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基於課程改革下加強體育興趣的培養的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3.29W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熱愛體育的前提、保證和動力,培養興趣是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一個成功的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體育的持久興趣,激勵學生不斷處於良好的學習狀態之中,使他們對體育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體育教師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必須不斷更新課堂教學手段,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身體實踐活動,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加強對學生學習體育興趣的培養。如何培養學生參與體育的興趣,完成新課程標準要求的任務,我有了實踐中的幾點感悟。

基於課程改革下加強體育興趣的培養的論文

一、積極鼓勵學生,讓學生感到有“功”。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説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想學生達到“樂學”,教師必然使學生有成功感。“求成功”是人類共有的天性。在教學中,哪怕是一點一滴的進步,也會使學生感到愉快,會使學生形成繼續學習的一種動力。在學生取得進步時,教師對學生的成績結予正確的評價、表揚和鼓勵,會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產生積極學習的動力。在課堂上教師經常使用一些鼓勵性語言,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成功的動機,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對一些動作技術掌握好的學生,我會説:“你真棒”、“你真了不起,做地真好”、“老師真為你感到高興、自豪”等,有時還藉助同學們的掌聲進行鼓勵,學生聽到這些肯定和讚揚的聲音,就會洋溢在歡樂之中,他們的大腦皮層就會處於興奮、活躍的狀態,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會有效地被激發出來。但在課堂上有些“後進學生”動作做不起來,我們教育者不能以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他們,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必須從心理學的角度去認識他們、研究他們,多運用善意的能保護學生自尊心的方法教育和引導他們,對他們在學習上的錯誤要有一顆寬容的心,時常和他們交談,讓他們對體育產生興趣,產生成就感,提高他們學習體育的動力。

二、採用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感到有“味”。

體育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常用的有情景教學法、小組合作法、遊戲競賽法等。在教學中我們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理特徵,按照興趣的產生、發展和深化規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的,靈活選取多樣的教學方法。我們可以採用以下一些方法:

1、遊戲比賽法。好強、好勝是小學生的一大特點,利用遊戲比賽法教學能引起學生大腦皮層的高度興奮,讓學生的潛力最大限度地迸發出來,尤其是注意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它還能令學習內容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情景教學法。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我利用教材形成以主教材為主體,讓每個小朋友以小動物的.身份參加比賽,使他們克服膽怯心理,始終保持良好的興趣,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如在教30米跑和遊戲繞物賽跑時,可讓學生設想成“小鹿賽跑”;由素質練習角力可設想成“小山羊角力”;由兔跳可設想成“小兔蹦蹦跳跳比賽”等。

3、小組合作法。在技術技能課的教學中,我以學習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利用師生尤其是學生之間的互動來促進學習,共同達成教學目標。實踐表明:在合作學習中,由於學生的積極參與,高密度的交互作用,使地教學過程遠遠不只是一個認識的過程,同時還是一個交往、審美及自我教育的過程,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的好玩好動,好奇心強,對新事物都有一種強烈的求知慾望。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學生求知慾望強的心理特點,把學生的潛在的學習興趣轉化為活動狀態。從而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引起學生的興趣。由此可見,在教學時,只要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組織豐富多彩的課間體育活動,使學生感到有“用”。

過去,學校課間活動單一,內容枯燥乏味,時間短且時浙時續,學生覺得可做可不做,常有學生呆在教室裏,沒有鍛鍊的激情,師生面貌死氣沉沉。新的課程理念賦予了課間活動新的內涵,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及團結協作精神,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大大培養了學生參與體育的興趣。我校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課程改革,充分發掘農村體育資源優勢,以課間活動改革為切入點,構建具有農村特色的課間活動模式。

1、向廣大學生徵集遊戲。遊戲是兒童的專利,他們最清楚自己想要玩什麼,怎麼玩,課間把自主選擇活動的權利和機會讓給學生;同時,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最豐富的,應好好利用這個資源,廣泛徵集他們的想法和建議,讓他們學以致用。

2、借鑑體育教學中的遊戲和教學比賽項目。日常體育教學中,有許多遊戲和教學比賽項目深受學生喜愛,可將其納入課間活動之中,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如:單人、雙人、集體跳繩;爬竿;實心球擲遠;老鷹捉小雞等等。

3、借鑑各種新聞媒體上的娛樂、健身項目。精彩紛呈的各類體育娛樂節目更是激發了人們健身的興趣,其中一些受學生喜聞樂見的體育項目為課間活動提供了不少有價值的素材,如“保齡球”、長板“靴”、“兔子舞”之類等等的開設,大大愉悦了學生的身心。課間活動落實到位,強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全校師生都積極投入到課間活動中去。

在教學中讓學生積極動腦思考,激發學生快樂的情緒,產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由動而樂,在樂中運動。教師在教學中表揚,鼓勵為主,激勵學生不斷努力,語言要幽默、親切、有激情,有感染力,娛樂性競賽性融為一體,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悦、體驗運動的樂趣。

四、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使學生感到有“情”。

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係,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思想感情的交流過程。師生關係直接影響和制約着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影響學生的認知活動。一般説來,學生喜歡某位教師,其課堂氣氛就會顯得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油然而生。因此,教師要重視感情的投入,以自己真誠的愛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用愛去滋潤學生的心靈寄託。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學生不怕出錯誤,敢於進行技術技能練習。重視學生情感因素對學生的影響,想方設法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護學生的自信心,這對培養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作用。學生初次接觸體育時都興趣盎然,但隨着時間的推移、知識容量的增多、學習難度的加大,興趣的保持程度則會因人而異,出現差異,有的學生甚至會完全喪失興趣。針對這一自然現象,我們不能抱“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態度,而應該多關心鼓勵、多給予實際行動上的幫助,從眾多方面着手,要防微杜漸,更要亡羊補牢。

著名作家冰心説過“我只覺得‘師’和‘生’應當是互相尊重、相親相愛的朋友。”要學生對你所教的學科有濃厚的興趣,就應建立起平等的師生關係,和學生交朋友。教師在教學中處處以長者的身份去壓學生,甚至使用諷刺、挖苦的語言,師生之間容易產生心理隔膜,學生就會討厭這樣的教師,也會討厭這個教師任教的學科,學習興趣就會因此而喪失殆盡。教師對自己的學生有親切感和信任感,多和學生在一起談心交流,參加學生的課外活動。在他們遇到困難時,要滿腔熱情地幫助他們,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取得成功。教師對學生的激勵,通常是運用激勵性語言進行的,教師的語言是學生興奮和沉悶的調和劑。過去我們在課堂上載遞給學生的語言信息更多地是:“你怎麼跑得這麼慢,快點!”“你真笨!學到現在還沒學會”等,這樣做會使學生漸漸失去信心,失去創新的品質和學習的積極性。如果教師用“快!加把勁!”“試試看,你一定能行”“你的想法有道理,我們大家試試看”等這些充滿鼓勵、期望的語言,就會有利於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培養學生大膽創新的精神,更有利於學生告別消極、被動、防範的心理,使其更具主動性。

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是多方面的,是在一定條件的影響下發展的,在發展過程中會有變化,而且影響變化的因素又十分複雜,所以興趣會出現反覆,這是很自然的現象。最重要的是教師要隨時注意學生學習興趣的反覆,及時採取有效措施,不斷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讓學生從心底裏愛體育,更好的參與體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