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事務文書 > 調查報告

【精選】社會調查報告四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9.98K

在生活中,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社會調查報告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社會調查報告四篇

社會調查報告 篇1

最近我走訪了XX市環衞處,調查了本市垃圾堆放、清運和處理的情況。這裏我把調查的材料分兩項説明。

一、從垃圾的危害來看處理垃圾的重要性

垃圾在人們生活中是必然存在的。僅就生活垃圾來説,我市每人每天要生產一公斤多的生活垃圾,每人每年就有近四百公斤的生活垃圾要處理。從整個XX市來看,每天將有八十萬公斤垃圾急需處理。如果不能及時處理,大量垃圾隨意堆放,長期囤積,就會佔用土地,產生臭味,造成對大氣、水域和土壤的嚴重污染,而且導致蒼蠅、昆蟲及鼠類的滋生,威脅居民的健康。因此垃圾是城市的一大負擔。垃圾處理起來並不容易,可以歸納以下幾點:第一,從垃圾的平均組成來看本市居民的生活燃料大多以煤為主,煤灰佔垃圾總量的四分之三,市場及廚房有機廢物約15%—20%,再就是街道庭院的落葉塵土等,總量是無機垃圾施肥,並且還混有一定數量的玻璃、塑料、壞金屬等雜質,難於燃燒銷燬。第二,用這種含有雜質的垃圾施肥,就會使土地碴化。據調查,施用這種肥料碴化的土地,已由原來的百分之十五點七,上升到百分之三十五點五,問題很嚴重。再説我市郊區在落實分田到户後,肥源 立足自給,含雜質成分的垃圾,愈來愈不受歡迎。第三,過去處理垃圾都是埋在地下,現已發現垃圾埋在地下會破壞地下水,填埋後的場地也派不了大用場。何況在遠郊和市區一切可供垃圾填埋的窪地大都用完,尋找垃圾出路,迫在眉睫。還有本市雖以做出保護環境衞生的一些規定,但由於不能嚴格執行,成效不大。隨地亂拋垃圾的情況到處存在,垃圾量還在不斷增加。如何處理好垃圾,確實是當務之急。

二、如何處理好垃圾

第一,城市建設需要綜和處理,服務設施需要配套成龍,垃圾處理應當在綜合處理之中。本市設有環衞處,市領導親自過問,對垃圾處理,也在無害化治理、能源改造、資源利用等方面綜合考慮。市裏已建有五十噸無害化處理工廠,不久還將建立二百噸垃圾無害化處理工廠;還有本市研製的垃圾滲浸糞便的顆粒有機肥料,肥料好,成本低。本市已把垃圾資源化納入城市經濟的組成部分。

第二,處理垃圾前景廣闊,但目前還應採取一切有效措施,減少垃圾來源。例如蔬菜在農村就應該先進行加工,將不能用的菜杆、採根、黃葉等除掉,不要帶進城市,蔬菜公司則應該做好蔬菜保管工作,避免蔬菜黃爛,減少垃圾量。收購舊貨處要適當提高廢紙、塑料片、玻璃等物品的收購價格,這樣可以減少人們丟棄這些東西的數量。

第三,垃圾處理工作是全民的工作,必須深入進行宣傳,使人人重視。垃圾處理是環境衞生的重要環節,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環境衞生狀況,可以反映一個社會的精神文明程度和人民的公共道德水平。我們應該徹底改變“少數人治髒,多數人制髒”的狀況。治髒除了專業隊伍以外,還可以適當組織業餘、課餘、公餘的勞動服務隊,工農商學兵,大家齊動手,人人關心城市衞生工作。特別對中學生更應該鼓勵他們參加體力勞動,鼓勵他們為淨化、美化城市出謀獻策,也可以把這作為培養又紅又專的勞動後備軍來抓,這樣,收效是會大的。

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的發展,垃圾處理也必將日趨現代化,前景必將無限光明。

社會調查報告 篇2

經歷了將近一週的社會實踐,我感慨頗多,我們見到了社會的真實一面,實踐生活中每一天遇到的情況還在我腦海裏迴旋,它給我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社會實踐活動給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們提供了廣泛接觸社會、瞭解社會的機會。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短暫而又充實的實習,我認為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樑的作用,過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經歷,也是一個重要步驟,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着很大幫助。向他人虛心求教,與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處世的基本原則都要在實際生活中認真的貫徹,好的習慣也要在實際生活中不斷培養。這一段時間所學到的`經驗和知識是我一生中的一筆寶貴財富。這次實習也讓我深刻了解到,和團體保持良好的關係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學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與人相處是現代社會的做人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對於自己這樣一個即將步入社會的人來説,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他們就是最好的老師,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很多知識、道理。實踐是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服務社會,運用所學知識實踐自我的最好途徑。親身實踐,而不是閉門造車。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飛躍。增強了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艱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幹

通過這次的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逐步瞭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幹,並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認清了自己的位置,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對自身價值能夠進行客觀評價。這在無形中使我們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增強了自身努力學習知識並將之與社會相結合的信心和毅力。對於即將走上社會的大學生們,更應該提早走進社會、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是大學生磨練品格、增長才幹、實現全面發展的重要舞台。在這裏我們真正的鍛鍊了自己,為以後踏入社會做了更好的鋪墊,以後如果有機會,我會更加積極的參加這樣的活動。

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

在本次的社會實踐中我們還同諸多羣眾談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從中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汲取了豐富的營養,理解了“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的真正涵義,認識到只有到實踐中去、到基層去,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的發展聯繫起來,才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

這次實踐活動,豐富了我們的實踐經驗,提高了我們的團隊合作能力,使我們通過這次實踐更加了解社會,這次實踐活動意義深遠,對我們的幫助享用一生。作為一個21世紀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走出校門、步入社會、並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我們要抓住培養鍛鍊才幹的好機會;提升我們的修身,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與意識。同時,我們要樹立遠大的理想,明確自己的目標,為祖國的發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社會調查報告 篇3

在眾多的學生中,他們為了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紛紛去各地、各處遊覽觀光,以充實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修養,拓寬自己的眼界。因此,筆者來到省旅局,對我省假日旅遊做了詳細的調查報告:

(一)假日旅遊帶動旅遊業的發展。“五一”期間全省共接待中外遊客320萬人次,旅遊收入突破20億元人民幣,日均近3億元,比去年國慶增長12%。全省各地的熱點旅遊區再度火爆,如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廈門共接待海外遊客58萬人次,旅遊總收入超過16億;去年剛剛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的武夷山市接待遊客達到10.5萬人次,旅遊直接收入5000多萬元,均創歷史最高記錄。“五一”期間,適逢湄洲島舉辦媽祖文化旅遊節,七天時間上島人數達12萬人次。三明市有賣票的48個景點共接待26.8萬人次,較去年比增200%,收入5350元人民幣,比增215%。過去屬温冷地區的連城冠豸山接待3萬多人次。由於假日旅遊的迅速升温,旅行社生意紅火,各地賓館飯店頻頻告急。

(二)假日旅遊帶動民航交通業的發展。“五一”期間,廈門機場進出港114343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56%;飛行航班837次,其中增加航班142次。武夷山機場起降航班達170架次。5月1日,進出福州長樂國際飛機乘飛機出遊人數達4900人。從5月1日開始進出福建的各趟旅遊專列整天持續高峯,日均到發客流量達4萬餘人,超過春運,全省增開了30多對旅遊專列。福州、廈門、泉州始發的中短程旅遊列車趟趟爆滿,其中觀光遊客佔80%以上。福州至武夷山的“武夷之列”專列在原有基礎上又加掛四節車廂,仍超員30%。節假日期間,廈門火車站發送旅客71294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57.85%。公路客運也不遜色,如廈門特運總公司節日客運量達113065人次。據測算,交通費在旅遊花費中所佔比例最高可以達到70%以上,鐵路、民航、公路以及水運已成為假日旅遊最大的受益者。

(三)假日旅遊帶動零售業的發展。廈門、泉州等地大型商場銷售平均增幅約42%以上,客流量比平日成倍增長,其中一半顧客是來閩旅遊的外地人。1999年全國的社會零售總額比1998年增長6%,但接節假日的銷售卻增長了70%。這就表明,假日旅遊帶動旅遊消費已趨明朗化,消費者正在逐漸形成假日消費的習慣。因此,假日商場的火爆可以説是假日旅遊推動零售業追上國際潮流的表現。

(四)假日旅遊帶動餐飲的發展。“五一”到我省旅遊的人數320萬人次。這麼多認得吃喝必然給飲食業帶來巨大的商機,假如按40元/人天的標準計算,這將是一筆可觀的數目。無論是“五一”、“十一”,還是元旦春節,許多城市、許多景點,出現人流如潮、、瘋狂熱賣的火爆場面,不少灑樓、餐館、快餐店要排隊預約。而且,遊人在飲食過程中,還可領略全省各地的飲食文化。

(五)假日旅遊帶動休閒娛樂業的發展。假日旅遊的啟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城鎮居民的消費模式逐漸向休閒娛樂轉變。休閒娛樂不僅讓遊客參與各種遊樂設施和娛樂活動,體驗其中的知識與樂趣,而且以休閒娛樂為載體,將休閒文化、體育運動等形式與遊樂主題融為一體,使“娛”變得豐富多彩,滿足了遊客休閒、娛樂、健身的願望。調查顯示,節假日50%的人考慮外出旅遊,在外出旅遊的人羣中,64.8%參與人休閒娛樂。

雖然假日旅遊火爆,但是由於旅遊業涉及面廣,關聯性強,因此,假日旅遊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通知放假時間太遲;

(2)受到旅遊交通的制約;

(3)熱點旅遊區住宿牀位供不應求;

(4)個別宣傳媒體誤導消費者。

社會調查報告 篇4

這個暑假,我和同學們對環保進行了學習,並進行了社會實踐調查,收穫良多。

經過這次的學習,讓我們親身體會到了垃圾不能與我們同生存,我們調查到許多人手裏的垃圾隨手就扔,跟本就沒想一想回給我們帶領這樣的後果,只是為了一時的方便。

亂扔垃圾是一種惡習,除了影響公共衞生,還造成蒼蠅.蚊蟲等滋生,危害百姓健康,同時還存在安全隱患,這種不良習慣的人圖的是自己的方便,卻給別人製造麻煩,這是自私的行為,是會令人生厭和不受歡迎的。

我們現身為一名高中生,早已能分辨是非。在我們學校裏,有的同學亂扔紙屑,果皮,早餐後的袋子,他們隨手就扔,也不想想我們這麼美麗的校園經過這一扔多壞雅趣,我們要勤儉,做一名環保的志願者。我們學校應多宣傳白色污染的危害,要設計一個環保標記,掛在醒目的地方。儘量減少用塑料袋包裝物品,並杜絕用一次性快餐盒,現在很多同學都到學校外面用一次快餐的盒子打飯回學校吃,這是不健康的,我們要呼籲社會增強環保意識。

由於同學們對於垃圾分類的意義以及進行垃圾分類的要求還不明確。所以學校可以利用課間操或中午的時間,通過廣播播放有關垃圾分類和垃圾保護的節目。以培養同學們自覺進行垃圾分類放的意識;也可以在學校組織有關垃圾分類的徵文活動,還的文章在校會上讀。這樣,垃圾分類工作就具有廣泛性。

目前,我國生活垃圾水平還比較低,雖然近十多年來我國陸續興建了一批垃圾處理設施,生活垃圾處理率由0.9%提高到了43.7%,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處置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發解決,但我國在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處置剛剛起步。無害化處理設施都集中在大城市,小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處置矛盾還非常突出。由於缺少無害化垃圾處理設施,小城市生活垃圾只能是以自然堆積,填坑,簡易填埋,投入江河湖海,露天焚燒等處理方式簡易處理。我們應市居民提高對城生活垃圾處理的重要性的認識,並制定相應的法規,要求居民將生活垃圾分類袋裝,做到分類收集,分類運送,分類處理利用。難度大,但必須這樣做,不然城市垃圾無法解決。

關於垃圾等問題的政策執行中存在着管理混亂的問題,涉及百姓貼身的環境問題。垃圾清運的時間每天是較為固定的,今後政府還進一步規範扔垃圾的時間,居民按要求定時扔垃圾可以減少垃圾雜桶中的滯留時間,我們必須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城市上海垃圾的處理,不然給城市環境衞生,社會治安都帶來麻煩和不利。

我們每個人都是垃圾的製造者,這一座座垃圾山不都的我們親手堆起來的嗎?我們又是垃圾的受害者,這些垃圾叫吞噬資源和污染環境的後果不都是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子孫來承受嗎?我們更應是垃圾公害的治理者,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垃圾分類來戰勝垃圾公害。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是所人的行為規則,對亂扔垃圾者進行譴責,有利於城市公共衞生,有利於市民的健康安全,也有助於人們公德心的建立,讓我們都來做文明市民,為創建文明城市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