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小學一年級數學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3.09W

導語:關於小學一年級數學論文,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許多孩子在入學以前就會做100以內的加減法,但是如果把它們拿到具體的生活實際中來就不是那麼盡如人意了。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一年級數學論文

小學一年級數學論文1

[內容摘要]

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獲得成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終身受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着重抓以下幾點:

一、認真聽講的習慣。

二、積極思考的習慣。

三、大膽發言的習慣。

四、養成動手操作的習慣。

五、“認真作業”的學習習慣的培養。

[關鍵詞]學習習慣、養成、引導、創造、滲透

[正文]

我國當代教育家葉聖陶曾明確指出:“什麼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獲得成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終身受益。在數學教學中,如何紮實有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呢?我在教學實踐中着重抓了以下幾點:

一年級是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收到事辦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獲得成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終身受益。在數學教學中,如何紮實有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呢?我在教學實踐以下幾點;

1.認真聽講的習慣。

聽講是課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門。學生聽講能力強弱與否,是決定接受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課上我要求學生全神貫注地聽講,主要採取正面引導的方法,看到某某學生聽講特別認真,我就表揚。而看到個別不認真聽講的學生,教師可用目光加以暗示。一年級學生很單純,都愛受表揚,因此正面引導的效果會好些。

一年級學生由於其特殊的年齡特徵,其思維更形象性。在教學中,我注意教學形式的多樣化與直觀性,儘量利用教學課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採取多種遊戲方式進行練習,這樣學生在課上就不容易“走神”,而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學習中去。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上課認真聽講的良好習慣。

2.積極思考的習慣。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如果不積極動腦就不可能學好數學。在教學過程中,我不是單純地“教”知識,而是通過引導幫助學生做、去想知識。學生原有知識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也引起我的注意。如在進行10幾減9的減法時,我才剛開講,有的學生就叫起來:11-9=2、12-9=3??千萬不要以為學生都會了,知道答案的學生都是上過幼兒圓的學生,而那些沒有上過幼兒圓的學生則一無所知。另外,即使那些能説出答案的學生,理解水平也是不一樣的,有的算法清晰,有的則僅是形式上會背出答案而已,而對於具體的思考過程,計算方法並不是很清楚。於是我問那些能説出答案的學生,你們是怎樣算出的?你能當小老師説給其他同學聽嗎?這就使那些能説出答案的學生不得不沉下心來考慮如何解釋。對那些不會計算的我則引導,同學們,他們都能算出,我們不能輸給他們,趕緊想辦法。這樣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就幾乎能全部掉動起來了。

3.大膽發言的習慣。

發言需要學生將自己的思考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要把內部的知識轉化為外部的語言,必須表達清楚,使別人能聽懂。發言可以鍛鍊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我在課上儘量創造更多讓學生髮言的機會,注意學生表達的準確性。但1節課要學生能發言的機會畢竟有限。有的學生按捺不住,提意見:“該到我了。”我向孩子們解釋,不可能全班的小朋友都來回答問題,只有敢於舉手的老師才叫。這節課叫不到你,下次有機會一定叫到。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如果正確,那是再好不過了。如果學生回答錯了,説明他們對知識還沒有真正理解透。而他們的錯誤回答往往能代表部分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如果能很好的引導,就會有助學生掌握知識。

4.養成作業認真的習慣。

作業是教學的昇華,作業可以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鞏固課堂學到的知識,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

(1)認真審題。審題是正確解題的前提。在課堂上教給學生讀題方法,要求學生邊讀邊想,理解題意。

(2)規範書寫。教給學生寫作業方法,格式書寫整齊美觀,寫數字清楚規範要求學生限時內完成作業。

(3)細心演算。演算是小學生數學學習中最基本的技能。我們訓練學生沉着、冷靜的學習態度。計算必須慎重,切勿草率從事。不管題目難易都要認真對待。對認真演算有進步的同學給予鼓勵表揚。

(4)檢驗改錯。在數學知識的探索中,有錯誤是難免的。我要求學生在做完作業以後認真檢查,發現並改正錯誤。

總之,一年級學生由於特殊的年齡特徵,光靠老師的工作是不夠的,家長的力量不可忽視。所以,我藉助每一次家長會向家長滲透學習習慣的重要性,讓他們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並和家長交流一些輔導學生學習的方法,爭取家庭輔導與學校教育達到和諧統一。只有多渠道、堅持不懈地抓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工作,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才能培養出大批具有良好數學素質的.有用人才。

小學一年級數學論文2

閲讀教學,歷來被認為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由於數學課本內容單調,比較難讀,不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一年級的新生識字不多,閲讀更是無從談起。因此有上數學課不讓學生看書,怕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數學課本成了習題集或練習冊。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筆者在一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注意利用課本,及早教會學生閲讀數學課本,培養學生自覺喜愛閲讀數學課本的習慣,通過半年多的實踐與觀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培養學生熱愛課本的感情

剛入學時,採用先講後看書的方法,也就是在教師講授時,先看放大的掛圖,講完後,讓學生打開書看看,指出老師講的是哪道題,插圖畫的是什麼,算式是怎樣寫的等等,使他們看到老師課堂上用的有趣的教具和講的有用的知識都是來自課本,從而產生尋課本的+熱愛之情。

二、培養學生邊看書邊思考的習慣

當學生初步形成課堂常規,有了一定的自制時。便採用講講看看的辦法。教師先講一個段落,讓學生看一個段落,思考一些簡單的問題;再講一個段落,再看一段,思考一些問題。然後引導學生自己閲讀全部內容,也就是按照書上的例題一步下地去看,一邊看一邊思考,例題是怎麼説的,書上的插圖是什麼意思,再看看是怎麼算的,旁註是怎麼寫的,最後讓學生用自己的話連起來説一説例題的意思,並擇

時補充、講解。

三、培養學生自己閲讀課本的習慣

通過一個階段的訓練以後,再進一步要求學生帶着問題自己閲讀課本的有關章節。也就是提出明確的要求,簡明的問題,讓學生邊看邊思考問題或小組討論,不時讓學生從課本中尋找正確的答案,體會閲讀成功的樂趣,逐步養成自覺看書的習慣。

四、培養學生鑽研課本的習慣

當學生初步學會看懂課本的內容時,讓學生深入探究課本的內容,包括插圖、提示語、旁註等,思考為什麼這樣做,或插圖中除了老師所講的還包含有哪些內容,或這組題為什麼要編排在一起等,通過分析比較來認識某些規律,例如做一做:12-5+4=,12-(5+4)=,14-9-3=,14-(9-3)=,待學生完成後進行比較,從而發現:如果括號前面是加號,括號有與沒有,計算結果是相等的;但是如果括號前面是減號,有括號與沒有括號結果就不一樣了,所以人們在計算有括號的題目時,一定要先算括號裏面的。當然,對於一年級的學生,要求不宜過高,只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並持之以恆。

總之,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指導學生閲讀數學課本,是培養自學能力,掌握學習方法的重要基礎。實踐證明,一年級的學生也能閲讀並且讀懂數學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