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關於學校教育工作總結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3.11W

一段時間的工作在不知不覺間已經告一段落了,經過過去這段時間的積累和沉澱,我們已然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變,為此要做好工作總結。工作總結怎麼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學校教育工作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學校教育工作總結

學校教育工作總結1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充分顯現了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社會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職業教育作為傳播實用性科學技術,提高廣大勞動者素質,尤其是提高廣大勞動者的科學素質和動手能力的教育機構,始終受到國家和社會的密切關注。職業教育呼喚教育創新,科技活動以獨有的趣味性、知識性、科學性、實踐性和創造性等特點在職業教育中所起作用是其它學科無可替代的,因而,我校作為成武縣科技特色示範學校,繼續以科技為特色,高起點切入,紮實地開展科普教育活動,也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績。

在努力體現職教辦學特色的基礎上,學校樹立起科技興校的指導思想,進一步加強了科普教育的投入和實踐活動,加強了學生動手動腦和創新能力培養。現將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創設科普文化氛圍

科普活動是對學生進行科普教育最直接的途徑,是職業學校學生進行動手能力鍛鍊的有效手段,學校領導非常重視科普活動,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教務處、實習處人員為成員的科普活動領導小組,各專業組配合具體落實各項工作,教務處和實習處督查工作落實情況,保證了活動的有序開展,形成了良好的科普文化氛圍。

學校充分利用廣播、牆報、黑板報等形式進行科普宣傳,讓學生感受科技的重要性,營造學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濃厚氛圍,推動學習型學校建設,促進全體學生科學素質的提高,很受學生歡迎。

為了讓學生自始至終都帶着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參加科普活動,在活動中感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我們以專業為主線,挖掘各種藴涵於專業教學、生活習慣養成教育中的宣傳陣地,耳濡目染、自然相機地滲透科普教育,使得科普教育看得見,摸得着,不僅具有雕塑的代表性而且更有實踐功能。

學生科技創新作品展示櫥窗更是學校創設科普氛圍的“領銜設施”,早已成為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時時吸引着學生、家長駐足觀看,嘖嘖讚歎。一件件科技作品展示了學生不斷更新的科普意識和科技能力,更加激發學生學科學、用科學、開展科技創新的強烈慾望。

 二、加強師資隊伍和科教園地建設,確保科普活動順利開展

我校現有一批專業教師,他們業務能力強、素質好、熱心科技教育事業。結合學校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學校每年暑假選派一批骨幹教師參加省級、國家級新技術培訓,每年選派部分教師參加省科協舉辦的科技輔導員培訓,提高教師理論水平和指導能力,高起點切入科普教育活動。

學校尊重教師的辛勤勞動和創造成果,不僅把他們的工作列為評選先進、評定職稱、晉級的業績考核之一,還對他們在各級各類重大競賽中獲得優異成績的輔導老師,按照我校《犍為職中獎勵細則》的具體規定給予物質獎勵。教師在教學中,從實際出發,結合專業特點強化科技實踐活動,不斷增加科技含量,努力提高青少年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

學校每年保證投入一定的科普活動經費,確保科普教育和活動的順利開展。結合專業建設,學校組建了局域網、廣播站,增添了大量的科技活動設備設施。由於客觀的原因,學校校園場地十分緊張,儘管如此,我們仍把科教園地納入學校發展規劃,即將動工的綜合實訓大樓已規劃建立科普活動基地。

 三、搭建活動舞台,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學生對科學有着濃厚的興趣,對新生的科技產品有着強烈的好奇心。為調動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我們組織了三個層次的科普活動,誘導學生在科普方面的智力和創造力。

第一層面、普及型科學活動

1、組織科普知識講座

一方面,學校定期組織全校學生進行科普知識講座。由各教研組輪流推薦業務素質高,科普意識強的教師,結合專業和行業特色介紹科技發展歷史、現狀、前景及科技應用實例等身邊的科學知識。

另一方面,積極邀請校外輔導員到校進行科普知識、消防安全、禁毒、防疫、法制等講座。本年度,我校積極邀請校外輔導員到校進行了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演練、禁毒、預防艾滋病、法制等講座,同學們通過聽講座、觀摩,大大地提高了學科學、用科學、安全防範、遠離毒品的思想意識。

2、組織開展常規性課外科技活動。

學校每天下午第七節為常規性課外興趣小組活動時間,活動指導老師在興趣小組活動時間為學生提供設計、指導和服務。

平時的雙休日,學生可以參加學校組織的科學考察、調查、參觀等社會實踐活動。

第二層面、技能訓練型活動

學科教育滲透科普教育,不但有利於學生增長知識,而且也有利於發展學生個性。它能夠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求異思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發明創造才能。

為讓一些對科學有更多興趣和愛好的學生得到科學方法和科學技能培養的機會,在普及的前提下發展孩子的個性。我們把科技製作活動與專業技能訓練相結合,深入開展科技製作活動。我們主要集中專業優勢,在機械、電子、計算機等三個專業進行創新和開發,組成課外科技製作活動小組,進行重點指導。每個組都完成了一項項很有創意的科技製作,比如機械專業製作的趣味七巧板、趣味魯班鎖、金屬工藝畫、電子專業製作的趣味電路、控制裝置、計算機專業製作的動漫作品、卡通人物、遊戲軟件等都受到師生的廣泛關注,在校園工藝節上大放異彩。

第三層面、創新作品製作活動

由於前面兩個層面活動的開展,許多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得到提高、興趣得到激發。為讓每一個想做科學研究的孩子都能得到指導,並照顧學生髮展的個別差異,讓對科學有特殊愛好和有才華的孩子能夠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我們讓學生帶着問題找導師。學生的小課題一旦得到導師的確認,就可以向學校提出申請,學校充分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並給予時間、空間和經費的支持。學生們只要向自己的導師提出申請,就會得到導師的全程指導。導師會鼓勵他們在科學課堂和生活中尋找研究的線索,瞭解已有的概念和認識,提出各種問題,集中探究的項目。但導師不會給學生直接的指示,而會用問題引導他們參與到研究、製作和改進中去。

以上三個層次的科學實踐活動的開展,在全校掀起一股學科學、做科學、用科學的熱潮,使學生科學素養得到普遍提高,也落實了普及科學的目標,提升了學校科學教育的質量。

四、讓科技成果遍地開花:

科技競賽的成績是反映一個學校科普教育情況的重要指徵。近三年,我校參加了各級各類科技比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科學是一個個疑惑不解的問號,是一個個耐人尋味的逗號,是一個個駕馭全球的感歎號。”這是我們科技興校的理念。我們科技特色學校通過一系列科普活動培養出的學生是具有思維特別敏鋭,雙手特別靈巧,性格特別執着的科學發展新一代。我校將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和管理力度,建立健全各項相關的規章制度,規劃着新一輪的科技教育藍圖,相信不久將會綻放出更加絢麗多彩的科技之花。

學校教育工作總結2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關於實施科技xx工作建設創新型城市的意見》、《xx市加強科普工作的實施辦法》等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科普教育教學工作實際,抓好科普常規工作的同時,認真落實上級相關文件精神,圓滿完成xx市科普教育基地、xx市科普標兵學校、xx省科幻繪畫特色教學與創作實驗基地的各項任務指標,現彙報如下:

一、全員參與、以人為本,搭建科技教育創新智力平台

為進一步推動學校的科技教育活動,完善科技平台的建設工作,學校將科技活動工作納入品牌特色學校的發展規劃,同時把它規劃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部分,提出了學校科技活動的發展規劃,在實施過程中做了以下工作:

1、領導重視,狠抓落實

我校成立了以巫蔭強校長為組長,各有關部門負責人及學校骨幹教師組成的科普教育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調全校的科普教育活動,從組織上保證了各項活動的開展和落實,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科學課、綜合實踐活動課和第二課堂活動時間組織開展活動;由領導小組制定活動的規劃,督促活動規劃的實施,負責活動的管理,由校級科技輔導員負責活動的指導。

2、加大培訓力度,夯實師資隊伍

目前我校的科技輔導隊伍是以兼職為主,內外結合校內為主的.科技輔導隊伍。在人員的調配及師資建設的問題上,我們選拔一批年紀輕、有朝氣、思想活躍、善於學習和接受新事物的青年教師參加航模、車模、計算機軟件、科技創新、科幻繪畫、服裝設計等方面的學習培訓,逐步把他們培養成學校科技教育工作的骨幹和中堅力量。通過走出去的工作方式,組織學校科普組教師到其他科普教育基地學習、參觀的工作方式,提高我們校科技教育的素養。本年度,我校李海明老師、羅秀豔老師、胡敏怡老師先後被評為“xx鎮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組織工作者”和“xx鎮優秀科普輔導員”。

3、經費是開展科技活動的有力保障

在經費投入方面,學校對開展科技活動同其他經常性教育教學活動等同對待,在科幻繪畫教材普及與推廣中,學校還給予了一定程度上的傾斜。目前學校開展的各項科技活動,除必要的直接材料由學生自己負擔外,其他費用一律由學校負擔,並在人員投入和交通工具等方面提供保證。

 二、全力以赴,突出重點,打造科普教育基地亮點工程

隨着我校校本課程的開展,順應課程的需求,我校結合人文理念、新美術概念,通過美術體現創新理念,探究如何推廣、如何拓展,補充我們的課堂資源,從而開發教學資源,自主開發了校本教材《少兒科幻繪畫教程》,並免費給全校師生使用。我們以科學幻想繪畫的形式,將科學內容融入教材,讓科學知識普及到每一個學生。有效地進行科學幻想繪畫創作,是我校最普遍的科學普及形式之一。通過近年來的探索和實踐,我校建立了以提高學生科技素養,進行科學知識教育為導向,以創作訓練為手段,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為核心的教學模式。

(一)因地制宜,挖掘資源,順利開展各項科技活動

結合學校的課程改革以及良好的學生素質,結合校區的配套建設,充分利用科學探究實驗室、植物園、校園廣播站、綜合實踐室、科技勞作室、客家文化風情實物展覽室、客家文化展覽室和版畫製作室等功能室在科普教育中的功能,我們先後建設科幻手工製作室、科幻作品成果展覽室。學校還十分注重科技環境建設,在教學樓之間開闢了科普畫廊展板向學生介紹科學的基本知識,使學生們隨時都能受到科學知識的薰陶。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確立了鎮污水處理廠作為我校的科普教育實踐基地,定期組織學生進行水資源的調查,讓學生們在調查瞭解對比中認識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內涵。其次,開展了科技製作作品展,內容包括模型製作、仿生機器人制作、電子報刊製作等;開展了環保宣傳,同時積極參加由市鎮科協部門組織開展的活動。

1、因地制宜,開展好各項興趣小組

我校全面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和第二課堂活動課不僅內容豐富,而且形式多樣:有讀書小組、小發明製作、科幻繪畫小組、仿生機器人制作組、文學社、電腦小組、車輛模型小組、服裝設計小組、網頁製作、籃球、乒乓球等項,這些活動我們逢週一、二、三、四都正常開展。其次,堅持開展科普“五個一”活動。閲讀科技書報;觀看科普影視;參觀科教基地;開展科技宣傳;製作科技小作品。在科普“五個一”的基礎上,每班推選優秀作品參加學校科技活動。有效拓展了學生活動的空間,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

2、利用信息技術,開展科普教育活動

在教學方面,所有信息技術課均是在電腦室,網絡環境下教學,主要圍繞電子報刊製作、電腦繪畫、電腦動畫、網頁製作和電腦程序設計、查閲科普知識等幾方面開展教學,讓學生掌握操作技能為主,並從中培養優秀學生參加每年一次的全國中小學生電腦製作比賽,在省、市、鎮級各類競賽中獲得了優異的成績。

(二)積極參加各級各類青少年科技活動,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指標

本年度,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省、市、鎮科技創新大賽及青少年科技活動節,20xx年xx鎮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活動,我校學生參加服裝設計大賽,獲得一等獎2人次,二等獎4人次,包攬了前六項獎項;參加機器人拼裝獲得團體二等獎;參加科幻繪畫大賽,獲得一等獎1人次(一等獎只設1名)、二等獎2人次、三等獎2人次。其次,我校的市科普教育基地場所堅持對外免費開放125天,接待前來參觀學習人數累計1800人次,讓師生深切的感受到科學知識貫穿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學生體驗科學知識的魅力和樂趣,激發了他們創新思想及熱情。

Tags:教育 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