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幼兒園常規培養的樂於滲透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81W

常規是幼兒園教育中核心內容之一,新《綱要》明確指出:要培養幼兒科學的生活常規及交往和實踐活動中的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這就包含了讓幼兒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做人三層意思,是一個人生存和可持續發展最基本的素質,也是社會對每個公民乃至未來人才最基本的素質要求。幼兒園一日活動的常規:如户外活動、喝水盥洗、集體活動、遊戲活動中等環節的常規……正所謂“無規矩何以成方圓”。在幼兒進入幼兒園的第一天起,這些常規就已然靜侯着。如何在幼兒園三年中,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並讓這些習慣能夠陪伴他們更好的成長?

幼兒園常規培養的樂於滲透論文

一、幼兒園常規培養中的存在問題

平常和幼兒交談時,問他們在幼兒園裏哪些事情是最不喜歡的,他們的答案是:為什麼幼兒園裏有這麼多的不可以?為什麼幼兒園要排這麼多次隊伍(晨檢排隊、上廁所排隊、洗手排隊、喝水排隊等)?為什麼我有意見的時候非得要舉手,而且要老師請我了才能發表?為什麼我不喜歡吃的菜也一定要吃?為什麼我不喜歡跳繩還一定要跳?為什麼我不能天天當值日生?……可見,幼兒在被悉心照顧的過程中,常規培養過程中,很容易產生牴觸情緒。分析其原因,歸納如下:

1.教師的灌輸式、幼兒的被動式。

教師對常規的理解總是以自身的經驗和自身的眼光來制定。教師對幼兒的他律和自律認識沒有按照幼兒社會性發展特點,習慣的認為他律是對幼兒培養常規最好的辦法,認為幼兒階段的道德和規則的他律性應該是主旋律。正因為這樣,教師習慣把規定好的常規拋給幼兒,產生了常規培養中“灌輸式”的教育。幼兒在一定程度上養成被動、服從,而且習慣以成人的要求作為評判標準。這一“灌輸式”教育,幼兒在常規養成的過程中,顯現出較強的 “被動式”遵守。

2.教師的高壓式、幼兒的抵抗式。

安全是所有活動的前提,正因為這個前提的存在,在常規培養的過程中,拔苗助長的教育方式就有了其存在的空間,逐漸形成“高壓式”的教育。某些教師對“引導者”這一角色定位的偏頗,將引導變為主導,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高壓式”教育的“合理性”。這一“高壓式”教育,幼兒在常規養成的過程中,顯現出較強的“抵抗式”學習。

3.教師的無序式、幼兒的無奈式。

常規培養滲透於幼兒的一日活動中,幼兒成長是動態的。正因如此,教師對常規培養的目標把握偏頗,經常以教師個人的意志為轉移,一日活動中組織的 “無序式”。在常規培養的過程中,幼兒是獨立的個體,是有自身成長軌跡的獨立個體。教師“無序式”組織,幼兒在常規養成的過程中,顯現出較強的“無奈式”學習。

上述三種現象的普遍存在,折射出教師與幼兒在常規培養過程中教師與幼兒之間互為教、學的關係失去了平衡。如何提高幼兒常規培養的有效性?筆者認為,將樂育滲透於幼兒園的常規培養中,不失為最有效的辦法。

二.樂育引入幼兒園常規培養

台北教育大學張世宗教授提出:“體、智、德、美、勞”五育以外的第六育——樂育。樂育是教育和娛樂兩個過去被視為互相排斥的概念,融為一體的教育。樂育中的快樂功能,重視參與者的主動意願,強調做中學、玩中學。將樂育引入幼兒園的常規培養,是與常規培養中“要求轉為自然”、“刻意學習轉為自然形成”相得益彰的。

通過樂育的快樂功能,將常規教育轉為常規滲透。通過滲透的潛移默化功能,將常規要求轉為自覺遵守,將刻意學習轉為自然形成。這兩者的轉變,是改變教師在常規培養中“灌輸式、高壓式”手段的一劑良藥;這兩者的轉變,是改變幼兒在常規培養中“被動式、抵抗式”接受的一劑良方。樂育中提出:聽了,忘了;看了,瞭解了;做了,理解了。這一深入淺出的理念,折射出樂育尊重了幼兒的年齡特點。“自我意識”是兒童社會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兒童社會化的目標就是形成完整的自我,這是推動幼兒個性發展的內部動因。幼兒的“自我意識”是在“做了”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教師遵循了這一觀點——幼兒成長是“自我意識”形成動態的過程,從而改變教師“無序式”這一焦點,樂育的快樂教育功能使幼兒“無奈式”接受問題也得到了突破。主動意願與自我意識不正是常規培養的核心品質嗎?將樂育引入到幼兒園的常規培養,無疑是提高其有效性的良好途徑。

三、幼兒園常規培養中樂育運用

1.樂育,規則的提出來自幼兒活動的需要。

只要有活動,就會有規則。幼兒活動的有序開展,活動質量的提高,離不開規則制定與遵守。基於樂育的`理念,常規的提出應該發自幼兒活動本身的需要。如:區域活動時,進入哪個區域是幼兒自主選擇的。如果每個區域沒有人數限制,沒有標示卡的區分,給幼兒“充分的自由”,紛紛湧進自己最感興趣的區域,這樣的區域活動是無法開展的。為此,區域活動的人數限制、區域活動牌的產生,是幼兒活動本身的需要。以美術區域為例,開始制定的規則只限制了進區域的人數,然而在活動過程中又發現問題:爭搶材料,不注意公共衞生,紙屑滿天飛,蠟筆滿地滾,活動結束時一片狼藉,而無一個幼兒去整理。對此,美術區活動必然要討論規則的重新修訂。如:取材料時要排隊,一個跟着一個,同時還要看清材料盒的標記,以便活動結束時的整理歸放……等等。教師組織幼兒討論好聽的聲音與不好聽的聲音——好聽的聲音與不好聽的聲音可以用什麼樣的圖畫表示——哪些場合適合什麼樣的聲音——討論教室裏不同的區域貼上相應聲音的圖畫標誌……通過這一系列活動,孩子進美術區活動,不僅有序,還安靜、專注了很多。因為在此活動中,每一階段的規則的制訂都是幼兒活動的需要。

2.樂育,常規的內容源於幼兒的生活經驗。

“常規是包裝好的罐頭”,正是因為它是包裝好的罐頭,所以總是讓教師痴迷的緊緊抱住不放,過於依賴。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作為支持者、引導者,與幼兒一起討論制定規則。如:如針對晨間鍛鍊時,有的幼兒懶散,動作不積極主動、拖拉,教師可以請幼兒發表意見,一起制定晨練規則。通過討論,共同制定出晨練規則:動作到位、有力,達到鍛鍊的目的。幼兒還一致贊同每天請兩名晨間活動認真、表現好的幼兒做“領操寶寶”。這樣一來,幼兒一個個都積極參加晨間活動,目的就是為了爭當領操寶寶。類似這樣由幼兒自己討論制定的規則,往往備受幼兒歡迎,牴觸情緒也比較少見,碰到個別幼兒“違規”時,就會有幼兒跟其解釋,督促他(她)該怎麼做。這種因為有了交往和實踐才會出現的規則,是來源於幼兒的碰撞、衝突、協商、交換、合作等行為之後,幼兒積累的經驗才制定的,是開放的、動態的、自動地生成的規則,是源於幼兒的生活的,是自律的規則。

3.樂育,常規的理解滲透於師幼共同的環境創設。

幼兒園,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第二個家,其環境對幼兒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杜威認為:“個人所處的整個情景決定對個人行為的控制。”例如:當兩個邊走邊説邊笑,甚至打打鬧鬧的人,進入安靜的圖書角後,受牆壁上安靜的手勢等提醒,會情不自禁地停止説笑與打鬧,自然而然的安靜下來。在物品的擺放上,可以貼上相應的標記,提醒幼兒有序的取放材料。針對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認知水平和特點,在環境中設置不同類型的圖示,暗示着幼兒。如:在小班,可以將某些常規用生動的照片形式加以展示,幫助幼兒明確操作流程;在中班,可以將某些常規用簡圖貼在牆上,供幼兒選擇和參考;在大班,可以將圖文並茂的圖譜貼在牆上,提醒幼兒的有序性。將常規“隱形”到環境中,環境用無聲的語言與幼兒進行着有聲的互動,正是將樂育滲透於幼兒園的常規培養中。

讓師生攜手“共譜”環境創設。讓幼兒共同參與環境的創設,參與其中的探討、製作,對幼兒的常規培養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其一是把抽象的常規變具體,喚起幼兒內心對常規的認同感;其二是親自創設的過程本身就是學習,因為體驗過,所以印象深刻;其三是創設的過程讓幼兒學會充滿探索常規的動機,因為有了參與的積極性,才能讓常規培養變得不枯燥;其四幼兒在製作的過程中用的都是自己能夠看懂的語言、符號,更易於更多的幼兒接受。如:我園的樓梯上貼的小腳丫圖案,是通過全園幼兒的海選、投票選出的;樓梯上小雞排隊上樓梯,小兔一個跟着一個跳等圖案,是小、中、大班幼兒分別投票選出的最喜愛的圖案……這些幼兒親自參與創設的環境,正是將樂育滲透於幼兒園的常規培養中。

4.樂育,常規的執行貴在堅持和公平。

“實踐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被張世宗教授形象的解釋為:聽到了,隨後就忘了;看到了,就記住了;親手做了,就自然理解了。我園兩個樓梯,上下樓梯靠右走。環境創設時,在師幼共同創設數字、圖片的基礎上,配了一首兒歌,“右手扶把慢慢下,左手乖乖放背後,走路輕輕像花貓,不推不擠要安全。”幼兒進行反覆練習,很好的養成了走樓梯不推不擠的常規。家長接送幼兒上學時,樓梯上出現了較為混亂的場面。歸其原因,我們的要求對教師和幼兒起作用,家長確是例外。這一常規,有家長在的時候就減弱了其作用,常規的公平性在這裏就失去了。為此,我園在每學期的家長會上,增添了一項內容——對家長進行幼兒園常規要求的介紹。如:走樓梯時的常規,進閲覽室的常規,操場上行走路線的常規……。在常規面前,教師、幼兒、家長,都體現了其公平性,為常規的培養增添了很好的助力。

5.樂育,常規的監督來自師幼互助。

教師作為幼兒生活中重要的‘別人’,當我們用積極的眼光、正面的姿態、接納與寬容的心理去面對幼兒、與幼兒互動的時候,實際上是在給我們一個良好的‘社會的界定’,促使幼兒也用一種積極的態度去看待自己。利用“獎勵”與“批評”這兩個有力的抓手,教師如同指揮家,將獎勵與批評奏出美麗、和諧的雙重奏,將樂育滲透在幼兒園的常規培養中。

獎勵是一種激勵機制,獲得獎勵是人性深處的一種渴望,但是獎勵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我們通過獎勵來激發幼兒的內在動機,將常規的實施滲透於師幼的共同執行中。獎勵一般存在三種指向:指向個人,指向過程,指向結果。在日常生活中應多運用指向過程的獎勵。同時,為了防止幼兒對獎勵產生依賴心理,運用結果指向的獎勵時也應慎重。獎勵要富有針對性,有的放矢,要適量、適度、適時。不要搞輪流式的“普降小雨”或尋求平衡的補償式獎勵,而要誠懇地進行恰如其分的表揚。獎勵要因人而異。教師要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變橫向比較為縱向分析,變獎勵有點為獎勵進步,使幼兒從自身的進步中認識自己的能力。教師應充分重視幼兒之間的互動,慷慨地把獎勵的權利還給幼兒,到底誰應收到獎勵,應該得到什麼樣的獎勵,都讓幼兒自己決定。這樣不但能鍛鍊幼兒在公共場合獨立判斷、大膽表達觀點的能力,還能讓幼兒學會欣賞別人,瞭解自己,從而互相學習。

批評不僅僅是一種手段,更應是一種藝術、一種智慧。通過感染、體驗、説服等方式,使師幼的心靈產生良好的互動,將常規的實施滲透於師幼的共同執行中。教師在批評幼兒時,應把側重點放在“評”上;教師在批評幼兒時,要理解幼兒的處境,既指出其錯誤,又不把責任一股腦的推給幼兒,教師也應從自身找原因,開誠佈公,坦然以對。教師在情緒不穩定時不宜批評幼兒;幼兒情緒特別激動時,也不宜進行批評,而應進行“冷處理”,會事半功倍。批評幼兒不宜在大庭廣眾之下進行;在人多嘈雜的地方,也不適宜對幼兒進行批評;這種環境易使幼兒分散注意力,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對幼兒進行批評,也應委婉、温和,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使幼兒認識到錯誤,以期改進。

6.樂育,常規的鞏固得益於幼兒自主遵守。

幼兒自主,強調幼兒自主參與的模式,是幼兒自我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常規鞏固的重要途徑之一。有這麼一則小故事:有一位名叫威爾的孩子,因為犯了錯誤而被罰刷牆(是一面很大的牆),在牆沒刷好之前,不可以離開半步。這樣的懲罰,威爾沒有沮喪,而是吹着口哨,快樂的刷着牆。因為他的快樂,吸引了很多來回路過的孩子,這些孩子也很想刷牆,可是沒有機會,因為刷牆必須經過威爾的同意。於是,威爾開出一個一個條件(規則),孩子們達到了條件(規則)才可以刷牆……很快,牆被一羣孩子快樂地刷好了。大人制定了苛刻的規則,當幼兒自主遵守,自主的產生一系列新的規則以後,對幼兒來説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情。如果説以往的常規培養是包裝好的罐頭,那麼,就讓我們一起把它打破吧。打破以後做一位快樂的園丁,園丁澆水、施肥,樹苗努力快樂的向上生長;樹苗會長大、會開花、會結果……我們和幼兒一起採摘、清洗、品嚐、咀嚼……其中滋味是包裝好的罐頭所給予的嗎?

將樂育滲透於幼兒園的常規培養中,相信我們的幼兒都能像威爾一樣樂在其中,成長——快樂無限;將樂育滲透於幼兒園的常規培養中,相信我們的教師能像快樂的園丁一樣樂在其中,教育——幸福無邊!

熱門搜索
閲讀的高中滿分作文隨筆 考完試 幼兒園體育遊戲《小青蛙捉害蟲》公開課教案 致奶奶的一封信的作文 幼兒園説課稿《火災來了我不怕》含反思 防災減災日學習總結 中國夢的詩歌 我眼中的世界作文200字 續寫巨人的花園 挑戰自我作文 遊湖找春天三年級作文 離職證明是必要的嗎 小青蛙的雪花小學作文 我是一隻毛毛蟲800字童話作文 美麗的東湖公園優秀作文 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找規律的教案 《減字木蘭花·樓台向曉》詩詞譯文及賞析 宮苦 有你真好 作文600字 秋季家長會小學生演講稿 我登上了月球作文參考400字 四年級田園的風光作文 我喜歡的小動物450字作文 我家的小黑狗小學優秀作文 逃家小兔續寫作文 鄉愁課堂教案與反思 假如我有一個百寶箱六年級作文300字 父愛的文章 爸爸的眼神 我身邊的藝術作文300字 最關心我的人是媽媽作文 豎線 我家的新朋友書架作文 唐僧的煩惱小學作文 廉租房出售轉讓協議書 控輟勸返工作方案 塞外飛雪落地成詩如畫抒情散文 司馬光給我的啟發作文 我的胖爸爸作文 會計協會年終總結 2016年秋季開學競選班幹部演講稿 《想北平》教案 學問和智慧選段閲讀訓練附答案 傅雷家書第八章讀書筆記 小草的勇氣作文300字 我們家的開心果小學作文 夢開始的地方作文 員工上班私自曠工檢討書 期待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