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采薇

采薇原文與翻譯

欄目: 采薇 / 發佈於: / 人氣:2.2W

采薇通過歸途的追述集中表現戍卒們久戍難歸、憂心如焚的內心世界,從而表現周人對戰爭的厭惡和反感。以下是采薇原文與翻譯,一起來看一下吧。

采薇原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xiǎnyǔn)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盬(gǔ),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kuí)。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yù)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采薇註釋

(1)薇:豆科野豌豆屬的一種,學名救荒野豌豆,現在叫大巢菜,種子、莖、葉均可食用。

(2)作:指薇菜冒出地面。

(3)止:句末助詞。

(4)曰:句首、句中助詞,無實意。

(5)莫:通“暮”,也讀作“暮”。本文指年末。

(6)靡(mǐ)室靡家:沒有正常的家庭生活。靡,無。室,與“家”義同。

(7)不遑(huáng):不暇。遑,閒暇。

(8)啟居:跪、坐,指休息、休整。啟,跪、跪坐。居,安坐、安居。古人席地而坐,兩膝着席,危坐時腰部伸直,臀部與足離開;安坐時臀部貼在足跟上。

(9)玁(xiǎn)狁(yǔn):中國古代少數民族名。

(10)柔:柔嫩。“柔”比“作”更進一步生長。指剛長出來的薇菜柔嫩的樣子。

(11)烈烈:熾烈,形容憂心如焚。

(12)載(zài)飢載渴:則飢則渴、又飢又渴。載……載……,即又……又……。

(13)戍(shù):防守,這裏指防守的地點。

(14)聘(pìn):問,謂問候。

(15)剛:堅硬。

(16)陽:農曆十月,小陽春季節。今猶言“十月小陽春”。

(17)靡:無。

(18)盬(gǔ):止息,了結。

(19)啟處:休整,休息。

(20)孔:甚,很。

(21)疚:病,苦痛。

(22)我行不來:意思是:我不能回家。來,回家。

(23)常:常棣(棠棣),既芣苡,植物名。

(24)路:高大的戰車。斯何,猶言維何。斯,語氣助詞,無實義。

(25)君子:指將帥。

(26)小人:指士兵。

(27)戎(róng):車,兵車。

(28)牡(mǔ):雄馬。

(29)業業:高大的樣子。

(30)定居:猶言安居。

(31)捷:勝利。謂接戰、交戰。一説,捷,邪出,指改道行軍。此句意謂,一月多次行軍。

(32)騤(kuí):雄強,威武。這裏的騤騤是指馬強壯的意思。

(33)腓(féi):庇護,掩護。

(34)翼翼:整齊的樣子。謂馬訓練有素。

(35)弭(mǐ):弓的一種,其兩端飾以骨角。象弭,以象牙裝飾弓端的弭。魚服,魚皮製的箭袋。

(36)日戒:日日警惕戒備。

(37)棘(jí):急。孔棘,很緊急。

(38)昔:從前,文中指出徵時。

(39)依依:形容柳絲輕柔、隨風搖曳的樣子。

(40)思:用在句末,沒有實在意義雨:音同玉,為 “下” 的意思。

(41)霏(fēi)霏:雪花紛落的樣子。

(42)遲遲:遲緩的樣子。

(43)往:當初從軍。

采薇譯文

豆苗採了又採,苗苗冒出了芽尖。説要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實現。沒有妻室沒有家,都是為了和玁狁打仗。 沒有時間安居休息,都是為了和玁狁打仗。

豆苗採了又採,苗苗多麼鮮嫩。説回家呀道回家,心中是多麼憂悶。憂悶的心好像烈火在燃燒,飢渴交加實在難忍。駐防的地方還不安定,沒有人可委託去打聽家裏的消息。

豆苗採了又採,苗苗已經又老又硬。説回家呀回家,又到了十月小陽春。徵役沒有休止, 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麼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那盛開着的是什麼花?是棠棣花。那駛過的是什麼人的車?當然是將帥們的從乘。兵車已經駕起,四匹雄馬又高又大。哪裏敢安然住下?因為一個月多次打勝仗!

駕起四匹雄馬,四匹馬高大而又強壯。將帥們坐在車上,士兵們也靠它隱蔽遮擋。四匹馬訓練得已經嫻熟,還有象骨裝飾的弓和鯊魚皮箭囊(指精良的裝備)。怎麼能不每天戒備呢?玁狁之難很緊急啊。

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難行走,又飢又渴真勞累。滿腔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

拓展閲讀:《采薇》説課稿

一、説教材

《采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2第二單元的精讀課文,選自《詩經》。詩歌以追憶的方式,抒發了戰士久戍在外的愛國之情和思念家鄉的情懷。本單元處於高一上學期,學習內容為先秦到南北朝時期的詩歌。這些詩歌在思想內涵和藝術成就上都堪稱後世詩歌的典範。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讓學生體現其藴含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形成一定的傳統文化底藴奠定基礎,掌握古詩的文體知識,學會賞析詩歌。本文安排在單元第二篇,如何指導學生學好本首詩,是樹立學生學好古詩的信心,培養一定賞析能力和審美情趣的關鍵。

根據新課標的“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和態度”三個維度,和高一學生古詩鑑賞能力較弱的現狀,我擬定教學目標如下:

教學目標:

1、反覆朗讀,體會士卒戍邊與思鄉的情感矛盾,把握其複雜的思想感情。

2、品味本詩的語言美,賞析其重章疊句手法的藝術魅力。

3、熟記關於《詩經》的文學常識

新課標指出,文學閲讀必須“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魅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因此,我將體會感情,品味語言,賞析藝術特色作為教學的重點。由於本詩是早期的`文言詩歌,學生在語言感知上有一定困難,因此教學的難點是品味語言,把握情感。

二、説教法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我採用誦讀法和分析法進行教學。誦讀法是學習古詩最基礎、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關鍵是要根據情感的變化,讀出節奏、語氣、語調而把握文意,體味感情。因此,範讀、多讀尤為重要。分析法在於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引下對課文的思想內容進行探究,從而使學生了解詩中體會的情感,體現語文課程的人文性。

三、説學法

關於學法,在本課教學中貫穿自主探究,引導學生自學、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詩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目標。可以把疏通文意和課文思路的任務交給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同時背誦課文,使記誦和理解結合在一起,這樣才符合學生的記憶規律,也減輕學生課下的負擔。

四、説程序

本課計劃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