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名著欣賞 > 邊城

《邊城》的美--解讀《邊城》

欄目: 邊城 / 發佈於: / 人氣:7.82K

“中國現代文學牧歌傳説中的頂峯之作”的《邊城》被遴選進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使高中學生得以領略沈從文筆下湘西世界的美。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邊城》的美--解讀《邊城》。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邊城》的美--解讀《邊城》

《邊城》的美

《邊城》所寫的故事很簡單,然而卻極美:在湘西風光秀麗、人情質樸的邊遠小城,生活着靠擺渡為生的祖孫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壯,孫女翠翠十五歲,情竇初開。他們熱情助人,純樸善良。兩年前在端午節賽龍舟的盛會上,翠翠邂逅當地船總的二少爺儺送,從此種下情苗。儺送的哥哥天保喜歡上美麗清純的翠翠,託人向翠翠的外公求親,而地方上的王團總也看上了儺送,情願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兒嫁給儺送。儺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為妻,寧願作個擺渡人。於是兄弟倆相約唱歌求婚,讓翠翠選擇。天保知道翠翠喜歡儺送,為了成全弟弟,外出闖灘,遇意外而死。儺送覺得自己對哥哥的死負有責任,拋下翠翠出走他鄉。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擔憂,在風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獨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儺送歸來,“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小説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表現自然、民風和人性的美,描繪了水邊船上所見到的風物、人情,是一幅詩情濃郁的湘西風情畫,充滿牧歌情調和地方色彩,形成別具一格的抒情鄉土小説。

一、山水美

《邊城》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這樣一副畫面:“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小溪流下去,繞山岨流,約三裏便匯入茶峒的大河,人若過溪越小山走去,則一隻里路就到了茶峒城邊。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遠近有了小小差異。小溪寬約二十丈,河牀為大片石頭作成。靜靜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以計數。”

小説中那清澈見底的河流,那憑水依山的小城,那河街上的吊腳樓,那攀引纜索的渡船,那關係茶峒“風水”的白塔,那深翠逼人的竹篁中鳥雀的交遞鳴叫,……這些富有地方色彩的景物,都自然而又清麗,優美如畫讓人如入夢境,無不給人美的享受。

二、風情美

沈從文在《邊城》描繪了一幅他童年記憶中、理想世界中的美麗湘西地域風俗畫。這幅風俗畫是優美的、精緻的、奇麗的,它藴涵了湘西邊地的自然風光、社會風俗、人際關係、人情人性等等,積澱着深厚博大而又神祕瑰麗的楚文化。

沈從文説: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因此,《邊城》中就有了一個質樸而又清新的世界,一個近乎“世外桃源”式的鄉村社會,表現出仁厚、純樸的土性鄉風。他筆下的湘西是這樣的:中秋節,青年男女用對歌的形式在月夜下傾吐愛意;端午節,家家鎖門閉户,到河邊、上吊角樓觀賞龍舟競賽,參加在河中捉鴨子的活動,“不拘誰把鴨子捉到,誰就成為鴨子的主人”;正月十五,舞龍、耍獅子、放煙火,“小鞭炮如落雨的樣子”,小城沉浸在一片歡樂之中……

這種氛圍裏生活的人們質樸而又善良,任何劍拔弩張在這裏都顯得格格不入。

在划船比賽中,勝利的隊伍可以得到一枚小銀牌,在邊城之外,總會有人計較誰會得到它,但是在邊城人看來,銀牌不拘纏到船上哪一個人的頭上,都顯出一船人合作努力的光榮。在邊城,沒有爭名奪利。

“從文出生於苗漢雜居的湘西,他最熟悉的是這一地區的風土人情。非但熟悉,而且是熱愛。”施蟄存如是説。

三、人性美

邊城的人民是“一羣未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人,他們保持着昔日寧靜和諧的生活環境與純樸勤儉的古老民風。通過字裏行間,我們能感受到沈先生努力建構了一個充滿自然人性的世外桃源,創造的人物閃爍着人性中率真、美麗、虔誠的一面,邊城的人民就是人性美的代表。

在《邊城》裏面,我們看到的是人的淳樸、勤儉、友善、和平的景象。“管理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個老人。活了七十年,從二十歲起便守在這溪邊,五十年來不知把船來去渡了多少年。年紀雖那麼老了,本來應當休息了,但天不許他休息,他彷彿不能夠同這一分生活離開,他從不思索自己的職務對於本人的意義,只是靜靜的很忠實的在那裏活下去。”文章在寫到掌管水碼頭順順時説:“這個大方灑脱的人,事業雖十分順手,卻因歡喜交朋結友,慷慨而又能濟人之急,……明白出門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為人卻那麼公正無私……既正直和平,又不愛財”。在説到兩位年青人的時候,又寫得是那樣受人歡迎:“結實如小公牛……豪放豁達,不拘常套小節……和氣親人,不驕惰,不浮華。”而更讓人稱奇的那隻小狗也格外顯得乖巧、懂事:“有時又與祖父黃狗一同在船上,過渡時與祖父一同動手,船將岸邊,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點,慢點時,那隻黃狗便口銜繩子,最先一躍而上,且儼然懂得如何方為盡職似的,把船繩緊銜着拖船攏岸。”

主人公翠翠是其中刻畫得最成功的一個人物形象,她是湘西山水孕育出來的一個精靈,“她在風日裏成長着,皮膚黑黑的,觸目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撫養着她,教育着她。”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隻小獸物”,“從不想殘忍的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邊城的風日、山水,使她出落成一個眉清目秀、聰慧温柔,且帶幾分矜持、幾分嬌氣的少女。她是美的精靈與化身。儺送遠走他鄉,爺爺溘然長世,她痛苦悲傷但並沒有倒下,她謝絕船總讓她住進他家的好意,她像爺爺那樣守着擺渡的崗位,苦戀着並等待儺送歸來,充分表現她性格堅強的一面,展現着柔中有剛的美,她懷着希望與自己坎坷命運作持久的抗爭。

《邊城》用人性描繪了一個瑰麗而温馨的“邊城” 世界,這裏人性皆真、皆善、皆美,由每個人身上所煥生的人性美、人情美營造了這個世界,這裏看不到邪惡、奸詐和貪慾;這裏有貧富區分和社會地位高低的差別,但他們都互相親善着、扶持着;這裏也有矛盾,但那決不是善與惡的衝突;小説結局是悲劇性的,但也絕非是奸邪之徒所致。

正如批評家劉西渭所説:“這些可愛的人物,各自有一個厚道然而簡單的靈魂,生息在田野晨陽的空氣。他們心口相應,行為思想一致。他們是壯實的,衝動的,然而有的是向上的情感,掙扎而且克服了私慾的情感。對於生活沒有過分的奢望,他們的心力全用在別人身上:成人之美。”

《邊城》在一首清澈、美麗但又有些哀婉的田園牧歌中,為人類的愛做了恰如其分的説明。在這樣一篇美麗的文字之中,我們更能感受到一種似乎已為我們所陌生的自然、優美、健康的人性,那種如大自然本身一樣凝重、明慧而又本色真實的人生形式。因此,讀這樣的作品,我們獲得的不只是文學藝術的美的享受,更有着對我們心靈人性的滋養與療補。

解讀《邊城》

我輕輕歎息了好些次。山頭夕陽極感動我,水底各色圓石也極感動我。我心中似乎毫無什麼渣滓,透明燭照,對河水,對夕陽,對拉船人同船,皆那麼愛着,十分温暖地愛着!我看到小小漁船,載了它的黑色鸕鶿向下流劃去,看到石灘上拉船人的姿勢,我皆特別感動且特別愛他們。一一一沈從文

依據社會和文學批評認同理論:從中小學語文課本,到各類文學作品,閲讀乃是認同建構的重要認知形式,語言是形成關於我們的自我觀念的重要通道。而事實上,諸如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裏來”我們往哪裏去 我們會成為誰的追問是貫穿於人類生命成長的整個歷程的。尤其是對於成長中的青少年而言,他們普遍敏感於這類問題的思考,因此作為他們閲讀主陣地的語文教材選擇怎樣的篇目,語文課堂如何闡釋演繹文本就顯得意義重大了。

作為知識分子的語文教師肩上還擔負着另一重重任,需要我們用特別犀利和深刻的目光審視我們的教育,包括制度、教材和我們自己的教育行為等等。我們的學校教育也許是文化意識形態霸權實現維持社會階層不平等的動力和幫子。張開我們批判的觸覺,我們會發現我 們的語文教材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篇目選擇、教參解讀以及我們久已習慣的教學方式,處處還有背離人文精神崇仰美和善、民主和自由的存在和表演。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認為《邊城》的入選教材是我們語文教師的幸事。因為她精神健康,因為她文質兼美,因為她真誠、樸素、清新,更因為她流淌在文字中的無處不在的無邊無際的愛和哀痛。這也是我把沈從文先生寫給張昭和先生的那幾句話抄在開頭的原因。我以為那是打開《邊城》大門的鑰匙。彼時與我同齡的32歲的沈從文在故鄉的河流中發現了整個人類,在河流中映見了整個人生,一種嶄新的更莊嚴些與透入些的對現實和歷史的掌握和解釋在他心裏湧動,他對人類,對生命,對宇宙的體驗在湘西的羣山中那一脈靜謐的水邊達到了上下通融,與萬物契合的崇高境界。我想象作家寫作此文時內心時時難以平伏的哀痛,常常淚流滿面又會心微笑的樣子(我的閲讀就是這種樣子)。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把我的感受和理解與學生交流,我想象他們被感動,想象愛的氣息在幾顆年輕的心靈之間憂傷地流動。

我陶醉在我所領悟到的《邊城》中那些直指人心的美麗情緒思想中。

首先,《邊城》是詮釋愛的,祖孫之愛、男女之愛、兄弟之愛、父子之愛、友朋之愛、鄉鄰之愛,鄉士之愛組合成的人倫社會之愛,我主意不在領導讀者去桃源旅行,卻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個小城小市中幾個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牽連在一處時,

各人應得的一分哀樂,為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説明。其次,《邊城》是要闡釋美的,自然之美、人物形神之美、人事之美、人情之美、人性之美,還包括作品本身結構行文的詩性之美,無處不美。而這愛和美的背後無疑暗伏着一種缺憾,一是作者要描畫的人生、社會本身的缺憾,比如美麗的都不容易長存的淒涼的故事結局人類靈魂的相互孤立小説流溢的神祕宿命氣息等。二是這愛和美在從很久以前開始的現實中的消失,這就是所謂中國另外一個地方另外一種事情。因此其二,《邊城》是要表達缺憾的。其四,《邊城》有非常清晰的人生社會理想的訴求我將這個民族為歷史所帶走向一個不可知的命運中前進時,一些小人物在變動中的憂患,與由於營養不足所產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樣活下去’的觀念和慾望,來作樸素的敍述。我的讀者應是有理性,這點理性便基於對中國現實社會變動有 所關心,認識這個民族的過去偉大處與目前墮落處,各在那裏很寂寞的從事於民族復興大業的人。這作品或者只能給他們一點懷古的幽情,或者只能給他們一次苦笑,或者又將給他們 一個噩夢,但同時説不定,也許尚能給他們一種勇氣同信心!小説踐行着作者想要建造精緻、結實、勻稱的供奉‘人性’的中國的希臘小廟的理想。

如此美麗,如此豐富邊城 讓人心馳神往,想來教和學都該是極其美麗的事情。但是我顯然被衝昏了頭腦,忽略了學生可能存在的閲讀障礙,也忽視了對最佳課堂結構的追求,於是我最初的嘗試是失敗的。

依據大學時代《文本解讀》課堂得來的經驗,小説首先肯定得抓故事、環境、人物三個要素。於是我們從讀故事開始(我當然知道《邊城》的故事很弱,只是藉此引入),先是整部小説的情節,然後是課本節選十三、十四、十五章的情節,再把這個情節與其他小説如《孔乙己》《變色龍》《范進中舉》比較,凸現其簡單樸素、舒緩自由的特點。接着讓學生討論作者講述故事的方式也即敍述技巧層面的與眾不同之處一一不以情節的騰挪跌宕牽引人心,而是用美麗的景物描寫、風俗描繪,傳神的心理刻畫、對話描摹營造故事背景氛圍,烘托表現人物心理的成長起伏,讓小説形成一種美麗而憂傷的意境。由此過渡到景物描寫、風俗描繪的分析,然後是心理刻畫、對話描摹的鑑賞,自然進入人物形神、性情的理解,人物之間關係、情義的把握,最後去挖掘隱匿在故事環境人物背後的小説主題。一遍下來可謂面面俱到,但處處如蜻蜓點水,而學生與作品的隔膜導致我拖着他們往前走的悲壯場面尤其讓我感到挫敗的沮喪。我明白我懂不代表學生懂,我存在的意義就在於怎樣讓學生懂得。

我想關鍵就在於找到學生情感的共鳴點,並且營造讓學生迅速進入的場。學生情感的共鳴點在哪兒,我們不能想當然地替學生做主,得讓他們自己説,於是就有了課堂開始階段 一個詞、一句話、一段文表達你的閲讀感受的環節設計,學生的表達指向是豐富的準確的,這樣一個看似簡單卻意藴深刻的問題的提出就順理成章了一一請問這究竟是一篇小説還是散文?學生肯定會説是小説,因為教材就是這樣介紹的。但是我將堅持説《邊城》更像散文,因為她具備散文情意真、內容美、形式自由的三個特質。然後讓學生去尋找文本中的美點,探討美在何處,怎麼美,為什麼美。於是引領學生或者説被學生引領共同走入《邊城》的角角落落,在沈從文如詩的文字美麗的肌膚裏,領略茶峒的秀麗風光,體會邊地淳樸的民風,理解翠翠美麗的形神, 感受翠翠、祖父、保送等人間真摯、樸素的愛和閃耀在他們身上的美麗的人性光芒,為故事和文字的憂傷而憂傷,為這一曲古樸的愛和美的頌歌而神往,悄悄逼近《邊城》的這一次對人生、社會觀的全面逼近。

任何交流都需要特定的和諧的有張力的場。《邊城》的場在何處?城市少年看得見天空中被夕陽烘成的桃花色的薄雲嗎?杜鵲的叫聲是怎樣一種叫聲?泥土草木和各種甲蟲類氣味是怎樣一種氣味?山上竹室在月光下如何變成一片黑色?那小小夜鶯夜半的吵鬧和閉着眼的安睡與繁密如落雨的蟲聲是怎樣美妙的復奏?……我曾試圖利用音像的資料來幫助我建造這 個場,但很快就被自己否定掉了,史紹典老師課堂要原生態的叮囑更堅定了我遠離現代文明器具的主意。因為所有形象直觀具體的解釋都有可能是對豐富的簡化,對真實的歪曲,對深刻的疏離。於是我赤手空拳,試圖用最原始的説與寫,思考和交流來營造這個場。轉接是流暢的,過程是自由的,氣氛是民主的,不要預設,拒絕灌輸,在行走中尋找閃亮的星星,撿拾美麗的珠貝。當然還有開頭那中國另外一個地方、另外一種事情、另外一種人生結尾藴藏的熱情、隱伏的悲痛的點撥,幫助我營造着這個場。我們所依靠的只是我們那一顆顆敏感善良的心、聰慧正直的腦。

但是,我感到了力不從心,我還 是覺察到了學生、聽課者、我與《邊城》的疏離。我和學生的疏離,我和所有在場者的疏離,我有了逃走的慾望,逃到邊城中去,逃到那個似於 存在似乎不存在的地方去。我發現我的官能的不足,發現我的認知的淺薄,我渴望將自己的這些體驗匯入到《邊城》所在的那一條人類整體經驗的河流中去,雖然未知前方何處。

Tags:解讀 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