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沁園春

沁園春 長沙 賞析

欄目: 沁園春 / 發佈於: / 人氣:1.78W

【原文】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天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户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註釋】

①沁園春:詞牌名,由東漢的沁水公主園得名。

②橘子洲:在長沙附近的湘江中。

③舸(gě):泛指船:此指大船。

④同學少年:毛澤東於1913年至1918年就讀於湖南第一師範學校。1918年毛澤東和蕭瑜、蔡和森等組織新民學會,開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動。

⑤沉浮:比喻事物盛衰、消長。

⑥遒(qiú):強勁有力。

⑦崢嶸歲月稠:不平常的日子是很多的。崢嶸:山勢高峻,比喻超越平常,不平凡,不尋常。稠:多。

⑧悵寥廓:面對廣闊的宇宙惆悵感慨。

⑨擊水:這裏指游泳。

⑩淺底:清澈的水底。

【譯文】

在深秋一個天高氣爽的日子裏,我獨自佇立在橘子洲頭,眺望着湘江碧水緩緩北流。看萬座山變成了紅色*,一層層樹林好像染過顏色*一樣;滿江秋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風破浪,爭先恐後。鷹在廣

闊的天空裏飛,魚在清澈的水裏遊,萬物都在秋光中爭過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對着無邊無際的宇宙,(千萬種思緒一齊湧上心頭)我要問:這蒼茫大地的盛衰興廢由誰決定,主宰?

回到過去,我和我的朋友,經常攜手結伴來到這裏漫遊。在一起商討國家大事,那無數不平凡的歲月至今還縈繞在我的心頭。同學們正值青春年少,風華正茂;大家躊躇滿志,意氣奔放,正強勁有

力。評論國家大事,寫出這些激濁揚清的文章,把當時那些達官貴人,軍閥官僚看得如同糞土。大家是否記得,當年我們在江水中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幾乎擋住了疾駛而來的小船?

【賞析一】

在我國的詩史上,第一個大量描繪自然美,並把對自然美的描繪對國家和人民的命運的關切結合起來的詩人是屈原。這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一個優良傳統。毛澤東的詩詞繼承了這個優良傳統。他善於把自

然美與社會美融為一體,通過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藝術形象,表現出社會美的內容。

特別是本詩的最後三句,以設問結尾,巧妙回答了“誰主沉浮”的問題。正像當年中流擊水那樣,勇敢地投身到革命的風浪中,急流勇進。

【賞析二】

“自古逢秋悲寂寥”,劉禹錫的這句詩描述了中國傳統文人對秋的態度,所謂“怨女懷春,處士悲秋”,在古典詩文裏,“秋”常常用來傳達離別的孤寂,凋零的落寞,宦愁羈旅的痛苦,年華易逝的感傷……寫秋而寫得色*彩絢爛,朝氣蓬勃的,古往今來,寥寥可數,其中毛澤東《沁園春 長沙》一闕,氣象闊大,境界高遠,堪稱絕唱。

同是寫秋,為什麼毛澤東筆下的秋景能獨標高格,獨領風騷?答曰:時也,地也,人也。

我們先來看看詩人寫作的地理環境。

湘江是湖南最大的河流,全長八百多公里。沿江兩岸風景秀麗,尤以橘子洲久負盛名,春來,水光瀲灩,沙鷗翔集;秋至,柚黃桔紅,一片清香。更兼地勢開闊,四面環水,西望嶽麓山,東臨長沙城。在上個世紀初,環境污染還不嚴重,那時漫步橘子洲頭,極目遠眺,“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的景象,應該基本是寫實的。景能生情,所謂“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詩人得江山之助,故能逸興橫飛,豪情滿懷。

中國的讀書人,自古有登山臨水的傳統。只因登山臨水,遊目騁懷,能極大限度地拓展我們的視野,從而使我們可以超越芸芸眾生、茫茫塵世,超越狹小的個人空間,昂首天地,將生命人格與精神情感,伸張於無限寥廓的宇宙。所以司馬遷寫《史記》,不僅要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飽覽祖國壯麗山川,其文才能汪洋恣肆,瑰麗雄偉,正是這個道理。

當然,曾在湘江漫步,在橘子洲頭遠眺的詩人何其多矣,為何只有毛澤東能寫出氣勢磅礴的《沁園春 長沙》?須知湘江不只是有鷹擊長空,魚翔淺底的壯麗,它也有接天蓮葉,映日荷花的嫵媚;它不只有百舸爭流的豪放,也有漁舟唱晚的婉約;它不只有弄潮兒中流擊水的英姿,也有采蓮女無端隔水拋蓮子的旖旎風光,浪漫故事呀。

自古有非常之人,乃作非常之語,乃成非常之事。毛澤東一生是非功過,且留待後人評説,但他無疑是一位英才傑出之士。少年毛澤東還蝸居偏僻的韶山沖時,已露崢嶸頭角,已見志向高遠。父親為他安排的人生,是去學徒經商,將來作一個精明的買賣人。正所謂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小小的毛澤東,此時已從書中朦朦朧朧瞭解到外面的世界,他幼小的心靈深處,已開始閃耀着理想的光輝,已開始燃燒起了奮鬥的激*情,他哪裏甘願接受父親的安排呢?經過頑強的鬥爭,他終於爭取到機會,走出了荒蠻的山溝。他十六歲寫下的《離鄉詩》:“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雖是稚子口角,已見出非凡的胸襟抱負。到長沙後,毛澤東眼界大為開闊,他博覽羣書,接觸時事,漸漸明確了以天下為己任的人生理想。故以詩言志,發為聲口,自然立意高遠,氣象宏偉,而不屑為賦新詞強説愁,不屑鴛鴦蝴蝶,雪月風花,作呢呢兒女子語。毛澤東所有的詩詞中,寫到愁的只有五處,其中只有贈給楊開慧的一首《虞美人》:“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夜長天色*怎難明,無奈披衣起坐薄寒中。曉來百念皆灰燼,倦極身無憑。一鈎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真正寫得纏綿婉轉,流露出少年初戀的情懷。其它四首詩中的愁,迥異於傳統文人的愁緒,《五古 挽易昌陶》:“愁殺芳年友”,並不是無端的閒愁,而是對友人英年早逝的痛惜;《七古 送縱宇一郎東行》:“無端散出一天愁,幸被東風吹萬里”,送別友人,雖有傷別之情,但更多的是對志同道合的友人的期許,令人想到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西江月 秋收起義》:“秋收時節暮雲愁,霹靂一聲暴動”,這愁哪裏是愁!分明是一種對艱難時局的憂患意識,一種鐵肩擔道義的責任感。另一首送別楊開慧的詞《賀新郎》:“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侶,”英雄亦有多情日,寫出與愛侶的分別的依依不捨,但這種情感瞬即被另一種更偉大的情感所代替,“憑割斷愁思恨縷,要似崑崙崩絕壁,又恰象颱風掃寰宇,重比翼,和雲翥。”在作者的心裏,為共同的理想而奮鬥,才是愛情的真諦。

在歷史學家看來,時勢造英雄,英雄推動時勢。五四時期是一個風起雲湧的時代,這時代為毛澤東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能的舞台,而毛澤東,沒有辜負這個時代,他把自己的生命力,淋漓盡致地張揚到了一個極致。偉大的時代的潮流與偉大的英雄人物風雲際會,共同譜寫了一首雄偉壯麗的交響曲,而《沁園春 長沙》,不愧是這首交響曲中一個激越高亢的音符!

Tags:賞析 沁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