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有關科學小論文作文八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7.19K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論文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你知道論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小論文作文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科學小論文作文八篇

科學小論文作文 篇1

我們家燒水的鋁壺底面總是有層黃黃的水垢,如果不及時清除,既費電又損壽。因襲,每過一段時間,媽媽就得用清潔球刮洗一次,這多麻煩啊。有一次,媽媽在清除水垢的時候還把手刮破了,又危險又麻煩,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怎樣才能方便又有效地幫媽媽除掉這煩人的水垢呢?

我打開水壺蓋,往着壺內左看看右瞧瞧,百思不得其解,爺爺看着我這樣折騰,不耐煩地説:“水垢啊,從來都是這樣洗的,你省省心吧,還是把時間用在讀書上吧!”爸爸倒回頭插嘴了:“爸,你這老方法麻煩,我好像看到過什麼醋能除去水垢的做法。”媽媽攤開兩隻手,苦笑着説,:“我也習慣了,匯,你能想出什麼好辦法來嗎?”我滿懷信心地去查閲了書籍,還請教了知識淵博的電腦叔叔,點子可真多,大概有這幾種:

1、在水壺中倒些熱醋,蓋緊蓋子,輕輕搖晃後放置半小時,用清水洗淨。

2、將雞蛋殼打碎在水壺裏,再倒幾滴洗滌劑和適量水,加蓋後,上下晃動,最後用清水沖洗乾淨。

3、用清潔球刮擦乾淨。

到底哪個是最有效地的方法呢?我隨即找來了3只積滿水垢的水壺,一些醋,一隻雞蛋(鴨蛋),一瓶洗滌劑和一隻清潔球。我先在一號壺中倒些熱醋搖晃,放置一邊,再將打碎的雞蛋殼放入二號壺,滴入幾點洗滌劑放入水。最後,拿起一隻清潔球開始在三號壺裏刮擦起來。

半小時過去了,我也累得腰痠手痛,三號壺擦得也差不多了,我掀開一號壺的蓋子,一號壺果然煥然一新啊,沒有一點水垢,乾乾淨淨。哇!這個醋可真厲害!二號壺的蛋殼也有些功效,水壺底附着的黃水垢顯得斑斑駁駁,大部分水垢已經褪去了,只留了少數一些。回頭再看看我擦過的水壺,倒也乾淨,但留下了絲絲劃痕,像是扒了一層皮,我想對水壺的使用壽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我覺得第一種用醋的方法除水垢既方便又實用。

水壺為什麼會積水垢?醋是怎樣清除水垢的呢?帶着疑問,我查閲了大量的書籍,這位無聲的老師告訴我:河水、井水、海水等叫硬水,用硬水燒開水,温度一高,水裏的碳酸氧鈣和碳酸氫鎂就相應地分解,生成碳酸鈣和碳素鎂,他們沉澱下來,就形成了水垢。而當水垢中的碳酸鈣遇到酸就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溶於水的物質,一號壺除去水垢的原理就是這樣的。

我一定要讓媽媽用醋除垢,這樣,才能使水壺的裏面乾乾淨淨,看看舒服,又不費勁哦!

科學小論文作文 篇2

我學習了《鐵罐和陶罐》這篇課文,知道了鐵罐放在泥土裏容易腐爛,我的腦袋裏冒出了一個小問號:“那麼鐵放在哪裏生鏽最快呢?為此,我反覆思考研究做了一個小實驗。首先準備三個小鐵片,然後一個放在冰箱裏;一個埋進泥土裏;最後一個放在鹽水中,看看哪一種會更快使鐵片生鏽。一天下來,我來到冰箱,小心翼翼地拿出鐵片,仔細觀察起來,可鐵片卻一點兒變化都沒有,我接着來到花盆前,挖出藏在土壤裏的鐵片,可結果仍是如此,最後我來到水杯前,拿出浸在鹽水裏的鐵片,可也是一點都沒變。這可讓我納了悶:“難道得時間長一點才能出效果?”我疑惑地走開了,幾天之後,我又來到那兒,驚奇地發現在泥土裏的鐵片有一點點生鏽,而在鹽水裏的鐵片早已鏽跡斑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帶着這個疑問,我打開了電腦,原來是原電池反應,離子導電,因為兩種金屬通常是活動性不同的兩種,以鐵和銅為例,因為空氣中有水分,水中通常容有酸性氣體,如二氧化碳,鐵片遇到酸失去電子成為鐵離子,電子則通過金屬移動到銅,再還原成氫氣,形成一個原電子,這種反應成為析氫氣反應。鐵的這種腐蝕內稱為電化學腐蝕,電化學腐蝕比一般的氧氣還原性腐蝕速率更快,從實驗和資料中證明,鹽水會讓鐵片更快生鏽!

想不到就一個問題,竟然要花那麼大的功夫去查找資料,去思考其中問題,一個問題的答案或許就那麼幾個字,可是它其中包含的道理和知識是無法估量的,科學家付出的汗水也是無法想象預計的,那些科學家真的是為人類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猛然間我恨不得把所有的.問題都思考出一個答案來解釋,也正是瞭解這些後,我對大自然的好奇心越來越強了。總之,受益匪淺。大自然一個永遠説不完的話題,永遠解釋不完的奧祕。

科學小論文作文 篇3

做實驗是我最喜歡的娛樂方式,我經常會到書店去看一些關於做實驗的書籍,然後回家憑着記憶做實驗。

我先端來一盆清水,又拿來一根火柴與一瓶“萬能膠”。我在火柴頭上塗了一層厚厚的“萬能膠”,然後,小心翼翼地把火柴放入清水中。等了一會兒,沒見什麼反應。我靜下心來,耐心等待。又過了幾分鐘。“奇蹟”果然出現了!只見火柴直立在水中,一搖一擺地跳起舞來了。可是,沒過半分鐘,火柴又浮在水面上。再過了幾分鐘,火柴又跳起舞來了。如此循環了七八次,火柴再也不動了。

什麼力量驅使火柴“舞蹈”呢?我腦子裏充滿了疑惑,怎麼琢磨也琢磨不透。最終,還是我那無聲的老師——電腦幫了我。原來,當“萬能膠、與火柴頭上的磷接觸後,就會產生一種物質。這種物質越聚越多,會使火柴直立起來。這種物質揮發時,火柴便被帶動得“舞蹈”起來。一會兒,火柴頭最外面產生出來的物質揮發完了,火柴也就不動了。再這一段時間,產生出來的這種物質又聚集起來,火柴便再一次“跳舞”,直到萬能膠與磷的反應結束。

此時此刻,我才恍然大悟:啊!火柴棍能跳舞,原來是這麼回事啊!

科學小論文作文 篇4

暑假的一天,我在家寫作業,一不小心把鋼筆裏的墨水濺到本子上了。我忙伸手拿紙,想擦乾淨,卻發現紙簍裏的紙快用完了,只有兩三張在紙簍底下,拿的時候手必須使勁向下伸,才能拿到。既費時又費力,十分不方便。我不禁想: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解決這個問題呢?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什麼好辦法。突然,客廳裏的腳踏式垃圾筒提醒了我,對呀!只要把紙簍底下弄一個託,打開紙簍時就將紙托起來,關上時紙託就降下去,這樣不就解決了這個問題了嗎!

説幹就幹!我先找了個差不多大的盒子,然後把盒子上的蓋子剪下來,加工成似老式窗户一樣的左右勻稱的兩半,放在一旁備用。然後找來一個保鮮膜(塑料袋也可),把保鮮膜剪成與盒子等寬的長方形,長度要比盒子長10--15釐米。再把先剪好的兩片蓋子粘在盒子上,用膠紙固定,但不要太緊,使盒蓋能輕鬆的打開。假如太緊也沒關係,可以在盒蓋上分別粘兩塊吸鐵石,再在盒子兩側的相同位置上粘兩塊吸鐵石,就OK了。最後把保鮮膜的兩端與盒子兩端對齊,粘住。要注意的是,不要全粘在盒蓋上,只把保鮮膜的兩端粘在盒子最外端就行了。

其實這個方法不止可以用在裝衞生紙上,一些小的飾品拉,兒童拼圖拉,工藝紙拉,蠟筆拉,藥品拉等等都可以裝在這樣的盒子裏。在這裏我還要提醒大家,因為保鮮膜太薄,因此太重或帶尖的物品要用比較硬的塑料袋,延長使用壽命。

科技就是這樣,只要你善於留心周圍,那就會有源源不斷的科技發明在你的腦海裏閃光!

科學小論文作文 篇5

星期天,我和媽媽一塊兒做了個實驗。我按照媽媽的吩咐,拿來一個乾燥的空玻璃杯,一個打火機,找來幾支蠟燭和一些石灰水。首先,媽媽取出一根蠟燭,小心翼翼地點燃它,豎拿着。蠟油順着滴在了台子上。媽媽乘着蠟油沒有凝固時,將蠟燭粘在台子上。然後,媽媽把一旁的空杯子照在上面。這時,蠟燭似一個乖巧的小孩一樣,熄滅了火星。我看了以後覺得這個實驗並不怎麼奇特,但自己卻又説不出什麼理由,只好請教媽媽。媽媽説,因為火在燃燒時需要氧氣,而杯子把它蓋住了,裏頭的氧氣就受到了限制,很快火焰就會把氧氣燒光,當杯子裏沒有氧氣時,它就會熄滅自動熄滅了。

接着,媽媽把澄清的石灰水倒進燒杯裏,再把它涮一圈倒掉,燒杯壁就附着一層石灰水了。又把這個燒杯罩在火焰上,一會兒燒杯壁的石灰水就渾濁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很納悶。媽媽聽了,笑着説,你還是去請教電腦老師吧!我一聽,打開電腦查了起來,原來這是因為蠟燭燃燒產生了二氧化碳。石灰水一碰到二氧化碳,就會發生化學變化,生成不溶於水的白色固體碳酸鈣。“哦,原來是這樣呀!”我急匆匆地喊來媽媽,給她看了電腦上的説明。媽媽笑着説:“今天你有知道了一個新知識了。”真是一次有趣的實驗!以後,我還得多做些實驗,多瞭解掌握一些科學知識!

科學小論文作文 篇6

在我家衞生間內有一盞16W電子節能燈。每當夜深關燈後,燈就開始閃爍。正常情況下,每隔幾分鐘燈閃亮一下,閃亮持續時間不足1秒。我很好奇,想弄明白,不知道什麼原因。

後來經過仔細檢查發現問題出在開關上的發光氖泡上,由於氖泡並聯在開關兩端,開關閉合時,氖泡被短路,220V電壓加在電子鎮流器輸入端,電燈正常工作。開關斷開時,氖泡串接到電路中,此時氖泡發光,流過氖泡的電流約為5mA左右。這一電流經過電子鎮流器的橋式整流電路,給濾波電容充電。當電容上電壓達到電子鎮流器振盪起振電壓時,電路起振,產生高頻電壓使燈管內氣體擊穿而發光。由於濾波電容貯能有限,電路一旦起振,濾波電容上電能很快會釋放掉,電路停振,燈熄滅。再經過幾分鐘後,以上過程又重複出現,如此往復,燈每隔幾分鐘就閃爍一次。白天,由於燈發光時間短,背景亮度高,加之燈管且亮度較小,不易被發現。解決的辦法有兩種,第一種是換成小瓦數的節能燈就不閃了,大瓦數的節能燈還是會閃;第二種是把開關裏的指示燈線腳連線剪斷就不閃了。

原來如此,節能燈關後閃爍的原因是這樣啊!這回我可又增長新的科普知識了!

科學小論文作文 篇7

有一次,科學課下課的時候,我聽見幾個同學在議論紛紛,我湊上前去,仔細一聽,原來,大家都在討論一個問題:一個空杯子裝滿水,蓋上一張紙,再將杯子倒過來,紙會不會掉、水會流出來嗎?能有這麼神奇的事發生嗎?我決定親自做一個實驗。

於是放學回家後,我迫不及待找來一個紙杯,一張大小合適的白紙,接着將杯子裝滿了水,將紙蓋在杯上。此時我有點緊張,擔心實驗不成功。為了知道結果,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拿起杯子輕輕地倒過來。哇噻!果真如此,紙緊緊地“貼”在杯子口上,水也一滴不漏,太神奇了!

可這又是為什麼呢?為了揭開謎底,我便上網查找有關的資料。原來是因為裝滿水的杯中空氣壓力被堵住,壓力就自然非常小。加上水的表面有脹力,才能使杯中的水穩穩地被“固定”住,紙也能吸在上面。

我恍然大悟,原來是空氣與紙托住了杯子中的水!

科學小論文作文 篇8

去年寒假,我回連雲港玩兒。

有天晚上,我去姐姐家睡覺,睡覺前習慣性地和姐姐聊天。姐姐跟我説,前段時間連雲港下雪啦!那雪花潔白潔白的,在空中跳躍着,就像一個個可愛的小精靈。第二天早上大地一片潔白,銀裝素裹,然而到了中午雪就開始融化了。可是化雪了,我們反而覺得比下雪時還要冷呢。…… “啊?!”聽了姐姐的話,我吃了一驚,“為什麼呢?”我又刨根問底。姐姐聳聳肩,表示不知道。我暗暗尋思起來。

按常理説,天氣冷了,要到零攝氏度以下才會有雪,那時,天氣肯定很冷啊!而化雪,那時太陽暖烘烘地照着,人也應該感到暖烘烘的阿!相比之下,不用説,肯定化雪時比下雪時要暖和多了!可是按照姐姐説的…根本不可能嘛!難道姐姐在騙我?不會!

第二天早上見到爸爸媽媽,我張口就是晚上的那個問題,那些話還沒經我同意,就迫不及待地冒了出來。爸爸媽媽笑了笑,説:“你可以上網查。”

我回到姐姐家,打開電腦,來到百度網查了起來。

突然,一行字映入了我的眼簾:

水結冰要放熱,而冰融化為水要吸熱,但根據熱力學基本定律:物體的熱量只能從高温物體轉移到低温物體。水與冰雪的相互轉化温度為0攝氏度,水結冰放熱到環境中會使環境温度升高,但最高不可能超過0攝氏度,否則熱量的流向就會“掉頭不顧”;另一方面,雪融化為水要吸熱,使環境温度下降。但環境温度最低也不可能降到0攝氏度以下,否則低於0攝氏度的環境就會使冰雪融化的過程產生“逆轉”。因此,從理論上講,下雪決不可能比融雪温度低。簡評:許多科學發明或發現都是在不經意之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