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紀錄片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43W

一、實地探究,感受科學態度

紀錄片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論文

紀錄片拍攝不僅需要高端設備,更需要嚴謹的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冰凍星球》的拍攝也集結了對兩極狀況十分了解的人員。本片主持人大衞艾登堡,在紀錄片拍攝時已經85歲高齡,但仍跟隨攝製組到達環境惡劣的極地進行拍攝探索。這本身對學生即是一種鼓勵。他曾説過:“在我看來,自然世界是澎湃激情最大的源泉,是視覺之美最大的源泉,是智慧興趣最大的源泉。她是一切豐富壯麗的生命之源,正因如此,她讓我們的生命值得體驗,不枉此生。”在紀錄片播放時,附錄大衞艾登堡的履歷,更能激起學生的科學探究熱忱。

二、《冰凍星球》的教學建議

《冰凍星球》片長約60分鐘/集,共9集,其中藴含大量地理知識,可作為課堂教學素材利用。

1.分析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第一集《前往世界盡頭(TotheEndofTheEarth)》中描述南、北極極晝、極夜間極端的季節變化,從狂風暴雪到極地之春的萬物復甦,以及“太陽升起後,一切了不得的變化開始發生”。這一段視頻生動展現了兩極地區的冬夏景觀以及植被、動物等變化對極地地區氣候的影響。以高中階段為例,可為達成課程標準中“分析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這一內容標準提供素材。觀看紀錄片之前教師可以預設幾個問題激發學生思維:①極地地區的極晝、極夜現象一般發生在什麼時候?②運用所學知識解釋極晝極夜現象發生的原因及其規律。③這種現象對兩極地區環境有什麼影響?

2.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第六集《最後的疆界(TheLastFrontier)》主要展示極地的寶藏和奇觀,千百年來,正是它們吸引着人們不斷到來。如今,這裏人們的生存不僅依賴古老的智慧,而且需要先進的科技。北極、南極地區的人類活動顯示了人類與自然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人類對極地的探索和研究從未停止,在南極,人類還建立了研究基地,可以承受地球上最嚴酷的冬季。這段視頻材料可作為課程標準中地理1“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教學材料,通過對南極開發的各國條約與開發現狀,學生能理解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同時,極地地區開發的歷史發展能夠體現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地理環境在提供資源、容納污染、承受破壞等方面能力有限,並不總是能夠滿足人類的主觀要求。在觀看本片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收集資料,分析南極地區的開發條件、現狀及注意事項。

3.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第七集《如履薄冰(OnThinIce)》主要探究兩極的冰川融化狀況以及可能對極地乃至全球的影響,氣候變化對極地地區的人類和動物以及整個人類來説意味着什麼,並以大量極具震撼力的畫面告訴人們:全球變暖對極地造成的影響,比對地球上其它地方造成的影響來得更快更強烈。這一片斷的內容視頻可作為“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這一模塊教學素材。課程標準中設置有內容標準“根據有關資料,説明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極地地區的氣候變化最為明顯、直觀性最強,最適宜作為本條標準的直觀體驗。觀看本紀錄片之前可預設問題:①極地氣候變暖對極地地區有什麼影響?②説明極地氣候變化對全球的影響。③結合視頻並利用所收集全球氣候變暖資料,闡述全球氣候變化對自然環境及人類活動的影響。

三、紀錄片教學的注意事項

1.根據教學目標選擇素材教師應樹立教學素材選擇服務於教學的目標,使用記錄片進行教學只是一種輔助手段,在整個課堂佔用時間不宜過長,最好控制在整節課三分之一以內,不然會反客為主,沖淡課堂氛圍。紀錄片篇幅較長,教師可在課堂上展示與教學相關部分,其餘部分讓學生在課堂外觀看。在觀看紀錄片之前,教師應預設與課堂內容相關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觀看並思考。

2.注重與其它媒體組合每種媒體都有優勢與不足,綜合使用多種教學媒體可取長補短、優勢互補。紀錄片在圖像和聲音呈現上佔有優勢,但在文字上略有欠缺,教學過程中應注重與其它媒體組合,可收到聲形並茂和相得益彰之效。

3.深度發掘紀錄片資源深度發掘紀錄片資源,不僅是發掘紀錄片本身暗含的教學內容,而且教師在課外可以發掘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其它紀錄片。需要對所選紀錄片相當熟悉,挖掘紀錄片中隱含的利於達成教學目標的素材。可以瀏覽許多紀錄片,發掘跟課堂練習密切的影片,挖掘其知識內涵。如BBC等其它系列的紀錄片,《地球》、《太陽系奇觀》、《宇宙構造》以及大洲系列等都與地理教學息息相關。在此基礎上利用紀錄片豐富課堂教學、優化教學結構,以達成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