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人物作文 > 心理作文

【必備】心理的作文四篇

欄目: 心理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6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心理的作文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必備】心理的作文四篇

心理的作文 篇1

一、寫什麼與發現思維

“寫什麼”實質上是解決文章內容的問題。從寫作過程來看,主要包括主題、立意、選材三個階段。其中材料是作文的基礎。“寫什麼”主要解決材料問題,不少學生在動筆之前往往有“無米”之感,思緒茫然,一片空白,有人引學生的一句順口溜,説是:“作文難,難作文下筆無言難成文,頭兒空,肚兒空,空來空去空對空。”一般人據此認為學生作文難是由於生活貧乏、感情空虛,因此無話可説。其實,正如劉國正、張定遠先生曾指出的:“像中學生這樣的年紀,已經閲歷不少,大至世界和社會,小至學校和家庭,其中發生的許多事情都會扣動他們的心絃,引起他們的關注和興奮,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慾和辨別是非的能力,有自己的喜怒哀樂,自己的興趣愛好、‘供求和理想,他們有一個時而變換色彩,時而湧起波瀾,天真爛漫的生活領域,有許多可以取來作為生活的材料。”針對學生動筆之前的“一片空白”,不知“寫什麼”的思維障礙,教師指點和點撥要注意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中的發散思維能力。

1.流暢性

社會生活具有多面性,有些生活現象就如多稜鏡,可以折射出不同光,常規思維思考問題往往從一點出發,沿着一個方向想開去,缺少左顧右盼、縱橫聯繫,因而思路容易受阻。作文教學中訓練寫作立體發散思維的流暢性,可以“多路出發”,即啟發學生從事物的某一點出發,向四面八方展開聯想,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思考、試探與求索,並隨着變化情況隨時修改思維內容,不拘一格,縱橫輻射,使發散的量越來越好,從而開闊思路,以致思如泉湧。用“多路出去”訓練寫作主體發散思維的流暢性,可以促使寫作主體神經系統的活動頻繁,加強神經元之間的聯繫,促進大腦功能開拓,有利於開發寫作主體的智力,使其心智活動達到“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的境地。

2.變通性

變通性以流暢性為前提,頻繁擴散為主,使寫作主體溝通各主體之間的聯繫,不斷拓寬其思維空間,從而達到“思接千載”、“視到萬里”的境界,寫出的文章不落窠臼,藴含豐富。如“木質”和“皮球”是兩個離得很遠的概念。若經過五步聯想,就可以從木質聯繫到皮球:木質———樹林———田野———球場———皮球。再如“天空”和“茶”:天空———烏雲———雨———水———茶。聯想可以有條不紊地把信息保持在大腦中,保證迅速檢索出需要的信息,隨意使用需要的記憶材料,作文教學中訓練寫作主體發散思維的變通性可以從“尋找聯繫”出發,即通過聯想,使表象之間架起一座橋樑,並選擇一個聯繫中心,使多種表象多多碰撞,觸類旁道,由此發散出一系列聯想。

3.獨特性

訓練寫作主體時,不僅要“準”,還要“新”,即“換之運思”出發,將寫作主體思維的對象作某種變換,即以一種反中求正、異中求新的思維方式,要求寫作主體不人云亦云,敢於發表與眾不同的意見、設想,或在思路選擇上與眾不同;或在思考技巧上另闢蹊徑;或在思維過程中標新立異;或在思維方法上獨樹一幟;或在思維結果上鶴立雞羣,如此等等,不一而是。用“換之運思”訓練寫作主體發散思維的獨特性,使學生擺脱思維定式的牽絆,鍛鍊學生勇於創新、求異的氣魄和膽量,同時培養他們“見前人之所未見,發前人之所未發”的探求精神,達到“別有洞天”的境界。

二、“怎麼寫”與輻合思維

葉聖陶先生説:一篇文章的寫成,最要緊的自然是“説些什麼”,這是所謂的內容,有什麼可説的,最要緊的是“怎樣把它着手組織”。從寫作過程來看,“怎麼寫”同樣包括構思、表達及修改三個階段。其中,思路是作文的線索。一篇文章內容的展現,是通過一些小思路完成的,如果思路堵塞,那麼即使頭腦中有許多與題目相關的材料也不會被激活,而思路暢達,頭腦中的材料就會沿着思路被激活並被組織起來。“怎麼寫”主要解決的是思路問題。針對學生動筆之前的“一團亂麻”、不知“怎麼寫”的思路障礙,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中的輻合思維能力。輻合思維是與發散思維相對應存在的,作文教學中將不同方向的材料,經過不同角度的思考,經過分析、綜合和篩選,集中到中心點,圍繞形成清晰的思路和結構。首先,引導學生確立文章的中心,選取自己體會最深的一點,從“一團亂麻”抽出思路,作為全文的綱,圍繞中心安排文章的材料及佈局。其次,理清思路,這是構思的關鍵,思路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以客觀事物為基礎,經過寫作主體觀察、理解、認識的過程,形成對這些事物的印象、看法、態度和情感,繼而進一步對這些印象、看法、態度和感受進行分析和綜合,條分縷析,理出頭緒,這就是所謂的思路。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寫作主體的創造性思維,既要訓練其發散思維能力,解決“寫什麼”的問題,又要培養其“輻合思維”的能力,解決“怎麼寫”的問題,同時,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既要從“發散”到“輻合”,又要使“輻合”中有“發散”,使學生作文不斷求活求新,得出富有創造性的結論。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品質。不過,中學生作文“求新”不同於作家的“創新”有自身的內涵,在訓練中要掌握一定的分寸。中學生掌握的基本要求是中心明確、文通字順,求新應理解為:善於突破自我,突破思維定式,在同齡人中形成對客觀事物比較獨特的認知和感受。

心理的作文 篇2

心理諮詢,有時能讓自己更加清楚,瞭解自己;有時能讓內向的'你,變得活潑開朗,喜笑顏開。中午,我們體驗了一場獨特的心理諮詢。

這次的心理諮詢,可不是請專家來對你進行諮詢,而是讓我們一起做遊戲,從遊戲中感悟人生。

心理老師將我們分成四隊,馬上開始了激烈的比賽。

首先,進行的是“水果蹲”。裁判員一聲令下。檸檬隊便把攻擊目標轉到了我們火龍果隊上:“檸檬蹲,檸檬蹲,檸檬蹲完火龍果蹲!”給我們來了個措手不及,我機智地回過神來,猛地號召其他隊員:“火龍果蹲,火龍果蹲。”隊員們也全神貫注,拼了命的喊。我們隊贏了。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穿越彩虹城”。只見大家一齊圍成一個大圈,手緊緊相拉,將一隻彩色呼拉圈套在手上,將它繞過全身,並不能鬆手。大家臉上都露出一副迫不及待的樣子。比賽開始了,大家都十分機靈,扭幾個身子就將呼拉圈繞過去了。瞧!這組同學可真齊心協力。周文文要將呼拉圈傳給身旁的莫勝南,可是費盡周折也沒有成功。他似乎若有所思,將牽在一起的首相上一拋,機靈的她也彎下了腰結果,完美的投進了。轉眼,已經輪到了我。孫樂將圈丟向我,一時疏忽,沒接着,我試圖從龍戲中鑽進去,可是卻比登天還難,反而被撞了個紅包,心中甚是苦惱:怎麼進不去!!!於是,我決定讓圈套到頭上,唉!三招落空。最後藉助同學的幫助,艱難的繞過全身,就如那滔滔的黃河水流過峽谷。但是,由於我們反映遲鈍了些,最終還是失敗了。

我們披着世事的衣裳,走向教室。剛剛的一幕,仍然迴盪在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心理的作文 篇3

媽媽我已經十歲了,不在是一二歲的小孩子,為什麼我每次做家務你們都説:“萌萌,你還小,別幹了,讓我來吧,你去寫作業,寫完作業玩一會。”我總想對您説:“媽媽,請別阻攔我,我已經長大了,我能行,請相信我。”

記得我剛上學的時候,第一次月考我沒有考好,考了九十四分,老師説九十五分或九十五分以上才算及格。我的情緒非常低落,也很上火,媽媽,您回家告訴我,“萌萌,不要放棄,這次沒有考好,要找到自己錯在什麼地方了,下次再考時一定要注意。也不要灰心,只要你自己努力了,下次一定能考好。”聽了媽媽的話,我自己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

媽媽這些話,伴我走了三個年頭,而我的成績也一天比一天好,真的謝謝媽媽,當我失敗的時候媽媽會鼓勵我,當我成功的時候,媽媽會誇獎我。我覺着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孩子,因為我有媽媽的關心與呵護。我有一位全世界最偉大的媽媽,既然是偉大的媽媽,我也一定要做個聽話的好女兒,我一定不能辜負媽媽對我的期望,媽媽,我想對您説:“I love you very much。'也祝媽媽,"天天開心快樂,永遠年輕漂亮”。

心理的作文 篇4

無可否認,我們生活在一個比前輩們更美好的時代,但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為擁有的物質生活付出高昂的代價:超負荷的工作量、頻繁加班、沒完沒了的應酬等等,平時大家常掛嘴上的就是“忙”和“累”。在這種高節奏、重壓力的現代生活中,各種生理、心理問題也隨之相伴產生,現代人常覺得焦燥、煩悶、失眠、抑鬱,嚴重的甚至覺得生活無味、生命無意義。

那可以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呢?之所以用“管理”,是為了避免走入“壓抑”的誤區:有不少人對於生氣、憤怒、難過等所謂的“負面”情緒,習慣以“意志力”硬壓抑下去,以為它會慢慢自然消失。其實絕非如此,情緒的能量不去處理,它就會累積、轉化,並常常在你意想不到的狀態下爆發出來。因此情緒管理並不是一味地壓抑,而更需要疏導與化解。

管理情緒的第一步,我們需要去覺察自己當下的情緒並承認它、接納它。任何的情緒,都是我們人性的一部分,都應該真實呈現、坦然面對。舉個簡單的例子:當小男孩難過哭泣時,大人常常説的話是:男孩子要勇敢,不可以象女孩子那樣哭鼻子!帶着這樣的概念,小男孩長大成人後,自然會竭力迴避、壓抑難過的情緒,可是現實生活中種種大事小事都可能引發傷心、難過的感覺,既然男人不應該落淚,那它就只能轉化為其它的形式比如暴躁易怒。

情緒管理的第二步是去了解自己的情緒從何而來。先簡單介紹心理學上的“abc”理論。“a”代表某個事件;“c”代表情緒。我們往往以為是“a”導致了“c”,比如“你這句話(a)讓我很生氣(c)。”但是不妨仔細想想,既然同樣的“a”對於不同的人並不會導致同樣的“c”,由此可見真正讓我們產生情緒的另有一個介質“b”,即我們每個人對該事件的解讀、看法,它與我們一路走來所積累的經驗、觀點乃至價值觀密切相關。既然瞭解了其中的關鍵點在於自己的“b”,那不妨去探尋讓自己產生如此強烈情緒的“b”是否合理?如果過於片面、極端,適當地調整一下“b”,自己的“c”也會跟着隨之變化。比如一樣是接到臨時加班通知,如果“b”是“老闆又在剝削我、我真是倒黴”,那接下去的加班時間一定很鬱悶;如果“b”是“看來老闆還是離不開我”,那就會忙併小小得意着。所以説,面對同樣的問題,生氣或者微笑,完全由您自己選擇。

情緒管理的第三步是嘗試着以適當的方式來表達情緒,這既可以緩解自身的壓力,又可以拉近與周圍人之間的心理距離。比如面對工作上的巨大壓力,與其通過板着臉、不分青紅皂白地呵斥屬下的不得力來發泄,不如真實表達“這項工程那麼複雜,而給到我們的時間又很有限,確實有相當難度,我感到很焦慮,也有點擔心,幸好有你們這些有經驗的下屬幫忙,讓我心裏踏實不少。”想來下屬聽到上級如此誠懇、真實的分享,感覺會舒服很多,會願意更努力地承擔起自己的那部分責任。

情緒管理的第四步,疏導、緩解內心積累的令自己不舒服的情緒。方法很多,找到適合自己的就行。最簡單有效的途徑有四個“出來”:説出來;寫出來;畫出來;唱/喊出來。也可以通過鍛鍊如健身,跑步、打球,舞蹈等,想象着壞情緒像球一樣被打出去,或者隨着汗水揮灑出去,會給人一種痛快的感覺。此外,還可以聽音樂、散步、逛街、做按摩、靜心冥想、點香薰等等。

總之,我們是情緒的主人,只要我們願意去面對原本就屬於我們自己的各種情緒,就有能力去管理它們,而非為情緒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