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勸學

初中生讀《勸學》的讀書心得

欄目: 勸學 / 發佈於: / 人氣:3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心得怎麼能落下!那麼你真的會寫讀書心得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中生讀《勸學》的讀書心得,歡迎閲讀與收藏。

初中生讀《勸學》的讀書心得

初中生讀《勸學》的讀書心得1

《荀子》全書三十二篇,而以《勸學》為首,非常符合修道的次第。《勸學》又以“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開篇。學習是貫穿修道始終的。沒有正確的見地只能是盲修瞎煉。然而學習又得先有目標。應該“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這也是教育的根本方向。這種聖賢教育與功利教育的區別就是“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

《勸學》這篇最重要的就是講到了明心見性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有德才能明道。但德是一切眾生所共有的,謂之性德。然而僅有性德是不行的。因為眾生的性德被無明給矇蔽了,無法顯示其光明清淨的妙用,反而顯示出污濁的身心世界,令眾生枉受輪轉六道的痛苦。

只有依靠修德才能使性德的清淨光明顯示出來。修德就是積善,積善即是明道的資糧。善法有世出世間的不同。這種不同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行者自己的心志之強弱。所以即使儒家的道,也並不是侷限世間的,這種理解是非常膚淺的。儒家之道行之極處也是可以出世的。當然,在一切出世法中,佛教是最為高超圓滿的。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這絕非凡夫之境界。眾生本來是神而明之的,之所以會變成愚昧,實在是性德被障礙的緣故。因為修德而顯出性德,神明不過是性德之用而已,荀子知曉其是自得,非從外來。“聖心備焉”,聖心即是真心,“備”者恢復也,去妄顯真。荀子所在的時代,佛教尚未傳入中國,但絕不可説中國即無悟道者,佛經亦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初中生讀《勸學》的讀書心得2

讀了荀子的《勸學》,我不僅被文中優美的語言和生動而深刻的比喻而深深吸引,更重新思索了“學”所藴含的豐富內容。就像文章開篇所談到的:“學不可以已”,無數句古語在鞭策着我們去學習,如“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一個漫長而終身需肩負的使命,又需要點點滴滴積累的堅持。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付出努力與汗水的人,即使擁有方仲永一樣的天資,也終將一事無成,而許多天資平平卻在後天懸樑刺股、堅韌不拔地奮鬥、學習的人,也獲得了他們的努力應得的成就。

古人勸學的例子數不勝數。"昔孟母,擇鄰處。"孟母三遷,只為孟子能有一個優越的學習環境,至此專心致志不受干擾:斷織勸學,只為兒子明白“駑馬十駕,功在不捨”的道理:樂羊子妻,引刀趁機,只為證明學習與織布一樣,需日積月累,“遂成丈匹”。無數個千古流傳的故事告訴我們——學習,不是一件可以速成的事,需要堅持不懈,需要腳踏實地,需要付出艱辛,需要矢志不渝。

我們作為學生,學習是我們的天職。雖然我們每天都在學習,但是我們中的大多數並沒有達到“學習”二字真正的要求。學習不僅僅是不遲到不早退,不僅僅是守紀律做作業,學習是一種無時無刻不虛心上進的態度,學習是一種永無止境不懈怠的追求。想到平時的`我們,把寫作業、背課文當成一種壓力和任務,應付差事,草草完成,不琢磨也不深究,這樣的我們永遠難以取得長足的進步!讀完這篇課文後,我決定樹立一個新的學習態度,嚴格要求自己,注重細節,勤學好問,不斷進取,將“學習”當成一種樂趣,一種使命,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一個合格的學生,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為自己的理想和人生負責。

初中生讀《勸學》的讀書心得3

《勸學》是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荀子所寫的,顧名思義,《勸學》裏講的就是勉勵,鼓勵大家學習,在高中生活中,我有幸學到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勸學》,這篇文章給了我許多啟迪,讓我受益匪淺。

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有堅持不懈的學習精神,許多學生都明白這個道理,但學習是一件很苦的事情,能堅持下來真的很不容易,可能堅持下去的就是成功者。但如果你三天打漁兩天曬網,那肯定不可能成功。

有恆心,有毅力是所有成功人士的必備條件,做事情不能怕吃苦,堅持到底就是成功!正如文中所説:“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人天分的高低各不相同,但即使你天資聰穎,但不好好學習,還是不如那些天分一半,但堅持不懈努力學習的人。

粗粗的鐵棒可以磨成繡花針,那是何等的毅力!司馬遷一生走過無數地方才寫出《史記》一書,徐霞客一生用雙腳踏遍祖國所有的名川大山,最終寫成了《水經注》。古人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讚揚與學習。

有了這樣堅持不懈的學習精神,再加上專一的目標,那就如同如虎添翼,做事情也會事半功倍。正如文中所説:“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我們要是今天學樂器,明天立志成為歌手,後天又要學畫畫,那以這種朝三暮四,做事不專心致志的態度,到頭來只會像狗熊掰棒子一樣——一無所獲。

人的一生是緊張而又忙碌的,我們的人生應高是豐富多彩的,為了過一個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那就學一學十駕的駑馬和用心專一的蚯蚓吧!

初中生讀《勸學》的讀書心得4

戰國末期我國著名哲學家和教育家荀子在《勸學》中寫道:“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鏤刻而不能堅持下去,就連朽木也不會被折斷;但若堅持一直不停地鏤刻,就是金屬、石頭也會被鏤穿。

學習特別需要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不能淺嘗輒止,不能一知半解就自以為是,更不能稍遇挫折就委靡不振,這樣是不能成大器的。

學習和生活中,很多失敗並非必然,而是因為過早的放棄。堅持,勇往直前,迎接挑戰,就有了成功的機會,雖然堅持到底未必一定能成功,但半途而廢,則肯定不會成功。德國化學家李比希研究海藻時未能鑽研到底,結果與新元素失之交臂;漢代史官司馬遷在遭到殘酷的刑法之後,持之以恆,歷時十三年終於寫成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輝煌鉅著《史記》,名垂青史!

對於一個胸懷大志的人來説,任何障礙和困難都不能阻止他前行,只要有百折不撓的信念,就會有戰勝一切的可能。也許,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難免會讓我們感到沮喪,但如果因此而停下腳步,甚至退縮,將永遠到不了成功的彼岸。

悲觀的人把前進道路上的挫折和低谷看成厄運,樂觀者卻把不幸和困境當作奮起的台階和動力。一旦確立好正確的目標,就持之以恆地朝着這個方向努力,前進的道路有曲有折,前進的速度有快有慢,但堅持,唯有堅持,鍥而不捨、永不言棄,我們才有機會品嚐勝利的甜美與酣暢!

初中生讀《勸學》的讀書心得5

《勸學》是荀子流傳最廣的著作之一,現在更是選段被編入教材之中讓廣大中學生閲讀體會。其中飽含着荀子對於學習這件事的重視和希望後人不要忘記學習的敦敦教誨。這篇文章開門見山,直接就是提出了主題,勸告後人學習不可以停止,必須要“活到老學到老”,之後又用了大量的例子從學習的意義、用處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闡述。大量的比喻、舉例是本文的主要特點,更好的突出了主旨,闡明瞭要義。文章的第一句就是“君子曰:學不可以已”,君子是儒家文化中一種極高的思想境界,荀子借君子之口説出這個看法,表示了他對於這個問題的重視。

荀子為什麼會提出這個問題呢?首先從思想上荀子認為人性本來就是惡的,所以要依靠後天的學習來改變這個本性,來解決這一問題,再來接下去荀子又舉了不少的例子來説明學習對於改變人的素質、文化水平有着巨大的作用,還提出了學習的方法認為學習不能埋頭苦學需要藉助外物、向現實學習,所以荀子會説“善假於物也”。這些都是荀子基於實際、基於自身的經驗提出來的。

接下來荀子又講到學習中需要注意的事項,首先就是堅持,針對很多人學習都是三分鐘熱度的狀況提出了必須要鍥而不捨才能有所成就,也切合了學習不可以停止的主題。還提到了學習時的心態,切忌心浮氣躁,必須腳踏實地,專心致志。

全文從學習的態度、學習能帶來的幫助、學習的重要程度等多個角度論證了“學不可以已”這個論點,全篇少有直接説理,多用比喻等方式來闡述論點,使得全文更加形象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