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日記 > 日記作文

關於教師家訪的日記

欄目: 日記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08W

【篇一:家訪日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關於教師家訪的日記

今天下午到阿棟家家訪。

下午六點三十分,我到了阿棟家。

阿棟的父親知道我要來,特意提前下班回家,他母親也是一下班就猛往家裏趕,這讓我十分感動。

剛一落座,就聽阿棟的父親説,阿棟從上小學到中學,從未有老師來家訪,聽説我這個只教了他兒子不到一年的老師要來,他們一家都興奮不已。聽他們這麼説,我有點激動,更多的是尷尬——為我自己來他們家太遲了,更為我的同行不家訪而慚愧。

阿棟是難得一見的特別聰慧的男孩,是初三年級上學期才從榮軍路一所中學轉來的。據説他在那裏一直是尖子生,總是名列前茅的,甚至第一名也拿過。可是到了我所在的班,幾次考試下來,他基本在30名左右徘徊。起初我還以為是剛換環境水土不服,經仔細瞭解,這的確是他的真實水平。也許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的緣故吧,我想。然而,他很滿足,絲毫不見他焦急的樣子,雖經我多次點撥,卻收效甚微。可是,上學期的期末考試,阿棟出人意料地上升到班上的第22名。我這次家訪,就是想了解他家的一些情況,給他一些鼓勵,希望他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考上重點高中。

我們的交談是在非常輕鬆的氣氛中進行的。

阿棟一家三口住着三室一廳的大房子,客廳裏有一套挺上檔次的功夫茶具(他父親一邊與我談話,一邊悠閒地衝着功夫茶),書房裏有一屋子的書。他父親是一家效益很好的國企的中層幹部,母親在政府機關上班。阿棟從小就過這衣食無憂的生活。他父母都很和善,尤其是母親,給我特別可親的印象。我不由得在心裏感歎:阿棟真實一個幸福的孩子!

談話還在進行着,我突然在頭腦裝閃過一個念頭:也許正因為如此,造成了阿棟温和易滿足的性格。這一點迥異於很多家境一般尤其是在貧困線上掙扎的家庭的孩子。

遲疑了一下,我把我的想法説了。

阿棟的父母先是一愣,繼而沉思,進而相繼點頭。他父親一拍大腿説:“對呀,我平時總覺得這小子缺少了點什麼,原來是缺少陽剛之氣,缺乏進取心呀!”呷了一口茶,他父親接着説:“原來是他絲毫沒有壓力,怪不得總是一副悠閒自得,胸無大志的樣子。要給他一點壓力啦!”

臨走時,我對説阿棟説:你的學習主動性還要提高,還要給自己壓力,千萬不要浪費這個好使的腦袋瓜,期考的進步表明你有很好的潛力,希望你發揮優勢,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阿棟的父母一直把我送到樓下,不停地感謝我幫他們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

在回來的路上,我忽然想到了孟子那句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篇二:家訪日記】

在一個冬意嚴寒的雨夜,我來到了學生楊錦鵬的家。從平日他的生活裏,我觀察到他家庭生活條件很富足,生活無憂無慮,父母也一定是放逐其自身發展。這孩子儘管他不是特別頑皮,但在學習上也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為:課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較弱,課堂上經常做小動作,常常左顧右盼,影響別人聽課,學習自覺性較差,時刻需要老師監督。這次家訪我的目的是全面瞭解孩子的家庭成長環境和性格愛好,拉近與孩子及家長的距離,共同為孩子的成長鋪設一條陽光之路。

在與他媽媽的交談中我得知,楊錦鵬的父母都是生意人,文化程度不高,整日忙於生意,無暇顧及孩子。很少有時間與孩子在一起交流,缺少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缺少與孩子的溝通,根本談不上去為孩子預設未來的發展方向。父親三十多歲年紀的臉上鐫刻着艱辛的生活滄桑,感覺比實際年齡要老許多。對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思想品德的優劣、行為規範的養成採取的是不加過問或放任自流的態度。母親雖然在家,卻忙於生意,同樣沒有時間和孩子坐在一起,也沒時間陪孩子看看書或檢查檢查孩子的作業,再加上爺爺奶奶的溺愛包容,因此孩子的學習習慣不能很好的養成,使得老師和學校的教育暗淡無色,使得孩子對學習越來越缺乏主動性。這樣的家庭對孩子根本不存在教育,家長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是老師的事”。我們身為師者,當然知道教育孩子需要耐心和恆心,需要家、校、社會三結合。而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沒有正確的引導與教育,我們的孩子怎能進步?所以我很擔憂。

本次家訪,我們在十分融洽和諧的氛圍中開始,也在潛移默化和深情愛意中深入,讓家長“曉之以理,教之以法”,家長認識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表示願意與學校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同時也讓我感悟到了學生家庭教育和成長的差異性,“因材施教”不是一句空話,更是為師者一生的鐫刻。

家訪結束了,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作為教師,我們無力改變他們的現狀,但我們有責任去了解他們,關心他們,不僅要關心孩子的學習,更重要的是要關注他們的生活環境,關愛他們的成長空間,從而找到更理想的方式引導教育他們,讓他們成長為一名自信、自立、自制、自強的陽光少年。

【篇三:教師家訪日記作文

1月28日下午,星期一,天氣晴轉多雲,我帶上我校六年級四個班的班主任到我鎮境內海拔最高的學區——-山水灣學區進行家訪,我們騎了三台摩托車,帶上兩個年輕的女教師吳婷和鄧田,迎着一路風塵馬不停蹄訪了山水灣村、鳳凰山村、鐵甲村、桂花村十幾個學生。往返行程達四十餘公里。

每到一個村,我們分成兩組分頭家訪,在山水灣村,我和袁濟良、吳婷一組到王家窪訪了蔡樹聲、王楚旋、方炎、方願等同學。張可明和鄧田一組到周家灣訪了周逸、周響等同學。

在鳳凰山村清水塘,我們訪了朱依武和胡翔同學。在鐵甲村訪了張翠、張豪等同學。在桂花村訪了杜娟、楊順、陽二玲、胡世傑、劉瑩等同學。訪完這些同學便匆匆趕到學校吃晚飯。

在家訪中,每個同學的家庭狀況都不一樣,但家長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績好,能成材。在這些同學中,張翠同學的家庭狀況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家爺爺常年卧病在牀,媽媽也常年有病,爸爸除了農閒打點短工以養家用再別無收入,姐姐目前讀高職高專靠國家貸款,生活費靠自己勤工儉學來維持,家裏房子還是幾年前的毛坯房,還借了許多債。令人欣慰的是張翠同學不但學習勤奮成績優良,而且在家做飯、洗衣、端茶送水,孝敬父母。所幸的是今期我們為她申請了國家義務教育階段的寄宿生生活補助。家訪歸來我的心情很沉重,在歎息、同情甚至心疼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思考能為她們做點什麼。像她這樣需要幫助的同學還有很多很多,我想除了給她們力所能及的幫助外,關鍵是再精神上給她們以鼓勵,讓她們學會生存、學會做人。願天下所有不幸的孩子都得到關愛。

通過家訪,我感覺每到一家,在溝通了解後,看到了他們身上不同的閃光點,好象與他們的心靈又靠近了一步,對他們又多了一分關愛。家訪中也出現了各種各樣值得思考和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也鞭策着我不斷探索、積累教育方法。對待孩子們的錯誤要寬容,每一個孩子都值得我們去引導、關心。我想,通過老師的家訪之後,家長也對自己的孩子也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也會採取相應的積極措施來教育孩子。只有家長、老師的共同努力才會教育出優秀的學生。

【篇四:家訪日記:意外】

下午上語文課時間,小強又給我添亂,嚴重地影響了我的正常教學,惹得我一肚子的火。

一下班,我就把小強拉上我的“大陽”摩托車,馱着他上他家去。我已經N次這樣上他家興師問罪了。所以,上他家我根本不用作什麼準備,也不用提前通知他的家長,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

趕到他家的時候,他母親沒有回家,只有他父親在家。

他父親一看見我,馬上放下手裏的事情和我打招呼,並一臉歉意地對我説:“是不是小強又搞鬼了,真是給老師添亂了。”説着,就把小強叫過來,劈頭蓋臉地罵了起來。小強一直低着頭不出聲,臉上沒有任何難過的表情,倒像是在看一個與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在説與自己毫不相干的話的樣子。

儘管沒有看見我所期望看到的場面,我還是靜靜地看着這一切,心中的氣也消了許多。

時間就在小強父親有一句沒一句的責罵聲中慢慢地過去了,我竟也覺得有些無聊。

忽然,手機“嘟”了一聲,短信息來了。我打開手機翻看,是我初中時的班主任覃老師發來的:“遇事冷靜點,凡事想開點。別人惹你別生氣,學生淘氣忍一忍。生活不順想開點,心情就會好一點。愚師與你共勉。”

覃老師大我九歲,二十多年前教過我,至今仍與我聯繫密切。覃老師是教過我的老師中最對我的影響最大的一位,是最沒有架子的一位,是把我當朋友的唯一一位,他是我敢於親近的第一位老師,也是至今仍管我叫“學生”又把我稱“兄弟”的唯一一位老師。他對我的關心一直沒有簡短,他的一句話往往勝過許多“大師”的教導。

看完老師的短信息,我陷入了沉思。我忽然覺得我的舉動是不是過分了點。

於是,我制止住了小強的父親。

我説,你不要罵孩子了,我這次來只是想了解一下小強近來在家裏的表現情況,加強以下家校聯繫,共同幫助他考好中考。小強的父親明顯地愣了一下,説:“老師,這小子真的沒幹壞事?”這時,我看見小強正用乞求的眼光看着我,於是,我堅決地點了點頭。

小強父親一臉的迷惑,小強卻不好意思地紅了臉。

看到這一幕,我更堅定了我的想法,説:“其實,小強已經轉變得蠻不錯的了。他比以前勤快多了,比以前用功多了,成績也提高了不少。我相信,只要他繼續努力,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的。”小強一邊聽着一邊點頭稱是。小強父親見此情景也有點不好意思起來,説:“這小子還真的變好了,謝謝你啊,老師。”

臨走時,我舉起右手與小強擊了一下掌,説:“小強,你要更努力啊,相信你不會讓老師和你爸爸失望的!”小強用力地揮了揮拳頭,鄭重其事地點了點頭。

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小強用他父親的舊手機發來的短信息:“老師,謝謝你對我的信任,我會努力的,我堅決不會讓你失望!”

少了一次告狀,温暖了一顆本已冰冷的心。

這樣的家訪,值!

【篇五:家訪日記:一朵紅花,一顆童心】

有朋友問我為什麼每一篇家訪日記都那麼多字?我也覺得奇怪,其實並不是每一個學生都和我之間有那麼多故事。本來以為寥寥幾百字就可以敍述一個學生,但是,每一次在家訪以後,我的心情都那麼複雜。喜歡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文字梳理着生活中平凡的瑣事,只要注入了思想,就被賦予了生命。

去楊曉珊家家訪以前,如果要我講一段我和她之間的一件難忘的事情,我還真想不起來。因為,不是每一個學生都那麼優秀,不是每一個學生都那麼調皮,也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讓我記憶猶新。

楊曉珊,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農村孩子,她的身體長得不高,手臂細小,顴骨凸出,十個指頭像一束枯竹枝,彷彿一折就會折斷似的。因為她十分消瘦,所以看起來她的身體輕飄飄的。楊曉珊唯一給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她的字寫得不錯,她的字和楊霞的字有幾分相似,有時候批改作業,常常在沒有看到作業本上的名字以前,分不清是誰寫的。

楊曉珊知道我今天中午準備去陳鑫家的時候,放學後她就跑過來興奮地對我説:“老師,我和陳鑫的家捱得很近,你也去我家嗎?”我看見她眼睛裏閃出一種期待的目光,我摸摸她黃黃的顯得有些稀疏的頭髮説:“老師要去。”

從陳鑫家出來以後,我擦了擦有點紅的眼睛,然後給自己一個微笑。是的,微笑,在任何困難面前,我只有用微笑去面對。家訪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困難的是在我家訪以後,我應該怎麼去做一個真正的老師。

楊曉珊家養了狗,我一路小心跟在她後面,我説:“曉珊,你要保護老師哦。”在曉珊的家門口,曉珊先把狗轟出去了,然後,又關上了院子的大門。她對我説:“老師,你放心,現在它就不會進來了。”

這天中午楊曉珊的外公外婆都在家,我到她家的時候她們剛剛吃過了飯,外婆正在屋門口篩選麥子。她那飽經風霜的臉上,佈滿了深深的皺紋,兩隻小小的眼睛有點渾濁,她的手格外粗糙,像長滿了刺,誰一碰上,就好像會被扎出血似的。外婆告訴我:“今年天干,麥子的收成不好。”“是啊,今年的天氣不好,乾旱無雨。去年農村種菜籽的農民就非常多,但今年春天的田野,油菜花開得就不如往年繁茂。”我也不禁感歎道。我們都渴望“風調雨順”,佛教守護眾生的四大天王,執劍者,風也;執琵琶者,調也;執傘者,雨也;執龍者,順也。“老天會保佑我們的農民的……”我雙手合十默默祈禱。

楊曉珊的父母在廣州打工,媽媽在一家皮鞋廠,爸爸在做建築。楊曉珊現在跟着外公、外婆居住,家裏還有一個在我們學校讀幼兒園的弟弟。在我的學生裏孩子跟着外公外婆住的.還比較少,我這一問,外婆先開口了:“楊曉珊的媽媽在家裏排行最小,前面的兩個姐姐已經嫁到較遠的地方,我説就想把幺女留在身邊,所以嫁到臨村。現在楊曉珊的父母又到廣州打工去了,楊曉珊的爺爺奶奶家條件也不怎麼好,家裏還有其他孩子,就把外孫女留在了自己身邊。”

我想曉珊是幸福的,雖然家裏物質條件並不怎麼好,但有外公外婆的愛與呵護。在我和外婆聊天的時候,曉珊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摘來兩朵花要送給我。我突然一下子叫不出花的名字,紫紅色的,很大一朵,有點像曇花,但又不是曇花。我很高興地接過一朵花,湊到鼻子聞了聞,有一點香,淡淡的。

我把花別在曉珊的頭髮上,呵呵,外婆和我都笑了起來,好漂亮的小姑娘!曉珊説:“老師你也別在頭髮上吧。”説着,她把花別在了我的耳根,大家笑得更開心了,好漂亮的老師啊!

有一種生活,你沒有經歷過,就不知道其中的艱辛,有一種艱辛,你沒有體會過,就不知道其中的快樂,有一種快樂,你沒有擁有過就不知道其中的偉大。遠離那些城市的燈紅酒綠,我為自己的安靜而欣慰。

【篇六:家訪日記】

今天時值初冬,寒風襲人。晚上,我和我班的輔導員老師舒曼在學校忙碌了一天後,來不及吃口熱飯,就開始了第三輪的家訪之旅。

今天我們走訪的是位於德政園楓丹苑的程彥達家。開學兩個多月來,我一直認為程彥達是個很奇怪的孩子。他上課時幾乎不聽課,老師講老師的,他玩他的,批評他,他似乎還很叛逆,所以老師與他幾乎陷入了批評、反感、再批評的惡性漩渦中,可是他媽媽卻每天在作業本上簽字,説他在家如何如何地聽話,特別喜歡閲讀,可以靜靜地看兩三個小時的書,與我們感覺到上課時的漫不經心大相徑庭。更奇怪的是,他這幾天連續的幾次數學和語文測驗居然都能考滿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帶着諸多的疑惑,我們走進了他的家。一進門,就看到了程彥達和他媽媽的兩張驚喜的笑臉,他媽媽忙着端上熱茶,而經常被我們批評的程彥達居然牽起了我和舒老師的手,熱情地説:“老師,走,到我的房間去看看。”一進他的房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書櫃上的一排排少兒讀物,他媽媽介紹説:“程彥達在家特別喜歡讀書,雖然讀一年級,但是他已經可以讀沒有拼音的書了,他最喜歡楊紅櫻的書,幾乎沒三天看一本,有時早晨還躲在被窩裏打手電筒偷偷地看書呢。”正説着,程彥達又拿出了圍棋盤,説:“老師,我最喜歡下圍棋了,你們能和我下一盤嗎?”舒老師欣然接受挑戰,邊和他對弈,邊和他談心,教他怎樣上課注意力集中,怎樣面對挫折,特別是面對老師的批評教育,這時他説出了心裏話:“老師,你們現在講的知識都是我在學前班學過的,我都會,所以我上課不想聽。”哦,原來是這麼回事。其實這種想法很多孩子都有,只不過他表現得突出一點而已,相信隨着知識的加多加深,隨着他年齡的增長,他會上課專注起來的。今天的家訪讓我們兩位老師認識了一個真實的程彥達:聰明乖巧、熱情懂事、熱愛閲讀,原來他是那樣的可愛!

走出程彥達家門的時候,寒風更刺骨了,我和舒老師不由得裹緊了衣服,但此時我們的心頭卻是温暖的,傳遞給我們這份温暖的正是我們那可愛的學生和我們那可親的家長。我們倆發自內心地期待着孩子的進步,同時也暗下決心:一定要把家訪這一項工作紮實有效地堅持下去!作文

【篇七:家訪日記】

牛頭背村是漁峽口鎮最偏遠的行政村之一,我班有10個學生來自這個村,這裏有品學兼優的學生,更有一些貧困生、學困生和特殊生。為了促進班級的和諧發展和這些學生的健康成長,我和我班語文老師張老師翻山越嶺,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走訪了牛頭背村的7名學生家庭。

我們早上9點出發,一路顛簸,一路驚險,終於來到了左張豔同學的家庭,她正在做作業呢!她是獨生女,去年起了漂亮的新房,條件不錯,她的家長心情很好,很是歡迎我們的到來,因此我們交流的很順暢,談學生學習情況,以後的打算,還溝通了零花錢的問題和學校食堂的情況,談得很有效,家長對我們的關心還是挺感謝的。

由於我們人生地不熟,左張豔的父親,主動提出給我們當嚮導,又顛顛簸簸,我們接下來來到了左露、王俊鵬、劉倩、許曉丹同學的家庭。他們條件就差一些,家更偏遠一些,負擔也大得多,都有兩個孩子,劉倩的妹妹還在上幼兒園,許曉丹的妹妹在讀學前班,成績優異的劉倩因腿疼,她媽媽帶她去城關檢查身體去了,我們沒有見到她和她媽媽,左露和許曉丹都是很懂事的孩子,左露正在幫父母在屋旁的菜地裏摘辣椒,許曉丹也在家裏忙活着家務,看到他們忙活的樣子也讓我回想起了我的童年,時代變了,這些家庭的好傳統沒有丟。

我們每到一家,就要從方方面面與學生和家長交流,這種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實在很少,這次我們和家長的共同語言還真多,聊着聊着,一晃就下午兩點多了,説實在的我們肚裏也咕咕叫了。曉丹和她媽媽忙裏忙外,不一會一桌可口的飯菜就做好了,原來是知道我們要來就提前準備了,他們這麼熱情讓我們很是感動。吃完飯,天色漸晚,我們迅速合影留念,就匆忙趕往下一家了……到黃偉芳家雖然不順路,但必須要到的,因為他成績特差,又時常不能按時上學,還不會合理支配零花錢,這樣的孩子不正是需要家長老師多操心嗎?趕到他家,他也因為生病去衞生室看病去了,他父母也不在家,好在有左向導幫我們找了回來,我們直奔主題,迅速和家長統一了認識,家長也要忙於摘辣椒趕價錢,我們也要趕路,就匆匆的來到了秦田聰的家。他父母挺能幹的,家裏的房子很漂亮,姐姐在讀一中,這樣的家庭也造就他會學習,成績優異!

天色已晚,我們也沒有繞彎子,真誠的交流後我們一起合影留念,婉謝他們的苦留後我們就一路返回,此時已是星星點燈了,到達集鎮早已燈火通明,回想一天的奔波真是既艱辛又有收穫,還真想常去走一走,看一看,也許能播撒一些教育希望的種子!

【篇八:教師家訪日記】

今天是星期一,下午等學生放學後,我和數學熊老師相約去班上學生王洋家家訪。

當我們停放好自行車,氣喘吁吁地爬上四樓來到他家門外,敲了半天也沒有人開門,只好失望地下樓準備趕往另一個學生家時,沒有想到他媽媽聽説我們來了趕了回家。

我作為班主任,教他這段時間逐漸瞭解了這個孩子有點愛撒謊,不愛交作業。與他媽媽交談中,我們瞭解到孩子今年開學後告訴媽媽要喝學生奶,曾經向媽媽要過180元錢,可是根據我的瞭解班上喝學生奶的孩子沒有他,怎麼回事呢?經過老師和家長仔細詢問,原來孩子把錢充QQ幣了。於是生氣的媽媽就開始數落孩子種種“不好”的表現,一條又一條,媽媽看來是個急性子,説話的語速很快,聲音也很亮,這之間孩子時不時很不滿的抬起頭來爭辯一句,又被大人的説話聲掩蓋了下去,他的爭辯顯得很無力。

我看出他很不服氣卻又無奈的低頭坐着,乘熊老師和他媽媽交談的機會,我湊近他壓低聲音和他小聲交流起來。我聲音很小,但是他聽得很專注,不時的點點頭,表情也隨之緩和了下來。我教他怎樣與好好媽媽溝通,而不是頂撞媽媽,以及如何克服身上的缺點,爭取用行動讓媽媽滿意。當然,我首先肯定了他身上的優點,孩子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議,之後,我讓孩子先回了他的房間。從與媽媽的談話中我們感到做父母的是愛之深恨之切,對孩子是給予了很大希望的,也傾注了他們的心血來培養孩子,爸爸為了孩子能夠過的幸福常年在外打工,媽媽一人在家照顧他,媽媽沒有做事,甚至連麻將也不去打,只是為了多在家陪陪孩子,陪他做作業,陪他下棋,陪他練毛筆字……,可是孩子就是學不進去,沒幾天就放棄了,在媽媽無奈的話語中間我們讀出“恨鐵不成鋼”。

我一直聽熊老師和他媽媽交談,沒有怎麼説話,一是插不進去,二是一下子不知道該從哪裏説起,似乎有許多該説的。直到媽媽又生氣説孩子的作業五道題他都要錯三道時,我搶着問媽媽:“當他改對了的時候,你怎麼做的呢?”媽媽有點茫然地看着我,我説:“你表揚他了嗎?”,媽媽馬上肯定的説:“我從來沒表揚過他!”。我説你應該表揚他,哪怕他僅僅只改對了一道題,你不能總是批評他,或是不停地在他旁邊説他的不是。不知道我的話能否引起媽媽的沉思,我們走了。

説實話,我心裏還有許多話想對這位媽媽説,因為我不僅是一位老師,也是一位母親,我能理解作為母親的心,甚至能體會那位母親的焦躁情緒,但是我不贊同她的許多做法。我相信她傳遞給兒子的是壓力和同樣的焦躁不安,甚至是不自信。

Tags:家訪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