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越王問於大夫文種曰閲讀答案及翻譯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1.96W

越王問於大夫文種曰:“吾欲伐吳,可乎?”對曰:“可矣。吾賞厚而信,罰嚴而必。君欲知之,何不試焚宮室?”於是遂焚宮室,人莫救之。乃下令曰:“人之救火者死,比死敵之賞;救火而不死者,比勝敵之賞;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人之塗其體,被濡衣而走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此知必勝之勢也。

越王問於大夫文種曰閲讀答案及翻譯

吳起為魏武侯西河之守。秦有小亭臨境,吳起欲攻之。不去,則甚害田者;去之,則不足以徵甲兵。於是乃倚一車轅於北門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南門之外者,賜之上田、上宅。”人莫之徙也。及有徙之者,還賜之如令。俄又置一石赤菽東門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此於西門之外者,賜之如初。”人爭徙之。乃下令曰:“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國大夫,賜之上田宅。”人爭趨之。於是攻亭,一朝而拔之。

李悝為魏文侯上地之守,而欲人之善射也,乃下令曰:“人之有狐疑之訟者,令之射的,中之者勝,不中者負。”令下而人皆疾習射。及與秦人戰,大敗之,以人之善戰射也。

宋崇門之巷人服喪而毀,甚瘠,上以為慈愛於親,舉以為官師。明年,人之所以毀死者歲十餘人。子之服親喪者,為愛之也,而尚可以賞勸也,況君上之於民乎!

越王慮伐吳,欲人之輕死也,出見怒蛙,乃為之式①。從者曰:“奚敬於此?”王曰:“為其有氣故也。”明年之請以頭獻王者歲十餘人。

韓昭侯使人藏弊褲,侍者曰:“君亦不仁矣,弊褲不以賜左右而藏之。”昭侯曰:“非子之所知也。吾聞明主之愛一顰一笑,顰有為顰,而笑有為笑。今夫褲,豈特顰笑哉!褲之與顰笑相去遠矣。吾必待有功者,故藏之未有予也。”

(取材於《韓非子》)

注:①式:通“軾”,在這裏是憑軾致敬之意。

9.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罰嚴而必 必:堅決

B.比降北之罪 北:北方

C.被濡衣而走火者 被:通“披”,穿着

D.韓昭侯使人藏弊褲 弊:舊的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吾賞厚而信 救火而不死者

B.不救火者 中之者勝

C.吳起為魏武侯西河之守 子之服親喪者,為愛之也

D.有能徙此於西門之外者 上以為慈愛於親

11.下列對文中語句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比死敵之賞 和戰死在敵陣的獎賞相同

B.乃倚一車轅於北門之外而令之曰 (吳起)就倚靠着一輛戰車到北門外發號施令

C.為其有氣故也 因為它有勇氣的緣故

D.顰有為顰,而笑有為笑 皺眉有皺眉的緣故,笑有笑的緣故

12.將下面的句子譯為現代漢語。(6分)

(1)及有徙之者,還賜之如令

(2)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國大夫

13.選文講述了許多賞罰之事,闡述賞罰與政事的關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齊王針對不同的進諫方式給予不同賞賜:“①,受上賞;②,受中賞;③ ,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表達對賞罰的見解:“不宜偏私,④”。(4分)

14.選文第一段、第二段分別講述了越王與吳起的故事,你更讚許誰的做法?請結合文本,簡要説明理由。(5分)

參考答案

9.(3分)B

10.(3分)B

11.(3分)B

12.(4分)(1)等到(後來)有搬它的人,立即按照命令賞賜他

(2分)(2)第二天將要攻取(那)崗亭,有能率先登上(崗亭)的,任命他當國大夫

13.(4分)①能面刺寡人之過者②上書諫寡人者③能謗譏於市朝④使內外異法也

14.(5分)

答案示例①

我更讚許吳起的做法。吳起先後兩次設下獎賞標準,取信於民,比起越王僅以賞罰威勢震懾百姓,更能獲得百姓支持。只有獲得百姓真心的信任和擁戴才是治國之道。

答案示例②

我更讚許越王的做法。越王設計的“焚宮室”更接近戰爭的危險局面,且相比吳起的只獎無罰,越王賞罰分明,更能激勵民心。只有有原則、有信用的獎懲機制才是取勝之道。

評分參考:

①表明觀點,1分;②概括越王或吳起的行為,2分;③分析對比,2分。意思對即可。

參考譯文

越王向大夫文種詢問道:“我想討伐吳國,可以嗎?”(文種)回答説:“可以了,我們的獎賞優厚並且講誠信,懲罰嚴厲而且堅決實行。您想要了解這一點,為什麼不燒一下房屋試試呢?”於是就放火焚燒房屋,人們(都)不去救它。(越王)就下令説:“人去救火的(如果)死了,(就)和戰死在敵陣的獎賞相同;救火如果沒死的,(就)和戰勝敵人的獎賞相同;不救火的人,和投降敗退的罪行相同。”(命令一下達)人們(用爛泥)塗在自己的身體上披着濕衣服而奔赴火海的,左邊有幾千人,右邊有幾千人。(從)這件事(可以)知道必將戰勝吳國的趨勢了。

吳起做魏武侯的西河郡守。秦國有座小的邊防崗亭面臨邊境,吳起想要攻佔它。(因為如果)不除掉(它),那麼(它)對(魏國)種田的人危害很大;(如果要)除掉它,那麼(又)不值得為此徵集軍隊。於是就在北門外靠放一根車轅木,然後(向人們發佈)命令説:“有能搬這車轅木到南門外的人,(就)賜給他上等的農田、上等的住宅。”人們沒有搬它的。等到(後來)有搬它的人,立即按照命令賞賜他。一會兒(吳起)又在東門外放置一石赤豆,之後(向人們發佈)命令説:“有能搬這個到西門外的,像當初那樣賞賜他。”人們爭着搬它。於是(吳起)下達命令説:“明天將要攻取(那)崗亭,有能率先登上(崗亭)的,任命他當國大夫,賞賜他上等田地、住宅。”人們爭着前往。於是(吳起下令)攻亭,一個早晨就把它攻克了。

李悝做魏文侯上黨地區的郡守,想要人們善於射箭,於是下令説:“人們有疑慮而不能決斷的訴訟,就讓他們射箭靶,射中靶子的就勝訴,射不中的就敗訴。”命令下達後,人們都急忙練習射箭。等到和秦國人打仗,使秦軍大敗,因為人們都善於作戰射箭。

宋國崇門的`(一個)里弄居民為親人守喪哀痛過度而損傷身體,很瘦弱,君主認為他對親人非常仁愛,提拔任命(他)做個小官。第二年,人們因守喪哀痛損傷身體死亡的一年有十多人。子女為父母親服喪,是因為愛父母,尚且可以用獎賞來鼓勵,更何況是君主對於民眾呢!

越王計劃討伐吳國,想要人們看輕死亡(而拼死去作戰)。(他)出外看見(鼓着腮幫子似含)怒氣的青蛙,就向它憑軾致敬。隨從説:“為什麼(要)對這種東西表示敬意呢?”越王説:“因為它有勇氣的緣故。”第二年的請求把頭顱獻給越王的人一年有十多位。

韓昭侯派人收藏(起自己不穿的)破舊褲子,侍從説:“您也太不仁慈了,(連)破舊的褲子也不拿它來賞賜給身邊的侍從卻(把它)收藏起來。”昭侯説:“這不是你懂得的道理。我聽説英明的君主吝惜(自己的)一顰一笑,皺眉有皺眉的緣故,笑有笑的緣故。現在那條破舊褲子,難道只是皺個眉頭笑一下的事嗎?褲子與皺眉頭笑一笑(的作用)相差得遠了。我一定要等有功勞的人(才能賞給他),所以收藏起它沒有給別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