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邊城

沈從文邊城的長篇讀後感

欄目: 邊城 / 發佈於: / 人氣:2.24W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沈從文邊城的長篇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沈從文邊城的長篇讀後感

《邊城》進述的是一個哀婉而悽美的愛情故事:在湘西風光秀麗、人情質樸的邊遠小城,生活着靠擺渡為生的祖孫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壯;孫女翠翠十五歲,情竇初開。他們熱情助人、純樸善良。兩年前在端午節賽龍舟的盛會上,翠翠邂逅了當地船總的二少爺儺送,從此種下情苗。儺送的哥哥天保喜歡上美麗清純的翠翠,託人向翠翠的外公求親。而地方上的王團總也看上了儺送,情願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兒嫁給儺送。儺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為妻,寧願做個擺渡人。於是兄弟倆相約唱歌求婚,讓翠翠選擇。天保知道翠翠喜歡儺送,為了成全弟弟,外出闖灘,遇意外而死。儺送覺得自己對哥哥的死負有責任,拋下翠翠出走他鄉。外公為翠翠的婚事操心擔憂,在風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獨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儺送歸來。

小説以翠翠的愛情悲劇作為線索,淋漓盡致地表現了湘西地方的風情美和人性美。首先,小説通過翠翠的純樸,渲染了一種強烈的人性美和人情美。翠翠的童貞純情、害羞矜持卻又始終不渝,與當時的時代女性形成了強烈反差。其次,小説描寫了湘西邊地特有風俗美和人情美,這種原始野性的風情和田園牧歌的情調淡化了社會矛盾;第三,小説不以曲折的情節取勝,而是創造了一種詩化的意境,給讀者留下了回味的空間。情緒的體操。小説是存在着情節性的,但是它把情節性埋藏在詩情畫意之中。一部雅緻、從容、鄉土氣味極濃的《邊城》凝結了人類靈魂深處至真至善的美。這種美融入到了得天獨厚的大自然中,也使作品大有一種“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的風格。山美、水美、人更美。沉浸在這自然的純美中,作者善於揭示人的內在心靈探索人性的本質,對人性美的孜孜探求也就匯成了一曲鄉土摯愛之情的生命讚歌!

《邊城》對人物性格的塑造,顯然受到中國傳統藝術寫意傳神筆法較深的薰陶,它的人物更具東方式的恬靜的美,如翠翠是湘西山川靈氣化育而成的自然之女,天真、純潔、活潑,柔情似水:翠翠在風吹日曬里長養着,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隻小獸物。人又那麼乖,如山頭黃麂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平時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隨時皆可舉步逃入深山的神氣,但明白了人無心機後,就又從從容容的在水邊玩耍了。文中處處流露出至真至善的人性的探求。這一點在作品中的人物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這正是他的全部創作要負載的內容。在作者筆下這就是一個高度和諧、統一的世界。無論是翠翠、儺送、順順他們身上都顯現的是一個與都市生活完全相對立的人性:自然、淳樸然而又強勁、熱烈的生命形態。女主人公“翠翠”是沈從文心目中的湘西苗族文化女神,是一個生動、形象的“美”的形象和“美”的化身。她是在這片靈秀山水和淳樸民俗的呵護下漸漸長大的。“在風日裏養着,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正所謂的大自然的女兒:湘西的清風麗日,靈山秀水陶冶了她的`情操,質樸的民情民風淨化了她的心理。她有着水晶一樣清澈透明的性情。從小與祖父相依為命的她有着對祖父很深切的愛與依戀。常伴着月光偎依在祖父的身邊唱歌、吹曲。文中質樸的對祖父的描寫中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位關愛外孫女、善良、勤勞、忠於執守、堅強面對苦難人生、熱愛生活、樂觀的長者形象。也襯出的他靈魂的美,人性美的閃光。從翠翠性格的另一方面看她有着對愛情朦朧的嚮往與憧憬。沈老以細膩的筆墨描寫了她隱祕的內心世界和複雜多變的心理過程。詩一般的筆調敍

述了翠翠的愛情悲劇。她的愛情世界是那樣的純淨、美好超越了世俗的厲害關係,同時又有一點朦朧,若隱若現那樣誘人卻又難以把握。

另一方面是作品通過景物描寫進一步襯出了人的美、人性的閃光。景物是小説重要內容的組成部分之一,是人物活動的一個特定環境,是人物心靈的外化,是人物的一部分。現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對景物描寫有深刻的認識,他説“景即人”。沈從文的作品也十分著重景物的描寫,且擅長景物的描寫,他曾自信的説:“我平常最會想象好景緻且會描寫好景緻。”作家在《邊城》中極力狀寫湘西的自然景物有着多方面的作用。1)借描寫景美襯托人美。“翠翠抱膝在月光下……月光如銀子,無處不可照及,山上竹篁在月光下變成一片黑,身邊草叢中蟲聲繁密如落”。這段極力渲染的景物描寫給我們展示了一幅“月下少女”的美麗圖景,更襯托出了女主人公的美。2)借景物描寫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翠翠坐在溪邊為暮色所籠罩的一切,且望到那隻渡船上一羣過渡的人……就忽然想哭起來”。“月光極其柔和,溪面浮着一層薄薄的白霧,這時對溪若有人唱歌,隔溪應和,實在太美麗了……她似乎為了等着這樣的歌聲,沉默了許久。”這幾組景物描寫每一段都是一幅很美的圖畫。黃昏、溪流、暮靄、夜月,好似濃墨勾勒、渲染的水墨風景畫。都通過寫景細膩的展示了人物內心世界:有黃昏時淡淡的的淒涼,暮色中的孤寂、感傷及月色裏的懷想與期待……不同的景緻襯托出了人物複雜的內心世界。3)借景物描寫渲染氣氛。高崖上、月光下、竹篁裏,草叢中珍藏着多少美好、純真的夢,印記了多少刻骨銘心的記憶,演繹了多少如夢似幻的故事。沉醉在一幅幅美妙圖景中,品味與自然一樣博大的詩意。着也彷彿鏡花水月般朦朧,花前月下般的情深意濃。讓我們從一個充滿物質世界走到一個世外桃源,體會“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那中物質與人際、精神達到和諧同一的美好狀態。

《邊城》藴含着詩一般的意境和韻味。無論是“凡有桃花處必有人家,凡有人家處必有沽酒”的早春,還是“再落個不停,溪面一片煙”的初夏,都顯示出遠離人事糾葛的和諧氛圍。作者不僅創造了詩一樣的意境,而且賦予作品中的人物與景物以深厚的象徵意味。在暴風雨之夜猝然倒掉又重修的白塔,象徵着一個原始而古老的湘西的終結和對重造湘西未來的渴望。

《邊城》是一曲描寫湘西人們人性美的“牧歌”,一部美麗得如此樸素,悲劇得如此優美的人性“牧歌”。《邊城》是沈從文“思鄉情結”養育出來的一顆明珠。

走進《邊城》你一定會被那濃郁的質樸民風和大自然渾然一體的人性美所深深打動。你的靈魂深處將染上這份清新、自然的田園、牧歌的純美,思想也會得到淨化。脱下虛偽的外衣,越過世俗的樊籬。品位與自然一樣博大的詩意,追求至真至善的人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