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範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07W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對某些學術問題進行研究的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論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數學小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範文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篇1

小學數學論文具有類型多樣、形式活潑等特點,有的側重於經驗的總結,實驗結果的闡述,包括實驗過程、手段、方法和結果的記錄;有的側重於理論性的研究,包括對研究課題的提出,對研究成果的分析、推導、論證和應用等。但不論哪類論文,主要由標題、摘要、前言、正文、結論、參考文獻等部分組成。

標題就是論文的總題目,是文章基本內容的縮影,古人云:“立片言以居要,乃全篇之警策。”所以擬定標題應該力求簡短、明確、質樸、醒目,既要防止太宂長,又要避免太概括,使人不明瞭;既要防止文不對題或過於陳舊,又要避免追求新穎、空泛而沒有實際的內容。

摘要一般包括本課題研究的意義,研究的內容與方法,研究的成果或價值等,便於讀者迅速瞭解全文的概貌。所以摘要應簡明扼要,引人入勝,內容全面,重點突出,且能獨立使用。

前言也稱引言或緒言,一般包括本課題研究的背景或起點,需要研究的問題,研究的方法、手段,研究的意義或價值。需要注意的是,對研究的意義或價值應力求實事求是,既不可拔高,也不可貶低或過分謙虛。

正文是論文的主體,作為表達作者個人研究成果的部分,所佔篇幅較大,有時還必須輔以必要的小標題,應力求概念清晰,論點明確,論證嚴密,論據充分,具有科學性、準確性和創新性,同時條理要清楚,文字應通俗簡明。

結論是對正文中所分析論證的問題加以綜合,概括出基本點,這是課題解決的答案。結論作為理論分析和實驗的邏輯發展,是論述的概括集中和昇華,由局部到一般,由具體事實、經驗,上升到理論概括,是整篇論文的歸宿,所以應力求完整、準確、鮮明,還應如實指出本理論的使用範圍和成果的意義,以及本文尚未解決的'問題和繼續研究的方向。

參考文獻是反映作者嚴肅的科學態度和研究工作的依據,其中包括撰寫該論文所參考的書籍(作者姓名、書名、版次、頁數、出版者、出版年份)或期刊(作者姓名、標題、刊物名稱、卷或期、頁數、年份)。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篇2

今天,老師給我們講了一道三級訓練上的重點難題:一個長100米,寬80米的廣場中間留了寬4米的人行道,把廣場平均分成4塊,求每塊的面積是多少?

看到題目後,有的人開動腦筋,尋找方法;有的人望着天花板乾瞪眼;我絞盡腦汁使勁地想,終於思考出一種方法,於是趕緊舉起小手,老師便叫我起來回答,我大聲地説:“100-4=96米;96÷2=48米;80-4=76米;76÷2=38米;38×48=1824平方米”。

“你能説説你的思考方法嗎?”沈老師問。“先把長減去4,算出兩塊的長,再除以2就得出一塊小廣場的長;寬也用同樣的方法,最後長和寬相乘便得出一塊的面積了。”

沈老師又問“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夏雨航站起來回答,他連説了好幾個算式,可我們卻不懂。

老師又讓大家想其他方法,大家看起來信心十足,但又害怕不對又都低下了頭。

於是沈老師就帶着我們一起理解了各個算式,這困難就迎刃而解了.

通過這節課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肯想,就一定能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來!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篇3

學期我學習了分數,知道了分數就是把單位1評均分成若干份,並且知道分數在實際生活中有很多運用,下面的便是我生活中的分數。

星期六,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麥當勞。媽媽點了份全家桶,因為是星期六的原因人特別多,我們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大桌子。剛坐下沒多久,媽媽便問我,”這有12個雞腿,我們一共3個人,每個人應該評均吃幾個?”這時候,我突然想起我學過了除法,那不就是平均分麼,於是,我用12除以3,很快得出每個人應該吃4個,媽媽又問我,"那我們每個人吃了幾分之幾啊"?這時候,媽媽話音剛落下,我便回答了,"三分之一啊"。媽媽笑着拍怕我的頭説,“恩,兒子真棒”。

這時候爸爸來了一句,説:“如果還有一個人和我們一起吃,那我們每個人能吃到幾分之幾啊?”我脱口而出,”1除以4等於四分之一唄“。爸爸笑着説:“兒子反應真快,真棒。”

我開心的笑了笑説:“這沒什麼,我還會好多,老師教了我們好多呢。“爸爸開心的拍了拍我的頭。

從那次開始,我越來越喜歡數學了,覺得數學好有意思,以後一定更要好好學數學。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篇4

有一天,我跟媽媽去逛商場。媽媽進了超市買東西,讓我站在付錢的地方等她。我沒什麼事,就看着營業員阿姨收錢。看着看着,我忽然發現營業員阿姨收的錢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幣為什麼就沒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趕快跑去問媽媽,媽媽鼓勵我説:“好好動腦筋想想算算,媽媽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為什麼的。”我定下心,仔細地想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我高興地跳了起來:“我知道了,因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隨意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樣可以組成30元、40元、60元……”媽媽聽了直點頭,又向我提了一個問題:“如果只是為了能隨意組合的話,那隻要1元不就夠了嗎?幹嗎還要2元、5元呢?”我説:“光用1元要組成大一點的數就不方便了呀。”

這下媽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誇獎我會觀察,愛動腦筋,我聽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歡吃的冰激凌還要舒服。在此,我也想告訴其他的小朋友:其實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問題,只要你多留心觀察,多動腦思考,你就會有很多意外的發現,不信你就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