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紅樓夢

初三《紅樓夢》有感集錦7篇

欄目: 紅樓夢 / 發佈於: / 人氣:1.51W

初三《紅樓夢》有感1

一部含笑的悲劇。《紅樓夢》不只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而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偽、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

曹雪芹筆觸下所創造和熱愛的主人公是那些敢於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階級的貳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偽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又是金玉姻緣。一邊是封建社會下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為我們展現了這場無聲的較量。

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濃縮了這場較量的全部硝煙,“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質本潔來還潔去”,在面對封建禮教下的種種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為代價,質本潔的追求始終不棄。

我們感歎賈、林兩人愛情的悲劇的時候,看到了造成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個性,她的個性與當時的世俗格格不入,無法與社會“融合”,她的自卑情結正是她自尊的體現,也是她悲劇的開始。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林黛玉作為靈魂人物,她與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叢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林黛玉的自卑情結是命運所賜,也以此寫成了她的命運。

《紅樓夢》博大精深,常讀常新,人人有感,次次有悟才是它的不朽魅力。

初三《紅樓夢》有感2

在被時間沖淡的歲月裏,或許我們只有一些零零散散的記憶,不過,在我的腦海中,《紅樓夢》這本書讓我記憶猶為清晰,久久地印在了我的記憶中,揮之不去。

紅樓夢裏可愛的女孩不少,而我卻偏偏喜歡那個古靈精怪的女子——晴雯,如果你問我喜歡她什麼,那我就會毫不猶豫地説:喜歡她風一般的性格。

諸多女子之中,林黛玉最為有才,她的《葬花吟》可以説是前無古人,可她太過嬌氣、孤傲,那可謂雲一般的女子。寶釵最為智慧,她的李代桃疆之計可以説是天衣無縫,可她太過世俗,那可謂雨一般的女子。鳳辣子最為有趣,她的精算細謀,可以説是舉世無雙,可她又太過狠毒無情,那可謂電一般的'女子。晴雯則不一樣,她智慧而不耍手段,靚麗而不染世俗,世界女子可愛之處幾乎凝聚於她一身,那是風一般的女子!

最初認識晴雯是在那怡紅院下,我還記得她臉上掛着頑童似的笑臉,將扇子撕得“滋滋”作響,惹得寶玉高興得拍手叫好,裘人則氣的不可開交,正所謂“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僅僅因幾把香扇,便讓我喜歡上了這個會笑會鬧的女孩。大觀園裏,願意如此笑給大家看的,也就只有她了。她率真不計後果,如此放縱,給她添了幾分英氣,也埋下了禍根,正如風一樣,悄然而來,又毫無顧忌地消逝而去,所謂來無影,亦去無蹤。

再次看到晴雯,是在昏黃的燈下。生病了,卻還堅持給寶玉補衣裳。昏暗的屋子裏所傳出來的斷斷續續的咳嗽,至今依然那麼真切地在我耳邊迴響。甚是淒涼啊!那份屬於她的大膽豪爽,可與她一比高下的也只有尤三姐了,可尤三姐哪有她的那份純真。

最後一次遇見晴雯,不再是那雕粱畫棟的怡紅院,而是在那間破舊的小屋裏,那才是她的家。生病的晴雯雖然遠離了富貴的環境,但她依舊神彩照人,這是多麼難得!縱觀歷史,多少鬚眉英雄被困時總免不了淚如雨下,可晴雯沒有,她傲然而立,依舊如風。

直至生命的盡頭,她也只是化為一縷清風,輕輕地歸去了……

好一種風一般的做派,好一位風一般的女子!

初三《紅樓夢》有感3

紅樓夢不過是時代的一場夢,輕易興衰的一場夢,只不過是造化弄人罷了。

另外,曹家也一樣,作者曹雪芹身處一個功臣之家,富貴的人生卻在一夜之間敗落。曹雪芹過着悽慘的生活。賈家何嘗不是如此呢?經久未衰的一個大府在一夜之間敗落。哀呀!

全文以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作為貫穿全文的一條主線。其實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正是因為生於如此家庭,才會以悲劇結尾。本是愛,卻因凡塵干預,以悲劇收場,賈寶玉也剃髮成僧了卻塵緣。

賈府之奇,竟有寧、榮二府。人物大小不計400餘人。其中甚有奇人。十二金釵甚奇也,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賈探春、史湘雲、妙玉、賈迎春、賈惜春、王熙鳳、賈巧姐、李紈、秦可卿,皆是奇女子。王熙鳳以“辣”著稱,人稱“鳳辣子”,行為風風火火,言語直接。還有賈家四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是也,也應了“原應歎息”之意。林黛玉,內慧外秀,不慕榮華富貴,“此女人間有幾個?”

賈家敗落之因甚是多。一、府內人口眾多、主僕上下,事務繁忙,竟無一人出手管理、謀劃。二、賈家三代人人丁雖旺。自是個個遊手好閒的,誰人治家興家呀!三、賈府講究排場,不能節儉,面子還在,但是錢財早已虧空。四、日常生活之中,嫡庶之間、奴僕之間,矛盾比較複雜……賈府之敗落,因由太多。

封建貴族沒落的生活不過如夢一場,夢醒一切散盡罷了。太多錯綜複雜的人事糾葛、矛盾衝突。紅樓夢豈不是夢紅樓而已。

初三《紅樓夢》有感4

紅,一個絢麗卻殘忍的顏色,倚望紅樓,只是一場“夢如人生”的開始,一個虛緲卻入骨的悲傷之愛,正如“無非始於榮華,終於憔悴,感慨身世,追緬古歡,綺夢既闌,窮愁畢世”,寶玉如是也……

性格決定選擇。一個人,他的性格選擇了什麼樣的`思想,每天面對自己和別人選擇什麼樣的情緒,一切取決與性格。

人生在紅塵中雲遊,命運在性格中行走,“喜笑怒罵,倜儻風流,興衰榮辱,成王敗寇,浮華如煙雲,可看不可留;往昔死雲煙,傷懷闌珊後。狂年幼,貽笑傳遍天下口;悲白首,銀絲萬丈織成愁。遠慮近憂,枉然如酒,歲月釀,漫心頭……”紅樓夢,亦是如此,人生的悲歡離合,坎坷相伴,如淚,數不清;似水,柔無骨。

回望清,寶玉“面若中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視而有性”明明……可惜了清靜,天石乃仙之通靈也,何圖戀凡俗濁氣?人生非安非樂非清也。

賈寶玉受時代的侷限,一直找不到屬於自己現實生活的出路,他的理想無疑是對封建主義的否定,可他這種叛逆卻十分朦朧,帶有濃厚的傷感主義與虛無主義的色彩。賈寶玉的叛逆雖然無比失敗,但讓《紅樓夢》這部千古奇書無比成功。

叛逆是種精神,是青春不死的見證,是推動礫石前進的車輪,是張揚個性的資本。每一種叛逆的命運都是傳奇,永遠在文明的長河裏演義。因為多彩的世界不只是蒼涼的黑白,所以是皆不論成敗。

《紅樓夢》是自古的悲傷之愛,是心中的真是渴望。

初三《紅樓夢》有感5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這是朱自清作品《匆匆》當中的片段

《紅樓夢》——一部小説,後來改編為電視劇,若不在乎當時作者的社會背景,你可能會有不同的感悟。

我將《紅樓夢》與《匆匆》聯繫到一起,得到了一個啟示——人生苦短,世事無常。

《紅樓夢》當中人物思想各有千秋。

林黛玉:憂鬱,喜散不喜聚,喜靜不喜動,什麼事多從其反面來考慮……薛寶釵:老於世故,任事八面玲瓏待人一團和氣,善於適應環境……晴雯:被稱為林黛玉的影子,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刀子嘴,豆腐心,爭強好勝……王熙鳳:狠毒潑辣,貪財好勝……賈寶玉:無故尋愁覓根,有時似傻如狂,潦倒不通庶務,愚頑怕讀文章。經歷了家境的盛衰,看破紅塵,遁世而去。

古有憂國憂民的岳飛。文天祥,女子李清照。花木蘭……今有救國救民的雷鋒。劉胡蘭……《紅樓夢》中的大部分人沉浸於吟詩作對,吃喝玩樂,只是享受。和他們比較,其生活真是毫無意義。

生與死,冷與熱,哭與笑,這些都不是簡簡單單形成的。與其探討它,還不如修身養性,融於社會做貢獻,所以,我認為:人生的目的在於提升自己的境界並服務於社會。

人生苦短,世事無常。只有用有限的生命做無限的事,人生才有意義,才能綻放出美麗的生命之果。

初三《紅樓夢》有感6

今年斷斷續續的又讀完了一遍《紅樓夢》,掩卷而思,真有一種“雲深不知處”之感,紅樓中那些可愛又可憐的女孩兒,牽動着古往今來多少人的心啊。

曹雪芹筆下的人物都獨具人性,千人千面,沒有絲毫的雷同首先要説的就是黛玉,黛玉多愁善感,體弱多病,身世孤單,精神壓抑,加上寄人籬下而又性情高傲敏感,使得自己十分脆弱。黛玉初進賈府時,時時小心,事事謹慎,言談舉止慎之又慎,恐怕被別人恥笑。

第一次見到寶玉其人時,油然而生了一種親切感。而寶玉眼中的黛玉,自然與眾人眼中的不同,“這個妹妹我曾見過”。所以當發現這個“神仙似的妹妹”沒有玉時,竟摘下自己的玉,狠命摔去。

很多人喜歡黛玉,不喜歡寶釵,我也佩服黛玉的美麗才情,但總覺得大家閨秀就應該如寶釵般大度有氣量,不要像黛玉般小肚雞腸、尖酸刻薄。寶釵博學多識,深沉理智,端莊賢淑,然而也是一個苦命的女子,她的出嫁其實更多的是遵從母親之命,嫁給了一個不愛自己、亦不被自己所愛的丈夫。

賈母説她的一段話我很喜歡;“大凡一個人,有也罷沒也罷,總要受得富貴耐得貧賤才好。頭裏他家這樣好,他也一點兒不驕傲,後來他家壞了事,他也是舒舒坦坦的。待他好,他是那樣安頓,一時待他不好,不見他有什麼煩惱。我看這孩子倒是個有福氣的。”做人就應該這樣,但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

紅樓女兒們個個個性鮮明、美麗可愛,《紅樓夢》這本書每次讀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它真是一本值得我用一生去品讀的好書。

初三《紅樓夢》有感7

《紅樓夢》乃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曹雪芹花了大半輩子寫了這本名著,裏面個個人物都

描寫得十分細緻,栩栩如生,潑辣張狂的王熙鳳、大氣温柔的薛寶釵、愚頑痴情的賈寶玉等等人物、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清麗脱俗的林黛玉。

就在《紅樓夢》的第三回中,有這一段描寫林黛玉的話: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比西子勝三分。一看這話,就體現出林黛玉雖久病纏身,但也長得十分動人秀麗。

林黛玉雖然長得楚楚可人,但她的性格里有着些許叛逆,和一些孤傲,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卓爾不羣、特立獨行的樣子。花前痴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現象,都體現出林黛玉就像一朵悠然怒放的荷花,始終執着自己的那份清純。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去看她,最欣賞的還是林黛玉的詩情畫意。林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羣芳。

雖然,林黛玉的才藝讓我們沒話説,但是,只要你仔細品讀,你總感覺林黛玉的話語中,總是會聽出酸酸的語氣,這個,就對應了她孤傲的性格。就因為她的孤傲、叛逆的性格,也使她和賈寶玉兩個有情人並未終成眷屬。

相對而來,薛寶釵的大氣温柔,給賈母留了個好印象,認準了她是自己的孫媳婦,也正因為如此,就在賈寶玉和薛寶釵的婚禮的時候,林黛玉發病,賈母對她身邊來報的丫鬟只是敷衍了事。

在紅樓夢中,愛情故事真是數不勝數,但在其中,就屬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最為純潔。兩人從素不相識,到青梅竹馬,到長大後的墜入愛河,曹雪芹就是順水推舟,讓這則愛情故事很自然的出現了。可是,就在我看到了賈寶玉娶薛寶釵的那一段時,我不禁有點埋怨曹雪芹:為什麼不讓賈寶玉和林黛玉終成眷屬呢?

林黛玉與賈寶玉的愛情,最後的結局盡是這樣的淒涼,原本,他們倆的愛情是美好的,純潔的,可是,就是林黛玉的性格害了她和賈寶玉,賈母也漸漸和她疏遠了,最後,王熙鳳的偷樑換柱之計,使兩人都痛失所愛,林黛玉含恨而終,從此,她和賈寶玉,就陰陽相隔了。

她本是冰雪聰明的女子。與湘雲月下吟詩的才情,至今還歷歷在目,她將無人能比的才情發揮得淋漓盡致,令數千萬人為其痴迷。但細細品來,感傷的字句後,又隱藏了多少眼淚,多少心酸?

我曾感歎結局的悲慘,心生疑惑:難道,人世間只有傷心和憂愁的淚雨嗎?原本,林黛玉的身世和她的性格,她註定要孤獨終老一生,可是,誰知道,就進入賈府之後,林黛玉竟對瘋瘋傻傻的賈寶玉產生了感情,就是她的這段感情,才使林黛玉含恨而終。她無奈着“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着“三月想抄一類成,樑間燕子套無情”,傷感着“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最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悲慘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