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媒介文化理論概念的現狀問題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29W

摘要】本文將從三個方面對媒介文化理論研究展開綜述。第一部分對媒介文化的概念進行梳理;第二部分主要探討我國媒介文化研究的現狀;最後一部分筆者結合中國知網相關研究數量統計圖,以期更深入瞭解媒介文化理論研究存在的問題。

媒介文化理論概念的現狀問題論文

關鍵詞】媒介文化;概念;現狀

一、媒介文化的概念辨析

作為一個概念,“媒介文化”在最近二三十年才頻繁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西方研究界主要是從20世紀90年代以後,以此為研究對象的專著才不斷問世。在中國內地,媒介文化研究慢慢經歷了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尤其近十年來該研究越來越受學者青睞。1995年,美國學者道格拉斯凱爾納(DouglasKellner)在其《媒介文化》一書中對“媒介文化”一詞進行了有意識的學術概念構建,即“媒介文化”這一概念既可表示文化工業的產品所具有的性質和形式(即文化),也能表明它們的生產和發行模式(即媒介技術和產業)。它避開了諸如“大眾文化”(massculture)和“通俗文化”(popularculture)之類的意識形態用語,同時也讓人們關注到媒介文化得以製作、流佈和消費的那種生產、發行與接受的循環。當代英美學術界著名大眾文化理論家約翰費斯克在此基礎上更傾向於從消費實踐角度看待媒介文化,他認為媒介文化是動態的,對消費者而言,有相對自由的空間。在法蘭克福學派看來,媒介文化是典型的異己力量,並不具有提升人精神的作用,反而還以虛假的自由和本質的反民主特性誤導大眾,讓大眾沉醉於單向的感官享受。2011年,於紅梅在參考英國文化研究學者雷蒙德威廉姆斯(1981/1995)、美國人類學家克利福德格爾茨(1999),以及美國哲學家和傳媒學者道格拉斯凱爾納的論述,將“媒介文化”定義為“人們運用傳媒技術,在特定社會環境下所從事的文化產品的生產、流通和消費,以及經此而展開的意義建構的活動和過程。”①關注媒介文化的生產、銷售、流通和消費過程學者還有秦志希、夏冠英、徐小立、劉建明等人。他們強調媒介文化產品要服從商品生產和消費過程。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趙勇對“媒介文化”源流作了探析,他在凱爾納對“媒介文化”分析的`基礎上,梳理了國內學者使用“媒介文化”的語境,並提出媒介文化研究是文化研究的一部分,是大眾文化發展到一個新階段之後出現的文化範式。

二、媒介文化研究現狀

媒介文化研究一直是一個跨學科的研究領域,涉及社會學、文化學、政治學、文學等學科。不同研究方法和理論體系會有不同的研究模式和研究結果。秦志希、夏冠英、徐小立、劉建明四位高校學者在《“媒介文化研究”筆談》一文中主要提及了五種媒介文化研究視域,即:英國文化研究學派的研究;法蘭克福學派的大眾文化研究;後殖民理論與文化全球化理論;女性主義研究;後現代主義的文化理論”。②當然,這只是列舉了媒介文化研究的主要研究範式,就我國而言,對媒介文化研究的學者在逐年增多,學術著作也層出不窮。近十餘年來,我國對“媒介文化”的研究(包括“傳媒文化”、“媒體文化”)或“傳媒與文化”著作可大致劃為三類,一是譯叢或譯著(如商務印書館的“文化和傳播譯叢”;南京大學出版社的“媒介文化系列”《當代學術稜鏡譯叢》的一部分);二是我國學者的研究專著(如華夏出版社的“傳媒與文化研究叢書”;蔡琪、蔡雯的《媒介竟爭與媒介文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三是我國學者撰寫的教材(如陳龍著《傳媒文化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三、媒介文化研究存在的問題

為了解我國學者對媒介文化研究的發展情況,筆者以“媒介文化”為主題詞在中國知網進行搜索,時間截止到2017年12月24日。共檢索到21723篇學術文章。1979-1985年,關於媒介文化研究的文章每年只有三四篇,且多為外文文章或中國學者與外國學者合著的文章。到了2005年,有關媒介研究的文章達到585篇,2016年迅速增至2233篇,2017年有所回落,但也高達1709篇。通過下圖我們可以直觀看出,我國學者關於媒介文化的研究力度其實在逐年上升。國內學者對“媒介文化”理論的概念定義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不同的學者站在不同的立場皆有話可言,但缺乏一定的共同認知。目前,我國對於媒介文化研究的中國學派的探討主要集中於引用西方學術理論,在新聞傳播學領域的研究還沒有達到很深的程度,學科理論缺乏原創性和應有的理論積累,對社會學、歷史學等交叉學科研究不足。近幾年,我國媒介文化研究面臨着徘徊不前的局面,如何另闢蹊徑,將媒介文化研究向縱深推進成為學界的共識。

參考文獻:

[1]道格拉斯凱爾納.媒體文化[M].丁寧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2]羅鋼,劉象愚.文化研究讀本[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