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一年級班主任的工作總結範文(通用5篇)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2.72W

不經意間,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理論知識和業務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想必我們需要寫好工作總結了。那麼如何把工作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班主任的工作總結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班主任的工作總結範文(通用5篇)

一年級班主任的工作總結1

回首一個學期,已悄然過去。過去總總,千頭萬緒不知從何説起。在這一學期當中,有過喜悦,有過頹喪,有過失敗,有過成功。現在,我就對這段時間我管理一年級三班的班主任工作進行一下總結。

説實話,剛開學時,從一接手這個班就忙的昏天暗地,但是忙歸忙,卻有很多事情毫無頭緒,不知從何做起。雖然在下面學校也做過班主任,但是卻從來沒有面對過住校的學生,也沒有管過這麼多事情,因此導致我對班主任工作的認識和準備都不夠,忙的腳不沾地但是效果不大,班級並沒有大的改進。在這個時候,領導們在一次次大會小會中那語重心長的指導,如黑暗中的明燈,給我們指引了工作的方向。我們年輕班主任站在領導的肩膀上俯視班級現狀,制定適合本班發展的制度,管理班級,讓班級在較短的時間內步入正軌。雖然達不到優秀班級的標準,但是也已經穩步前進。從那時起,我就深深體會到,在成長的道路上,如果有一個或者幾個有經驗的人為你指引方向,那你無論辦什麼事情都會事半功倍。多虧了領導的指導,讓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工作的頭緒,在繁雜的事情中找到了切入點,一步一步的讓工作走向常態。

無數教育家都説過教育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對這句話我深表贊同。任何人的發展與進步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更何況是剛進入小學的孩子。因此這需要班主任更多的耐心和細心。就像領導經常提到的“反覆抓、抓反覆”。我打心眼愛着我們一三班的孩子,但是有時候他們不聽話時,我也氣的七竅生煙。例如每天都跟他們説要把地下的紙撿起來,他們也撿,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地下又到處是垃圾。有的時候我真的想不通孩子怎麼會有那麼多垃圾可丟。有的時候這些孩子又讓我很感動。期中考試完開家長會時拉的桌子因為時間問題,週五沒有拉回原地,週日下午我們又要開例飛會,當時我心想:完了,又要耽誤半天時間把桌子拉好。但是等開完例會,回到我們班時,我一下子驚呆了,晚上在這住的學生,在班長的帶領下,已經把桌子拉好了。説句實話,在這件事之前,我從來都把一年級的學生當成不懂事的孩子,那件事之後,雖然他們有的時候依然讓我很生氣,但是我卻已經學會從他們的行為中找到閃光點了。

在我來這個學校之前,已經有不少人説過來到這裏會很累,我跟他們説我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但事實呢?前面我也説過真的是準備不足啊。自從擔任一年級班主任後,我就不怎麼敢穿高跟鞋了。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剛開學時事事都需要老師幫忙,老師們常常奔走於教室、寢室、食堂和辦公室之間:你看,教室門打不開,需要老師;有同學想家了,需要老師;有孩子流鼻血了,需要老師……就是到現在,下課期間,“老師……”還是有孩子到辦公室告“小狀”。真是不勝其煩啊。但是,他們平時有經常給你一些小驚喜。教師節孩子送的那隻小花,不知什麼時候夾在教案裏的摺紙鶴和心,還有平安夜孩子送的那一個個蘋果,吃在嘴裏,甜到心裏。從這裏也能看出來孩子其實是非常純潔的,不會因為老師個別事件的冷遇而對老師充滿抵制。

回首過去,展望未來,下學期工作該如何進行呢?俗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下個學期,我將繼續延續這一學期的班級基本管理制度。讓孩子在一個學期的班級建設中所學到的積極的方面繼續保持,消極的方面努力改正。在即將過去的這一個學期,我初步制定了一些管理措施並進行了實施,當然那不是很成熟,因為班規的制定還是要經過一個很長的循序漸進的過程的,因此在下個學期的具體實施中,好的班規會進行強化,比如説衞生責任到人,繼續加強學生的集體意識,不夠完善的會進一步完善。比如説這個學期沒有做很好的家校聯繫,我將會在下個學期進行加強。衞生的保持效果不好,學生不講衞生的壞習慣,我也希望在下個學期得到徹底地改變。

一年級班主任的工作總結2

小學班主任特別是一年級的班主任,是一個複合性角色。當孩子們需要關心愛護時,班主任應該是一位慈母,給予他們細心的體貼和温暖;當孩子們有了缺點,班主任又該是一位嚴師,嚴肅地指出他的不足,並幫助他限期改正。於是,我認為班主任工作是一項既艱鉅而又辛苦的工作。説其艱鉅,是指學生的成長,發展以至能否成為合格人才,班主任起着關鍵性的作用,説其辛苦,是指每天除了對學生的學習負責以外,還要關心他們的身體、紀律、衞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等情況。儘管這樣,我也樂意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默默無聞的耕耘。下面我就談幾點做法和體會。

一、常規習慣,常抓不懈

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節課、一兩天説説就行的,它必須貫穿在整個管理過程中。於是我制定出詳細的班規,要求學生對照執行,使學生做到有規可循,有章可依。由於低年級學生自覺性和自控力都比較差,避免不了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因此這就需要班主任做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不能操之過急。於是,我經常利用班會、晨會、課前、課下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對學生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的及時教育,給他們講明道理及危害性,從而使學生做到自覺遵守紀律。

二、細處關愛,親近學生

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一個班主任要做好本職工作,首先要做到愛學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工作中,我努力做到於細微處見真情,真誠的關心孩子,熱心的幫助孩子。我深信,愛是一種傳遞,當教師真誠的付出愛時,收穫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愛!感受孩子們的心靈之語,便是我最快樂的一件事!”七、八歲的孩子們整天在媽媽的懷裏撒嬌,都不討厭媽媽,為什麼?因為媽媽疼他們,愛他們。毫不吝惜地把一切獻給他們,所以孩子們也深深的愛自己的媽媽。我常想,一個低年級的班主任要帶好這些孩子,首先要當個好媽媽,要像他們的媽媽一樣愛他們,要拿出自己的愛心去“哄”他們,“騙”他們。

如新入學的兒童愛玩,我就和他們一起做遊戲,一起跳繩,一起踢毽子。我幫他們梳頭、剪指甲、繫鞋帶等。這樣,孩子們跟我親熱起來了。我還採用各種方法來激勵孩子們的積極性,每天表現最好的小朋友我會抱抱他、親親他。雖然這些舉動在成人眼裏是那麼的微不足道,可是在孩子的心中卻產生了巨大的漣漪。經常有家長和我説,自己的孩子回家以後是那麼激動、興奮,還説下次還想得到這種獎勵。

三、具體要求,指導到位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對事物的認知是整體性的,能熟知輪廓,但不注重細節。我在任一年級班主任開始,就常聽一些家長説:“我家的孩子聽不懂大人説的話。”我在工作中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如果不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在教師沒講清或學生沒聽明白的情況下,就讓學生去完成某項任務,學生們只能是瞪着眼睛看着你,不知道應該怎樣做,或者其行為往往事與願違。這樣做的結果,不但使學生產生挫敗感,而且不利於他們掌握做事情的技能。為此,我常常思考,怎樣才能讓學生聽懂老師的要求並根據要求去出色地完成任務呢?

我認為,首先要蹲下來,以孩子的視角觀察事物,用孩子能聽懂的話和他們交流。其次,要注重細節教育,把該做的事指導到位。比如洗抹布,我通過觀察發現,小孩子洗抹布的方法是,把抹布扔到水裏,涮一下,一捏就行了,抹布根本沒洗乾淨,因此,用這樣的抹布擦過的地方還是那麼髒。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孩子小、什麼也不懂嗎?是孩子有意糊弄嗎?我認為都不是。這只是兒童心理髮展特點使然。因為他們很想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很想把事情做好,但是,不知道怎樣才能做好。針對這種情況,我專門找一個時間,教他們洗抹布。我先打來一盆水,然後教他們怎樣搓,怎麼擰,告訴他們只有擰出的水清了才算乾淨。這樣的身教非常成功。現在再看看他們洗抹布,一個個可認真了,都洗得特別乾淨。同樣的道理,打掃衞生、物品擺放等工作,只要把要求的細節説到位,小孩子就能聽得懂、做得到。再來説説我怎樣使學生學會收作業吧。選好課代表後,我先教他們怎樣收:左手一組,右手一組,從前到後一次完成兩個小組,又快又齊。然後,教他們怎樣擺放,一組正,一組反,組組分明,便於批改,便於發放。學生通過觀察、模仿很快就領悟了要領,這樣,哪一個孩子還能做錯呢?

四、示範帶頭,直觀引導

大教育家烏申斯基曾有過這樣一段話:“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學生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低年級的學生對學校、老師、同學都感到陌生,對一切都充滿新鮮感,對學校、對老師也很好奇,他們第一個想知道的就是自己的班主任是誰,她(他)是一個怎樣的老師,而且這時他們會留心觀察班主任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每一種表情,會細心傾聽班主任的每一句話,他們對班主任有着一種特殊的信任和依賴情感。班主任的自身素質,道德修養,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形之中會成為全班幾十個孩子的榜樣。因此,在班級工作中我時刻注意自身形象,事事從我做起,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範,潛移默化的影響着我的學生。凡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自己做到,而且做得更好。要求學生講衞生,不隨便亂扔垃圾,自己就做到隨手撿拾垃圾。要求學生上課不遲到,自己就做到每節課提前到教室。要求學生做操規範,自己做操就先要做到認真。在我的帶動下,我們班的大多數學生都能做到講衞生不遲到,個個講文明守紀律。

五、及時表揚,延遲批評

德國美學家黑格爾説:“不應該使孩子們的注意力長久地集中在一些過失上,對此,儘可能委婉地提醒一下就夠了。最重要的是要在學生身上激發出對自身力量和自身榮譽的信念。”教過低年級的老師都知道:孩子小,事兒多,一上課就“告狀”。當老師的又不能不公平處理,這樣耽誤的時間太多,而且學生因為受了批評,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在自己的過失上,情緒受影響,低落的情緒體驗使智力活動水平明顯下降,課堂吸收效率變低。針對這一情況,我的處理辦法是:①要求學生下課“告狀”,課上帶着好的情緒聽課。這樣,課前的小矛盾、小問題沒有誰會記到40分鐘以後,“告狀”的概率就低了,課堂的'利用率提高了。②延遲批評,既培養學生愉快的情緒體驗,又給予其改正和返回的機會。我把批評留在每一天快要放學的時候,這時學生往往已經在負疚的情緒中反思了自己的行為,老師只要加以指導,就能很好的解決問題。

總之,小學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很繁雜的工作,每個班主任都有過酸甜苦辣,特別是小學低年級的班主任,既是老師,又是保姆,要帶好一班孩子,教育好一班人,確實不容易。但小學低年級又是學生剛跨入校門,接受人生觀世界觀的起始階段,因而,小學低年級班主任的工作是十分重要而光榮的。我覺得只要自己充滿愛心,關心和愛護他們,並嚴格地要求和教育他們,愛中有嚴,嚴中有愛,愛嚴結合,細緻入微,一定會到達令人滿意的效果。

一年級班主任的工作總結3

本學期是我踏上講台的第一年,在這一學期的班主任工作當中,我咀嚼着失敗的苦澀,也品嚐過成功的甘甜,經歷過一次次的心靈洗禮,讓我真真正正地感到當一名老師不簡單,當一名一年級老師也不簡單,當一名一年級班主任更是不簡單。一學期下來,沒什麼值得向大家展示的方方面面,更多的只是自己的一些感慨和反思。我深刻地剖析這一學期自己的工作和班級的實情,選擇以下幾個方面,從反思的角度來説説自己的感受,也為這一學期的工作做一個總結:

1、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一年級學生由於年齡小,自控力差,紀律渙散。

而小學階段是人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人的基礎素質形成的開始階段,低年級更是良好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剛開學的時候,我就從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入手,從坐姿、握筆的姿勢、課堂發言等看似細細碎碎的小習慣抓起;教育學生不能隨手亂丟垃圾,要保持自己課桌和教室的整潔;要愛護我們的課桌椅會和新書本……利用班會課、課餘時間學習學校規章制度,提醒學生做好上課準備工作,並且在課後注意觀察學生的行為,根據學生的表現在學生中樹立榜樣。

可是這些懶散慣了的小毛孩哪裏會記得住,強調的時候就做得好好的,一不留神,壞毛病又犯了,剛開始真讓我頭痛,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在辦公室“發牢騷”,一位有經驗的老師就告訴我,習慣的培養對於小孩子,尤其是才7、8歲的一年級孩子來説,需要的是一個不斷反覆、不斷強調、不斷監督、鞏固、提升的過程。這時我才恍然大悟,以後我一有時間就絮絮叨叨提醒學生,時刻注意學生的行為習慣,一學期下來,小朋友有了很大的變化,家長也時不時會很高興地和我分享孩子們的進步。

2、培養良好的班集體班集體是培養學生個性的沃土,有了這塊沃土,學生的個性才能百花爭豔。集體活動,最能培養學生的凝聚力、集體榮譽感。

一年級小朋友都是自我為中心,做什麼事情都很少考慮到別人,基於這一點,本學期我把培養學生良好的集體榮譽感也作為一個重點來抓。

除了帶領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每次遇到有相關教育價值的資源,都會“趁熱打鐵”教育學生。上課的時候,我基本上都會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共同學習、相互競爭……慢慢慢慢地,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越來越強了,組裏的哪個小朋友沒有做好,整個小組的成員都會提醒他、幫助他,以免落後於別的組;學校的活動,學生都非常地賣力參加,時刻想為自己的班集體爭光。一學期下來,小朋友們都學會了為別人着想,看着他們相親相愛,心裏甭提多高興了。

3、注重家校聯繫管理好一個班級,教育好一班學生,僅僅靠老師的力量是不可能做好的,特別像我們這樣的寄宿學校,家校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平時,我都很注重和家長溝通,告訴家長小朋友在校的點點進步,和家長一起分享孩子成長的喜悦,當然,一旦發現了學生在學習上、身體上、思想上有什麼特殊情況,我也是及時性、主動地和家長聯繫,向他們瞭解學生在家情況,取得家長的理解和配合,並且和家長一起探討教育孩子的辦法,使每一個孩子都能揚長避短,健康地成長。同時,我也通過家訪、電訪、校信通、家校聯繫本等一系列的方式,使學校、家庭密切配合,更好地教育了學生。

4、作為一名新老師,我的班主任工作方面的經驗很欠缺,但是,通過這一學期的工作,在校領導的關心與指導下,在各位老師的幫助下,我的班主任工作基本上圓滿完成了,在此我向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致以最衷心的感謝!在進步中我也看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之處,在今後的工作當中,我還要多向有豐富經驗的其他班主任學習,不斷實踐,不斷進步,希望能把班級管理得更好,使孩子們成長得更好。

一年級班主任的工作總結4

今年我擔任了一年級的班主任。面對那一個個活潑、好動的孩子,如何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呢?班主任工作是管理人的工作,我所面對的又是朝氣蓬勃,有思想,有感情,自我表現欲強的一年級學生,所以一個學期下來給我最最強烈的體會是:班主任工作中既要有宏觀的羣體管理,又要有微觀的個性發展;要有強烈的前瞻性;工作更要細緻的落實到位,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班上健康全面發展。作為一年級班主任,我真對我們班活潑好動的特點,做了如下的工作:

1、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一年級學生由於年齡小,自控力差,紀律渙散。我從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入手,課上進行趣味教學,儘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組織好學生的紀律。利用晨會課、思品課學習學校規章制度,提醒學生做好上課準備工作,並且在課後注意觀察學生的行為,根據學生的表現在學生中樹立榜樣。在日常學習中,時刻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逐漸養成認真聽課、認真作業、下課文明活動的好習慣。

2、培養良好的班集體

班集體是培養學生個性的沃土,有了這塊沃土,學生的個性才能百花爭豔。集體活動,最能培養學生的凝聚力、集體榮譽感。我帶領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如廣播操比賽、體育花會比賽,六星評比等。每天一大早,我總是提前到校,放學了就協助學生搞好衞生工作,這樣,學生不僅養成逐步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而且時刻想為自己的班集體爭光。通過黑板報展示學生各方面的才能,發展個性。逐步形成一個健康向上、團結協作的班集體。

3、加強與家長聯繫。

平時,我能關心愛護班裏的每一個學生。對一些表現不太好的同學,更是傾注了更多的愛和心血。我經常和他們談心,抓住他們的閃點鼓勵他們。當他們有困難的時候,我總是耐心地幫助他們。一但發現他們在學習上、身體上、思想上有什麼特殊情況,我總是及時性、主動地和家長聯繫,向他們瞭解情況,耐心地做他們的工作,取得家長的理解和配合,使每一個孩子都能揚長避短,健康地成長。通過一系列的工作,使學校、家庭密切配合,更好地教育了學生。

我的班主任工作由於經驗的欠缺,在許多方面還是存在着不足。如:1、預見性不強。總不能在事情發生之前,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教育,從而防止事情發生,我處理事情總是跟在學生的身後。我想,儘管我們是沒有做班主任工作的經驗,但如果用心去當,按照所謂的“三勤”,就是“眼勤”,“腳勤”,“腦親”的工作能落實堅持下來,就不會發生如“門牙事件”的不愉快事情,這是由於自己對小孩沒有進行透徹的瞭解所致,如果對孩子熟悉的話,知道他與其他小朋友的關係不是太友好,要不周圍的孩子必定會搶着來告訴老師,而自己如果善於關注到每個孩子,發現他在課堂上與平時不同,馬上關心他,就不至於家長那樣生氣;而且自己在孩子中的事件反饋網絡還沒建立完善,孩子們之間發生了這麼大的事件,有同學流血,竟沒人告訴班主任的我。所以我一定要以此為監,以後做任何事都必須不僅要心細,更要勤思考,從學生的點滴不良現象就要馬上連鎖反應般,考慮到更大更多的問題。一次跌倒不等於失敗,我更要感謝它的發生,因為它使我自己準確清晰地看到,潛伏在自己身上的不足,以後就不能再發生這些事情。

4、做事要貴在堅持。

自己做事總是比較激進,事事都想很快有成效,想對孩子的要求一説,他們就馬上能實施,但自己就沒有對孩子的寬容,沒有想到要求發下後自己都沒能夠一下子就完成到,何況是這些剛從幼兒園出來的小不點呢!所以自己就鬆懈下來,沒有好好堅持到底,這是我自己要好好克服的問題。我要明確我面對的是活生生的生命,他們都有自己的思想,都有自己的習慣,想一下子改變他們已有的不良行為,必定要通過他們自己不斷的思想鬥爭,內化成自己的思想,然後改變自己的行為,這必須要有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因此我更要有寬容之心,更要有改變他們的持久之心。

5、加強正、副班主任之間的溝通。

我總覺得自己班的孩子雖然60人,認為我自己一個就可以忙過來了,而且自己的副班擔任的工作還很多,所以自己把很多班級的工作都自己想自己做。所以大半個學期下來,我們班上的許多方面都不如別班。自己冷靜下來找原因時,其實是自己沒有充分利用好學校為我們創造出的條件,俗語説得好“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只要集思廣益,治班的方式方法會更有利於我們班孩子的發展,與健康成長。

總之,只要我們心中是真誠地為孩子,為孩子的健康成長而付出,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一切都為提升孩子生命狀態為出發點,我相信,我的班主任工作能在不斷的磨練中得到提升。通過一個學期的工作,我的班主任工作在校領導的關心與指導下,有所進步和提高。班級管理工作千頭萬緒,工作方法千差萬別,讓我們在實踐中去探索總結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經驗,使班級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斷躍上新台階吧!

一年級班主任的工作總結5

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一班的班主任工作。孩子們小,天真活潑,小腦袋學知識挺快,也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個不停,要管理好他們可有些不容易。本學期現已結束,本人將班主任工作總結如下:

1、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一年級學生由於年齡小,自控力差,紀律渙散。我從培養學生良好習慣入手,課上進行趣味教學,儘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組織好學生的紀律。利用班會課、思想品德課學習學校規章制度,提醒學生做好上課準備工作,並且在課後注意觀察學生的行為,根據學生的表現在學生中樹立榜樣。在日常學習中,時刻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逐漸養成認真聽課、認真作業、下課好好休息、講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

2、培養良好的班集體

班集體是培養學生個性的沃土,有了這塊沃土,學生的個性才能百花爭豔。我在班裏組織跳繩,拔河等集體活動,最能培養學生的凝聚力、集體榮譽感,展示學生各方面的才能,發展個性,逐步形成一個健康向上、團結協作的班集體。

3、加強與家長聯繫

平時關心愛護班裏的每一個學生。多我多關注那些表現不太好

的同學,多留意他們的學習情況,抓住他們的閃點鼓勵他們。當他們學習上有困難的時候,耐心地幫助他們。一旦發現他們在學習上、身體上、思想上有什麼特殊情況,及時和家長聯繫,向他們瞭解情況,耐心地做好他們的學習工作,使每一個孩子都能揚長避短,健康地成長。通過一系列的工作,使學校、家庭密切配合,更好地教育了學生。

4、學習情況

在這一學期來看,該一年級班學習成績是不錯的,但是也有部分學生不認真學習,不喜歡學習,對學習不好的主要原因是:

(1)、基礎知識、書寫較差,讀書不認真,不出聲,僅是動動口做個樣了。

(2)、佈置作業多數不完成。對於那些不想學習,書寫差的學生進行談話教育,使其在思想方面上加於重視,並作為一個班主任就與自己心與學生心互相交流,讓他們也認識到老師也有過去的事是怎樣學的。並且作為一個學生就應認真學習。這樣是進行心理教育。學習好的同學去幫助較差的同學,與組為單位,幫助差生,到週會上評出較好的有進步的同學進行表揚,這樣學習風濃了,學生的學習成績有很大的提高。

總之,社會是在不斷進步的,隨之孩子的思想也是不斷在更新的,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要想把班級管理得井然有序,讓學生緊緊凝聚在班集體的力量中,需要作為班主任的我不斷開啟思維,努力探索,掌握更多、更先進的經驗和方法,爭取在不久的將來能使我在班級管理中擁有更多豐富的經驗,爭取邁上一個更高的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