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鄉愁

《鄉愁》讀後感範文

欄目: 鄉愁 / 發佈於: / 人氣:3.06W

鄉愁的意象十分簡單——郵票、船票、墳墓、海峽。但是,正是這些簡單的具體的意象,營造了一種沉重、渾厚、哀傷、苦悶的鄉愁情懷氛圍。以下是yjbys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鄉愁》讀後感範文,更多相關信息請訪問()。

《鄉愁》讀後感範文

篇一:《鄉愁》讀後感範文

小時候的郵票讓人感歎流逝的時光偷走了美好的童年。把母親和郵票聯繫起來,可以想象老先生的童年一直有慈母相伴,而收集或者把玩郵票則是老先生童年的最愛。童年總是因為單純,無憂無慮而讓人難以忘懷。大多數人讀到這就會想到自己的童年,有美好童年的開始沉浸在對童年的回憶中,童年不快樂的就開始羨慕老先生。

長大後那窄窄的船票和新娘聯繫起來,讓人遐想那張船票引發了一段多麼動人的愛情故事,也許這個愛情故事伴隨了老先生大半身。愛情一般發生在激情燃燒的青春歲月,戀愛中的人看世界,一切都是美好的,他們相信世界充滿愛,往往把以前認為是惡的事物看成是善,同時變得更加珍惜現在擁有的東西,也變得特別感恩,甚至感謝上天賜給了自己生命。經歷過愛情的人回首往事,細嚼當年的痴情、浪漫和甜蜜,感覺十分美妙。

後來寫到老先生在母親的墳頭前祭拜,在與母親兩世相隔的事實面前,老先生十分無奈和悲傷。人生六苦裏面就有傷離別,與親人的分離造成的痛苦可見一斑。

最後老先生為大陸與台灣因一灣淺淺的海峽不能統一而憂傷,展現出一個炎黃子孫對祖國統一、和解的渴望。淺淺的海峽與兩岸六十年的分離形成鮮明對比,一個國家或者民族只有團結才能強大,讓人感歎智慧的中國人不應該被這淺淺的海峽阻隔這麼些年。期望兩岸統一也表達出老先生強烈的愛國熱情。

短短的幾句話,沒有華麗的詞語,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前後四句每句都把鄉愁比作一個具體的事物,形象生動,並用我在這頭和思念的人或事物在那頭做進一步的描述(或者説是應答),這頭和那頭的呼應突出了老先生和思念的人或物之間的距離,正是這時空阻隔的距離產生了無盡的鄉愁。四句話的對仗也十分工整,讓人想起唐詩宋詞和對聯的嚴謹。

最初讀這首詩,是在電視上聽温總理讀最後兩句,當時覺得這兩句道出了愛國志士對祖國統一的祈盼。很快我找到全文細讀一遍,發現這首詩濃縮了老先生一身的情感,童年、愛情、親情、愛國情,婉婉道來,讓人禁不住遐想詩句背後的故事,並對老先生人生經歷中這些最難忘的情結產生共鳴。接着就迫不及待的再讀一遍,才發現他表達出的這幾種情結,原本就是當代普通中國人一生的經歷。

有人説鄉愁是一種文化,老先生描寫的四個場景都讓人聯想到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童年的郵票讓人想起當時郵票作為新事物被大眾關注(連小孩也參與其中)的郵票文化。船頭的新娘讓人想起中國傳統用同舟共濟來形容恩愛夫妻的愛情文化。在墳頭懷念母親展現出中國人追思親人的祭拜文化。淺淺的海峽阻隔兩岸讓人想到中國歷史上分久必合的統一文化。離鄉的人鄉愁,經過一個甲子的歲月,親人的印象也許會變得模糊,但故鄉的文化被代代相傳下來,這種文化常常讓散落海外的華人子弟不辭萬里奔波,到炎黃故里探尋祖輩的足跡,最終形成一種華人特有的尋根文化。

這是一首簡單明瞭的詩,普通大眾的詩,也是寓意深刻的詩,所以註定要廣為流傳。有人説人生如夢,歲月如歌,我要説人生如夢,歲月如詩。

 

篇二:《鄉愁》讀後感範文

讀一首好詩,如飲醇酒,其味無窮,久而彌篤。重讀余光中的《鄉愁》,我才真正體會詩中那濃濃的鄉愁。

對於一個常年漂泊海外的遊子,“鄉愁”便是他們心中永恆的主題。

幾筆平素的語言中,滲出的是濃濃的鄉愁。小時候,一張小小的信箋寄去了對母親的問候,帶去了一份鄉愁。長大後,一張窄窄的船票,那是與新娘的相聚,載去的是一份離別的鄉愁。後來啊,一方矮矮的墳墓,是那割捨不下的心,是那深厚的情愁!遊子的心,誰能讀懂,這簡練的語言中又濃縮了多少的情感!從小時候的鄉愁到現在的鄉愁,同樣的鄉愁,不同的心情!從思鄉、思親昇華到思念我們偉大的祖國。那一灣淺淺的海峽,隔斷了大陸和台灣,但是它又怎能隔斷兩岸深情的呼喚、企盼和守候呢?那一聲聲從心底發出的呼喚,對大陸、對祖國母親的呼喚,對渴望祖國統一的呼喚,將怎樣震撼着中華炎黃子孫的心啊!

《鄉愁》,短短的四小節,反覆地詠歎,道不盡的.是鄉愁,凝聚的仍是鄉愁。

余光中用《鄉愁》這首詩來聊以慰藉,讓我感到詩人那種“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的悲壯,那種“思念故鄉,鬱郁累累”的沉重心情,這正是一顆遊子的心哪!

讀《鄉愁》,是中國人與中國人在用心説話,在用心交流。讀了《鄉愁》,遊子的那顆火熱赤誠的心便會呈現於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的心裏。那是一個遊子的鄉愁,那是一個渴盼祖國統一,與親人早日團聚的遊子的鄉愁。他思念家鄉,思念親人,更思念祖國。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遊子能真正理解遊子的心,同是中國人,我們流着一樣的血,忍受着同樣的痛,有着一樣的心情,也有着同樣的鄉愁,因為我們中國人有着一顆同樣的中國心!

鄉愁啊,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篇三:《鄉愁》讀後感範文

在現代的詩篇和散文中,有這樣一個人。他不但在他的作品中表達了他對家鄉親人們的思鄉,也表現了他盼望祖國大陸的統一。他,就是著名的台灣詩人,《鄉愁》的作者—余光中。

自1949年國民黨政府退到了台灣,共產黨就把解放台灣看作是一件大事。毛主席曾説過:“我們都是中國人。三十六計,和為上策”。漸漸的,中國和台灣從敵對到友善,開始逐漸走向光明,而到後來,台灣當局發生變化。一些台獨分子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陰謀。中國各族兒女和台灣大部分民眾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反台獨鬥爭。

詩人余光中就生活在這個時代,他親眼目睹了台灣與大陸之間的關係,看到了時隔幾十年後,有的人與在大陸的親人抱頭痛哭,敍述着太多的悲歡離合,而有的人只能站在親人的墳墓前。於是便寫了這首小詩《鄉愁》。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親在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頭;後來啊,鄉愁是一坊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親在裏頭;而現在,鄉愁是一彎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頭。

詩雖然不長,不過卻表達了他對祖國統一的。在他的作品中,他描繪了祖國了大好河山和名勝古蹟,而有一些則是表達了他的思鄉之情。

而現在,當我們再一次品味這些詩時,不免會產生一種想法:台灣到底何時統一?這種想法到現在還是一個知數。而現在我想説的是:“讓我們盼望祖國大陸早日統一,不要就此”感人的悲劇再次出現。

當然,余光中作品還有很多,我在這裏只舉了一篇,如果本文有什麼問題,請給予改正。

又一次讀到余光中先生這首著名的鄉愁,其中飽含了作者對故鄉、對母親、對愛人的熱愛,進而把感情昇華為對祖國大陸的熱愛,其中還隱含着作為祖國的一部分早日迴歸大陸的熱切期盼,這個應該是作者寫這首詩的深意。

這首詩以極其平淡簡單的文字表達了深摯的情感。我覺得這首詩最感人的地方就是詩人寫的時候好象不是在用文字書寫,而是在用心書寫,每一個字都彷彿是從詩人心底裏流出來的感情的泉,細膩而清冽。給每一個離家在外的遊子以心理的共鳴和激盪,很久沒有回家了,真的有些想家,想念那些愛護自己的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