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記承天寺夜遊》課例研修報告及反思

欄目: 記承天寺夜遊 / 發佈於: / 人氣:3.09W

月在古詩裏給人的感覺就是温柔多情的。要麼是謙君子,要麼是窈窕淑女;要麼象徵着團圓;要麼暗示着分離,給人的感覺是一種淡淡的柔弱的清涼的味道。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記承天寺夜遊》課例研修報告及反思,希望大家喜歡,更多內容請瀏覽()。

《記承天寺夜遊》課例研修報告及反思

改進後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朗讀並背誦課文,領會凝練含蓄,饒有餘味的語言。

2、掌握常用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3、學習抓住特徵描寫景物的方法。

4、學習古人寫景抒情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畫面、音樂欣賞突破重難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品味優美語言,理解作品意境,體會文中藴涵的思想感情。

2、反覆朗讀,體會作者在逆境中自我排遣的的特殊心境。

(二)學情分析:

我班學生較喜歡文言文的誦讀,本單元教學均為遊記,在第一單元已經接觸了現代文遊記,初一時積累了一定的文言文詞彙和文言文學習方法,因此對此類簡短文言文學習較易把握,關鍵是對本文文意的理解將成為難點。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瀏覽什麼地方?

生:承天寺。

師:我們和誰一起瀏覽?

生:蘇軾、張懷民

二、作者簡介

師:蘇軾是怎樣的一個人?

生: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北宋豪放派詞作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

師補充:他頻遭貶滴,一生歷典八州,他身行萬里走,過無數窮山惡水,卻都如處天堂。他説:此心安處是吾家。

他被無數小人中傷下獄,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見盡了人間醜態,卻説:“眼前天下無一個不是好人!”

今天,我們學習他被貶滴黃州時寫的一篇文章——《記承天寺夜遊》。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放聲朗讀。

要求:讀準字音,讀出停頓,讀出節奏。

提示:(1)念/無與無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2)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3)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2、生聽讀錄音

要求:聽準讀音,聽出停頓和節奏,聽懂作者的感情。

3、生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4、生結合註釋,譯讀全文

提出問題,班內交流,生生互動。

5、掌握文中重點字詞名的含義,男女生分組競賽。(生譯讀,師巡迴質疑)

搶答題(一):解釋下列加點字詞的含義

(1) 欣然起行:(高興的樣子)

(2) 念無與為採者:(思考、想到)

(3) 月色入户:(門)

(4) 遂至承天寺:(於是、就)

(5) 懷民亦未寢:(睡)

(6) 積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7) 蓋竹柏影也:原來是

(8)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只)(罷了)

搶答題(二)翻譯下列重點句子

(1)念無與為樂者

想到沒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

(2)庭下如積水空明

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積水一樣清澈透明。

(3)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枸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縱橫交錯,原來是那綠竹和翠柏的影子。

(4)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哪個夜晚沒有月色?哪個地方沒有綠竹和翠柏?

(5)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只不過缺少有像我們這樣清閒逸緻的人罷了。

挑戰老師:師生朗讀比賽

要求:讀得流暢自然,讀得聲情並茂。

(男、女各一名,挑戰教師,其他學生據朗要求,作點評。)

四、精讀課文,與文本對話

1、師:同學讀題目,發現了哪些信息?有哪些疑問?

生:瀏覽時間、地點。

生:為什麼要夜遊?

生:遊覽時看到什麼景物?是怎麼寫的'?

生:瀏覽時作者心情怎樣?

2、學生討論,班內交流

參考:(1)一是因為作者被貶滴,心情鬱悶、孤獨,想出去走走;二是因為月色很美。

寫作背景鏈接:

元半二月七日,御史李定等摘出蘇軾有關如對王安石新法的詩句,説他以詩訕謗新法,並將他逮捕入獄,這就是“寫台詩案”。長時間的審問、折磨,蘇軾差點丟了腦袋。後由於範鎮、張方平等的營救,案件驚動兩宮,十二月蘇軾獲救出獄,被貶到黃州,住團練副使,但不得“籤書公事”,也就是説做着有恥無權的閒客。

(2)描寫夜景之句: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它給人的感受是空靈、皎潔、明淨……

不錯,此句定景僅用18個字,卻創造出生動的意境,我們不妨仔細玩味,看它妙在何處?

品析語言方法(學生討論交流總結):

抓住關鍵詞語,仔細揣摩其含義,運用增減,調換法,通過比較來體味原文的精妙。

原句: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①添一添,品意境: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叢中蛙鳴不斷,空中流熒飛舞,村中狗吠雞鳴,幾處納涼處人笑語陣陣。)

你認為添上這些語句好不好,為什麼?

②刪一刪,品修辭

a、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b、庭下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

你認為刪去原文中的“如”蓋竹柏影也,可以嗎?為什麼?

①添上語句後感覺不好,原文以如積水空明的月光和如藻荇交橫的竹柏影來描寫月色,不僅創設了一個明淨幽閒、清麗淡雅的意境,而且寫出了月色的皎潔與空靈。然而添加語則寫夏夜的嘈雜之聲,既不符合時間,也破壞了原文的清幽淡雅之意境。

②刪去後當然不好。因為原句(一)用比喻,將整座庭子注滿了水,水本來是天色之物,實有其物,看似卻無,月光不正是如此嗎?“空明”二字,更是絕妙,用“空”去修飾一種色調,不僅出奇制勝,而且更顯空靈。原句(二)把庭中當作水中來比喻,説藻荇交橫,給人如臨水池之感,最後以“蓋竹柏影也”點透真情,這樣明暗交替,使人自然而然地步入一個空靈、皎潔、恬靜的月夜之中。而刪去後,不但沒了新意生動形象,更改變了原意。

(3)所以這裏的“閒人”並非是閒極無聊,無所事事之人,你認為“閒人”是怎樣的一種人呢?

具有閒情逸致,興趣高雅之人,也包含了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但壯志難酬,一貶再貶,可見他的無奈與悲涼,他何嘗要做一個閒人呢?賞月只不過是他借月抒情,自我排遣罷了。

五、與作者對話

面對此景此情,難道你不想對蘇軾説點什麼嗎?

學生口語交流

師小結:

蘇軾雖遭“文字獄”,被貶到黃州,心情鬱悶,但是他沒有灰心喪氣,而是借遊賞山水等自然美景來消解內心的孤獨,撫平心靈的創傷,表現了他坦蕩、曠達,笠對人生的生活信條。學習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美景的同時,更要感受到他那從容應對苦難的人格魅力。

我們在領悟作者情感的基礎上,我們一起來背誦課文。(生背誦課文)

六、拓展、積累

師:月在古詩裏給人的感覺就是温柔多情的。要麼是謙君子,要麼是窈窕淑女;要麼象徵着團圓;要麼暗示着分離,給人的感覺是一種淡淡的柔弱的清涼的味道?而這正迎合了文人的雅興和追求平淡的心理,所以文人學者們常借月抒抒懷。你能説出有關描寫月亮的詩句嗎?

參考答案:

1、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

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

3、我寄愁心寸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李白

4、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

5、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

6、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

7、舉杯望明月,對欽成三人。

——李白

七、佈置作業:

請同學們也來寫一段景色描寫。

(四)效果檢測:當天下午對學生進行效果檢測,學生比較歡迎此類課,文意理解也比較清楚,只是積累整理不到位,需要再花一點時間。

三、結合初中文言文教學課程研修對本節課設計與改進教學反思

在第一輪上課時,我認真備課,按照“導入——整體感知——精讀閲讀——小結——拓展延伸”這樣的思路精心設計,並且整合了許多的資料進行。根據研修,通過評課,本人以為其主要收穫有:

1、從教學效果來看,教學效果明顯,説明教學所要達到的目標的確定,重難點和教法的確定完全正確,符合學生實際和認知水平。

2、自己所定的教學目標基本實現,教學重點“疏通文意,掌握重點文言詞語的意思,能翻譯重點文言句子,和“懂得‘用力而不用智,自用而不用人’的深刻道理,得到了較為有效地突破。

3、各個環節和步驟的實施有條不紊,沒有走形式,也沒有走過場,效果比較明顯。

4、課堂氣氛較為活躍,達到了學教合一的目的,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得到了鍛鍊和提升,培養了學生的語文能力。

5、學生對文言字詞和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譯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為今後文言文的學習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作為教師,對文言文的教學也基本形成了一定的、有效的教學模式。

6、學生能踴躍的討論問題,不懂得地方能積極發問,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7、本人注重學生的學法指導,大部分學生初步掌握了文言文的一些學習方法,為今後文言文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