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公德作文 > 愛心作文

【必備】愛心作文四篇

欄目: 愛心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31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愛心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愛心作文四篇

愛心作文 篇1

有人説我們這個美好年齡是花季,也有人説是雨季。我説是一朵花開在雨季裏,但總有那麼幾個並不相識卻默默無聞的人,守護着我們。

又是一個雨天,天空灰濛濛的,壓抑的感覺充斥着我的感官。雨點像個頑皮的孩子,還不急着落下來,像痴玩入了迷,早忘了回家一樣。似乎要等到筋疲力盡再下來戲弄萬物,還真是無情!

坐在教室裏的我,心也隨着天空的變化而起伏着:再挺十分鐘,就十分鐘,拜託了,老天!讓我到了車站你再下吧!

我在心底無數次的吶喊。站在講台前的老師,眉飛色舞地沉浸在文學的海洋中,比孫楊還遊得自在而愜意。

五分鐘,十分鐘,哦!天呢!十五分鐘!

“好!放學!”

終於等到這句話。把課桌肚裏的書本一股腦全塞進書包,拉上拉鍊,便往外衝。

可是,嘩啦一聲雷,電光在天邊一閃,雨點橫衝直撞砸了下來。

我已經沒有退路了,衝着跑向學校的大門口。本想着跑去車站,但照這個雨勢,就算跑到了,也非淋個落湯雞。我開始糾結,脖子伸得幾乎成鴨脖子,可是確認校門口沒有熟悉的身影。真夠狠心的,難道真的讓我淋雨回去?我怨怒起來。

“同學!是沒有傘嗎?去裏面借一把吧!”一個和藹的聲音在我的耳旁響起。

我抬起頭,是學校門衞保安,黝黑的皮膚,深深淺淺的皺紋堆積着,像小區鄰居養的沙皮,他還衝我微微笑着,這下褶子更深了。

“門衞裏面有傘,你去拿好了。免費的!”他看我呆呆的看着,以為我沒聽懂。又衝我笑,笑得嘴都咧開了。

可是,我聽懂了,那褶子忽然像春天田野的溝渠,開滿了野花,美得很。

“好!”

我一聽有傘可以借,立刻跑了進去,登記好了姓名、班級。一把看似嶄新的傘遞到我手裏。

這可真是救人於危難啊!誰這麼好心,給我們預備得這樣周到呢?

撐開傘,我才驚訝的發現這把傘上有三個小小的字:愛心傘。

撐着,緊緊握着傘柄,臉上掛着説不清的微笑,甜甜的,大步向車站走去。

一路上還遇到了同樣沒有傘的同班同學小欣,我把傘遞過去,彷彿又在將這份愛心傳遞出去。

晚上寫完作業,我把傘仔細擦乾,收了起來,也終於懂得了為什麼這把傘看上去是那樣的新了。

第二天,我如約將傘還給了那個保安,他把昨天我取下的塑料薄膜再套上,還特地囑咐我愛心傘隨時可以來拿。

直到後來我才知道,這些傘都是學校老師出錢買的,保安負責管理,為的就是讓我們這些學生忘記帶雨傘時可以借用。我不知道怎麼形容當時的感受,我只想説:謝謝學校和老師,謝謝你們在我們如花的雨季為我們撐起一片乾爽温馨的天空。

愛心作文 篇2

在4月20日8時02分,四川雅安發生7級地震。這次地震導致很多房屋倒塌,人員傷亡。使雅安人民損失慘重,那裏的人們都驚慌失措。全國各地的人都伸出温暖的援助之手。送來的有帳篷、食物、棉被、錢等。

我們學校也參加了援助之手,今天同學都拿出自己的愛心。一大早學校就開始捐款。一個好聽的聲音從廣播裏傳出來,請大家拿來捐款箱放在講台上。話音剛落,講台上就出現了一隻紅岜色的捐款箱。然後老師讓大家站起來,想想災區的同胞們。那時我在想,那些缺衣少食的人們,在災難中受盡了折磨。我心裏就感到一陣陣心痛。捐款開始了,我先上去毫不猶豫的把錢放進箱子裏,後來同學們也接二連三地上去捐錢。箱子裏發出了叮叮噹噹的響聲,我樂滋滋的看着箱子想,希望能盡我們大家的綿薄之力,能讓災區人們少受一點痛苦。當然有些人只捐“心”。

看着大家忙碌的心情,我樂滋滋的。希望災區人民早日恢復以前平靜的生活。

愛心作文 篇3

愛是冬日裏一片温暖的陽光,是雨中的一把雨傘。一些住在貧困山區的孩子生活非常困難,所以“河南商報”舉行了一場——“圖書傳愛心,公益助夢想”的活動。

活動現場掛了很多幅圖片,有一張令我印象非常深刻。是一位九十多歲的老奶奶,她每天出去撿廢品,她把撿廢品換來的錢買成圍棋、跳棋放在村子中,讓住在村子裏的老爺爺老奶奶用來解悶。而她自己卻十分節儉,平常人們吃一半的麪包扔在地上,她就撿起來當飯吃。

其中有一張是一對姐弟和他們媽媽的照片,他們的媽媽生病住院了,姐弟倆沒有錢,就住在一個狹小的樓道里,但他們姐弟倆卻從來不嫌苦,每天悉心的照顧生病的母親,如果天氣晴了,他們會坐在窄小的樓梯口陪着媽媽一起曬太陽。

還有一張是一個八歲的小男孩,他吃到愛心人士送給他的一塊麪包,卻説:“我從未吃過如此美味的東西”;還有一個七歲的小男孩,他的父親去世,媽媽離家出走,他由於太想念自己的媽媽,他管奶奶叫“媽媽”;有一個孩子晚上打開窗户,透過窗户看到一絲光,他凝視着遠方,在想“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因為他從來沒有離開過村子。還有很多很多……

每一張照片背後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看完這些照片,我和他們相比,覺得自己是那麼的不懂事。他們有些年齡比我小,卻能獨立生活,還能幫忙分擔家務。而我生活上有些事情還不能自理,事事還要父母幫忙。他們雖然生活在逆境當中,卻依然樂觀積極的面對生活,他們是那麼的堅強,像一棵小草一樣,不怕風吹雨打,以後我要向他們學習。學會自立、學會堅強、學會勇敢、學會感恩、學會愛並傳遞愛。

今天,我雖然僅僅只捐了一本書,但以後我要把更多的愛奉獻給山區的孩子們。有機會我想讓父母帶着我去當地看看他們,也希望更多的人蔘與進來奉獻愛、傳遞愛。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他們就會感受到愛的温暖。山區裏的孩子們就會幸福起來!讓我們為做那個給予他人温暖的人而努力!

愛心作文 篇4

我從未敢褻瀆過教育的神聖,並始終將它視為一種高尚的存在。我的整個中學時期都對老師充滿着無比的敬佩之情,這不是誇張的説法,不是對老師的溢美之詞,更不是矯情,而是我這顆種子在老師的愛心與汗水的悉心澆灌下開出了花兒來。我最終選擇師範類的專業也與此有着莫大的關係。但我除接觸課本外,幾乎未曾主動涉獵教育學類書籍,今日恰逢教育學老師佈置了這項“作業”,便得已真正地來讀一讀與這“高尚的存在”相關的書籍。

該讀什麼呢?由於我對這類書籍瞭解甚少,只覺得龍應台的《目送》及《孩子你慢慢來》很有教育意味,可以擇以閲讀,但我卻又明白這些還不能完全歸類於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學類書籍,於是準備另尋幾本。在打開百度搜索之前,我的腦海裏又忽然閃過《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班主任》、《做最好的老師》、《刻意練習》等書名——我在微信朋友圈裏見過,我母校高中的(張)校長在朋友圈裏分享了他購置的書籍並推薦我們進行閲讀,於是我有這個印象。搜索過後,面對浩如煙海的“教育學類書籍”,我仍然未決定好要閲讀哪本。“索性去問一下張校長吧”,我心想。於是在微信裏詢問了他的建議,他向我推薦了《終身成長》、《刻意練習》、《認知天性》這三本“當下最火的書”,並稱“這三本書會改變你的認知”,所以我很期待閲讀。(由於對這三本書我沒有快捷獲取的途徑,所以準備假期閲讀)一個多星期以前,也同樣是通過朋友圈,我得知《做最好的老師》的作者、中國著名教育家李鎮西老師來到我的家鄉講學,雖未能到場聆聽,卻也很是激動,我便再次搜索了李老師的著作。《愛心與教育》一書赫然映入我的眼簾,這個標題彷彿有一種神奇的力量,讓我擁有想要立刻翻開這本書閲讀的衝動,我似乎找到了我一直在尋找的......

“《愛心與教育》是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成名作、代表作,其以手記的形式,敍述了李鎮西老師教書育人的感人故事。”這是對這本書的總體簡介。也有人稱此書是真正的“例證式教育”,是的,書中不勝枚舉的真實案例,一樁樁,一件件,無一不是李鎮西老師傾付真心、施與愛心的體現。我不知道大多數人如何看待,但於我而言,相較於長篇大論的理論敍述,我更喜歡平鋪直敍的事例描寫。這些真實發生的事情,來源於生活,所以我們更易於走進文字的背後,當它被賦予了教育的意義,便高於生活。

我從網絡上找到了這本書的閲讀資源,於是閒暇時便一頁頁的閲讀着,像一棵幼苗一點一點地汲取着地下的水源,又像一枝花朵一點一點地吸收着燦爛的陽光。在閲讀的過程中,我也在逐漸成長。

《愛心與教育》的引言部分從素質教育談起,李鎮西老師在“素質教育”一詞還未被正式提出時便有了這樣的理念:僅僅關注學生成績而忽視其綜合素質的應試教育必將為時代所拋棄,社會真正需要的是全面發展的人,是有獨特心靈世界、有充分主體意識的人,而不是“被動接受教育的客體”和“考試機器”......這些理念可以説超越了那個年代,卻又顯示出無比的前瞻性和正確性。但在為師之初,他也曾有過打學生的錯誤行為,事後他進行了自我教育和反思,並開始有意識地自覺尋求理論幫助。這時,他接觸到了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要相信孩子》,這本“薄薄的小冊子”也成了他“教育理論真正的啟蒙讀物”。在隨後的日子裏,他發現自己的想法與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有許多共通之處,他也從中受到了眾多啟迪。按照李老師自己的描述,蘇霍姆林斯基的思想是在他“教育生涯的早晨投下的第一縷金色的霞光”。

後來“素質教育”的提出,一下子照亮了李鎮西老師十幾年教育實踐中潛在而朦朧的思想萌芽,他進而提出了他的“素質教育觀”——素質教育是“民主、科學、個性”的教育!“民主”的教育便是要發自肺腑地愛每一個學生,要把自己視為學生的朋友和同志;“科學”的教育是要遵循教育自身的規律,同時要符合學生心理的實際和他們的認識發展規律;“個性”的教育是要尊重每個學生的獨特性及其精神世界,尊重學生未來的發展......在李老師看來,“民主”是學生觀,“科學”是教育觀,“個性”是人才觀。如此種種論述,贏得了我對李鎮西老師的崇敬與景仰之情,因為我從中看到了所謂“人性的光輝”,而這也是一位真正的教育者所應該具有的。

縱觀全書,最使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手記一:“愛心與童心”這一篇章了。這一篇章又可以細分為五個小部分,除第一部分外,每個部分都詳細描述了自己與學生相處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有生活中平凡的小事,也有所謂的“大事”,但始終不變的是李老師對待每件事的態度(實際也是他對待學生的態度)和背後透出的教育理念。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這一篇章給我的感受,那一定是“感動”!不,甚至可以用“震撼”來形容!李鎮西老師的思想境界是如此之高,但他卻把自己的身段放得很低。他形容自己是一個“有童心”的人,所以他可以和學生們整天“泡在一起”,也真正成了孩子們的朋友;所以在他因工作勞累過度,患上了嚴重的神經衰弱症而不得不去住院的時候,學生們從其他老師那聽到了這個消息,教室裏哭成一片;所以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去他宿舍詢問他的身體情況,然後又是因擔心他身體而眼角含淚......學生也是人,不會無緣無故地對別人好,唯一的,對方給予了他們直抵人心的關懷與愛。李老師由於對學生很好,家長也很感動。學生汪斌的家長有一次給他提來了一筐雞蛋,説讓他補補身體,李老師心想他怎麼能收學生家長的東西呢?(這與如今某些老師的想法和做法相比可謂高尚地多)於是推讓了很久,但家長硬是要他收下,他只好收下了。收下後總覺得不安,便想了一個處理雞蛋的辦法——每天定時煮一個雞蛋給汪斌吃,持續了整整一個月。還有一件事,一個學生在開學報到的第一天夜裏突然肚子疼得厲害,她的室友趕忙來報告李老師,那時已是半夜了,但他沒有猶豫,急忙用自行車載着生病的`學生去醫院,為了把學生送到位於山頂的住院部,他一步一步地把學生背上去,然後守在病房,望着輸液瓶裏的點滴,一夜未眠......

其實,他對學生的付出與關愛還遠不止這些。那麼可能有人會問:他為何要對學生如此付出呢?何苦呢?又何必呢?他自己的解釋是:他無以報答學生的厚愛,他所做的這些都只是在“還債啊”!

讓我感動並言之為震撼的不僅僅是李老師對學生的愛,更有學生對李老師的信賴與感恩!李鎮西老師為學生做的一切,學生們都看在了眼裏,也永遠記在了心裏。於是學生們不止一次“愛屋及烏”——因為愛他,進而愛他的家人。李老師的愛人生了孩子後,讀後感他當時帶的那個班級竟揹着他每人從家裏拿一些雞蛋來,趁他外出開會的時候,把雞蛋送到她愛人牀前!當班裏的學生聽説了李老師的妹妹因病住院了,他們會策劃“祕密行動”——“揹着”李老師去醫院給他的妹妹送慰問品......

李老師與學生間這種似乎“你來我往”的情誼體現在他與學生相處的幾乎每個時刻,雖然有的事件很平凡,但卻因其真實與“平易近人”而着實打動了我。我受感動的還有一點在於:我在一些事件裏彷彿看到了自己與同學老師(尤其是我的高中老師)的身影。這使我記憶的匣子被悄無聲息地打開,回憶之海被掀起陣陣漣漪。我雖不是李鎮西老師的學生,但所幸我也擁有過許多待我很好的老師。所以當我閲讀到相關事件的時候,我便會不自覺的聯想到自己以前同那些老師相處的經歷。在書中描寫寧瑋的那一部分,我不知落淚了多少次!寧瑋的經歷我彷彿能感同身受一般,同時也為了她那時而遭遇的不幸而揪心......

其實關於本書,我們能看到的不僅僅是一件件李鎮西老師與學生相處的故事,更能透過這些事情窺見背後傳達出的教育理念。感動背後,是我們對教育的反思,要向李鎮西老師學習,真正地走到學生中間,其實也就走到了學生心裏,這樣的教育又如何不會成功呢?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從書中或李老師的講座裏學到的終究是精神層面的理念,要想踏實地幹教育,還得將理論付諸實踐,畢竟我們面對的是有血有肉的人,是這個競爭殘酷的現實世界。作為一名師範專業的學生,我在讀了本書之後並沒有覺得老師更加神聖(沒有任何不敬的意思),反倒應是教育神聖(就像李鎮西老師在一篇文章裏寫的那樣:雖然輿論往往會無限拔高教師的形象,但我們也不必諱言教育的神聖與偉大),而且,我覺得我身上的擔子更重了,作為一名未來的人民教師(很有可能),乾的是一個看似小小的職業,堅守的卻是一份偉大的事業!

最後,就像本書引言部分的第一句話説的那樣,讓我們“高揚民主、科學、個性的教育旗幟”,向成為一位真正的教育者邁進,向實現中國新教育的時代邁進!

Tags:四篇 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