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中國傳統孝文化的淵源與對策建議研究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17W

一、弓|言

中國傳統孝文化的淵源與對策建議研究論文

“孝”在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相對獨立的文化體系時,基本框架已經確立,並且呈現出非常豐富的內涵。但是,在這一領域中,仍然存在着許多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和思考的問題,目前有關於“孝”的起源和內涵是孝文化研究探討所涉及的最基本的問題,許多學者在這個問題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我們如何使傳統“孝”思想現代化、以及如何解決當前學術研究的視角相對較單一這一問題,學界經常性的忽視了有關“孝”哲學這一重要的角度;“孝”是“仁”之本,我們要深刻的理解孔子的“仁”,可目前卻是探討“仁”的多,而研究“孝”的少。

我們不能忽略早期學者所作的貢獻。國外的學者們例如郝大維、羅思文對孔子的研究較為突出,他們主要介紹孔子以及孟子的思想,翻譯《論語》《孝經》等著作。由於當時語言上直譯的條件匱乏,導致了西方人經常用西方的思想來解讀中國的傳統文化,使得後來中國哲學被西方哲學思想同化。這些學者們在對“仁”“孝”“忠”的思想上進行了全方面的註釋,極大地促進了當時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本選題將在吸收前人先輩巳有的研究成果基礎上,從“親親相隱”的視角來解讀《論語》中的孝道思想。

二、孝文化產生的淵源

儒家哲學的理論運思模式是從天人角度去思考問題,通過對天道的理解,來形成現實社會的哲學倫理觀念,孝本質意義上基於儒家對“一陰一陽之謂道”,對天地男女這種創化本源的思考。“《周易》講道:‘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有禮儀有所錯。’

這裏所講的就是把基於天道本源的男女作為社會最初始建的一種現實起點,男男女女組建成的家庭以繁衍後代的這一家國建構為要求,客觀上要求基於這種親子之間的血緣關係以及維繫這種倫理的“孝道”,任何的生命個體,都是來源於父母的精血彙集而成。自然界當中生命個體的孕育成長,都離不開父母雙親的呵護哺育,自然界的動物尚且有跪乳之恩、反哺之義,我們作為人子,自然也會產生出這種原始“孝”的觀念。從“孝”觀念的起源來看,其最本來的含義就是“對於生命的延續”。由此邏輯發展而出的祭祀祖先的行為和敬老意識。在西周春秋戰國時期,衍生出了善事父母。“善事父母”還應當包含繁衍後代、以及尊祖敬老等行為。

在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家天下”的中國社會當中,“孝”是人倫關係得以創建延續的基礎,只有懂得了孝,才能夠使得家庭和睦,使得社會和諧穩定,進而促進國家的繁榮。“孝”是人對人倫的一種深入的認識,要構建一個好的人倫關係體系,需要一種正直、真心、虔誠、盡心的品質,這種品質最基本的實現形式就是“孝”。只有遵循了人性中最本能、出於本心的道--孝道,個人意識到“孝”是人的本性,通過修身達到對孝的一種認同、踐行和傳承,這個過程是“成己”的,即先使自己成為一種為社會道德倫理所遵循的樣子,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再推而廣之才能使別人得到益處,對國家、社會做出貢獻。

“孝”不僅是一種家庭倫理規範,而且是一種社會倫理規範,孝與仁,孝與忠,在孔子看來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是在道德實踐當中共生的。孝悌是仁的根基。《論語》當中就講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在孔子看來,為人孝悌,也就做到了仁,這是一以貫之的。而“孝”與“忠”,自然就可以做到推而廣之。“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從事父母可以推廣至事君主,孔子在這裏就將“孝”擴展提升到了社會、政治層面,賦予了其社會價值和政治價值,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但是我們從孔子的表達中不難看出。孔子最終注重的還是民德之厚,而非單純的政治教化,所以孔子講“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弟子人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2]“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作為人之本,“孝”貫穿於人類生活的始末,“孝”作為血親倫理的基本元素,對家庭和社會都發揮着不可磨滅的作用。中國有句老話叫百善孝為先”,講的就是這種血緣親情所產生的“孝”。“孝”是家庭關係中最為重要的道德規範。血緣關係是家庭關係中最核心的內容,“孝”是最重要的家庭倫理原則,孝親觀念乃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一脈。

“孝”在孔子所創立的儒家思想學説當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孔子以“仁”為核心、以“禮”為形式的道德體系之中最為重要的組成之一。要認識孔子的孝道思想,就要先了解孝,“孝”並非只是對父母進行物質生活上的奉養,即孔子所要求的“能養”,這只是“孝”應該具有的本義,是最為基本的要求。

孔子認為“孝”的產生是必須以人類最自然的血緣親情作為基礎。《論語》一書中,從“老”與“子”的家庭觀念關係角度出發來闡述“孝”的兩個基礎。其一,就是從人類的自然血緣親情出發,“老”產生“子”;其二,就是從社會等級的差別上出發老”與“子”之間是有着本質差別的,“子”就應當守禮,對“老”敬孝。《論語》就是從這種人類最原始的自然親情血緣關係出發,來確定“孝”產生的基礎。

三、從傳統文化的視角踐行孝敬的思路

在《論語》的記載當中,子談論“孝”,有兩個大的突破性觀念是過去所沒有的。在西周時期孝”這一觀念主要是體現在我們對祖先的.祭祀活動中,因此,它帶有極其濃重的宗教色彩,在當時分封制的社會大環境大背景下,“孝”主要是作為一種宗族道德,而“孝”所藴含的人倫意義,或者是“孝”作為家庭道德所具有的內涵並不突出。而孔子論孝,則實現了“孝”由宗族道德向家庭道德的轉換,“孝”主要是用來規範以父子關係為主的家庭倫理關係,其過去尊祖敬宗的涵義儘管沒有被“孝”完全的替代,但是分量也已經微乎其微了。

孔子所講的“孝”,無論是講“不遠遊”也好,知“父母之年”也好,其目的都是在於為了施孝,這裏並不單單是指為人子女要在物質生活上奉養父母,更多的是要表達對父母所產生的情感,這種情感就是敬愛之情。孔子對於“孝”的重視,當中也貫穿着仁的精神理念,他將“孝”與“敬”、“孝”與“禮”相互關聯在一起,這極大的豐富了孝的內涵,這是過去的思想中所不曾有過的。

孔子認為,作為子女,我們應當從內心深處去尊敬父母,對父母行使孝心也是要求我們要發自內心的敬重、奉養父母。“愛親”與“敬親”是相互的,“愛親”可以從“敬親”中表現出來,“敬親”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愛親”的行為。孔子認為如果僅僅是在物質上X才父母進行贍養,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孝,孝親的最基本要求便是要養親、事親。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孔子所講的“孝”其實就是無違於禮、所講的“仁”就是愛親愛人、我們要能夠做到對父母發自內心的敬重、在父母在世的時候盡心的侍奉、做到不讓父母掛念自己的安危、這就是孝的表現。孔子不遺餘力地弘揚“孝”文化,孔子的一生,驗證了從平凡到不平凡的過程。三歲喪父,由其母親帶回家養大,生活的十分貧困,地位也極其的卑微,孔子的青少年時代極其的平凡和普通。然而,孔子卻立志求學,不僅改變了自己的一生,也間接的影響了其後中華兩千多年的歷史。

在西方的啟蒙時代,像孟德斯鳩、伏爾泰這樣的大思想家們都非常崇拜孔子的思想,他們認為孔子的思想是理性、和平、以及人道的象徵。法國的人權宣言就曾經引用過孔子的話“已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名言現在同樣也被刻在了聯合國的大廈裏面。這説明孔子的思想已經不單單只是屬於中國的思想,孔子的思想已經開始超越國籍和國界。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以天、天道、天德為思想背景,將“孝”提升到了人文關懷的高度,身體力行的推廣“孝”。孔子的“孝”思想以“禮”為外在表現形式忠”為內在的情感表達,通過外在的禮儀規範和內在的“忠恕之道”,最終達至“仁”的境界,實現“孝”的皈依。孝道的思想觀念,已經深深紮根在了中華民族的土壤之中,溶進了中華民族的血液裏,成了我們偉大民族的傳統文化之一。孔子因襲周禮,雖然繼承了西周時期敬祖祭祖、慎終追遠的淨勝,但是對於“孝”思想含義當中這些觀念涵義的表述則是盡力的淡化,更多的是在於強調“孝”在倫理思想上所藴含的意義。在數千年的中華文明歷史進程中,傳統的孝道內容以及表現形式,是緊隨着時代的變遷進而不斷的演變着的。“孝”觀念最早形成是在以血緣親情作為基礎的父系氏族社會。血緣就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血統,它是人類因為生育後代而自然形成的社會關係,父母和子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血緣可以説是人類社會組成體系的基礎,而人既然知道血緣,那麼就一定知道血緣至親,也就會產生後來的報答生養之恩的觀念,這種起源於自然的血緣親情之愛,這便是最初孝的意識。孔子所提倡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孝悌愛親是一種人之常情,如果處於每個血緣關係中的人都能夠珍視這種感情,那麼社會上的人自然就不會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來,處於這一温温脈絡親情關係之中的人,也會將這一温情擴散開來,温暖的對待身邊的每-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