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分析農村小學生心理問題形成的原因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6.41K

我校地處豫南山區農村,學校為六年一貫制小學,學校師生共600多人,農村地區經濟比較落後,文化氛圍不濃,絕大部分農民對教育缺乏足夠認識,對心理教育相關知識更是知之甚少,同時農村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很薄弱,受農村大環境的影響,農村學生容易出現心理問題。農村小學生出現的不良現象是複雜多樣的,經過長時間的調查統計我們找到了四個方面表現最為突出的不良現象。它們是:厭學、多動、任性、説謊。

分析農村小學生心理問題形成的原因論文

一、農村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形成原因分析

1.主觀原因主要來自於學生自身的因素

自尊心的增強形成了不正確的價值觀,導致他們常抱怨,甚至批評父母、教師和社會。從而導致學生上課時雖然也知道應該學習,卻又忍不住想對抗父母和教師,表現出來的就是沒有堅持學習的恆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2.客觀的因素主要來自於家庭、學校和社會

(1)不當的家庭教育,容易造成學生的心理障礙,導致學生形成不良行為習慣。農村家長教育子女方式簡單,要求苛刻。有的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把脱貧致富的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不顧子女的智力發展水平和興趣愛好,對子女期望值過高,一旦孩子達不到要求,就加以訓斥、打罵,導致學生恐懼上學、厭惡學習,出現逃學曠課現象。

(2)教育評價體制的不足。導致老師們“重智育,輕德育”,導致老師們加班加點的進行課業輔導,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對學生進行習慣的養成教育,進行心理輔導。

(3)急劇變化的社會帶來的衝擊。一段時間以來,格調低下的,充滿暴力的,黃色內容和恐怖的影視書報充斥市場,屢禁不止;農村“六害”中的“幾乎全民參與”的,嚴重影響到了學生的心理活動,給學生塑造了不良心理行為模式,無意中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

二、農村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解決策略

為了適應教學改革新形勢的要求,實現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們應積極地幫助農村小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更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這就需要學生、學校、家庭和社會等多方通力協作,共同來完成。

1.厭學現象的訓練。培養興趣,樹立信心,儘量創造環境,讓厭學學生在實踐中培養興趣,品嚐到學習的成功感和趣味感,並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而樹立信心、堅定信念,徹底矯治厭學的心理障礙。多一些表揚,少一些批評;多一份慈愛,少一份嚴厲;多一些關心,少一點冷漠。多留心學生,善於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發現他們的特長、愛好,關注他們最感興趣的學科和最不感興趣的學科。

2.多動現象的訓練。小學生多動現象大多是由於注意力差造成的,我們從以下幾方面着手培養:正確引導,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調整志向水平。明確目的和任務,能使學生產生達到目的的需要,並進而為滿足需要而產生學習動機,這是穩定學生注意的重要條件。學生學習的目的性越明確,有意注意的穩定性越強,越利於注意力的集中。反之,學生缺少良好的學習動機,勢必造成他在學習過程中難以具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穩定愉快的情緒和優秀的意志品質,這對完成學習任務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必須經常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鍛鍊自己的有意注意。利用小故事,認識注意的重要性。教師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多給學生鼓勵,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排除干擾,克服困難,以達到預期目標。

3.執行,這種嚴格要求是對付任性的小學生的最好辦法。②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改變任性。在活動中由於任性不改變自己的錯誤行為,從而導致失敗。這樣用活動事實的成敗教訓來教育他,使他改變任性。③用轉移注意的辦法使學生收斂其任性活動。有的剛入學的低年級的小學生,3受到教師批語教育時,就仿效在家中任性的做法,躺倒地上大哭大鬧不肯起來。你越去攙扶他,他就越不起來,這時候最好的辦法是組織其他學生進行有趣的活動去,不再去理會他。由於受到活動的吸引,他轉移了注意力,他就會收斂任性活動,自己停止哭鬧站起來,想參加到有趣的活動中去。

4.説謊現象的訓練,每個孩子都有自尊,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如果發現學生有説謊或欺騙的行為,不一定非得打破沙鍋問到底,追個水落石出。不要強迫學生承認其錯誤,受到“嚴刑逼供”時,幾乎所有的人都可能會説謊。不然,兒童要麼“頑抗到底”,死不承認;要麼認了錯,也大傷自尊。與其逼迫學生承認錯誤,不如教師主動蒐集信息作出判斷。處理説謊行為時,老師可以採取單獨談話的方式,這樣既可以使學生避免難堪,又難以贏得對老師的信任。讓學生擁有一自由寬鬆的環境對培養學生誠實守信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師承諾的事情應該從量辦到,不要隨便哄騙學生,如果錯怪了學生,教師要有勇氣向學生認錯。

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學要以學生為本,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農村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對策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教育的對象千差萬別,實踐經驗表明:教師只有傾注了自己的“愛”,才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户;教師只有竭盡了自己的“能”,才能更好地引導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