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大學生就業論文精選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1.41W

就業對大學生就業來説,大學生應該有自己明確的職業規劃,從一進大學起,就對未來做好規劃,並進行積極的能力與素質準備,在畢業時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好工作,也就“水到渠成”。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學生就業論文精選,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大學生就業論文精選

大學生就業論文

題目:新時代下大學生“慢就業”的辯證分析。

【摘要】作為對應屆大學生畢業後一段時間內暫時延緩就業狀態的客觀描述,“慢就業”可以分為積極“慢就業”與消極“慢就業”。經濟發展水平提高、經濟結構轉型與產業升級影響“慢就業”,大學生與家長就業觀念的積極嬗變推動積極“慢就業”。高校教育方法與專業設置的滯後,畢業大學生供需結構性錯位、大學生職業認知與就業觀念的偏差等因素綜合造成消極“慢就業”。“慢就業”不僅是大學生的事情,也需要政府、高校、新聞媒體、家庭等各類主體的協力,以營造良好的就業環境,鼓勵大學生積極“慢就業”,脱離消極“慢就業”。

【關鍵詞】大學生;積極“慢就業”;消極“慢就業”。

新時代下,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出現了新的階段性特徵,進入了強調提質增效、優化升級的新常態,就業作為國家全面發展格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出現了一定的新特徵、新現象,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慢就業”就是對當前就業新形勢的一種反映。就業事關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大局,國家“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就業工作首要位置”,客觀分析大學生的“慢就業”現象,合理對待大學生“慢就業”,對大學生的就業及就業指導工作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何為大學生“慢就業”?

代際更迭中的90甚至95後大學生與以往不同,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慢就業”。所謂“慢就業”是指,一些大學生畢業後既不打算馬上就業也不打算繼續深造,而是暫時選擇遊學、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創業考察等,過一段時間再就業的現象。麥克思研究院調查顯示,2016屆未就業本科畢業生(6.9%)中,有23%不求職不求學,高職高專院校未就業畢業生(8.1%)中有38%不求職不求學。國外與“慢就業”相像的有間隔年“gap year”,指高中生畢業之後,脱離一般的學業或就業軌道,利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參加旅遊、志願服務或者留學等活動的現象。

我國的“慢就業”指涉的對象是大學生以及大學生就業,作為伴隨社會發展而出現的一種新的就業觀念,“慢就業”並不為社會上大多數人知曉,對大學生“慢就業”的探討有着不同的聲音,有的認為“慢就業”是遮蔽問題麻痺大眾的浪漫造詞,不易盲目效仿,有的認為大學生“慢就業”沒什麼不好,應為大學生就業觀念鬆綁,温與看待“慢就業”。

“慢就業”是對大學生畢業後暫緩就業的一種反映,是客觀的狀態,需要理性辯證看待。“慢就業”

既然是對大學生畢業後職業決策的一種客觀描述,就可以分為積極的“慢就業”與消極的“慢就業”。如果大學生在畢業後不立即選擇就業,而是在為時不長的時間裏選擇遊學、支教或者創業考察等方式體驗生活,思考職業道路,結合自己的興趣、特長與價值觀規劃人生方向,這種主動的“慢就業”可以稱為積極的“慢就業”。積極“慢就業”立足當前,着眼長遠。如果大學生畢業後藉着遊學、陪伴父母等幌子逃避競爭,遲遲不肯進入職業市場,可以稱為消極“慢就業”。還有一部分學生是面對嚴峻的就業壓力,暫時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不能立即就業,也可以稱為消極“慢就業”,這是一種被動的延緩就業狀態。

二、大學生“慢就業”的原因分析

當前關於大學生“慢就業”原因的研究主要是分析消極“慢就業”的原因,而不同類型的“慢就業”有着不同的原因,應具體對待,區別分析。

(一)積極“慢就業”的原因分析。

積極“慢就業”更像間隔年,這種最初發源於英美等發達國家的現象,一般在經濟高速增長、社會步入現代化進程後出現,有研究指出間隔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獨立性,培養學生的理性思考與社會參與能力,增強學生的未來就業能力。隨着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部分家庭可以為大學生在校以及離校後生活提供一定的經濟支持,保證孩子畢業離校後有基本或者豐裕的物質基礎,為孩子選擇“慢就業”提供經濟保障。經濟發展不僅體現在家庭收入的增長上,也體現在產業結構與就業形勢的變遷上,我國的產業佈局日漸完善,除了傳統的產業之外,信息、生物、互聯網等新業態發展迅速,新型職業不斷湧現,為大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職業選擇,面對多樣化的職業,應屆畢業大學生有了更多的選擇,也需要一定的選擇時間。根據職業搜索理論,勞動者進入勞動力市場時掌握的勞動力市場信息是不完全的,勞動者為了找到滿意的工作需要花費時間蒐集有關報酬與工作崗位的信息,需要一定的職業搜索時間,當職業搜索時間的邊際收益大於邊際成本時,勞動者應繼續蒐羅,直至收益與成本相等時停止經濟條件較好的大學生畢業後面對眾多的`職業選項,不立即就業,在合適的時間進行職業搜索也是一種理性。與經濟社會發展相伴隨的是人們觀念的變化,大學生在就業時更加個性化,更加註重個人興趣與價值,在畢業之後不是立即就業,而是希望在一段時間的社會體驗過程中提高領悟社會的能力,尋找自我價值與社會需求的結合點,支教、創業考察或者遊學的過程本身也是一種實踐與發掘自我的過程。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有餘力的家長尊重孩子的選擇,為孩子提供擇業或者創業考察的便利,本身也是一種觀念的嬗變。

(二)消極“慢就業”的原因分析。

人們觀念的變遷往往與經濟發展與社會轉型的節奏並不同步,家庭經濟收入水平的提高也可以是一把雙刃劍,部分學生畢業後啃老,逃避就業,逃避競爭。經濟新常態下,經濟結構面臨着轉型升級的壓力,部分落後的產業與產能需要淘汰,產業升級對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對大學的教育帶來了挑戰,部分大學的專業設置不能根據時代的要求進行及時調整,這會影響大學生就業,導致一些大學生不得不被動“慢就業”。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能適應新業態對大學生素質技能的新要求,外加部分大學的就業指導教育脱離實際,引導不足,都會造成大學生畢業後面對嚴峻的就業市場無所適從。據有關調查,本科畢業生認為母校的教學最需要改進的地方為“實習與實踐環節不夠”(68%),“無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46%),“課程內容不實用或陳舊”(41%)。

高等教育改革之後,每年畢業的人數逐年增加,“最難就業季”一詞從2013年開始年年提,2017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高達795萬,數眾多的大學生對我國的勞動力就業市場是一種挑戰,而部分大學生畢業之後目光鎖定公務員、國企、銀行、外企等穩定、聲望高的職業。與此同對,部分中小企業、新興產業與創業公司卻門可羅雀,招聘不到人,這種結構性問題造成的大學生消極“慢就業”。説明當前部分大學生就業觀念與職業認知存在一定的問題,對自我與就業市場認知有偏差。而職業認知能力越差,就越不能客觀地評價自己,對找到滿意工作失去信心,要麼自高自大,確定過高的就業期望,這些都不利於實現就業。另外,當前選擇“慢就業”的大學生多是90乃至95後,這些人中許多是獨生子女,在家父母關懷備至,進入大學後對大學生活缺乏明確的規劃,大學畢業之後盲目被動,走上消極“慢就業”之路。

三、辯證對待大學生“慢就業”

(一)鼓勵大學生積極“慢就業”。

“慢就業”不是長期不就業,有條件、有思想、有勇氣的大學生選擇參加支教、遊學、旅行、調研等“慢就業”形式,可以積累生活閲歷,磨練意志,提高能力,最終通過探索世界認識自己,並更好地履行自己對社會的責任。在“慢就業”階段,大學生可能會去嘗試“自媒體”、“主播”、“網紅”、網店等等新鮮時尚的職業,也可能會準備考證或創業等等。

畢業於知名大學廣告學專業的莫同學,沒有選擇像其他的同學一樣參加校招拿offer,而是參加了粧容造型技術的學習,他説“現階段想先學習一段時間,等學習結束後找一份相關的工作積攢一些工作經驗,等未來能力增強後,會選擇出國深造,也有開工作室的打算,或者希望能參加國際團隊到國外的時裝週後台做秀場造型”。這些體驗與審視,有益於大學生積極思考人生髮展的無限可能,從而謀求自身與社會的最佳契合點,更加理性地求得最符合自身特點的長遠發展之路,改善自身及社會的整體就業質量。

對這些積極“慢就業”的同學,應該進行鼓勵,給他們更加寬容的環境。相關行政部門應拋棄就業思維,改變以初次就業率衡量就業的方式,給高校與高校大學生更多空間。對於選擇創業的同學,應該響應國家號召,給予休學或者創業補貼等支持。媒體也應當客觀報導“慢就業”,尊重大學生的選擇。

(二)幫助大學生脱離消極“慢就業”。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選擇消極“慢就業”,會致使國家與家庭花費大量投入的人力資源不能轉化為產出優勢,這無疑會對經濟發展及社會穩定與諧產生消極影響。解決大學生消極“慢就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國家、社會、高校、家庭與大學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騰訊最新發布的一份畢業季大數據報告顯示,選擇“不就業”的95後大多集中在一線城市,其中北京比例最高,上海其次,隨後是杭州、廣州與重慶等。

大學生的就業區域差異大,應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在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方面繼續發力,給大學生提供自願自由流動的政策與激勵,可以有效地解決人才扎堆,地區配置不合理的問題,促進大學生做更多的選擇。同時,人社以及教育等管理部門也可藉助互聯網發展的大勢,通過線上線下的形式宣傳就業政策,提供就業市場訊息,減少應屆畢業大學生的擇業搜索時間成本。

信息化時代,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給廣大受眾提供了海量信息,同時也通過大數據等數據篩選給人們的信息選擇造成了侷限,客觀地反映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不應聚焦造富神話,而是將鏡頭與話題面向各行各業的人才與故事,這無疑有助於營造良心輿論氛圍,促進大學生理性擇業就業。觀念當因勢而變,在鼓勵自由自主市場經濟的今天,進入編制不應該成為大學生觀念環境的常態,社會應該鼓勵多元發展,家長理應尊重孩子的自由選擇。

高校作為立德樹人的場所,培養的應該是立體化有獨立人格的人才,而不是流水線上千篇一律的產品。面對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高校理應推進教育供給側改革,着力內涵式發展,及時更新教育教學方法,因時施教、因材施教,培養各類有特點的人才。

高校的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教育可吸收校內外的優秀就業典型參與課堂,現身説法,實例教學。要善於從精神上啟發學生,引導學生樹立積極的心態與理性的就業觀念。

年我國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達42.7%,臨近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要想順利擇業,在大學除了學習專業課知識外,要結合興趣特長多參加社會實踐,提高個人的綜合能力,以便在未來的就業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擇業時要衡量個人的實力,保持合理的待遇預期,積極地參與就業市場,尋找合職於中小用人單位的比例從2012屆的48%到2016屆的,就職於民營企業的比例從2012屆的53%到屆的60%,民企、中小微企業、地級市及以下地區等成為大學畢業生主要就業去向。大學生需要調整就業心態,不能一味追求大城市、大企業、高工資等所謂的好職業,而應當自我合理定位、全面瞭解市場,及時就業,減輕家庭負擔,早日為社會做貢獻。

四、結論

作為對應屆大學生畢業後一段時間內暫時延緩就業狀態的客觀描述,“慢就業”可以分為積極“慢就業”與消極“慢就業”,“慢就業”出現是主客觀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隨着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一方面為積極“慢就業”提供了經濟支撐,也為消極“慢就業”提供了逃避就業的温牀。新常態下,產業結構調整,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了大學生“慢就業”。高等教育大眾化趨勢下,高校專業設置與教育教學方法若不能因時因勢而調整,也會影響大學生的就業能力,進而導致部分學生消極“慢就業”。結構性問題導致的“慢就業”反映了部分大學生以及家長的擇業觀念與職業預期需要理性。部分大學生關注個人興趣與自身價值,選擇遊學、志願服務等積極“慢就業”,是另一種擇業理性,反映了就業觀念的積極嬗變。對待積極“慢就業”應當給予觀念與政策支持,鼓勵這種新型的就業形式發展。同時,政府、高校、新聞媒體與家庭等各類主體也要協力營造良好的就業氛圍,提供有利的條件,幫助大學生脱離消極“慢就業”。大學生要樹立理性的擇業就業觀,理性衡量自我能力與社會需求,積極面對就業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