、身體調養、心情調節等,幫助學生擺脱心理困境。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技能的儲備是心理健康教育得以在體育教學中順利有效開展的基本條件,所以,加強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知識和技能,是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途徑。

2.3、加強體育教學個性化、多樣化

要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主體角度豐富發展體育教學形式,通過各種教學工具和方法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心理狀況複雜且個體性極強,年齡、性別、成長環境和成長經歷等因素都影響着人的心理狀況。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個體的差異性很大,其心理特徵也各不相同。因此體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應該注重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科學組織體育教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有重點有全面,不僅要全面關注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還要着重關注心理狀況不佳的學生,對他們進行重點輔導,幫助學生戰勝心理問題。同時,根據不同的學生情況,設計豐富的具有心理教育作用的體育活動十分重要。這不僅做到了體育教學的個性化,還增強了體育教學的多樣性。例如,通過慢跑、太極等持久運動調節容易產生焦慮心理的學生;通過激烈的競技比賽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通過接力、拔河等團體項目提高學生的集體歸屬感榮譽感和團體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