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拜山的作文錦集5篇

欄目: 清明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93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拜山的作文5篇,歡迎大家分享。

拜山的作文錦集5篇

拜山的作文 篇1

走在拜山的路上,感受微風徐徐吹來,看着大山上碧綠的樹,是一種美好的感覺。我就陶醉在其中,根本沒發覺目的地已經到了。“果果!”媽媽的聲音從耳邊傳來,我才知道到拜山地點。

童年的我,認為拜山是一種遊戲。現在的我,才知道拜山是紀念祖宗。

把草除完後,大家首飾。紙錢等“貴重物品”丟到火裏燃燒,並且磕頭許願,保佑大家平安……

最有趣的是吃寒食了。那一個個包子。饅頭,饞的我“口水飛流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我左一口,右一口的吃起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拜山很有意義。

拜山的作文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到清明節,我就會想到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以前年紀小,老年人不主張小孩去上墳祭掃。今年,清明我有幸與爸爸去公墓祭奠太爺爺、太奶,寄上一份晚輩的深深緬懷。

清明節早上,我便與爸爸早早地起來,驅車來到爺爺家接爺爺奶奶。從樓上取出準備好的供品、鮮花、紙元寶和冥幣。於是,大家四個人便啟程去北鎮廖屯公墓。

早晨,晴朗的天氣,雖沒有詩中描寫的紛紛細雨,但有涼涼的春風吹拂。我平時也沒有起牀這麼早,穿的比較單薄,不時地打一個寒顫,我好久沒出遠門了,一路上我沒一絲睏意。奶奶又對我和爸爸講述了已故太爺爺太奶的音容笑貌,陳年往事。我聽得特起勁。過去的事有些是三四十年前的了,其中的生活艱辛,對於生於九零後的我可能沒能全部理解,但通過奶奶將近一小時的講述,我腦海裏浮現了許多情景,使我就、覺得,太爺爺、太奶依舊活在大家身邊。我暗想,太爺爺、太奶,您們在天堂那邊還好嗎?

一路上,爸爸將車開得平穩,也許是心情沉重的原因吧。一個小時,大家來到了公墓的山腳下的空地中停滿了大小的車,行人手持鮮花,絡繹不絕。遠遠地就聞到燒冥幣的味道。偶爾,驚聞刺耳的爆竹,嫩綠的小草從土裏像衞士一樣肅穆地站在那裏。有些公墓上已擺好鮮花與供品。人們忙着祭祀先人,各個表情凝重,有些人眼圈紅紅的。

大家四人找到太爺爺的公墓,擺好供品,鮮花和香爐。爸爸教我點好三柱香並行了跪拜禮。我的思緒便隨着爸爸點好的紙錢飄逸。由於紙錢多,爺爺又用木棍撥弄着紙堆,怕燒不盡,收不到。爸爸站起向公墓院子四周扔了一些燃燒着的紙錢,同時説:“我爺爺、奶奶腿腳不好,你們(注:你們指孤魂野鬼)別跟家人搶。”我的眼淚差一點流下來。火燒得很旺,山上的風不時的將紙灰吹起,烘烤着我,我通身暖和。這暖和好比是來自太爺爺的擁抱。我心裏默記着……我學着爸爸的樣子也去將紙元寶點燃,我雖沒能説上幾句話,但我內心對太爺爺還是挺想念的,也許是血濃與水的緣故吧!我主動拿着掃把將公墓小院打掃一番。爺爺、奶奶看着我輕盈的動作,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大概是按民俗與傳統,李家後繼有人來延續香火的緣故吧!

祭奠完畢,在回家的路上我沒説太多的話。我感到我長大了,我有大收穫。我決定每年清明都來為太爺爺、太奶掃墓,並對家人説,您們在那邊還好嗎?

拜山的作文 篇3

三月初三,我回老家掃墓拜山。我們早上吃完早飯,便從家裏出發,去祖先和前輩的陵墓去拜一拜,求他們保我們全家平安,一帆風順。

我們先來到前輩的陵墓,那裏葬着我爺爺的、爸爸的爺爺、爸爸的奶奶……我拿起鏟子鏟地上多月以來長出來的野花野草。我鏟着鏟着,突然,我感覺手指很累,想休息一會,可是,我如果休息,別的小孩子也會跟着我休息,這樣不就會拖延一點兒時間了嗎?這樣後面就得少玩一點兒了。想到不能玩久,我就來勁兒了,雙手抓着鏟子對着地面上的野花野草用力的鏟着,生怕漏掉一些。過了大約10分鐘左右,我們終於把地上的野花野草剷除乾淨了。

我們把大人叫過來,他們把祭品擺好後,我們大家就開始祭拜了:雙手合攏放在胸前,然後嘴裏唸叨着想跟前輩説的話,然後微微向前鞠躬。鞠完躬後,我們小孩子就把蠟燭點上,然後拿紙錢來燒,這個墓前燒幾張,那個墓前燒幾張,還燒一些紙做的被子、衣服、鞋子……孩子們燒的可帶勁兒了。哪怕是把衣服燒着了,也覺得很開心。拜完後,我們又到另一座山腳下去拜祖先的陵墓。

拜山真好玩啊!

拜山的作文 篇4

20xx年11月2日,我和爸爸媽媽坐叔叔的車回去新豐縣小正鎮黃柏村老家拜山。那裏沒有高樓大廈,只有破舊的屋子。但是,我見到老家的大伯、親戚等人我都特別高興,因為好久都沒見到他們了。不一會兒,拜山時辰到了。

個個人都挑着鋒利的長刀、粗大的.鏟子,去深山拜很久很久以前的祖先。山裏長着非常多有刺的植物,這植物還傷害了我的手,傷口不深,卻出了血。我連忙用手止住血,爸爸看到了,説:“不怕的,這點兒小事算什麼!"媽媽也發言:“看看你們的黃柏村,窮得要命。山就是這樣的,密密麻麻的植物一大堆,不受傷才怪!" 我搖了搖頭,繼續上山。

拜山的時候有隻黃蜂拼命追我和大伯,不追其他人。黃蜂在我手裏的時候,我嚇得用盡全身的力氣跑,才甩掉了它。下山了,我餓得快走不了,媽媽手裏拿着一束紅色的小果實在吃。我像小偷一樣攝手攝腳地拿了6顆果實來吃,吃完第1顆,我就知道這是茱萸的果實,味道酸溜溜的,不甜,讓媽媽感到難吃。就把茱萸的果實遞給了我,我説了一聲“謝謝",然後我就像餓鬼一樣瘋吃起來。有個人説要拜三座山,我大吃一驚。我都沒力氣了,怎麼上山呢?爸爸説: “你和媽媽先回去,我和大伯他們繼續拜山。"就這樣,我和媽媽下山去休息。我越走越累,傷口還痛着呢!媽媽氣喘吁吁地説:“回家鄉拜山真累啊!以後還來不來呀?"我回答:“那當然回來啦,還是自己的家鄉呢!這裏廣州有146公里,不來白不來。"

等到爸爸回來了,飯菜已經煮好了,俺餓得不行了,就高聲召喚着爸爸吃……

拜山的作文 篇5

今天,我的朋友們都不知去向。後來才知道他們去了“祭祖”和“拜山”。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今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很遺憾,因為路途遙遠,我沒能回家鄉到爺爺墳前親身拜祭他,但我會同樣心懷虔誠地獻上我的哀思。親愛的爺爺,您在那邊還好嗎?但願天國裏沒有痛苦,沒有折磨。

至今,我仍很清晰地記得前年那一幕。我爸爸接到一個電話,説爺爺病重入院,我們都目瞪口呆,因為印象中爺爺身體硬朗,非常健康,每天都是早出晚歸,辛苦勞作,從未聽他説起有什麼不舒服。爸爸到了老家後,馬上把爺爺轉移到汕頭的醫院,那裏醫生責怪道:“他的病情十分嚴重,顯然早就得了這種病,為什麼不早點送來,現在得立刻送到廣州的大醫院。”爸爸像一匹受驚的野馬,帶着爺爺狂奔而去。可最後,廣州的醫生也回天乏術,爺爺帶着許多未了的心願,帶着一生的辛勞,帶着本應很長的生命之路,離我們而去了。爸爸後悔不迭,總在自責爺爺生前沒有照料好他,以致他未能盡享晚年,就奔赴天國。爸爸常説:“死後縱是萬般好,不如生前一點孝”。所以他現在常常帶着我回去看望體弱多病的奶奶,畢竟我們已經失去一個親人了。

我想清明節的意義不僅在於追思逝者,更在於善待生者。我們要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珍惜與家人、朋友共同相處的每一分,每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