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囚蟻》閲讀答案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2.8W

現如今,我們時常需要做些閲讀題,而與閲讀題如影隨形的則是閲讀答案,閲讀答案可以給我們提供解題指導和解題思路。一份什麼樣的閲讀答案才能稱之為好閲讀答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囚蟻》閲讀答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囚蟻》閲讀答案

《囚蟻》(共12分)

①童年時曾經認為世界上所有的動物都可以由人來飼養,而且所有的動物都可以從小養到大,就像人一樣,搖籃裏不滿一尺長的小小嬰兒總能長成頂天立地的大巨人,連螞蟻也不例外。在歌裏唱過“小螞蟻,愛勞動,一天到晚忙做工”,所以我對地上的螞蟻特別有好感,常常趴在牆角或者路邊仔細觀察它們的活動,看它們排着隊運食物,和比它們大無數倍的爬蟲和飛蟲們作戰……大約是五歲的時候,有一天我和妹妹忽發奇想:為什麼不能把螞蟻們放到玻璃瓶裏養起來呢?像養小雞小鴨那樣養它們,給它們吃,給它們喝,它們一定會長大,長得比蟋蟀和蟈蟈們還要大。

②這件事情並不複雜。找一個有蓋的玻璃藥瓶,然後將螞蟻捉到瓶子裏,我們一共捉了十五隻螞蟻,再旋緊瓶蓋。這樣,這十五隻螞蟻便有了一個透明整潔的新家。我和妹妹興致勃勃地觀察螞蟻們在瓶子裏的動靜,只見它們不停地搖動着頭頂的兩根觸鬚,急急忙忙地在瓶子裏上下來回地走動,似乎在尋找什麼。我想它們大概是餓了,便旋開瓶蓋投進一些飯粒,可它們卻毫無興趣,依然驚惶不安地在瓶裏奔跑。它們肯定在用它們的語言大聲喊叫,可惜我聽不見……第二天早晨起來,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玻璃瓶裏的螞蟻。只見那十五隻螞蟻橫七豎八躺在瓶底下,安安靜靜地一動也不動,它們全都死了。我和妹妹很是傷心了一陣,想了半天,得出結論:是因為藥瓶裏不透氣,螞蟻們是悶死的。

③原因既已找到,新的辦法便隨之而來。我找來一隻火柴盒子,準備為螞蟻們做一個新居。怕它們再悶死,我命令妹妹用大頭針在火柴殼上扎出一些小洞眼透氣。當時已是深秋,天氣有些冷,於是妹妹又有新的擔憂:“火柴盒裏很冷!螞蟻要凍死的!”對,想辦法吧。在妹妹的眼裏,我這個比她大一歲的哥哥是無所不能的。我果然想出辦法來:從保暖用的草飯窩裏抽出幾根稻草,用剪刀將稻草剪碎後裝到火柴盒裏,這樣,我們的螞蟻客人就有了一個又透氣又暖和的新窩了。我和妹妹又抓來一些螞蟻並放進火柴盒裏,還放進一些餅乾屑,我們相信螞蟻們會喜歡這個新家。遺憾的是不能像玻璃瓶一樣在外面可以觀察它們了,但可以用耳朵來聽,把火柴盒貼在耳朵上,可以聽見它們的腳步聲。這些窸窣的聲音極其輕微,必須在夜深人靜時聽,而且要平心靜氣地聽。在這若有若無的微響中,我曾經有過不少奇妙的遐想,我彷彿已看見那些快樂的小螞蟻正在長大,它們長出了美麗的翅膀,像一羣威風凜凜的大蟋蟀……

④然而我們的`試驗還是沒有成功。不到兩天,火柴盒裏的螞蟻們全都逃得無影無蹤。我也終於明白,螞蟻們是不願意被關起來的,它們寧可在牆角、路邊和野地裏辛辛苦苦地忙碌搏鬥,也不願意在人們為它們設置的安樂窩裏享福。對它們來説,沒有什麼比自由的生活更為可貴。

1、童年的“我”產生餵養螞蟻的奇想的原因是什麼?(2分)

2、文中寫了哪幾次“囚蟻”的經歷?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4分)

3、請認真閲讀最後一段,説説我從失敗的試驗中終於明白了什麼道理。(3分)

4、從文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童年時是個怎樣的孩子?結合文章簡要分析。(3分)

參考答案:

1.因為我童年時認為世界上所有的動物都可以由人來飼養。

2.兩次。第一次將螞蟻囚禁在玻璃藥瓶裏結果悶死了螞蟻。第二次是將螞蟻囚禁在火柴盒裏結果逃得無影無蹤。

3.我的試驗沒有成功,我懂得了自由生活很可貴。

4.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豐富的想象力、善於思考,天真可愛有有些幼稚的孩子。(可從這幾方面作答,結合文章內容分析)

《囚蟻》主要內容:

通過記敍“我”和妹妹一起囚蟻的故事,説明了“沒有什麼比自由的生活更為可貴”的道理。

簡單敍述每節的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1)“囚蟻”的由來

第二部分(2-4) 玻璃瓶“囚蟻”。

第三部分(5-7) 火柴盒“囚蟻”。

從總結段落內容可以看出,文章主要講述“我”和妹妹囚蟻的故事。

課文介紹:

《囚蟻》作者趙麗宏,小學鄂教版六年級語文第七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

起因:“我”認為“所有的動物都可以由人來飼養”,而且“都可以從小養到大”,加之對螞蟻的特別好感,“我”和妹妹突發奇想要養螞蟻。

做法:“我們”自以為給螞蟻佈置了一個“透明整潔”的新家,實則是開始了對螞蟻的第一次囚禁。

結果:螞蟻橫七豎八躺在瓶底,“我們”的“突發奇想”殘殺了15只螞蟻。

做法:“我”和妹妹又重新給螞蟻安了一個家,考慮了很多因素,實則是開始了對螞蟻的第二次囚禁。

結果:不到兩天時間,火柴盒裏的螞蟻們全都逃得無影無蹤。

結論:我也終於明白,螞蟻們是不願意被關起來的,它們寧可在牆角、路邊和野地裏辛辛苦苦地忙碌搏鬥,也不願意在人們為它們設置的安樂窩裏享福。

作者簡介

趙麗宏,男,1952年出生於上海,民進成員。1982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

歷任《萌芽》月刊編輯、編委,專業作家,上海作協副主席,上海文學雜誌社社長,上海文學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中國作協第六、七屆全委會委員,上海市青年聯合會副主席,第七、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中華文化促進會常務理事,民進中央委員,華東師大、上海交大、上海大學兼職教授。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文學創作一級。著有詩集《珊瑚》《沉默的冬青》《抒情詩151首》等,散文集《生命草》《詩魂》《愛在人間》《島人筆記》《人生韻味》《趙麗宏散文》等,報告文學集《心畫》《牛頓傳》等及《趙麗宏自選集》(四卷),共60餘部。另有文學評論、電影文學劇本多種。《詩魂》獲新時期全國優秀散文集獎,《日晷之影》獲首屆冰心散文獎,作品另獲上海文學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等多種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