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沁園春

沁園春再到期思卜築翻譯賞析

欄目: 沁園春 / 發佈於: / 人氣:1.55W

《沁園春·再到期思卜築》作者為宋朝文學家辛棄疾。其古詩全文如下:

一水西來,千丈晴虹,十里翠屏。喜草堂經歲,重來杜老,斜川好景,不負淵明。老鶴高飛,一枝投宿,長笑蝸牛戴屋行。平章了,待十分佳處,著個茅亭。

青山意氣崢嶸。似為我歸來嫵媚生。解頻教花鳥,前歌後舞,更催雲水,暮送朝迎。酒聖詩豪,可能無勢,我乃而今駕馭卿。清溪上,被山靈卻笑,白髮歸耕。

【前言】

《沁園春·再到期思卜築》是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的作品。作者被罷免在帶湖閒居,來到期思想要卜建新居,着手規劃建築“千丈晴虹,十里翠屏”的期思,表現出作者重回田園,見到秀美的田園風光時的欣喜之情,也隱含着受挫的感慨。全詞風格曠放而豪邁。

【註釋】

⑴卜築:選地蓋房。卜:占卜。古人蓋新居有請卜者看地形,相風水以定宅地的習俗,也稱卜宅、卜居。

⑵經歲:一年後,此泛言若干年後。

⑶斜川:在今江西省都昌縣,為風景優美之地。陶淵明居潯陽柴桑時,曾作《斜川詩》。詩前有小序略記其與鄰居同遊斜川的情景。辛詞以斜川比期思。不負:不辜負

⑷蝸牛戴屋行:蝸牛是一種很小的軟體動物,背有硬殼,呈螺旋形,似圓形之屋。爬動時如戴屋而行。

⑸平章:籌劃,品評。着:此作建造講。

⑹崢嶸:高峻不凡貌。

⑺嫵媚:此處形容青山秀麗。

⑻解:領會、理解。頻:屢屢不斷。

⑼酒聖詩豪:指酷愛詩酒的人。“可能”兩句:語出陶淵明《晉故徵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東晉孟嘉為桓温都下長史,好遊山水,至暮方歸。桓温曾對他説:“人不可無勢,我乃能駕馭卿!”辛借其語。乃:卻。駕馭:主宰,統率。卿:“你”的美稱,此指大自然。

⑽山靈:山神。

【翻譯】

一條溪水從西面來,晴空萬里映射出千丈長虹,十里的青山像翠綠的屏風,迤邐蜿蜒。叫人喜歡的是:草堂經過一年的修建已經好了。我像杜甫二次來到草堂。這裏的風光像斜川那麼美麗,總算沒有辜負熱愛山水的陶淵明。我像老鶴高飛天空,有一條可以棲息的樹枝就滿足了。我長笑一些人像蝸牛似的戴着屋到處爬行。對期思這個地方的建築,我都規劃和評論過了,待我找一個十分美好的地方蓋上小茅草亭子。

挺拔險峻的青山,氣勢磅礴,一片生機,像是為了歡迎我回來,表現出嫵媚可愛的姿態。為解除憂愁,調教花鳥在我的前後唱歌跳舞。更能催令雲和水暮送朝迎我來這裏遊玩。我是喝酒的聖人,吟詩的豪傑,但不是官員,我可能已經失去了權勢,但我告訴花、鳥、雲、水,我仍然可以統率你們。我站在清清的溪水上面,卻被山神看見了,它嘲笑我,説我的頭髮白了,已經是罷職回家種田的人了。

【賞析】

這首詞將作者重回田園,見到秀美的田園風光時的欣喜之情,借期思卜築的所見表達得妙趣橫生,同時也隱含着幾許感慨之意。

詞的上片,描繪期思秀美的山水風光,表明作者要在此地選地造屋的意圖。起韻總攬期思山水,看見在翠色屏風般圍繞的萬山中,一條水從西邊流出,在山間形成巨大的瀑布,宛如千丈白虹,從晴天垂下。此處“翠屏”寫山,表現出山的秀麗,“千丈晴虹”形容瀑布,化動為靜,化力為美。而在美中依然有足夠的氣勢。把期思這個小山村的地理環境形容得雄奇秀逸,流露出作者的不勝欣喜之情。接韻以一“喜”字,領起一個參差對仗的“扇面對”,直接點明自己的喜歡。作者借杜甫經亂之後得以重回他所欣愛的成都草堂的'喜悦,和陶淵明隱居柴桑時對斜川的讚美,來表明自己類似的心情。從中看不出作者被罷官的失意,説明作者與上次被罷免的心態不同,對於官場這塊“雞肋”似乎已經無所留戀。“老鶴高飛,一枝投宿,”長笑蝸牛戴屋行,以帶有濃郁感情色彩的議論,表明自己志同老鶴,隨遇而安,棲身一枝,即可逍遙的曠達的人生態度,並以那戴屋而行、為物所累的蝸牛做對比,顯示出不肯卸下物質重擔者的愚蠢。這一句是承接上文描繪期思的美和欣喜而來,同時又為下文“卜築”於此做了鋪墊。最後一句正面點出卜築的意思。

下片以擬人手法,敍寫作者寄情山水的樂趣。寫得融情入景,意象靈動而筆力遒勁。接下來兩句,遙接開始的“十里翠屏”一句,總寫青山對自己歸來的歡迎。作者賦予青山以人的性格和感情,説這高峻的青山,本來是意氣崢嶸,頗不趨俗的,現在為了歡迎自己回來,竟然顯出一副嫵媚的樣子。以下用一個“解”字,領起一個扇面對,專寫青山的嫵媚。説青山懂得驅使花鳥雲水,對作者頻頻前歌後舞,暮送朝迎,殷勤,盛情之狀可掬,足以令自己樂而忘憂。這裏用筆靈活,意態嫵媚,本來作者自己喜歡這山中風光,見到花歌鳥舞、雲水來去十分歡欣,可是偏翻轉來説,從青山的角度來描寫。下句順勢寫作者對此佳山好水的逢迎,感到心曠神怡,並油然升起了駕馭它的豪情。詞人説:做為一個酒聖詩豪,怎麼能夠沒有“權勢”呢?既然你這青山對我如此有情,我於是從今天開始要駕馭你了。在這裏,作者以酒聖詩豪自居,以主宰山水自許,表現出他的豪邁。然而,作者以山水主人自命,也隱含着無所事事,一腔才情只落得駕馭山水的悲涼。結尾由前文的興高采烈,轉入托笑山靈的自嘲,嘲笑自己一事無成,白髮歸耕的失意。前文明快喜悦的調子,產生了一個出人意外的跌宕,暗示出作者受挫失意的心情。

全詞即興抒懷,指點山河,妙用比喻和擬人手法,造出一個雄奇嫵媚兼容的意境,風格曠放而豪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