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名師課堂實錄

欄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發佈於: / 人氣:1.08W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描寫農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發詞人的閒適心情,筆觸輕快活潑,使人有身臨其境的真實感。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名師課堂實錄

一、 範讀課題,自主解題

師:今天我們學習《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讀題目時老師為什麼在中間停頓一下?

生:因為“西江月”是詞牌,“夜行黃沙道中”是題目。

師:對!你們對課題還有哪些瞭解?

生:我知道“黃沙”是指黃沙嶺。黃沙嶺在江西上饒四十里乾元鄉。

生:題目的意思是晚上作者在黃沙嶺的一條小道上散步。

生:我還知道詞的上半部分叫上闋,下半部分叫下闋。

[點評:開門見山,入課乾淨利索,直接導向課題的解讀。“你們對課題還有哪些瞭解?”以此引出學生的已有知識,課堂起點立足於當下,是目中有人的教學。]

二、 初讀全文,讀通讀順

(生自由讀全詞)

師:好!誰願意讀給大家聽一聽。

(生讀全詞)

師:他讀得怎麼樣?

生:“見”讀xiàn,不讀jiàn

師:對!為什麼讀“xiàn”?

生:就是出現的意思。

師:請你把這一句再讀一讀。

(生讀最後一句)

師:這個“xiàn”,還在什麼地方見過?

生:“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師:記性真好!我們一起讀一讀全詞。

(生齊讀全詞)

[點評:讀通讀順,是深入文本的基礎。教者沒有平均用力,因疑而教,抓住最易錯的字,鏈接已知,強化感知。]

三、 自讀自悟,入境抒情——上闋

師:讀得很好!下面請同學們默讀上闋,不懂的地方畫上“?”,小組討論討論。

(生分小組學習,教師參與並指導)

師:好,剛才我發現第一組的同學先自主學習,然後各自帶着問題共同討論交流。第三組呢?

生:我們先作了分工,然後獨立完成各自的任務,最後再彙報交流。

師:看來你們挺注重合作效率。誰來説一説,你讀懂了什麼?

生:我知道“驚鵲”就是鵲兒被驚醒。

生:“鳴蟬”是指蟬兒鳴叫。

生:老師,“別枝”是什麼意思?

師:誰來幫幫他?

生:我知道“別枝”就是旁枝、斜枝。

師:那麼這一句什麼意思?

生:“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就是月光明亮,驚醒的鵲兒飛繞在樹枝上。清風吹來,半夜裏蟬兒鳴唱。

生:老師,我不認為是明月驚醒了鵲兒,也可能是作者的腳步聲驚動了鵲兒。

師:有道理,詞留給我們想象的空間是很大的。這幅畫面是明媚而柔和的,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一想(師讀生想),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生:明亮的月光下,驚醒的鵲兒飛離樹枝,半夜裏清風吹拂,傳來聲聲蟬鳴。

師:黃沙嶺的景色多麼迷人啊!能讀出這種感受嗎?一起體會一下。

生(齊):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師:還讀懂了什麼?

生:“稻花香裏説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展現的畫面是:稻花飄香,農民們在談論豐收的年景;蛙聲陣陣,吸引許多行人側耳細聽。

生:老師,我有不同的看法。

師:好!你説説看。

生:我認為這裏的兩句應倒一下,“聽取蛙聲一片,稻花香裏説豐年”。青蛙專吃害蟲,一片蛙聲説明青蛙很多,青蛙多,害蟲就少,豐收也就大有希望。稻花飄香又預示着豐收,因此,這裏是青蛙在爭説豐收,作者運用了擬人手法。

[點評:“文貴自得,書忌耳傳”。對上闋的解讀教師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自主閲讀、互動交流,構建了一個相互啟發的對話場。學生步入個性化閲讀的天地,獨特見解灼灼閃光。]

師:你想象豐富、見解獨特,了不起!掌聲!“説豐年”的是農民還是青蛙,各人見解不一樣,重要的是讓讀者體會到豐收的喜悦!誰能把這種喜悦讀出來嗎?

生:“稻花香裏説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師:多少年來,與農民朝夕相處的辛棄疾,看到黃沙嶺這喜人的豐收景象,他能不高興嗎?男生齊讀!

男生(齊):“稻花香裏説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師:“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農民豐收多不容易啊!辛棄疾怎能不為農民高興呢?女生齊讀!

女生(齊):“稻花香裏説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師:[課件]“蓑笠朝朝出,溝塍處處通。人間辛苦是三農。要得一犁水足望豐年。”朝朝出,天天望,一份耕耘終有了一份收穫,辛棄疾又怎能不為農民興奮呢?齊讀!

生(齊):“稻花香裏説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師:這裏不僅有稻花飄香,更有辛棄疾心頭漾起的興奮和愜意!再讀!

生(齊讀):“稻花香裏説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師:一路上,風景如畫,天籟如歌,誰讀一讀詞的'上闋?

(生讀上闋)

師:不錯!如果將“驚鵲”“説豐年”讀重一點,心情會更愉快。誰再來體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