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根植民族文化潤澤學生心靈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94W

吉林省前郭爾羅斯縣蒙古族實驗小學始建於1987 年,是吉林省唯一一所以漢語授課為主,加授蒙語文“雙語”授課的實驗小學。前郭縣蒙古族實驗小學堅持以把學校辦成學生健康成長的“人文樂園,精神家園”為宗旨,秉承“根植民族文化,激發個性潛能,潤澤每顆心靈”的辦學理念,堅守“潤物無聲,育人無痕”的潤澤教育,得到社會的讚譽。

根植民族文化潤澤學生心靈論文

加強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潛能課程教學是學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是激發學生學習潛能,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品德素養的主陣地。我們本着“讓課堂真正活起來、讓學生真正動起來”的基本思路,努力做到在思路上開拓創新,在措施上講究實效,在教法上改革創新。

一是創設課程文化,關注學生生命成長。在“潤澤教育”的理念引領下,學校初步構建與辦學理念相適應的“水韻潤澤課程”框架,按照“課程因學生而設”的理念,集全體教師的智慧於課程體系建設中,努力做到國家課程校本化、地方課程本土化、德育活動課程化、德育課程生活化、校本課程多樣化。針對課程的不同特性,以及對學生學習程度的不同,建立了基礎性課程、拓展性課程、探究性課程,形成了“國家課程校本化、校本課程精品化”的課程開發與建設共識,將國家課程與校本課程建設相結合。

二是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努力打造高效課堂。經過兩年多的探索,語文教學形成了“132 讀寫結合” 模式, 課堂教學模式完善為“三讀兩表達”;數學課堂教學形成了“五步走”教學模式;蒙文課堂教學形成了“三步三查”新模式。課堂教學有模式但不模式化,做到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三是開展有效教學活動,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成立各種活動小組,針對學生特點進行紮實的訓練,培養學生特長。以因材施教的模式讓優生“超越自我”,讓中等生“舒展自我”,讓學困生“戰勝自我”,提升自身的價值。

四是開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每學期,學校都圍繞課堂教學開展常態化的“五課”活動,有青年教師“上”競賽課,學科組“ 推” 精品課, 師帶徒“磨”研討課,外出學習“講”彙報課,面向家長“亮”開放課,活動收效良好。

五是抓細常規管理,實現管理增效。在日常教學管理工作中,我們長期堅持開展“三查”活動,即教學常規檢查、隨堂聽課抽查和日常教學巡查相結合,確保管理無遺漏;精細備課、上課、作業設置與批改、輔導和評價“五個環節”;嚴把教學常規檢查關,進一步建立健全常規檢查制度;落實好課堂教學巡查制度;在校長、業務校長、教導主任中深入開展“五個一”教學管理反思活動。強化師資建設,引領校園行為文化學校的發展關鍵在教師。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提高“ 師德” 和“師能”,是培養學生良好品德和行為,打造優良校園行為文化的基礎。加強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嚴格執行前郭蒙小《教師十三不準》,堅決遏制“三亂”現象發生,將師德考核結果與教師獎罰、崗位聘任、職稱評聘和評優選先掛鈎。加強教師業務提高培訓。認真抓好“國培”“省培”及上級業務部門組織的學習。建立以校為本的學習型制度,定期對教師進行課標學習及考試,提高教師理論素養。

加強教師外出學習。近年來,我們先後派出副校長、教導主任及教師外出學習近百人次,學習名校、名師成功的學校管理模式和先進的教學經驗,外出學習教師回校後做觀摩課或專題講座。通過學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得到提升。

加強教師讀書。學校先後投資40 餘萬元,為師生購買教育名著及其他書籍,要求每位教師每年至少讀書12 本,組織開展教師讀書經驗交流會、書香教研組評選、師生同讀一本書等活動。

加強教師基本功訓練。要求任課教師堅持每週練習三筆字,做到“三個一”即:每週一頁小楷(硬筆)、每週一首古詩(粉筆)、每週一堂軟筆課,同時每學期組織教師進行軟筆、硬筆書法大賽。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開展師徒結對子“傳幫帶”活動,充分發揮學校各級骨幹教師的帶頭作用和老教師的`示範作用,通過磨課、同課異構等形式促進師徒間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要求班主任每週上好一節班(隊) 會課,學校每學期召開一次班主任交流工作會,一次全校性的家長會。我校95%的班主任先後參加了市、縣級培訓,班級管理和教育教學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搭建展示平台,潤澤學生心靈成長開展學生教育實踐活動,為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人生,在展示中體驗自我價值。

一是紮實開展讀書活動。分年級確定學生讀書目錄,明確讀書要求,堅持每天第一節上課前30 分鐘集中誦讀,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課餘時間閲讀。堅持每月每班召開一次閲讀指導課或讀書彙報交流活動;每學期開展一次年級講故事和讀書演講比賽;每學年舉辦一次全校性“讀書知識競賽”“經典詩文朗誦比賽”“讀書成果展”“我讀書,我快樂”主題徵文活動;每年開展一次“書香教研組評選”“書香班級”評選活動。

二是成立了娜荷芽文學社、馬頭琴社團、民族舞蹈社團、搏克手樂園社團等多個富有民族特色的學生社團,廣大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是充分利用學校娜荷芽文學社社刊和紅領巾廣播站印發、播出學生作品,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濃厚的書香校園氛圍。

四是開展學科競賽活動。我們將每年的六月份和十二月份定為“學生素質展示月”,開展系列學科競賽活動。如語文學科的“積累測試”、國學經典誦讀比賽、“學會感恩與愛同行”原創作文大賽、“童話伴我成長”講故事比賽等;蒙語文學科的“母語誦”詩歌朗誦比賽等。挖掘民族文化,提升校園文化品位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多年來,我們堅持開展“一訓”“二誦”“三承”“四建”活動,提升校園文化品位,在繼承中求發展,在傳承中求創新。

一訓:強化學生蒙語會話能力訓練。專門開設了了蒙古語會話校本課程;要求在蒙語課前唱蒙古族歌曲、蒙語課上進行5 分鐘的蒙語會話訓練;課後組織開展師生蒙語詩歌朗誦比賽等活動。

二誦:常抓國學經典誦讀。根據學生年級特點,開展不同內容的經典誦讀。低年級以誦讀《三字經》《弟子規》為主,讓他們在經典誦讀中學習做人;中年級學生動情誦讀《笠翁對韻》《少年中國説》,齊聲誦讀時,或韻味十足或慷慨激昂;高年級學生誦讀《論語》,學生在誦讀中懂得了學習之道、做人之道。

三承:傳承民族藝術教育。學校先後成立了馬頭琴隊、合唱隊、舞蹈隊、射箭隊等特色活動小組,力求通過學習民族器樂、民族歌舞等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民族認同感,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

四建:創建民族文化環境。利用校園廣播定期播放民族文化內容,利用板報、手抄報等形式宣傳民族文化。同時我校開發了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校本教材,用最通俗的語言、最生動的圖像,直觀地向小學生們介紹蒙古族的歷史、風俗、禮儀及民族常識、民歌、諺語等,向孩子們展示了多元的蒙古族民族文化,培養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