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思鄉詩

思鄉詩詞摘抄

欄目: 思鄉詩 / 發佈於: / 人氣:2.69W

1、水驛江程去路長。——陸游《南鄉子·歸夢寄吳檣》

思鄉詩詞摘抄

2、漸老念鄉國,先歸獨羨君。——簡長《送僧南歸》

3、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4、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5、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

6、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王績《野望》

7、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花落時。——張敬忠《邊詞》

8、恰歸來、南山翠色依舊。——潘希白《大有·九日》

9、家在夢中何日到,春來江上幾人還?川原繚繞浮雲外,宮闕參差落照間。——盧綸《長安春望》

10、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11、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州》

12、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13、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4、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杜牧《贈別》

15、西風來勸涼雲去,天東放開金鏡。——史達祖《齊天樂·中秋宿真定驛》

16、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高適《別董大二首》

17、亂點桃蹊,輕翻柳陌。——周邦彥《六醜·落花》

18、醉後莫思家,借取師師宿。——晏幾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19、鄉國真堪戀,光陰可合輕。——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20、男兒事長征,少小幽燕客。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殺人莫敢前,須如蝟毛磔。黃雲隴底白雲飛,未得報恩不能歸。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舞。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李頎《古意》

21、其三阻涉鯨波寇盜森,中原回首涕沾襟。——李綱《渡海至瓊管天寧寺詠闍提花三首》

22、天憐客子鄉關遠。——蔣捷《虞美人·梳樓》

23、幾度思歸還把酒,拂雲堆上祝明妃。——杜牧《題木蘭廟》

24、那邊雲筋銷啼粉,這裏車輪轉別腸。——辛棄疾《鷓鴣天·送元濟之歸豫章》

25、磧裏徵人三十萬,一時迴向月明看。——李益《從軍北征》

26、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李白《關山月》

27、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

28、歎神遊故國,花記前度。——劉辰翁《蘭陵王·丙子送春》

29、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蘇軾《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

30、他鄉生白髮,舊國見青山。——司空曙《賊平後送人北歸》

31、寂寞避暑離宮,東風輦路,芳草年年發。——薩都剌《念奴嬌·登石頭城次東坡韻》

32、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張籍《秋思》

33、追亡事、今不見,但山川滿目淚沾衣。——辛棄疾《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

34、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35、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36、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

37、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38、客舍似家家似寄。——劉克莊《玉樓春·戲林推》

39、浮紅漲綠魚文起。——賀鑄《惜餘春·急雨收春》

40、祖國沉淪感不禁,閒來海外覓知音。——秋瑾《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41、思歸若汾水,無日不悠悠。——李白《太原早秋》

42、借問屋中人,盡去作商賈。——姚合《莊居野行》

43、便行雲、都不歸來,也合寄將音信。——陸叡《瑞鶴仙·梅》

44、門有車馬客,駕言發故鄉。——陸機《門有車馬客行》

45、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高啟《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46、短景歸秋,吟思又接愁邊。——史達祖《玉蝴蝶·晚雨未摧宮樹》

47、歎息繁華地,興廢兩悠悠。——袁去華《水調歌頭·定王台》

48、莫嫌白髮不思量,也須有、思量去裏。——辛棄疾《鵲橋仙·送粉卿行》

49、東風漸綠西湖柳,雁已還、人未南歸。——周密《高陽台·送陳君衡被召》

50、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相見歡》

51、男兒少為客,不辨是他鄉。——李流芳《黃河夜泊》

52、身是客、愁為鄉。——史達祖《壽樓春·尋春服感念》

53、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説江南好》

54、故國傷心,新亭淚眼,更酒瀟瀟雨。——王瀾《念奴嬌·避地溢江書於新亭》

55、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杜甫《夏夜歎》

56、夜來幽夢忽還鄉。——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57、不盡眼中青,是愁來時節。——張元幹《石州慢·寒水依痕》

58、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

59、思欲委符節,引竿自刺船。——元結《賊退示官吏》

60、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張炎《解連環·孤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