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弟子規

解讀《弟子規》餘力學文之一

欄目: 弟子規 / 發佈於: / 人氣:2.87W

解讀,漢語詞語,意思是對事物進行理解的過程或者結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解讀《弟子規》餘力學文之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解讀《弟子規》餘力學文之一

解讀《弟子規》餘力學文之一1

第二十一講 餘力學文之一

不力行①,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

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②皆要。

①力行:努力做。這裏指身體力行前面所説的孝、悌、信、愛、仁。②信:確實。

“餘力學文”是《弟子規》的最後一個部分。在今天,好好學習幾乎是家長對孩子唯一的要求了。可是為什麼《弟子規》卻告訴我們要有餘力才學文呢?難道還有比學習知識更重要的事情嗎?

現代社會飛速發展,可以説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幾乎從幼兒園開始,我們的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就是要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對孩子的思想品德、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反倒不那麼重視了,可是《弟子規》卻告訴我們要有餘力再學文,那麼為什麼《弟子規》會這樣要求孩子呢?難道對孩子來説還有比學習更加重要的事情嗎?而對於有餘力學文的孩子,該怎麼學?《弟子規》又給我們提出了哪些具體的辦法呢?

為什麼我們要高度重視“餘力學文”這一部分?這是因為它非常有針對性地提醒我們注意,在如今我們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經常進入一個非常嚴重的誤區。現在的家長,無論是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是孩子們的老師,毫無疑問,眾口一詞,都要求孩子集中精力,好好讀書,好好學習,然後我們經常看到,孩子被非常沉重的作業、各種各類大大小小的考試壓得喘不過氣來,幾乎失去了童年的快樂。我們由衷地為之擔憂。

我也反思我的童年有沒有過快樂,仔細一想,也沒有快樂。現在的成年人為什麼會覺得童年快樂呢?因為是回憶讓一切變得美好。實際上,在我讀書的時候,已經是今天這樣的狀態,甚至我當初所面臨的各種考試與競爭,比今天的孩子還要激烈。二十多年前,我們高考的時候,錄取比例遠遠低於今天。所以,中國孩子所面臨的這種讓人擔憂的現狀,並不是這兩三年的,也不是這七八年的,而是幾十年,甚至更長時間,中國的孩子都被一頂要好好讀書、努力學習的帽子給壓着。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們要看一下中國的傳統,歷來都非常看重教育和學習。“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古人把十年寒窗視作成功的第一步,期待有朝一日金榜題名,還可能被皇帝招去做駙馬。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正是這一現象的寫照。如此説來,今天的孩子所面臨的狀況不是理所當然的嗎?那麼為什麼《弟子規》要講餘力學文呢?我們既然強調孩子應該把一切的精力都用在讀書學習上,又怎麼講有多餘的力氣才去讀書呢?這裏面不是明顯有矛盾嗎?其實,學習這兩個字在古代是有特別的含義的,和我們今天講的學習並不完全相同。

關於儒家的學習觀,孔子明確地認為,人生應該以道德修養、品格完善為首要任務,學習書本知識是次要任務。這是中國傳統關於學習的最精確的一個意思。我們今天所説的讀書,學習書本知識,也就是《弟子規》裏講的學文,無非是學習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在生活實踐中,修養自己的品格,培養自己的德行,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正因為如此,《弟子規》才講“力有餘,則學文”。當然,這絕對不等於説書本學習是不重要的,孔子和儒家歷來也很重視書本知識的學習,書本畢竟是人類知識傳承的最重要的載體。

古人講得非常好,《論語集註》曰:“未有餘力而學文,則文滅其質;有餘力而不學文,則質勝而野。”如果你根本沒有多餘的精力,你自己的人格沒有培養好,你的品格沒有培養好,你還要不顧一切去讀書,那麼也許你的知識很豐富,學問很淵博,但是你的本質有問題,你所學來的知識反而埋沒了你的本質。如果你的確有餘力,但你不讀書,那麼你就會顯得略微有點野蠻,不夠文明。換句話説,有個人道德品格很好,道德也很高尚,但是他沒有讀過書,所以他就不具備知識,沒有一定的審美能力。比如他去看一場演出,別人都能欣賞,他在那裏打呼嚕;或者去看一場芭蕾舞:哇,這怎麼能看?要命,趕快跑掉。這就是有餘力,但是沒有學文,也會導致這種情況。

朱熹説得更加直截了當:“愚謂力行而不學文,則無以考聖賢之成法,識事理之當然,而所行或出於私意,非但失之於野而已。”如果你一味去實踐,只顧培養自己的品格,鍛鍊自己的行為,但是你不去讀書的話,那麼你就不會知道歷來的聖賢有哪些經驗,你就不會認識到事情的規律,你的行為有的時候就難免出於私義。因為你沒有讀過書,你不知道歷代的聖賢怎麼講的,你也不知道同時代的人有哪些這方面的意見,你只能憑個人的經驗去做,那麼就不會博採眾長。我們一定要搞清楚這些,才能準確理解《弟子規》的真正意思。

《弟子規》告訴了我們學文的重要性,但是它也給我們確立了一個前提,那就是如果你不注重培養自己的品格、德行,不懂得在實踐中歷練自己,而一味地只顧埋頭讀死書是沒有用的,紙上談兵的故事就告訴我們讀死書會有多麼嚴重的後果。

《弟子規》講:“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如果你只管悶頭讀書,而不去親近仁者、追求道德的完善、品格的培養的話,結果只能使自己浮華不實。擁有書本知識只是一個人成為仁人的某一些條件而已,不是全部條件,這是儒家的要義。讀死書、死讀書的人,或者説紙上談兵的人,往往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人。

戰國時期,趙國有個大將叫趙奢,以少勝多,大敗秦軍,被趙惠文王提拔為上卿——這是非常高的一個官位。作為一代名將,趙奢書本知識了得,精通兵法,同時又非常擅長實踐,很會練兵和打仗。趙奢有個兒子叫趙括,就跟他爸有點不一樣,趙括也是熟讀兵書,張口洋洋灑灑,非常善於談論兵事,沒有人説得過他,因此他很驕傲,認為天下無敵。實際上他沒有當過一天兵,也沒有打過一場仗,只是學文學得很好。趙奢對自己的兒子很瞭解,知道兒子不過是紙上談兵,因此很是為他擔憂。趙奢還説,希望將來趙國不要用我的`兒子為將,否則他一定會讓趙國的軍隊遭受失敗。不幸的是,後來趙國就是用了趙括做將軍。公元前259年,秦軍又來進攻趙國,趙軍在長平(今山西高平縣一帶)堅持抗敵。這時趙奢已經去世了,趙軍由廉頗指揮。儘管廉頗年事已高,但打仗很有辦法,使得秦軍根本沒有辦法速戰速決,不一定打得過趙軍,秦國知道這樣拖下去對自己不利,於是就用了反間計。秦國派了很多人悄悄地溜進趙國,到處散佈謠言説,秦軍其實最害怕的一個人是趙括,這個人了不起,打不過他。結果趙王聽信謠言,任命趙括為大將,代替了廉頗。結果是,趙括只會紙上談兵,只會學文,不會力行,造成了趙國的慘敗,四十多萬趙軍被秦國坑殺殆盡,趙括本人也被秦軍的弩箭射死。這是非常慘重的教訓。天底下的父母,有誰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趙括這樣只會紙上談兵的人呢?

還有一個關於鄭板橋的故事,也很有意思。鄭板橋是“揚州八怪”裏邊最有名的一個,他老來得子,難免很喜愛這個兒子,但他對自己的孩子絕不溺愛,一貫要求孩子不要只顧埋頭讀死書,而要在讀書、學文以外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不要五穀不分、四體不勤。可是這個兒子不理解父親的一番苦心,鄭板橋非常着急,他擔心自己將來走了,這個孩子還沒有完全成年,無法自立。所以鄭板橋在臨終前,把兒子叫到病牀旁邊,説:我快不行了,現在我只有一個願望,你做兒子的要滿足我,那就是我想吃你親手做的饅頭。這個孩子還是個孝子,當然要滿足自己父親的最後一個願望。但是鄭板橋做過知縣,他的兒子在過去也算是官宦子弟,什麼時候下廚房做過饅頭啊?於是這個孩子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去請教廚師怎麼和麪,怎麼蒸饅頭,等把饅頭做好了,端上來的時候,鄭板橋已經去世了。鄭板橋的兒子當然非常悲痛,但發現自己的父親在臨終前還硬撐着留下了幾個字:“淌自己汗,吃自己飯,自己事情自己幹。不靠老天,不靠祖宗,才算真正好漢。”這個孩子一下子才明白,父親為什麼那麼久以來一直對自己有這樣的要求,不要只顧學問,還是要努力掌握一些生活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實際上,《弟子規》説的這種只會讀死書的人,今天也有一個詞來形容,就是“高分低能”,家長現在也越來越注意到了這一點,因為一個只懂得書本知識而沒有實踐能力的人走進社會也是很難有所作為的。既然《弟子規》告訴我們不要讀死書,那麼反過來,如果只顧在實踐中培養鍛鍊自己,而不讀書又會怎麼樣呢?對於這個問題,《弟子規》也給出了它的意見。

《弟子規》也是反對這種情況的:“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你只顧去實踐,但是你不讀書,那麼你就只有自己的私見,你不知道別人怎麼看,不知道別人有哪些經驗教訓,你就會連最根本的道理都不知道了。通俗地説,就是隻顧低頭拉車,不顧抬頭看路。

漢代有個名臣霍光,他一生的故事就最能説明《弟子規》在這方面的要求。霍光是追隨了漢武帝近三十年的一個重要的大臣,漢武帝死後,他還受命為漢昭帝的輔政大臣,接着執掌漢室最高權力二十年,為漢朝的中興和安定建立了卓越的功勛,成為西漢歷史上的重要人物,所以他在麒麟閣十一功臣排名第一。霍光雖然是個非常能幹的人,在實踐當中非常了得的一個人,但是霍光的結局是被滅族,就是因為霍光不重視讀書,對於自己的家裏人也不要求學文,釀成了最終的苦果。

霍光的妻子是一個很貪圖富貴的人,因為昭帝之後的漢宣帝是霍光扶立的,所以自己還想做皇帝的丈母孃,她打算把自己的小女兒嫁給漢宣帝。漢宣帝當時有皇后,霍光的妻子想利用霍家的權勢勾結宮廷的醫生,下毒謀害漢宣帝的許皇后,然後把自己的小女兒嫁給皇帝。這件事情敗露了,並沒有成功,而霍光本來對這個事情是一無所知的,是他的妻子瞞着他這麼幹的,作為漢室重臣,霍光應該趕快去把這個情況説明白,把這個天大的事情趕緊處理好。但是霍光沒有,他認為只要我不説就沒有人會知道,而且我現在權勢這麼大,我把它壓下來。這個事情沒有馬上引起後果。但霍光死了以後,霍家的子孫還是不讀書的,家訓向來如此,長輩也沒有叫他們讀書,所以非常地驕橫跋扈。大家對他們的意見當然很多,紛紛彈劾,皇帝也看不慣啊,你們這一家人怎麼這樣?終於有一天,霍光的妻子謀害許皇后的事情被揭發了,這一下導致整個霍家子孫被殺光了,這當然是非常慘的。

為什麼霍光會有這樣的結局?中國古代的大史學家班固就有這樣的評價:“然光不學無術,暗於大理”,意思是説,因為霍光不讀書,對這種最根本的道理他不懂,他只懂得一些從個人的經驗出發能夠理解的道理。

霍光不讀書、不學文的教訓,後來的人也都非常重視。宋朝有名的大臣寇準要當宰相了,他的朋友張詠在成都聽説後,就對自己旁邊的人説:寇公是奇才,可惜學問不夠,讀書不多。等到寇準出使陝州(今三門峽陝縣),張詠正好從成都罷職回來,兩個人碰到了。寇準非常尊敬地給他提供了帳幕,就等於給他蓋了一個臨時房子,熱情地款待,大家度過了幾天很開心的日子,要告別的時候,寇準把張詠送到郊外就問他:你有什麼可以教導我的嗎?張詠很慢地説:你要去讀讀《霍光傳》。當時寇準沒有明白張詠的意思,等到回家以後,把《霍光傳》拿來一讀,讀到“不學無術” 這四個字的時候,馬上明白了,説這是張公在説我,是對我的一種教訓啊!從此就提醒自己,要認真對待書本知識,認真汲取前人的經驗教訓。寇準後來成為一代名相。

既然《弟子規》告訴了我們讀書的重要性,那麼關於學習的方法,怎樣才能讀好書,又會給我們提出哪些可行的建議呢?

明白了學文和讀書的重要性,這還不夠。還要懂讀書的方法,怎麼樣讀書?這也是現在的父母和老師往往容易忽略的。

特別要指出的是,《弟子規》所傳授的學文的方法,是今天的父母甚至是很多老師未必瞭解的。這種讀書方法非常有效,是一千多年乃至更長時期以來積累的寶貴的讀書經驗,非常有助於孩子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和提高學習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這些方法不僅僅是讀書的方法,同時也是修身養性,從小培養孩子良好舉止習慣的辦法,一定要特別重視。今天,我們全民族、全社會都在尋找這樣的辦法,既要能夠有效地提高孩子讀書、掌握知識的學習效率,同時又要有益於孩子的人格、品格的養成,有助於形成孩子終生受益的良好生活習慣和行為規範。可惜的是,從這幾年的情況來看,成效不大,我們並沒有找到。我們其實是忘記了在悠久的傳統文化當中,就有相關的資源和經驗,《弟子規》就是其中之一。

關於讀書的方法,《弟子規》告訴我們,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可是我們會覺得,讀書嘛,只要認真不就行了嗎?這三到又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弟子規》所傳授的讀書方法,首先,“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這就是非常著名的“讀書三到”。幾十年前,讀書人都知道讀書三到,讀書的時候,心、眼、口都要到。朱熹的《訓學齋規》裏面講過:“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弟子規》經過總結,就是“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這“三到”當中,最要緊的是心到,但是首先我要強調,這是古人的一個誤解。古人認為,心是思維器官,這是錯誤的,心沒有這個功能。我們講,這個人很有心計,這個人心思很密,這個人心眼好,這個人心眼壞,其實跟心都沒關係。中國人大概是到明朝李時珍開始,才明白人的思維器官是腦。所以説應該是腦到、眼到、口到,強調心思要集中,腦力要集中。歸根結底,是説讀書要全神貫注。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現在很多孩子,讀書的時候一心數用,耳朵裏塞着耳機不知道在聽什麼歌,眼睛看着電視,沒準腦子裏還想着遊戲。這樣的話,怎麼能讀好書呢?有些孩子,雖然高聲朗讀,但是心不在焉,這就是我們過去講的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什麼也記不住,怎麼會提高讀書的效率呢?實際上,古人講的讀書:

第一,要集中精力,讀書時就是要排除雜念,把心思或者把腦力用在讀書上。

第二,眼要到。古人讀書是眼睛盯着書的,我們現在很多人讀書是眼睛看着書的,這個是不大一樣,要眼睛牢牢地盯住文字。

第三,口要到。口到是要出聲,古人的讀書是要讀出聲來的,要朗讀,而現在的孩子朗讀習慣主要保留在學外語方面,英語天天朗讀,其他的從不出聲。對於孩子來講,現在特別要強調的是要習慣於高聲誦讀。你不讀出聲音來,你就調動不了全身的注意力,便不能感受到文字之美,也不能諳熟音律,比如要讀古代詩歌,你不讀出聲音來,怎麼能感受到它的押韻呢?怎麼感受到它的平仄呢?你讀古文,如果不讀出聲來,你怎麼能知道它的跌宕起伏、抑揚頓挫,怎麼能知道為什麼在這裏要用這個字,為什麼在那裏要用那個字呢?我們現在很多孩子讀的語文課文,其中有老舍先生的作品,老舍先生就很講究音韻,他寫散文,如果前一句話是用平聲結尾,即第一、第二聲,那麼接下來的一句話就要用仄聲起頭。講究到這個地步的。如果你不讀,你怎麼知道老舍先生的文章好?所以一定要讀出來。

實際上,讀書三到這個方法不僅對讀書有益,而且能借讀書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處事習慣。請問,人生有哪一件事情是不需要用心的?讀書如果能夠用心,就會形成比較好的處世習慣,今後遇到事情,就不會掉以輕心,而會專心致志,聚精會神。有這樣習慣的孩子,往往是比較容易做出成績、取得成功的孩子。這一點我們要高度重視。

解讀《弟子規》餘力學文之一2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分為五個部份加以演述;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範,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易解:

弟子規這本書,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範。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並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後,還有多餘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的學習六藝等其他有益的'學問。

入則孝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温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悦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解讀:

父母呼喚,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應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的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使父母親生氣、傷心。(君子聞過則喜,小人聞過則怒。)

侍奉父母要用心體貼,二十四孝的黃香(香九齡),為了讓父親安心睡眠,夏天睡前會幫父親把牀鋪扇涼,冬天寒冷時會為父親温暖被窩,實在值得我們學習。早晨起牀之後,應該先探望父母,並向父母請安問好。下午回家之後,要將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訴父母,向父母報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離家時,須告訴父母要到那裏去,回家後還要當面稟報父母回來了,讓父母安心。平時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規律,做事有常規,不要任意改變,以免父母憂慮。

縱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稟告。如果任性而為,容易出錯,就有損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讓父母擔心,是不孝的行為。公物雖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佔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親知道了一定很傷心。

父母親所喜好的東西,應該盡力去準備,父母所厭惡的事物,要小心謹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壞習慣)。要愛護自己的身體,不要使身體輕易受到傷害,讓父母親憂慮。(曾子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養,不可以做出傷風敗德的事,使父母親蒙受恥辱。當父母親喜愛我們的時候,孝順是很容易的事;當父母親不喜歡我們,或者管教過於嚴厲的時候,我們一樣孝順,而且還能夠自己反省檢點,體會父母的心意,努力改過並且做得更好,這種孝順的行為最是難能可貴。

父母親有過錯的時候,應小心勸導改過向善,勸導時態度要誠懇,聲音必須柔和,並且和顏悦色,(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如果父母不聽規勸,要耐心等待,一有適當時機,例如父母情緒好轉或是高興的時候,再繼續勸導;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氣,此時我們雖難過得痛哭流涕,也要懇求父母改過,縱然遭遇到責打,也無怨無悔,以免陷父母於不義,使父母一錯再錯,鑄成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