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學鑑賞 > 散文

奶奶回憶篇散文

欄目: 散文 / 發佈於: / 人氣:1.79W

對於奶奶,我總覺得是虧欠了她的。

奶奶回憶篇散文

每次去看她,也不過匆匆半日。偶爾過夜,她還被我震天響的呼嚕折騰d得徹夜難眠。而在一起最久的一次也不過七天,那是她走了,我去奔喪,可惜她是看不見的了。沒能給她一個像樣的孫媳婦,甚至她都沒有喝上孫媳婦敬的酒,沒有受過孫媳婦磕的一個頭。在她還沒有來得及認清孫媳婦的面容的時候,我的那個家就散了,我沒能遂了她的願。我常常誇耀自己會做飯,可是卻沒有為她做過一次,哪怕是一碗清水面條。

每每在她的墳前,我是不敢靠近的,因為內疚讓我無法上前。

其實,我與奶奶是不太親近的。以前總是住在姥姥(西北方言:外祖母、外婆)家,即使來這邊,也會成天纏在太太(西北方言:曾祖母)身邊。説句很不孝順的話,現在我都回想不起來奶奶的容顏,幸而身邊還有一張她的照片可以讓我懷念。

在我的記憶裏,太太辭世以後,我才開始注意到奶奶,也許是因為年歲增長的緣故,也許是因為在一起相處確是很久了,我才發現她已經真真正正的成了一個蒼老的婦人。乾癟的嘴角,寥寥無幾的牙齒,皺紋密佈的'臉,慘白的稀疏的頭髮,乾枯的讓人心痛的雙手。唯一讓人安慰的,就是她身體還算硬朗,不會經常性的患一些疾病讓人揪心(也許是我不常在她身邊,不知道)。

記得那時的她還是常常下灶房做飯的,冬天還會背來幹驢糞、包穀杆兒燒炕。她還穿針引線縫縫補補,走親戚串門的框框都是她用酒盒子改裝的,很結實,也很實用呢。我心血來潮的孝敬了她一次,還是在蘭州上大學時用生活費給她買了一雙手工棉鞋,結果太小,不能穿。後來是拓了她的鞋樣去,才換回一雙合腳的。那足足讓她歡喜了好一陣子,可就是看看,捨不得穿。現在想來,心裏還是酸酸的。記得父親出差帶回來一方真絲手帕,讓我交給奶奶,她沒敢摸,説是手粗會弄壞,留着有一天走的時候帶上。那手帕現在是在她身邊了,可是她始終沒摸過。

奶奶説:“我是愛好的。”我一直不明白,怎樣才算好。現在想來,那個好不是什麼珍饈佳餚,綾羅綢緞。在自己是要整整潔潔,利利落落,硬硬朗朗,要有精氣神。在兒孫是要勤儉持家,家家和睦,兄弟姊妹相親,長幼互愛,待人要真心。不必什麼大富大貴,各個沒病沒災,平安就好。奶奶説不出什麼大道理,但用“我是愛好的”就把什麼都説透了。而那個好字歸結了她一生的為人。因為爺爺常説:“你奶奶是個好人!”

直到有一天,奶奶再也不能下炕了,吃喝拉撒都要有人伺候。她説:“唉,人活成這樣了,做啥要人伺候,麻木忒(tèng)[西北方言:含有煩的意思],不如早些死了算。”那時,我看見奶奶流露在外的一絲煩躁。其實她是個很要強、很樂觀的人,事事願意自己做,不想麻煩別人,遇事也總是往好的方面想。她還在我離婚後叫姐姐帶話讓我回去,親自寬慰我,忍受着我的呼嚕整整看了我一晚上。那段日子,最常聽見的就是:“超(ch?0?0o)子(西北方言:傻瓜、傻子。此處含有長輩關愛的口吻),一個人不能過。你年輕輕的,再尋(xíng)上一個好的,女娃娃多得是,成家過日子,屋裏人心願就了(liào)了。不是(西北方言:不然的意思)以後孤(gù)的咋麼呢?”是呀,孫子沒着沒落,孤身一人在她看來就不好了。

再到後來,就是余光中詩歌裏説的那樣,不過要改個詞,“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塋/奶奶在裏頭/我在外頭……”也許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的心頭就又添加了一份情思——鄉愁。於是那個並不富裕,人口現在也不多,很少在我夢裏出現的小村莊,還有那個大門朝北的院落就都裝進我心裏,還紮下很深很深的根。也許那裏才是我真正的家。

小時候時常問爸爸家在哪裏,爸爸説家在甘肅。回到甘肅有了自己的房子,我以為到家了,可爸爸説家在那個小山村,那裏有她的奶奶、父母、叔伯、姑舅、兄弟姊妹和子侄,媽媽的家就在河對岸。

是的,那就是家,奶奶已經給了我答案,用她無數次摩挲我的粗糙的手掌,用她慈愛的笑容,用她不多的言語,用她一身整潔的衣着,用她至今還暖暖護着我心口的愛。找到家的感覺真好。

感謝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