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靜默草原的閲讀理解及答案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2.49W

和海一樣,草原在單一中呈現豐富.草就是海水,極單純,在連綿不斷中顯示壯闊.

靜默草原的閲讀理解及答案

有一點與海不同:觀海者多數站在岸邊,眼前與身後迥然不同.草原沒有邊際,它的每一點都是草原的中心.與站在船上觀海的相異處在,你可以接觸草原,撫摸、打滾地甚至過夜,而海上則行不通.

在草原上,遼闊首先給人以自由感,第二個感覺是不自由,也可以説侷促.人,置身於這樣闊大無邊的環境中,覺得所有的枴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隱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與微不足道.二十世紀哲學反覆提示人們注意自己的處境,在草原上,人的處境感最強烈.天,果真如穹廬一樣籠罩大地.土地寬厚仁慈,起伏無際.人在這裏揮動雙拳咆哮顯得可笑,蹲下嚶嚶而泣顯得可恥.

外來的旅人,在草原上找不到一件相宜的事來做.

1.“草原在單一中呈現豐富.”單一與豐富是否矛盾?

2.草原與大海一樣在單一中呈現豐富,那二者又有什麼區別呢?

3.“在草原上,遼闊首先給人以自由感,第二個感覺是不自由,也可以説侷促.”

這裏又出現一對相矛盾的詞語.剛剛我們分析了“單一”與“豐富”這對看似矛盾的詞,現在請同學們説説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4.作者的“靜默”在文中體現在哪些方面,他又為何説草原是靜默的?

5.以草原為題材的《敕勒歌》與《靜默草原》在情感表達、結構等方面有什麼不同?答案

答案:1.“在單一中呈現豐富.”也就是説,豐富是藴涵在單一之中的.草原首先給人以單一感.“這顏色無疑是綠”,“無疑”也就是説,不用懷疑,草原首先給人的感覺是大片大片的綠.“草就是海水,極單純”這都表現了草原的單一,然而,這種單一,“在陽光與起伏之中,又幻化出錫白、翡翠般的深碧或霧氣中的淡藍.” “在連綿不斷中顯示壯闊.”這就是草原的豐富.正如作者指出的“草原在單一中呈現豐富.”

2.從觀海者的不同角度(岸上、船上),比較出草原的另一特點:中心不定和可接觸性,再進一步指出草原的遼遠與蒼茫,和給人的親切感.

3.“置身於這樣闊大無邊的環境中,覺得所有的.枴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隱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與微不足道.” 人揹負着種種世俗之事,榮譽、地位、權利、金錢……也就是文中所説的“枴杖”“人文背景”,人因此以為自己至高無上,驕傲、自大……然而面對草原的寬厚仁慈、自若坦然的闊大無邊的胸襟時,人所擁有的一切就顯得可悲、可笑了.

4.⑴站在草原上,你勉力前眺,或是回頭向後瞭望,都是一樣的風景:遼遠而蒼茫.⑵草原上沒有樹,所以即使風也聽不到蕭聲.⑶草原與我一樣,也是善忘者,只在靜默中觀望未來.⑷草原是很遼遠的蒼茫的.一個人,站在在草原上,可以任意遐想,悟出一些你以前根本沒悟出的哲理.這時的草原是靜的,也就是作者所説“靜默”的.沒有受到世俗的侵擾.所以,人,也必將是“靜默”的.也是個“善忘者”.

5.《敕勒歌》氣勢雄渾奔放,表達凝練跳躍,富有節奏韻律感.《靜默草原》格調細膩柔情,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性.文章時而描寫時而抒情……運筆自如,其對生活的感受信手拈來,似散而不散,“形散而神不散”,文本始終貫穿“靜默”這一題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