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邊城

再讀沈從文的《邊城》

欄目: 邊城 / 發佈於: / 人氣:9.37K

邊城》的文筆及其簡練,是沈從文的巔峯之作。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再讀沈從文的《邊城》。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再讀沈從文的《邊城》

再讀沈從文的《邊城》

[摘 要] 沈從文主張文學作品要表現人性最真切的慾望,《邊城》忠實地實踐了他的創作主張,作品所表現的人情味、鄉土情、環境美所構築的優美、健康、自然的生命形態和生活方式中,隱含着作者所追求的完美的人生形式,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現人性的真切慾望的一部小説。作品問世近八十年以來,在不斷變化的評價中,一直吸引着人們的閲讀興趣,小説所表現的人性最真切的慾望和作者所追求的完美的人生形式,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關鍵詞] 沈從文;《邊城》;真切慾望;人生形式

沈從文的作品所再現的人情味、鄉土情、環境美所構築的優美、健康、自然的生命形態和生活方式中,隱含着作者在社會現實中孜孜以求的人生的完美形式,小説所表現的人性最真切的慾望和作者所追求的完美的人生形式,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一、人情味是人性的真切慾望,是作者所追求的完美的人生形式

《邊城》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優秀的抒發鄉土情懷的中篇小説。作品以湘西山城茶峒的農村為背景,寫了一個渡船老人和他的外孫女翠翠相依為命,團總順順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同時愛上翠翠。天寶因失戀乘船離家,不幸葬身魚腹。儺送無心耽戀愛情,遠走桃源。後來老船伕去世。翠翠懷着對祖父的傷悼和對戀人的繫念的雙重感情,繼續守着渡口。以翠翠與儺送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展現了湘西邊城百姓和諧的人際關係,以及淳樸善良的人性美。小説所描寫的老船伕、翠翠、天保和儺送等都是極為普通的人物,是普通人純真、善良、樸實的真摯情感的自然流露。沈從文在談及小説《邊城》的創作宗旨時説:“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為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説明。”[1]沈從文從人性中最温情的'人情味裏,尋找到了完美的“人生形式。”這種“人生形式”藴含與男女愛情、祖孫親情、朋友友情、世俗人情、鄰里互助情、兄弟手足情之中,正如沈從文自己所説的“我動手寫他們時,為了使其更有人性,更近人情自然便老老實實的寫下去。”[2]

主人公翠翠是一個迷人的形象,她是湘西山水孕育出來的一個精靈,是美與愛情的化身,在她身上最能表現出初涉愛河的羞澀少女的真實慾望。開始時她是一個矜持而頑皮的少女形象,後來成為情竇初開的躁動少女,小説栩栩如生地表現了她對愛的渴望企盼和春心萌動嬌羞的神態,在與儺送誤會後兩年中,情人儺送的身影時刻縈繞在她心中,她總覺得那個端午節所經歷的事情“甜而美”,常常期盼着再發生那美好的 “誤會”。愛情把一個清純的少女“折磨”得心裏亂亂的,常常一個人對着天、對着水發呆,被動地等待幸福降臨。她開始有了掛念、有了忌妒、有了無名火、有了孤單寂寞,把少女追求愛情過程中的喜與痛的心理狀態刻畫得淋漓盡致。後來,親人的逝去,情人的離開並沒有擊倒她,她獨自守着渡口,在盡祖父擺渡之責的同時,靜靜地等候着情人的歸來,把一個與命運抗爭、自信、執著的美少女形象呈現給讀者。

那位深愛着孫女、渴望孫女能夠得到幸福的善良、可愛的老船伕也是作者完美的“人生形式”的化身。老船伕為人忠厚老實,幾十年如一日地守着渡船,不計報酬,不貪圖便宜,賣肉的不肯收他的肉錢,水手們送紅棗給他,小商販們送粽子給他。小説通過老船伕對孫女的摯愛來體現其祖孫親情。老船伕對孫女盡撫育之責,以告慰殉情的女兒。對孫女愛憐備至,為其親事操心擔憂,希望照顧翠翠到獲得幸福的生活,形成了祖孫相依為命深厚情感。他為了孫女的親事,他內心所呈現出的渴望、焦慮、矛盾與掙扎,是那樣令人痛心和無奈,最後,老船伕帶着一生巨大的遺憾離開人世了。天保兄弟身上表現出的他倆對愛情的忠貞與自我犧牲的美德洋溢着真摯的兄弟手足情,是人性真切慾望的真實再現。儺送為了純真的愛情,寧願放棄一座碾房的陪嫁而選擇翠翠,天保則寧願犧牲自己的幸福成全弟弟的愛情。他們都胸懷寬廣,光明磊落。船總順順“歡喜交朋結友,慷慨而又能濟人之急。”他“重義輕利又能守信自約。”面對着風雨中喪失親人、無依無靠的翠翠,他不計前嫌,忙前忙後,張羅事情,浸潤着邊民濃厚的人情味。

二、鄉土情是人性的真切慾望,是作者所追求的完美的人生形式

《邊城》具有湘西的獨特地方色彩和牧歌情調,向讀者展示了一幅幅具有湘西生活實感的風俗畫。小説的人物活動和生活場景都表現出濃郁的鄉土風味,如元宵節的爆竹煙火、端午節的龍舟競渡、中秋節的月下對歌,男女唱歌傳情的方式,以及邊民的談戀愛方式,孩子取名,辦喪事的繞棺、下葬等都具有湘西的獨特習俗。作者在表現邊民的人性時,不靠情節發展的跌宕起伏,而是在精心細膩的筆觸描繪湘西人的單純樸實、守信自約思想性格,重義輕利的淳樸的社會風氣,以及新奇別緻的風俗習慣。文中無論是茶峒的農民,還是那些士兵、商人、“毛手毛腳”的水手以及把“眉毛扯成一條細線”[3]的妓x,都是充滿着鄉土氣息與人性光芒。它們融合在故事情節中,使讀者充分品味到民俗風情。

《邊城》具有不同凡響的民族特色,才使它更具有持久的審美價值。在一幅幅具有湘西民族特色的風俗畫中,寄寓着作者對“美”與“愛”的追求,在平凡的生活故事中包含着作者的哲理思考。鄉民的光明磊落和正直大方是大都市裏不曾想到的民俗淳風。船總順順對“凡因船隻失事破產的船家、過路退伍兵士、遊學文人,凡到了這個地方,聞名求助的莫不盡力幫助。”[4]他大方灑脱的性格是鄉下人寬闊豪爽的胸懷。爺爺的老朋友楊馬兵對翠翠的照顧特別感人,他曾經鍾情於翠翠的母親但被拒絕,後來義不容辭地照顧“心上人””的女兒翠翠,“使翠翠彷彿去了一個祖父,卻新得了一個伯父。”[5]這種超越金錢關係的待人以誠、助人為樂的淳樸自然、真摯善良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在都市的現實生活中所見不到的,這裏的人民詩意地生活、詩意地棲居,這既是抒情詩,也是風俗畫,這是作者所追求的最完美的人生形式,同時也是自小説問世以來所具有的持久的魅力所在。

三、景色描繪中藴含着人性的真切慾望,是作者所追求的完美的人生形式

《邊城》中作者描寫了酉水兩岸的村鎮、碾坊、筒車、水磨、碼頭、小溪流上的繩渡、茶垌的街道、碧溪嘴的翠竹等,讀來猶如身臨其境,山城特有的風景盡收眼底。特別是那靠近河邊街道的房子,一半着陸,一半在水的吊腳樓,更是湘西的獨特風景畫。作者常常用淡淡的筆墨描繪淡淡的風景,和文章淡淡的氣氛相得益彰,讓人感受到這方水土的潔淨美好。如“風日清和的天氣,無人過渡,鎮日長閒,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門前大巖石上曬太陽。或把一段木頭從高處向水中拋去,嗾使身邊黃狗自巖石高處躍下,把木頭銜回來。或翠翠與黃狗皆張着耳朵,聽祖父説些城中多年以前的戰爭故事。或祖父同翠翠兩人,各把小竹作成的豎笛,逗在嘴邊吹着迎親送女的曲子。”[6]描寫翠翠和祖父閒適淡然的日子,祖孫倆的善良與美好,讓人感到實在不忍心打擾祖孫倆悠然寧靜的生活。作者極力描寫湘西自然景物之明淨,是為了抒寫湘西邊民的心靈之明淨。小説立體地展示了邊城的自然環境、生命樣式和邊民人性的“愛”與“美”,表達了作者對完美的人生形式的嚮往與追求。

儘管《邊城》問世距今已近80年,但他對純樸人性的呼喚,引人向善,構建民族傳統道德的美好願望,仍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沈從文.沈從文文集(第十一卷)[M].廣州:花城出版社,1992:1.

[2]沈從文.邊城[M].太原:北嶽文藝出版社,2002:1.

[3]吳福輝,陳子善.邊城.雪晴[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9.

[4]沈從文.邊城[M].太原:北嶽文藝出版社,2002:58.

[5]沈從文.邊城[M].太原:北嶽文藝出版社,2002:120.

[6]沈從文.邊城[M].太原:北嶽文藝出版社,2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