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醉翁亭記

《醉翁亭記》原文疑難解析

欄目: 醉翁亭記 / 發佈於: / 人氣:3.15W

1、《醉翁亭》記中的21個“也”字:

《醉翁亭記》原文疑難解析

歐陽修在《醉翁亭記》裏連用21個“也”字煞句,是創造性地使用虛詞的一個範例,讀來只覺得神采飛揚,搖曳生姿,而絕無單調重複之感。

通觀全篇的“也”字,大致表達了以下幾種語氣:

⑴ 陳述(用於描繪景物),如“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⑵ 肯定(用於介紹人名),如“廬陵歐陽修也”。

⑶ 感歎(用於直抒胸臆),如“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明白“也”字的幾種語氣,朗讀時便能進一步體會出作者的感情。

作者連用21個“也”字,大約有兩個原因:第一、文章採用了直接訴諸讀者形象思維的寫法,總是先將實際的景物描繪出來,而後加以解説,如此層層展開,有如畫卷平舒,每一層又都用一個“也”字結住,使人感到不疾不徐,自然合拍。第二、作者的縱情山水,決非隱逸之士的超然物外,而是在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的前提下,跟老百姓一同享受無憂無慮的生活。這種感情既滲透在景物描寫之中,與之互為表裏,又表現在某些內心獨白式的.話語裏,這就使全文洋溢着一種平和、愉悦的情調,而“也”字的連用則恰好成為這一情調的最合適的表現形式。

2、妙用“而”字:

《醉翁亭記》讀來琅琅上口,娓娓動聽,這與25個“而”字的運用也是分不開的。“而”字恰到好處的運用,使文章舒緩從容,把作者欣賞“山水之樂得之心”的閒情雅緻充分表現出來了。如“朝而往,暮而歸”,若去掉“而”,成“朝往,暮歸”,就顯得緊迫短促,有早上匆匆而去傍晚急急而歸之感,插入兩個“而”字,就把遊玩者欣賞山水之樂的從容之態、歡樂之情、悠雅之興全表現出來了。文中不少句子由於用了“而”字,語氣輕重分明,誦讀時極富抑揚頓挫之致。如“臨溪而漁”句,重音在謂語“漁”上,讀重些,長些,作為狀語的“臨溪”則讀輕些,短些。若不用“而”,成“臨溪漁”,不僅彆扭滯澀,而且語氣輕重不分明。“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讀來真使人感到有內在的類似詩歌的那種韻律美。

3、“醉”、“樂”、“也”是《醉翁亭記》的三個關鍵字。文章正是以“醉”為中心,以“樂”為線索、以“也”層層迭進,來佈局謀篇,結構全文的。

⑴ 為什麼説“醉”字是中心?此字在文中出現過六次。中心人物是“醉翁”,這個中心人物遊樂的中心場所是“醉翁亭”。作者政治上受排擠,貶為滁州太守。他明知自己“四十未為老”卻偏要自號“醉翁”。“醉中遺萬物,豈復記吾年”。一個“醉”字,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作者抑鬱的情懷,藴含着全章的主旨。

⑵ 再説“樂”字。文中用了十個“樂”字。首段寫山水,抒發“得之心”之樂;第二段寫“四時之景”,是表現欣賞之樂;第三段寫遊人,是顯示“宴飲之樂”;第四段的“樂”達到了高潮,既有禽鳥之樂,遊人之樂,更有太守之樂。文章因樂生景,因樂而抒情。

⑶ 後説“也”,全文共同21個“也”字。每一個“也”字,自成一個層次,表明一個意思,使文章脈絡分明,條理清楚。同時大大加強了文章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