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通感”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56W

【摘要】本文將平面設計中“通感”的形成劃分為三個階段,闡述了三個階段在平面設計中如何表現及應用。從“通感”在平面設計中呈現出的不同表現形式,以具體案例分析如何引導和激發設計者的設計潛能,經過一些專項訓練,巧妙地運用“通感”的形式在平面設計中能夠有效地增強作品的親和力,提高作品的記憶度,獲得受眾更多的認可。

“通感”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論文

【關鍵詞】思維;通感;平面設計

一、“通感”在平面設計中產生的階段

在日常經驗裏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個官能的領域可以不分界線。如果能將這種藝術手法在平面設計領域應用將會帶來一場創新的革命。筆者認為核心的創意思維可以從“通感”的角度去挖掘,如何挖掘“通感”用於創意,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視覺層面,表現看到的,即視覺所見的藝術化再現;第二個階段,筆者將之稱為過渡層面,即同類物象的發散性思維繞射;第三個階段,凌駕於視覺和思維之上的跨域,即純“通感”階段。

以《夏》為主題進行招貼創作為例。第一階段:直接用看到的表現《夏》這一主題。設計者通常在接到主題自由創作時,將夏日所見的滿眼的綠和五顏六色加以再現,或用樹葉拼貼,或用顏色繪製,表現的形式主要以具象為主。第二階段的專項訓練:設定條件讓設計者將感受到的夏表現為視覺語言形式,比如拋開直觀的具象思維表達方式,繪製很多的冰棒紙或滿視野的電風扇表現夏天的熱。若從聽覺的角度來切入,可以模擬夏天的蟬鳴聲也能表現熱。在這樣的啟發之下,作品《痕》《乾涸》隨之誕生了。在闡述表現意圖的時候,設計者介紹自己創作的情境和想法,作品《痕》的靈感來自於柏油馬路上的車轍印。

夏天因為炎熱,柏油馬路上的柏油都化了,車轍印隨處可見,把這些汽車、自行車等車轍印拍攝下來組合成一幅有疏有密、有長有短、有聚有散的畫面來表現夏天的熱。可能我們也曾有過這樣的經歷,看到過水渠、池塘的岸邊或者沙灘上曬乾的魚。這種場景會讓你聯想到夏季的乾旱和炎熱。畫面的正中是一條幹了的死魚。作品被命名為《乾涸》。這些作品同樣都超越了簡單的堆砌手法,過渡到了“借物喻意”的層面。第三個階段:完全通感式的表達。仍然圍繞《夏》這一創作主題,進行衍生式訓練,產生了聽到的“夏”、聞到的“夏”和摸到的“夏”。首先來感受的是《聽夏》。該作品要求“看”的時候閉上眼睛。設計者藉助器皿,緩緩地將水倒入其中,淅淅瀝瀝的水流拍打着器皿壁發出了下雨的聲音。

再來感受《聞夏》,設計者拿出了她用保鮮膜層層包裹的作品,原來是她在上街時一種感悟的綜合,她蒐集來了各種複雜的氣味,有香水味、汗臭味、燒烤味等。她把這些氣味加工後包裹在了保鮮膜中,然後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中層層揭開保鮮膜,讓大家聞到了夏天的味道。再看《觸夏》,一塊在烈日的暴曬下變燙的瓦片,讓大家通過觸摸的形式直接用肢體感受到夏天的炎熱。還有名叫《蒼蠅來了》的作品,從另一個視角再現了夏天那些讓人煩惱的事情。其中有一幅作品,讓我至今記憶猶新,它是一個用卡紙製作的取景框,取景框的大小為26cmX26cm,中間挖了一個20cmX20cm 的方形孔,設計者説:“大家看,這就是夏。

現在不正是夏天嗎?透過取景框捕捉到的就是夏啊!”聽了之後我很震撼,隨即將他的作品重新命名,筆者把它稱為《四季》。一年四季皆能取景,皆可與時節相宜,多麼精彩的構思啊!這個取景框何嘗不是一幅動態的四季呢?只要眼裏有、心裏想着,拿着它走到世界各地它就是世界,它就是四季,它可以説涵蓋了視覺所能涉及的一切。這種主題式的思維訓練不用去考慮作品呈現載體、展示效果和侷限性等。不論用什麼方法,只要能將主題表達清楚即可。主題意向創作的作用,使思維循序漸進地得到鍛鍊和發展,超越了設計中單純依賴視覺的範疇。

二、“通感”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第一階段,以“看到的”方式表達的作品多用在書籍封面設計、包裝設計、部分標誌設計和商業廣告設計中。如表現食品、服裝和珠寶首飾等題材的包裝設計或平面廣告設計,大多屬於一種陳列式和展示式的。還有些標誌通常都是漢字、拼音和英文的組合,這類多用“看到的”形式表現,以便直觀地傳達商品信息,促進消費行為。

第二階段,衍生的方法。一般用在標誌設計和招貼設計的領域。如一款首飾設計的招貼海報畫面中有很多隻手給一個人擦汗,表明這款首飾品牌貼心、温暖、細緻的服務。對於標誌設計作品則不是單純地依賴企業的名稱簡單的排列組合,而是對寓意的深度挖掘和表現。

第三階段,綜合意象的表達,一般用在招貼設計中。在這個階段產生了“視覺+視覺”“視覺+嗅覺”“視覺+味覺”“視覺+觸覺”等組合形式。如用“火燒紙”生成和平鴿的形象表達“戰爭與和平”的主題。其實生活中類似燒紙的事情誰都可能實踐過,可是有多少人會從這種不經意的小事想出這麼巧妙的構思呢?創意又何嘗不是來源於生活,只要稍微一衍生就是很好的設計作品。設計一幅可看可聞的招貼,更容易吸引人的關注,比如之前用混雜的汗水、香水等讓人“聞”到夏日的悶熱,那種在嗅覺上表達“夏”的嘗試給我們啟發。

在設計污染招貼時,可以藉助輔助手法讓招貼散發出對應污染的難聞氣味,一定會使觀者印象深刻。記得曾有一件使用各色果凍製作的名為《盛夏》的招貼,路過的人羣在作品未被太陽曬化之前就吃掉了上面的果凍,深刻體會了夏之炎熱。還有一張辣醬的商業海報,畫面上是一個人的舌頭的特寫,下面有兩根電線在舌頭的皺褶處發散着電光,給觀者一種特別辣的體驗,讓人“看”到“辣”的'感覺。

放大特寫某相機具有高清功能,用它拍攝蚊子叮咬皮膚的畫面,讓人“看”到“癢”的感覺。還有那些“4D”電影,對聲、光、電、味、水、霧等的運用,以及上海城市規劃館中模擬城市形成之初的過程藉助的各種綜合手法,也都是“通感”在不同的設計領域應用的絕佳範例。通過一定的專項訓練之後設計者們就能較好地從不同的視角去尋找表達視覺或者設計思維的語言。設計方案的表現形式在尋找和探索的過程中推進,思維挖掘的深度和廣度得到了不斷提升。

三、“通感”在平面設計中的作用

不難看出在方法的使用上沒有優劣之分,只有適合與否。以食品、服裝、珠寶類為主體的平面廣告無非是真切、直白地表現出對象的材質、款式、色彩等人們關心的主題信息。這種平鋪直敍式的表現形式也一直被受眾們習慣性地接受着,自然使用的是第一階段的表現形式。而第二階段的表現方式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將感覺到的轉換成視覺的形式再現出來。較之第一種表現形式生動了很多,但卻不得不承認它也具有侷限性,這種表現形式與觀者的理解能力和文化素養及生活環境有關,常會因為缺少直白讓人覺得晦澀難懂,理解能力差的人往往從中很難找到共鳴感。第三階段的表現方式超越了文化素養和理解能力的約束,反而給人以內涵深刻和記憶猶新的效果,若能配合恰當的主體和適合的色彩,往往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結語

“通感”的形式拓寬了視覺表現的領域,以一種生動的語言喚醒了更多人心靈的共鳴。通感巧妙地運用在平面設計中有效地增強了宣傳作品的親和力,提高了商品的記憶度,獲得了受眾更多的認可。“通感”能使設計產生“跨域”從而達到更震撼的視覺效果,自然更能讓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這個視覺轟炸的年代,“通感”在平面設計領域的運用無疑給人耳目一新的效果和極強的視覺衝擊力。

註釋:

*本文為2012 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新疆少數民族傳統手工藝技藝傳承譜系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12CG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