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關於課題撰寫研究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W

論文摘要:課題研究、撰寫論文對課堂教學究竟有何影響?兩者是獨成領域、各自為營,還是有主有輔,抑或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從高校教師在課題研究、撰寫論文的過程中對知識的深度探索和廣度的豐富充實出發,探討課題研究、撰寫論文對教學的豐富、鮮活作用。

關於課題撰寫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課題研究;撰寫論文;課堂教學

一、課題研究、撰寫研究論文的重要意義

以往,人們一直將大學視為教授高等專業知識的學府,因此,把要求大學教師要圍繞課堂授課、提高教學質量而進行認真備課,如博覽羣書、查閲資料等一系列與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活動視為教師的課業(功課),將此活動看作是教師的“主業”。同時,對錶面上看似與課堂教學無關的活動,如進行課題研究、撰寫研究論文等科研活動視為“副業”,認為可有可無而不予重視和提倡,認為那是研究所的功課,是擔心“副業”會影響“主業”。

但是現在,人們越來越深刻認識到大學不僅是傳授知識的場所,也是進行科學研究的領地——教師可以將科研能力轉化為教學能力。對於理工科而言,課題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但對課堂教學和知識的運用起着促進和活化作用,更可打破理論研究與實際需要脱節的局面——教師可以帶領課題組和學生將大學高牆裏的理論知識經過課題攻關,轉化為科研成果,申請專利,進而生產產品,推向市場,以接受應用於社會的檢驗,這才是將知識放飛、服務於社會的新理念;人文學科領域也不例外,天地轉,光陰迫,時代的不同,人們對事物的認知、視角和思想內涵都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即使是同一事物,對其認識也會與時俱進,產生不同的觀點,而對人文社科學領域的課題研究,對於如何站在時代的前沿、引領時代的新思想、更新時代所要求的精神領域的內容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單純的備課、講課的過程難以對事物具有敏鋭的視角,難以培養處處發現問題的能力。不搞課題研究、不撰寫論文的教師在教學的內容上、思想性等方面也難以具有獨特的視角、獨到的見解,流於將老套的知識在課堂上一屆屆機械往復地重複傳播,課堂效果和教學內容難以具有豐富、鮮活的與時俱進的思想性、多樣性、深度性、廣度性。

其次,課題研究又是與時俱進、豐富教學內容的活化劑——教師把自身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鍛鍊培養起來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創新精神能夠在教學中傳授給學生,即新時代的課堂要求教師要把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學科的前沿知識傳授給學生,融於教學中,那麼教師首先自身要創新,只有具備了科研能力才能擁有創新精神,才能擁有學科的前沿知識,才能把科研能力轉化為教學能力,所以,課題研究、撰寫研究論文對課堂教學起着豐富、鮮活的作用。

再次,教學活動是將原有理論專業知識加以整合並付諸實踐的傳承活動,教師在身兼科研課題、撰寫研究論文的教學活動中又會發現新問題,或者對所進行的課題研究有啟迪作用。可見,課題研究、撰寫論文這種科研活動與課堂教學又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關係。教師會在教學活動中始終處於一種亢奮、激活的狀態,帶領學生進入汲取知識的佳境。

高校教師不僅擔負着知識的傳承,更肩負着要以高深的學識站在高起點上,教師只有在課題研究、撰寫研究論文的過程中方能探索並發現本領域的新問題,引領本領域的前沿(發展),時刻具有解決時代擺在人們面前的各種高層面問題的思想意識,才能將自身的這種思想和素質滲透於教學之中——引領學生在體驗、探究、發現、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知識,提高迎接時代挑戰的能力。

作為高校教師,如果僅侷限於知識的傳輸,不進行課題研究,不發表研究成果,不撰寫研究論文,就難以處處發現問題,就是把自己侷限在基礎教育的層面上,就難以改善和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學效果,其存在的價值也會受到質疑。

本文從高校教師為了講課而進行的備課活動和進行課題研究、撰寫論文的過程中,對知識的儲備、完善、整合、提升後,對課堂教學的廣度和深度所產生的完全截然不同的兩種效果出發,闡述課題研究和撰寫研究論文對課堂教學的豐富、鮮活的促進作用。

二、為了課堂教學而進行的備課活動對課堂教學的作用

三、課題研究、撰寫論文的過程對教師自身的提升和對課堂教學內容及效果的豐富、鮮活作用

人在有壓力、有動力、受檢驗、受評判的高壓條件下產生的爆發力、情感力產生的潛能、創造力和效果力如高壓水泵,噴薄而出,無限而巨大。在壓力和緊迫意識作用下,對知識的汲取力如干枯之土,會迅捷變成自己的學識,從而會在授課中厚積薄發,教學質量及效果必定生動而鮮活。課題研究、撰寫論文正是屬於這種情況,在規定的時間內要進行課題研究——對某一事物持有疑問,並以此為研究課題,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解決提出的問題。而撰寫論文,就是把從事的研究活動進行文字化的記錄(文章化)。無論是課題研究還是撰寫論文都要接受專家學者的審查評判,在這種壓力下產生的研究動力、研究視角及其一系列連帶的能動力是巨大而驚人的。曹雪芹在窮困潦倒的窘況下寫出《紅樓夢》,司馬遷在懷才不遇的境況下寫出《史記》,足以説明安逸的環境下難以產生驚世之作,“四面楚歌”的'緊迫感下人方能有所作為。所以,課題研究、撰寫論文的過程是對教師知識的儲備、充電、推陳出新、整合及創造力發揮的高壓調動,對教師現有知識的“血液”更新、“血液”循環起到了活化、打壓的抽取更換的作用,這是外部的作用。同時,課題研究是針對自己在某一領域的獨到見解進行研究,在此研究過程中查閲書籍、資料的過程豐富了教師的知識結構,比單純的備課對教學的作用要更加深入、具體、豐富和鮮活,這是內在的自我鞭策、奮發向上的“覺悟”。可見,來自外部的緊迫感和內在的鞭策力會使得教師時刻處於知識的不斷汲取和更新的緊迫狀態,並以其敏鋭獨到的視角發現並解決問題,與時俱進,這個過程使得機體在新鮮的血液流動下排出陳液,機體才能充滿生機和活力,才能適應信息時代教書育人的要求而不被新知識淘汰。只有自身知識的不斷豐富和推陳出新才可以豐富、鮮活課堂教學內容和質量。 "

1.課題研究、撰寫論文的內容

課題研究是一個過程,即對某一現象或事物有疑問,以此作為課題,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對提出的問題加以論證和解決。論文就是把這種研究活動以文章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單純寫論文,即對某一現象或事物有獨到見解和體會,然後通過大量的博覽羣書、查閲敏感尖鋭問題和在先行研究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論點、論據和論證。

無論是課題研究,還是撰寫論文,其內容大致可分為三種:

(1)與教師的專業有關的內容。

(2)與所教課程有關的內容。但即使所從事的課題研究從表面上看與所授課程內容無關,也不能一概認為該研究活動獨立成章,因為各種知識有相通之處,更何況在同一領域涉及的不同內容更有相互滲透、承接、啟迪的特點。

(3)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產生的關聯性研究課題。

可見,以上三種情況與教學的關係實際上是一種互補、互動、相輔相成的關係,即在授課過程中會發現問題,由實踐到理論研究,課題研究不是空穴而來、紙上談兵,而是真正來自於教學實踐;另一方面,撰寫論文又是對課堂效果和當時教師感受的文字性記錄。

2.教學和課題研究、撰寫論文是一種相互結合的互動活動

三者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相互包含、共同成長與發展的關係。

3.課題研究、撰寫研究論文的過程對教學的影響和作用

(1)發現問題點——敏鋭的思考力和獨到的見解力,鍛鍊了教師在教學方面開拓新領域、新視角的能力。課題研究中必須提出問題(點)。為此,教師必須廣泛閲讀書籍和相關論文,對日常碰到的疑難現象有深入探究的意識,從這個意義上説,發現問題、解惑的先決前提便首先是閲讀書籍、文章及自身具備的思考力。在讀書的過程中,為了解釋事物的現象以及解開難解之謎藴藏的潛規則,要以懷疑的眼光去讀,以懷疑的思維去發現問題。所以,在時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心理意識驅使下的博覽羣書,豐富、更新了教師的知識量,避免了同樣課程周而復始的機械講解,隨時充實並豐富了課堂內容。另一方面,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豐富自身知識的同時,也鍛鍊了教師對問題的敏鋭思考力,自然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教學目的、教學效果的設定等方面起到了豐富、鮮活的作用。

(2)梳理先行研究和問題點,確定研究課題——教師自身的創新意識會時刻滲透於教學之中。此時,尚未研究的新課題和新發現另當別論,大多數的研究課題都是多多少少以各種形式承前的同時展開後續的各種研究。重要的是,發現與先行研究不同的觀點,或者是對同一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和範圍提出問題,確立研究課題。為此,教師需要在芸芸眾生的觀點中另闢新徑,打破常規,具有與眾不同的創新點,這種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是教師的教學“機體”充滿生命和活力的“活化劑”,會“鮮活”課堂的教學內容。

(3)獨特的分析和新數據——嚴謹的邏輯論證能力鍛鍊了教師在教學中的思辨能力。課題研究及論文的價值就在於它的獨特性。如果沒有新視點和新發現,論文就沒有價值。新論證、新數據是支撐獨特分析不可欠缺的重要部分。在論證的過程中,嚴謹的邏輯思維力會鍛鍊教師的課堂講解環環相扣、深入淺出。

(4)得出解決問題的結論——鍛鍊教師在實施規劃教學之後的概括力:明確目的,一語中的。論文的結論就是合理地導出調查分析和推論,以清晰有力的思辨歸納力對提出的問題以結論的形式予以解決。如果不能解決問題,或者不能合理地解決問題,那麼,論文本身就不成立。實際上,能夠完全地解決所提問題的課題研究和論文不是很多,會或多或少地留有尚未解決的問題,重要的是,要解決核心問題,因此,把解決的部分明瞭地加以歸納總結,把遺留的問題作為今後的研究課題是論文的大體結構,言簡意賅、一語中的的結論會起到畫龍點睛、突出核心的作用。此過程鍛鍊了教師在教學中的歸納整理力、概括力,遠離拖泥帶水、一盤散沙的講課。

從以上環節不難看出:從事課題研究、撰寫論文的過程也是高校教師不斷成長的過程——教師所經歷的每一過程、每一環節對教師知識量的儲備、更新,對教師將創新意識、創新思想融入教學,培養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敏鋭的思考力和獨到的見解力以及嚴謹的邏輯分析力和高度的概括歸納總結能力都無疑具有重要作用,這種使教師不斷更新充實的整體素質使得高校教師的教學內容能夠經常保持豐富和鮮活,具有新意——源源不斷的知識量的儲備,創新意識、創新精神,以自身雄厚的實力和素養時刻接受時代的挑戰……所有這些恰恰迎合了當今信息時代對高校教師的高水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