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望嶽

小學古詩《望嶽》教案設計

欄目: 望嶽 / 發佈於: / 人氣:6.4K

引言:詠泰山的《望嶽》通過描繪泰山雄偉磅礴的景象,熱情讚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流露出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以下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小學《望嶽》教案設計 ,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老師!

小學古詩《望嶽》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古詩的主要內容,理解詩意。

2、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誦讀能力,鑑賞古詩的能力

情感與價值觀:領略泰山雄偉神奇的景色,感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培養學生遠大的志向和抱負

 教學重點:理解詩歌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進入意境,體會詩人情感。:

教學方法:

1.朗讀教學法

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國家山河秀麗,景色優美,名勝古蹟數不勝數。單説山,就有很多,但在羣山之中,誰最有名呢?那當然是“五嶽”,因為有語云:“五嶽歸來不看山”。那在五嶽之中誰的名氣最大呢?泰山――五嶽之首,“泰山歸來不看嶽”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領略一下杜甫筆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

二:簡介作者:

杜甫: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後人稱他為杜少陵,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人稱詩聖;其詩被喻為“詩史”,與李白齊名,世稱“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別”(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三: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大約作於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以後。此時 ,詩人正“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當他遊歷到山東 ,被泰山的壯麗景色所吸引,寫下了這首《望嶽》詩。

四:朗讀詩歌

1、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把握五言古詩的誦讀節奏。

2、聽配樂朗讀,學生聽讀

3、學生推薦朗讀,其他學生點評。

4.全體學生齊讀。

五:整體感知

學生參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疏通詩句,理解詩意。

以“我最欣賞這首詩中談談你的理解。

六,合作探究

1.這首詩歌描寫了泰山怎樣的特點?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來?

2.詩題叫《望嶽》,可見作者並未登上泰山,詩中句句都是寫“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遠有近,有虛有實。試以兩句為一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樣的不同?

3.”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中的“鍾”,“割”字用的好,歷來被人稱道,試着分析它的妙處。

4.詩言志,詩歌創作無不是為了傳情達意,這首詩歌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2).遠望泰山,説泰山橫跨齊魯大地,綿延廣闊

近觀泰山雄奇秀麗,巍然聳立的形象

細看泰山,表現在泰山面前深為之震撼和陶醉的感情

最後兩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是作者由望景而產生了登臨的願望

詩人由遠望到近望,由細望到想象將來登嶽遠望之景,全詩以“望”

字貫穿全詩,“望”字成了全詩的線索。在望嶽的過程中表現了作者驚歎、讚美、陶醉、豪邁之情。

(3)鍾--將大自然人格化、擬人化,把大自然寫的有情有義。割--從山的北面看,那照臨下來的陽光像被一把碩大無比的刀切割了一樣,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4.):“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直抒胸臆,表現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頂峯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魄,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它不只是詩人要攀登泰山極頂的誓言,也是詩人要攀登人生頂峯的誓言,它激勵着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七、讀人生

通過對《望嶽》的學習,想想你從中獲得了哪些人生的啟示?

小結:詩人熱情的讚美的泰山的神奇秀麗,流露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尤其是最後兩句,表現了詩人敢於攀登頂峯和俯視一切的雄心壯志,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日子裏能用這句話來時時激勵自己不斷進取,勇往直前!

(八).背誦古詩。(齊背)

課文分析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開篇以設問起句,寫意中遙想,久慕其名,而未得親歷其境。“岱宗”,即泰山。岱是泰山的別名,因居五嶽之首,故尊稱為岱宗。“夫如何”,到底怎麼樣呢?“夫”,在這裏無實在意義。接句自問自答,以誇張手法,極寫“齊魯青未了”的氣勢,放眼望去,一片青翠蒼都,綿延不絕。“齊魯”,春秋時兩諸侯國,後用為該地域的簡稱。泰山北為齊,泰山南為魯。“青未了”,形容泰山山脈綿延深遠,青翠蒼都,從齊到魯看不到盡頭。這一句是遠望,摹寫泰山卧齊魯大地,突出了岱宗的雄偉宏闊的氣勢。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三四句以南北分割“昏曉”的景象寫泰山高聳雲端、萬仞摩天的高偉雄俊。這裏是近望,讚歎大自然把天地間的神奇秀美的景色都聚集在泰山了。泰山的山峯把世界分成兩大部分:陽坡是睛朗的清晨,山後仍是沉沉的`暗夜。這奇偉壯觀的景象真是鬼設神施,造化所鍾。“造化”,指天地自然。“鍾神秀”,天地間神奇秀美皆聚泰山。“鍾”,聚集的意思。

“蕩胸生層雲,決眥人歸鳥。”這兩句是想像之辭。詩人由遠望、近望進而想到泰山氣象萬千,雲氣層生,一定會震盪人們的心胸。使之豁然開朗;站在泰山之上,眼光也會更加敏鋭,連一掠而過的歸鳥也收入眼底。這兩句寫主觀感受,反襯出泰山的雄偉壯麗及其感人力量。“蕩胸”,心頭滌盪,胸襟為之開豁。“蕩胸”,句的意思是,山上層雲疊起,衝擊滌盪着心胸,胸襟為之開豁。“決眥”,眼睛睜大,眼角欲裂,形容極力張大眼睛。“眥”,眼框。“入”,收入眼裏,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