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人物作文 > 奶奶作文

【精華】回憶奶奶作文合集8篇

欄目: 奶奶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7.74K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回憶奶奶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回憶奶奶作文合集8篇

回憶奶奶作文 篇1

總是想起我的奶奶,想起她的音容相貌,想起她的一點一滴。

秒針悄無聲息地走着。寒冬的夜裏靜得讓人發慌。窗外,是個清冷的世界。寒風凜冽,路燈昏黃的投影裏,雪兒曼舞。不!不!我不相信!怎麼可能!可眼前的一切有讓我不得不面對現實。奶奶就那麼躺在那裏,那麼安詳,那麼親切,嘴角似乎還帶着一絲微笑。奶奶走了,帶着對我滿腔的愛走了。而我,都來不及看她最後一面。

小時候,我被寄養在奶奶家。奶奶下地幹活時,後面總跟着我這個小尾巴。累了,就用五彩繽紛的野花編一個花環戴在我的頭上,或者捉一隻蛐蛐給我玩,逗得我“咯咯”直笑。而她總是用那雙粗糙的大手撫摸着我的臉蛋,親切地叫我:“乖乖。”那時的太陽,似乎總是那麼暖暖香香的,空氣中瀰漫着一股清新的泥土的味道。

晚上,奶奶會端一個小板凳到院子裏,看着天上的月亮,給我講故事,好像一罈陳年老酒,醉薰了整個夜晚。我便不知不覺進入了夢鄉……

童年是快樂的。屋檐下的風鈴總是叮噹作響,為童年伴上了歡快的節奏。

可是,歲月卻無情地侵蝕了奶奶的身體。她得了癌症。奶奶似乎一下子變老了許多,銀髮也多了起來。兩隻渾濁無神的眼睛常常顯得那樣無助。

有一次我回去看她時,看見遠遠的家門口站着一個弱小的身影在無限期盼地張望着,是奶奶!微風撩起了她平日裏梳得整整齊齊的頭髮,竟讓奶奶都有些顫抖。那個場面讓我一下子有了一種想哭的感覺。奶奶就像大海中的一葉扁舟,無力地抵抗着命運的風浪。風浪來得越來越大了,奶奶再也不能像我小時侯那樣揹着我到處去玩了。奶奶病了,也老了。甚至,連起來都是微微顫顫的。

奶奶像我小時侯一樣撫摸着我的頭,不停地説:“乖乖,要好好讀書啊……”聲音是那樣地微弱。我要走時,奶奶拉着我的手,眼裏閃爍着淚花,輕輕到説:“下次,要回來,啊?”當時,我突然感到了一股説不出的心酸味,因為奶奶……我拼命地點頭答應。我知道,我只有愛去温暖奶奶時日不多的人生。讓她能夠快樂些。

回憶奶奶作文 篇2

吃過午飯,我去校外的田野見間散步,迎春花開了,金黃金黃的,杏花也綻放了,雪白雪白的。走着走着,想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要到了,剎那間,眼前一絲憂傷煞壞路邊迷人的風景,不由得把我帶向深遠的思念之中……

在我的記憶中,奶奶是一位慈祥可親的老人,是人世間最好的奶奶。奶奶心地善良,一生與世無爭。她身材幼小,裹着小腳,上身總穿一件藍格熒熒的眼緊上衣,過着最為普通的農村生活。她生於1931年,卒於20xx年,一生過着農村最寧靜的生活。

奶奶一生共生育了6個孩子:我的父親,我的3個叔叔和我的兩個姑姑。

奶奶脾氣温和,心地善良,為人賢彗。奶奶有9個孫子,5個外孫,在她的孫子中我總覺得奶奶最疼我。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母親在生產隊上工,每次放學後我就去奶奶家吃飯。那時奶奶常常把一碗包穀面拌湯端給我,看着我狼吞虎嚥地吃着,她臉上總是笑眯眯,好象在説:我娃,慢慢吃,別燙着了。奶奶做的飯最香,味道最好,就連她燒的燙飯的味道也很香,那種酸酸的津津有味的味道至今讓我垂涎三尺。她做飯的味道最好,是我們全家都公認的,至今我的大家族裏沒有一個人能趕上奶奶做飯的味道,那種味道也許是她的一種祕方,也正象徵着她的人品。

奶奶一生最讓我們刻骨銘心的是她對兒孫親人的愛。她用默默無聞的行動和無聲的言語把一個諾大的家庭團結得讓人羨慕。我們9個孫子都是奶奶的用雙手親自照看大的,在那最困難的歲月裏,奶奶自己都不捨得吃,把好吃一點的東西都留給我們,特別是我。奶奶的雙手撫養大了兒女,又撫養孫子。村子裏社英家那棵大桑樹下,總留着她攆調皮搗蛋孫子的身影。記得奶奶身材瘦小背不動我,就不到遠出處去,經常在社英家那棵大桑樹下游門子,我跑個不停,奶奶攆個不停。至今回憶起那時的情景讓我總是心雨濛濛、淚眼婆娑。我工作以後,做了一名教師。每當我回到家裏看望奶奶的時候,奶奶那蹣跚而瘦小的身材,還有她那張慈祥的臉,總是讓我看了陣陣心酸,幾次次眼淚都快流了下來。奶奶時常對我説:“教書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這句話一直讓我刻骨銘心。

20xx年農曆9月16日操勞了一生,辛苦了一生的奶奶病逝了,她帶着對親人的眷戀和對人世間的留戀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但奶奶那種做飯的祕方,至今,始終是一個謎。

奶奶那句“教書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樸實而無華的話,一直激勵着我在工作中進取、進取、再進取,不求很好,只求最好。

回憶奶奶作文 篇3

媽媽説,小時候,奶奶帶我的時間長,大半時間是在奶奶家度過的。可是在我的記憶裏,印象最深的卻還是奶奶,也許是因為跟奶奶一起生活的時候才開始記事吧!

小時候生活條件不好,魚和肉都是好東西,爺爺奶奶每次都會把肉挑出來給我吃,炒菜時候挑出半碗,包包子時候也挑出半碗,每頓飯都這樣,終於導致我七八歲的時候再也不吃肉了,直到現在。離家讀書以後,每每跟陌生人一起吃飯,總要無數次地強調幾遍:我是真的不吃肉,不是不好意思!雖然我長得很高大,但我的確是從七八歲開始就不吃肉了,也許是因為七八歲以前已經被爺爺奶奶喂夠了一生所需的肉了!爺爺奶奶,其實我真的很想您們,很感激您們,您們能聽到嗎?

我3歲就上幼兒園,因為年齡太小,奶奶每次都送我到幼兒園,然後在教室外面一直等着,看着我在裏面上課,下課後陪我玩,直到放學再把我帶回家。我幼兒園記憶裏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奶奶的陪讀,回憶起來,我真的很幸福!

記得上次,算命先生説,我是一個有孝心沒有孝口的人。我有孝心的,真的有,奶奶,您知道的對嗎?我還記得那次大學暑假回家,看您在洗自己的衣服,我去幫您洗,您倔強地不用我幫忙,可我堅持幫您洗過之後,您還是暗暗地笑了,我知道您很欣慰。可是,我還是對不起您!我跟您頂嘴,很放肆地跟您頂嘴,有時候甚至討厭您説的話,還有一次被門口路過的人聽到,向我投來不解的批評目光,我知道,我不對,可是我只是口上的,心裏還是愛您的!

我讀了好多年書,今年才開始工作,您卻已經走了!我老早就在打算今年過年給您買什麼新衣服,還有奶奶、姥爺,我很早就在想了。前天給媽媽打電話,媽媽説您自己不再主動要飯吃了,以前您總是很早就急着問媽媽:怎麼還不做飯?您一生都不會讀表,常常把10點看成12點,您覺得餓了的時候就是12點了。每次,媽媽都會提前一點做飯給您吃,您總是可以吃好多好多,所以身體很棒。不是嗎,那次您生病,一條腿都不能動了,經過治療,卻還是能夠扶着凳子慢慢的走路,後來可以用枴杖,再後來可以什麼都不用了,連我買給您的四角枴杖,您都沒怎麼用過。80幾歲的老人,還能夠撐過這樣的大病,誰能説您身體不好?

我今天早上醒得特別早,不知道您已經離我們而去,奶奶,對不起!中午收到妹妹的短信,我馬上打電話給媽媽,媽媽説,您昨天晚上11點已經走了!對不起奶奶,我沒能見您最後一面,沒能給您長孫女應有的孝敬!如果您在天堂能聽到,希望您能原諒我!

回憶奶奶作文 篇4

我祖母的概念逐漸模糊,我的記憶也逐漸模糊。在繁忙的瑣事中,很少畫出奶奶的輪廓。

也許畢業在即,帶着許多悲傷,也許這是一個寒冷的夏日早晨。醒來時,有一種強烈的似曾相識的感覺衝擊着我的腦海。打開記憶之門,慢慢搜索,思緒飄回到那不遠處的過去

下午蟬鳴時,酷熱難耐。在房間裏,祖母清理了餐桌,用模糊的眼睛看着炕上的我説:“睡吧。”“太熱了。”奶奶走過來,裹着她的小腳在炕上坐下。她給我放了一個枕頭,説:“躺下睡覺,我會給你一個風。”我順從地躺下來,看着祖母拿着一把蒲扇,均勻地搖着,拉着她的裙子:“祖母也睡了。”“奶奶不困。”“奶奶也睡了!”我撒嬌。“好了好了,奶奶也躺下了”看着躺在我身邊的祖母,我平靜地睡着了。

蟬太吵了,吵得我做夢都想不起來。當我睜開眼睛時,奶奶已經走了!這是孩子內心世界中最可怕的事情。感覺最安全的人醒來後就消失了!這對孩子不成熟和強烈的心理依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到目前為止,沒有奶奶的記憶仍然是一個陰影)。蓬鬆的馬尾辮,我開始哭,並開始到處尋找:“奶奶,奶奶,奶奶。”

在門外,在巷子裏的老槐樹下,奶奶從一羣老朋友身邊轉過來,深情地看着我,笑得滿臉皺紋。我跑過去,撲到她懷裏,痛哭流涕。我的祖母笑了,我的老朋友也笑了,但是我無緣無故地哭得更厲害了。奶奶粗糙的手掠過我的臉,她的眼睛充滿了善良和愛。"這麼大的女孩醒來時很淘氣?"他一邊深情地責備,一邊從褲兜裏拿出已經準備好的糖果。我停止了哭泣,開始安靜下來,縮在奶奶的懷裏,吮吸着糖果,看着奶奶,看着她的老朋友,聽他們談論我永遠不會理解的人和事,我永遠不會理解的舊世界的`問題

現在,老槐樹下不再有祖母,不再有慈愛的微笑,不再有誘人的糖果。老槐樹還在,但我奶奶已經離開了我。在我童年的世界裏,曾經給我帶來如此多安全感和依賴感的那棵樹,現在已無處可尋。

“事物是人,但不是一切”。最痛苦的事情是我的親戚都不在了,我的兒子想在他不在的時候盡孝心。我的心還沒有時間向我的祖母致敬,怎麼能平靜下來呢?

奶奶,你在遠處還好嗎?

回憶奶奶作文 篇5

在我記憶中大多數的日子裏,奶奶都是重病纏身,躺在牀上。家裏總有一種從奶奶的病牀上載來的隱隱的黴味。奶奶的頭髮披散在枕頭上,她的臉浮腫着,一張嘴總是沒有空閒的時候,要麼就是在絮絮叨叨地數落着什麼,要麼就是在吃力地咳嗽、喘氣,要麼就是在息息索索地吃東西。她的枕頭底下藏了好多瓜子、花生,我總是很羨慕地看着她吃,偶爾從她的手心裏分得一個半個。

家裏花了很多錢給奶奶治病,我們家基本上一年到頭也難得吃一次肉。過年的時候聞到別人家的肉香,要媽媽買肉吃,媽媽就只會掉眼淚。三個小孩穿着別人給的舊衣裳,日子過得緊緊巴巴的。

我很少和奶奶説些什麼,晚上一家六口人躺在同一間房裏,我和妹妹跟奶奶睡在一起,我總是會被奶奶上氣不接下氣的痛苦的喘息驚醒過來,那時不知道死是什麼,但小小的心靈也非常害怕奶奶會在夜裏死在我的身邊。

有一天同學來我家玩,帶了一些桔子,奶奶很想吃,就央求我給她要一個。我就跟同學説了,可是同學不答應,他説那是他媽媽要他買的,他要帶回家的。我不好意思再找他要,就不理奶奶在旁邊一而再再而三的暗示和請求。

過了幾天,奶奶就死了。那天早上,爸爸和媽媽都不知道到哪裏去了,奶奶的神態非常可怕,説話也説不清楚了,我着急地把隔壁的老奶奶叫過來,老奶奶告訴我奶奶快要死了,我聽見奶奶很費力地叫着我的名字,還唸叨着桔子什麼的,老奶奶説奶奶在罵我呢,説我沒良心,不給她吃桔子。我的眼淚一下子就流出來了。

老奶奶要我趕緊找爸爸媽媽,我在外邊找了半天,沒找着,只好回家,遠遠地就聽見爸爸媽媽的哭聲,院子裏站着很多人。爸爸媽媽要我跪在奶奶的牀前。我的頭腦裏亂糟糟的,老是想着奶奶説的桔子之類的話。

很多年過去了,現在我每年都可以吃到很多桔子,看着那些桔子,我就會無限感慨,奶奶要是能活到現在,該有多好,不僅可以吃到桔子,還可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吃肉了。

回憶奶奶作文 篇6

國慶假期的最後一天,下午5點左右,從鎮海門大橋向西走。

人行道不寬,巧妙地利用了橋兩邊的高處。前面是兩位老奶奶。老人可能是閒來無事,出來溜達溜達,一步一晃,慢吞吞地往前。反正不急,就跟在兩位老奶奶身後緩緩前行。將近黃昏,西邊的天空中,秋日的太陽發出柔和的光,有些黃又有點紅。夕陽下,老人漫步,畫面有一種説不出的協調感。

其中一位,花白短髮,身形較胖,背稍稍有點駝。我離老人有點近,她身上隱隱有一股檀香飄來。

這老人,這味道,讓我想起了我的奶奶。然而,奶奶不信佛,也沒有點過檀香,至多逢年過節點一小盤衞生香。為什麼會觸景生情呢?可能是我太久沒有懷念奶奶的緣故吧。

奶奶生了四個兒子。上個世紀八幾年,就分了家。爺爺逝世後,每月都有遺屬補助,奶奶明智地選擇一個人過日子。也許因為我是長孫,奶奶對我比較疼愛。話説回來,她老人家對每個孫輩差不多都是同樣的態度。

奶奶愛吃豆腐,最拿手的一樣食物是煎“熟扁食”。大概她喜歡這樣的吃法,所以經常中午多煮些扁食,晚上把吃剩的下鍋煎。煎好的扁食,色澤金黃,挺而不硬,脆而不焦。我媽對這樣的廚藝羨慕不已,偶爾試煎一番,卻從未成功過。

人到中年,關於奶奶的往事記得的已然不多。

我還是孩童時,某日,父母吵架,波及兩家。當年分家後,父親相當於入贅我外公家。那天晚上,兩家人站在村莊最開闊的壩場口,吵得不可開交。不足十歲的我,嚇得直掉眼淚。是奶奶,把我攬在懷裏,護着我:“走,佤(方言音)家去!”她口中的這個“家”,就是她一個人獨住的屋子。三十多年過去,每每憶及,音猶在耳。

或許是因為家教過嚴,我從小比較內向。父母遇到一些他們抹不開面子的事,偏偏喜歡指派我找左鄰右舍借東借西。童年時,這樣的任務常常讓我苦不堪言。一天晚飯的小菜沒有着落,母親派我向一户人家要辣椒。在年幼的我看來,這個“要”,比要飯的乞丐好不到哪裏去。心中萬般不情願,但母命難違,只好硬着頭皮執行命令。這户人家就在我奶奶家西邊,需要經過奶奶家門口。要面子思想太重,怎麼好意思開口?快走到人家門口,我又逃也似的往回溜;又不敢真的回家,要不到辣椒,媽媽豈不要打死我?在小路上反反覆覆走了好幾個來回,始終下不了決心。奶奶看到我,忙問我有什麼事。我告知實情。説來也巧,那天她剛剛把菜地裏的辣椒全拔了,還沒摘下來。她説:“你不敢去,就不去好了,正好把我家的辣椒摘回去。”那一回,奶奶可算是幫我解了大圍。

回想奶奶,年輕時含辛茹苦,把四個兒子拉扯大;晚年未至,就失去丈夫;生命的最後一年,飽受病魔折磨。她是一個鄉下女子,目不識丁,堅強而偏執,對我這個大孫子從無惡意。她在世的時候,我沒有好好地盡過孝心,真是慚愧!

奶奶過世已十多年,最初幾年我沒有夢見過她,不知道是不是上天想彌補我的遺憾,後來有幾次她出現在我的夢中,樣子還是那麼慈祥……

奶奶,你在天堂還好嗎?

回憶奶奶作文 篇7

國慶假期最後一天,下午5點左右從鎮海門大橋往西走。

人行道不寬,巧妙利用橋兩邊的高度。前面有兩位奶奶。老人可能沒事幹,出去溜達溜達,慢慢往前走。反正不用擔心,慢慢走在兩位奶奶後面就行了。臨近黃昏,西方的天空中,秋日的陽光柔和地照耀着,有些黃,有些紅。夕陽下,老人行走,畫面有種説不出的協調感。

其中一個,灰色短髮,比較胖,背有點駝。我離老人近了一點,她身上飄着淡淡的檀香。

那個老人,那個味道,讓我想起了我奶奶。不過奶奶不信佛,也不點檀香。她最多在節假日點一小盤養生香。為什麼要觸景生情?可能是因為太久沒想奶奶了吧。

奶奶生了四個兒子。上世紀八十年代,他們分開了。爺爺去世後,每月有一筆遺屬津貼,奶奶明智地選擇了獨居。也許是因為我是長孫,奶奶更愛我。話説回來,她老人家對每一個孫兒的態度都差不多。

奶奶愛吃豆腐,最好吃的就是炒扁食。大概是她喜歡這種吃法吧,所以她經常中午多做一些扁平的食物,晚上把鍋裏的剩菜炒一炒。炒扁的食物顏色金黃,硬而不硬,脆而不糊。我媽很羨慕這種廚藝,偶爾嘗試一下,但一直沒成功。

人到中年,關於奶奶的記憶就不多了。

小時候有一天,父母吵架,影響了兩家。分開後,父親就相當於領養了外公家。那天晚上,兩家人站在村裏最開闊的大壩口,吵得很。不到十歲,我就被嚇哭了。把我抱在懷裏保護我的,奶奶:走,去我家!她口中的這個家,就是她一個人住的房子。三十年過去了,回憶起來聲音還在耳邊。

可能是因為導師太嚴厲了,我從小就比較內向。父母遇到一些尷尬的事情,卻喜歡分配我去鄰居家借。小時候這樣的任務經常讓我很痛苦。有一天,我媽送我去問一家人要辣椒。在我幼小的眼睛裏,這不比一個要吃飯的乞丐強多少。心裏不情願,但母親的命難斷,只好硬着頭皮執行命令。這個家在奶奶家西邊,需要經過奶奶家門口。太驕傲了怎麼敢開口?去人家門口,我就跑了,溜回來。我不敢真的回家。如果我拿不到辣椒,我媽不會殺我。我在小路上來回走了幾次,還是拿不定主意。奶奶看到我,問我怎麼了。我説的是實話。説來也巧,那天她剛把菜地裏的辣椒都拔了,還沒摘。她説:“你不敢去,就別去。把我的辣椒摘回來就行了。”。那一次,奶奶算是幫我解決了大包圍圈。

憶起奶奶,年輕的時候,她努力工作,養育了四個兒子;未到老年就失去丈夫;在我生命的最後一年,我生病了。她是個鄉下女人,目不識丁,堅強偏執,對我的曾孫從來沒有惡意。她活着的時候,我沒有盡孝。太可惜了!

奶奶去世十幾年了。最初幾年我做夢也沒想到她。我不知道上帝是否想彌補我的遺憾。後來她幾次出現在我夢裏,看起來好親切。

奶奶,你在天堂還好嗎?

回憶奶奶作文 篇8

記憶中的老房子是有股家的味道、泥土的味道和時間的味道的。不知怎的,我有着説不出的悵惘。

想着老房子的故事,聽奶奶哼着《天仙配》中的“寒窯雖破能避風雨……”,我好奇她那兒時的老房子了。“奶奶,你兒時的‘寒窯’是怎樣的呀?”奶奶的眼睛瞬間亮了,像黃昏的山林突然覆蓋了雪,“老房子?”她的眼睛在説出這三個字後,又閃過一絲黯淡,“我當然記得的——可惜,早就不在了。”她的神情像秋天裏的一枚樹葉,在西風的吹拂下,戀戀不捨地離開枝頭,不情願地緩緩飄落,充滿了滄桑。於是乎,她給我描繪起了她兒時的老房子了。

莊重的大門前有棵老棗樹,奶奶説,這是伴她成長的樹,她看着窗外,眼裏滑過童年的光,她説在她懂事起,那棵棗樹就一直存在着。每次她跟媽媽吵架後,就會躲到這棵老棗樹後面的石洞裏,最後都在裏面睡着了。“可惜啊,現在怕連樹根都化作泥土囉。”一身長歎後,她接着説,門,是沉重的木門,似一位老者端坐在青石板上。若是夏天,赤腳踩在台階的青石板上,能感受到山澗清泉的涼爽,沒有一絲夏日的炎熱。走過幾個台階,又是一個門檻。大廳正前面開了一個偌大的天井,抬頭望去,能看見天空,鳥兒,雲朵,還有屋檐之上黑漆漆的瓦片。大廳裏端放着的是一張正經的八仙桌,還有同樣正兒八經地坐在八仙桌正上頭的兩把太師椅。桌旁圍着些個小板凳。廳中央掛着一口鐘,“鐺,鐺,鐺”地響着,每一響都散發出古老的味道,一聲一聲的,在人耳中一遍又一遍地迴盪着……。再往裏走,是兩個門拱,一個通往樓梯,另一個則通往廚房。奶奶一説到廚房,便神氣了些。因為別家一般只有一個廚房,而奶奶的老房子裏卻有兩個——似乎在奶奶眼裏,廚房的多少,彰顯着家族的地位。每每在廚房中燒菜煮飯,能在食物的香氣中聞到土地的味道,天空的味道,雖然只是淡淡的,但卻一直伴隨着。廚房的後面是一個小院子,一角的小菜園中長滿了綠油油的小青菜,輕輕地散發着泥土的清香。奶奶還記得小時候,光着腳丫踩在土裏,濕軟的感覺。“可惜這隻能成為回憶了。”她若有所失,又接着説,嵌在院牆的石磚已經爬滿了綠油油的青苔,是油油的,綠綠的,濕濕的。

奶奶的幼年是在老房子二樓格嘰格嘰的木板上度過的。二樓滿是不同用處的房間,拿樣什麼東西,就要穿過烏漆墨黑的樓梯,又陡又險,一不小心踩空了腳,還會摔下來,奶奶額頭的那個疤痕永遠記錄了她那時的故事。聽着她的講述,我知道,格嘰格嘰地樓板聲,不知不覺中響了一個奶奶的童年,也響徹了奶奶的一生。

奶奶着重強調了老房子的窗。她説,窗,小得就像板磚那樣,是沉重的木窗,窗面上細細雕刻着古樸的花紋。只要一開窗,就能看見通往山下一道又一道的台階,還有能看見山腳之下那滾滾流淌的江水……奶奶最喜歡窗了。她總説,透過老房子的窗,能看見半邊天,似乎也能看見她所向往的未來。

我想:人有了記憶,便可以重複地活無數次,便可以永遠年輕,與歲月一樣青春。於是,這世界便有了文字,有了書籍,有了讓記憶永存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