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遲的閲讀答案參考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1.82W

遲的閲讀答案篇一:初中語文 讀本議論文閲讀習題集 遲

遲的閲讀答案參考

劉墉

“遲”這個字真是耐人尋味,“遲到”的遲是晚;“遲緩”的遲是慢;“遲鈍”的遲是拙;“遲疑”的遲是猶豫:“遲明”的遲是接近。

遲有時是那麼優雅,像是“姍姍其來遲”;遲有時是那麼威嚴,譬如“無體之禮,威儀遲遲”;遲有時又是那麼藴藉,好比經中的”春日遲遲”;而遲卻又常變得那麼令人沮喪,尤其是當我們發覺“今生已遲”。“在兒童時代,我們最常用這個遲字,總是怕遲到學校、怕遲交作業,那時遲對我們小小的心靈,唯一的意思,就是“晚”。

成年之後,我們不再常用“遲”這個字,但是每當説到遲,“遲了一步”、“起步太遲”,那遲便有了許多挽不回的意味。

到了老年,我們將很少用遲這個字,因為反應遲鈍、行動遲緩,反正什麼事都少了爭,便也不再計較遲不遲,而到那時,如果偶爾説出個遲字,似乎就有此生再也趕不及的慨歎了。 什麼是遲?遲實在只是慢,慢慢的春天和少女的腳步是美的:慢慢的禮儀是莊敬的;慢慢的反應是篤鈍的;而慢的起步,常是失敗的。

什麼是遲?遲就是來不及了,所以欣欣的孩子,總不會遲,他只要心智身體健全,今天立志做什麼事,將來都能成。但是三、四十歲的人,若説從今天開始學醫,或許仍不遲;若要學撐竿跳,卻可能已遲。至於五、六十歲,學書法或許不遲,要想學醫,則可能遲了。總之,年齡愈大,似乎遲的事情也愈多,所以走錯了路,少時悔,要比老時悔,有用得多,因為人到老年,恐怕連悔都已經太遲。

遲,在這遲遲的人生,在我們遲遲的腳步間,遲緩的行動和反應中,有多少遲遲的季節飄逝了!抬頭,才是遲明的少年;回首,已是遲暮的白髮,而悟已遲、悔已遲、恨已遲,此生已遲。遲,一個多麼緩慢柔軟,又觸目驚心的字啊!

1. 請對照文章第一自然段“遲”的幾種解釋,解釋下列詞語中“遲”的意思。

A. 遲滯

B. 遲早

2. 為什麼説成年人不常用“遲”字?老年人也很少用“遲”字?

答:

3. 作者認為“遲”有什麼積極意義?(用原文回答)

答:

4. 作者説“少時悔要比老時悔有用得多”,你贊同這個説法嗎?説出你的理由。

答:

5. 本文給我們什麼啟示?

答:

6. 在你的人生經歷中,有過“遲”的遺憾嗎?請説出一件“遲”的遺憾,並説説你打算怎

麼彌補它。

答:

答案:

1.A.緩 B。晚

2.成年人説“遲”有許多挽不回的意味。

老年人反應遲鈍、行動遲緩,什麼事都少了爭,偶爾説“遲”便宜有此生再也趕不及的感歎。

所以成年人和老年人都很少説“遲”,用“遲”。

3.遲實在只是慢,慢慢的春天和少女的腳步是美的;慢慢的禮儀是莊敬的。

4.略

5.要惜時,趁着年青而努力奮鬥,不要主太多遲的遺憾充塞我們的人生。

6.略

遲的閲讀答案篇二:題春晚閲讀答案

篇一:題春晚閲讀答案

(1)、本詩的題目為《題春晚》,請分析詩句是怎樣緊扣詩題的。(3分)(2)、為什麼説本詩的意境是 靜而不寂 ?(3分)[參考答案](1)首句 花落 寫暮春之晚, 昏鴉數點 寫烏鴉繞林,距離較遠,模糊不清,是傍晚的景色。樵漁歸家也是寫日之晚。(對暮春之晚的解説正確給2分,對寫日之晚的解説正確給2分。)(2)本詩描寫詩人讀書吟詩後傍晚稍立門外所觀之景,村野薄暮時分和諧、靜謐。但是,不顯得清冷、空寂。因為 花 在 落 , 鴉 在 飛 , 人 在 歸 ,(分析 靜 ,得2分;分析 不寂 ,得2分。)3、本詩是怎樣緊扣 春晚 兩字寫景的?(4分)4、本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境?是如何表現的?請結合全詩作簡要賞析。(4分)參考答案:3、開篇寫花落,點出 春 ;首句寫夕陽下柴門虛掩,末句寫黃昏時烏鴉翻飛,末句寫樵夫漁人勞作歸家,都緊緊扣着 晚 字。(分析 晚 ,兩處1分,三處答全2分。若從詩歌意象的角度去作答亦可)4、本詩表現了詩人閒適安寧的心境。全詩描繪柴門花落、烏鴉歸林、詩人小立、樵夫漁人歸家等畫面,以動襯靜,烘托出靜謐而富有生氣的意境,表現出詩人內心的閒適和安寧。(從其他角度賞析,言之成理亦可)二:①用自己的話描述第二句詩句所描寫的畫面:答:蒼茫暮色之中,幾隻昏鴉,忽高忽低,時上時下,翻飛於密林之外。②詩人筆下的村野日暮時分的氣氛怎樣? 答:恬淡、靜謐中更透着無限的生機與活力。三:(1)詩的題目是《題春晚》,詩中那些詞體現了這個時間?(2)詩人描寫昏鴉時為什麼用 點 而不用 只 ?説説你的理解。(3)這首詩中哪一句話交代了詩人觀景的立足點?參考答案(1)首句 花落 寫暮春之晚, 昏鴉 夕暉 是傍晚的景色,樵漁歸家也是寫日之晚。(2)因為詩人寫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離較遠,望過去,昏鴉自然更像 點 ,用 點 比用 只 更形矣。(3) 吟餘小立闌干外 這句話交代了詩人觀景的立足點。周敦頤(1017 1073),北宋傑出的思想家,著名哲學家。字茂叔。為人灑落軒昂,氣格高遠。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人不可及。所作《愛蓮説》以物喻人,可見其品格。其詩風亦清新可愛。賞析: 題春晚 之 春晚 據首句來看,當為暮春,因有 花落 一詞。本詩所描寫的景象,正是鄉村暮春的晚景:紅日西沉,一位詩人在柴門外駐足遠望,他 小立闌干外 ,口中吟詩,夕陽在遠方就要落下,昏鴉飛過天空,漁夫樵子歸來。這是一幅恬靜而又富有生意、和諧的畫面,全詩充滿寧靜而不寂寞的閒適之情。時已晚春,花兒紛紛飄謝,連夕陽的餘暉都被落紅所掩了!花落之多,足見已是暮春。如此起筆,不免讓人心生惜春之情,或許會以為本文是一篇傷春感時之作。接着,詩人放眼天外,遠處暮色蒼茫之中,幾隻歸巢的烏鴉正繞着樹林盤旋,忽高忽低,時上時下。因距離遙遠,又日近黃昏,望去像一個個 點 。而一個 飛 字一掃開篇的低沉,為晚春的畫圖增添了生氣。在小路的盡頭,樵子漁夫正擔柴提魚,一路歸來。或許,那樵子嘴裏正唱着山歌,那漁夫正哼着小調。勞動歸來,滿載而歸的愉悦不言而喻。本文寫景的三句詩,句句緊扣 晚 字,既是春之晚,又是天之暮。落花、昏鴉、歸來的漁樵在日落時分融匯成一幅和諧、靜謐的畫圖,而 落 、 飛 、 歸 三個動詞的運用又化寂為動,為這靜謐的環境增添了活潑的氣息,使詩歌富有了生機。詩人在書房誦讀篇章、吟詩作文已罷,此時,剛剛走出屋外,稍事休息, 小立 觀賞,眼見此情此景,內心難掩欣悦。而對景物的描寫足見詩人當時的閒適之情。古人寫晚春的詩歌數不勝數,但大多逃不出傷春的的感慨。杜牧尋春不在,所以 自是尋春去較遲,不須惆悵怨芳時 ;李商隱與客訣別, 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 ;李華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更是滿目的感傷 一切景語皆情語 ,詩歌的感情正是寓含對景物的描寫中,同是落花的意象,在本詩中卻無蕭條之感,這主要源於落花、昏鴉、歸來的漁樵等意象融合成了和諧、寧靜的意境。周敦頤是北宋理學的開山鼻祖,頗重所謂的 氣象 。程顥曾説 自再見周茂叔之後,吟風弄月以歸,有 吾與點也 之意。 可見周敦頤灑落高遠之風。他的為人和作詩的風格是一致的。篇二:題春晚閲讀答案

《題春晚》閲讀答案_語文_高中教育_教育專區。《題春晚》閲讀答案古詩文閲讀(18 分)( 一)

題春晚 周敦頤(4 分) 花落柴門掩夕暉,昏鴉數點傍林飛。 吟餘小立闌干外, 遙見樵漁一路歸。 1、這首詩中哪一句交代了詩人觀景的立足點?2、詩

《題春晚》閲讀答案古詩文閲讀(18 分) (一)題春晚 周敦頤(4 分) 花落柴門掩夕暉,昏鴉數點傍林飛。 吟餘小立闌干外, 遙見樵漁一路歸。 1、這首詩中哪一句交代了詩人觀景的立足點?2、詩人描寫昏鴉時為什麼用“點”而不用“只”?説説你的理解。參考答案:

1、吟餘小立闌干外 2、因為詩人寫的是晚景,天氣昏暗,加上距離較遠,望過去,昏鴉 自然更像“點” ,用“點”比用“只”更準確,更形象。篇三:題春晚閲讀答案

篇四:題春晚閲讀答案

首句“花落”寫暮春之晚,“昏鴉數點"寫烏鴉繞林,距離較遠,模糊不清,是傍晚的景色.樵漁歸家也是寫日之晚 詩描寫詩人讀書吟詩後傍晚稍立門外所觀之景,村野薄暮時分和諧、靜謐.但 是,不顯得清冷、空寂.因為“花"在“落’’,“鴉"在“飛”,“人”在“歸",三個動詞化寂為動,富有生機篇五:題春晚閲讀答案

閲讀下面一首詞,回答後面的問題(8分)題春晚周敦頤花落柴門掩夕暉,昏鴉數點傍林飛。吟餘小立闌干外,遙見樵漁一路歸。⑴聯繫全詩看,第三句中詩人“小立”時見到的景物主要有哪-語文-魔方格 閲讀下面一首詞,回答後面的問題(8分)題春晚周敦頤花落柴門掩夕暉,昏鴉數點傍林飛。吟餘小立闌干外,遙見樵漁一路歸。⑴聯繫全詩看,第三句中詩人“小立”時見到的景物主要有哪些?(3分)這些景物組成的畫面有何特點?(2分)答:⑵全詩是如何扣住題目的“晚”字來寫的?(3分)答: ⑴所寫景物:①柴門落花;②傍林飛鴉;③晚歸樵漁。特點:恬靜、諧和,富有生氣。⑵“花落”點明春之晚(暮春),“夕暉”“數點”“路歸”點明天之晚。春晚三景,景景都是扣住詩題中的“晚”字來寫的。略 馬上分享給同學 據魔方格專家權威分析,試題“閲讀下面一首詞,回答後面的問題(8分)題春晚周敦頤花落柴門掩夕暉..”主要考查你對古詩詞閲讀等考點的理解。關於這些考點的“檔案”如下: 現在沒空?點擊收藏,以後再看。 因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點,詳細請訪問。 考點名稱:古詩詞閲讀古詩詞閲讀:古詩詞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1、詩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 (1)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古體詩的發展軌跡:《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 (2)近體詩:與古體詩相對的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一種格律體詩,分為兩種,其字數、句數、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規定。 ①一種稱“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 ②一種稱“律詩”,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或長律)。 (3)詞:又稱為詩餘、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其特點: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字數不同可分為長調(91字以上)、中調(59~90字)、小令(58字以內)。詞有單調和雙調之分,雙調就是分兩大段,兩段的平仄、字數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單調只有一段。詞的一段叫一闋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闋、上闋、上片,第二段叫後闋、下闋、下片。 (4)曲:又稱為詞餘、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興起於金,興盛於元,體式與詞相近。特點: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數(套曲)兩種。2、按內容來分

類:可分為敍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悼亡詩、諷諭詩。 (1)詩眼:“詩眼”一詞最早見於北宋。蘇軾詩云:“天工忽向背,詩眼巧增損。”詩眼是詩歌中最能開拓意旨和表現力最強的關鍵詞句。詩眼是理解詩歌的一把鑰匙,抓住了詩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幫助解題。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用“綠”字而不用“到”“過”“入”“滿”等字,是取“綠”字的色彩,增強了文章的形象性。 (2)煉字:煉字,修辭方法之一,即根據內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選最貼切、最富有表現力的字詞來表情達意。其目的在於以

最恰當的字詞,貼切生動地表現人或事物。古人作詩,常常出現“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的意境。 (3)意象:所謂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簡單地説,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來寄託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在比較文學中,意象的名詞解釋是:所謂“意象”簡單説來,可以説就是主觀的“意”和客觀的“象”的結合,也就是融入詩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賦有某種特殊含義和文學意味的具體形象。簡單地説就是借物抒情。 (4)表現手法:表現手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體地可以由點到面地來抓它的特殊表現方式。注:又因為現代的語文已不太注重表現手法與表達技巧的區分,可認為二者是統一的。但如果要嚴格區分表現手法從屬於表達技巧。託物言志、寫景抒情、敍事抒情、直抒胸臆、對比、襯托、烘托、卒章顯志、象徵、想象、聯想、照應、寓情於景、反襯、託物起興、美景襯哀情、渲染、渲染環境、虛實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以動襯靜、伏筆照應、設置懸念、側面描寫、正面描寫、直接抒情、間接抒情、修辭格、字詞錘鍊、以小見大、句式選擇等。 古詩文閲讀原則:一、抓詩眼、抓意象、明意境

1、詩眼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古人寫詩特別講究“煉字”。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傳神的一個字、一個詞,一般是動詞、形容詞。如“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等等,使詩歌生動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詩作中作者所寫之景、所示之物,這客觀的“象”與作者借景抒情的“情”、詠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結合。 古詩詞中的意象往往是約定俗成,有規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潔品格的象徵;“月亮”代表思鄉之情;“鴻雁”是傳書的信使等等。有時詩人還會創造一羣意象,如馬致遠的《秋思》就創造了11個意象,用“斷腸人”這一中心意象來表達思歸懷遠的秋思。

3、意境是文藝作品中和諧、廣闊的自然和生活圖景,滲透着作者含蓄、豐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誘發讀者想象和思索的藝術境界。優秀的古詩詞都創造了具有廣闊藝術空間的意境。詩歌意境(情景)關係往往比較多的是寓情於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點有:慷慨悲壯、雄渾蒼勁、恬淡自然、雄渾壯觀、悲壯蒼涼、孤獨冷寂等等。可見,抓住這幾個關鍵處,我們就可以穿越語言屏障,迅速觸摸到詩人的心靈世界,走進詩的藝術境界,解詩答題。

二、掌握古詩詞基本知識

詩歌分為古體詩(又稱“古風”)、今體詩(又稱“格律詩”)。

三、把握不同的詩作題材

就詩作題材內容的不同,古詩詞可分為寫景(抒情)詩、記事(詠懷)詩、詠史(懷古)詩、詠物(言志)詩、田園(山水)詩、邊塞(征戰)詩等等。

詩歌鑑賞五步法:

【第一步】先看一下詩歌是哪一類(按表現手法分為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按內容分為田園詩、邊塞詩等)古詩一般選擇唐詩宋詞,以抒情詩居多,抒情詩可分寫景抒情,借古感懷,託物言志。寫景抒情詩主要把握景和情的關係;借古感懷詩,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關係,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諷今;託物言志詩主要領悟物和志的關係,借何物顯何志,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到詩詞的後半部分去找詩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達的志)。

【第三步】看詩詞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寫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構成什麼畫面,這些畫面有什麼特點,對詩歌的中心有什麼作用(這實際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做到五必看:①必看題目(題目常常是詩眼,或中心事件,有助於瞭解詩的內容);②必看作者(知人論世,瞭解作者風格);③必看註釋(可以藉此瞭解詩歌的感情基調,難懂的知識典故,有時答案也在其中);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詩眼常常在此。詩歌鑑賞也常常是名句的鑑賞); ⑤必看題幹(題乾的指向性很強,必須看清要求,必須結合原詩內容、題幹

作答,不能空洞的闡述概念。答案必須有針對性、指向性,一定要問什麼,答什麼,要什麼,給什麼,這一點非常重要,可謂重中之重)。

【第五步】看一看詩歌運用了哪些手法,這樣古詩鑑賞就很容易做了。組織成文時一般可用這樣的表達程式:這是一首什麼類型的詩,詩人攝取了哪些景物組成了怎樣一幅畫卷(或通過什麼形象的描寫刻畫),從中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在藝術特色上,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起到了怎樣的表達效果。或這樣表述:這首詩採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詩歌鑑賞六讀:一、讀詩題。古詩詞,除一部分詞、曲只有詞牌、曲牌外,多數是有標題的,它們或標明寫作對象,寫作重點,或表現感情基調。如《春夜洛城聞笛》就交代了時間、地點及引發情感的事件。《聽鄰家吹笙》“鳳吹聲如隔彩霞”,扣“吹笙”;“不知牆外是誰家”,扣“鄰家”;“疑是碧桃千樹花”,仍是扣題,即笙聲產生的幻覺(注意“疑”字),並非描寫“庭院美景”。

二、讀“明示”。古詩詞表達的思想情感往往是藴含在形象之中含而不露的。但也有些詩詞中個別詞句明示着思想情感傾向,閲讀時對這些可貴的信息應圈點出來,結合全詩加以體會。如趙嘏《江樓舊感》“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起句“獨上”,表現了詩人孤單的身影,孤獨的情感,第三句“同來”與之呼應。“思渺然”,直接表露出茫然悵惘的情思。這種情思產生的原因就在三、四句。再如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傷心”、“愁”觸景傷懷,孤獨生愁;表現全詞感情基調;“空”表現苦等無果;“歸程”明確表達思歸之情。高考所選詩歌,大都是絕句律詩。絕句一般是“卒章顯志”。第四句明示主旨,如《峨眉山月歌》“思君不見下渝州”,《春夜洛城聞笛》“何人不起故園情”等。律詩一般是一二聯寫景敍事,三四聯議論抒情,如杜甫的《旅夜書懷》《登岳陽樓》等。

三、讀形象。詩歌形象包括物象(意象)和人物形象。古詩詞中常用的意象往往有比較穩定的含義,如楊柳、春草、殘荷、禾黍、菊、梅、竹、杜鵑(子規)、沙鷗等等。但又不能機械地理解,如“楊柳”一般用來抒寫離情別緒,但在“楊柳青青江水平”“月上柳梢頭”“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句中的“柳”則不諧音“留”,與離情別緒無聯繫。意象應聯繫起來看,多個意象組合起來,形成意境。如有的學生看到“筍根雉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就將“無人見”、“傍母眠”片面地理解為杜甫的孤獨寂寞。聯繫其它意象如“糝徑楊花”、“點溪荷葉”等看,詩人描寫的是暮春之景的生機和意趣,表現的是喜愛之情,並無孤獨寂寞之感。人物形象,有的是描寫客體的形象,如“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峯。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鬆。”更多的是抒情主公(詩人)的形象,如“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表現的是抒情主人公(詩人)玉潔冰清的情懷。

六、讀類型。讀詩時,根據題材瞭解所屬類型,有助於對詩的理解。如:寫景詩、詠物詩、送別詩、邊塞詩、詠史詩、遊子思歸詩、思婦懷人詩等等。

遲的閲讀答案參考篇三:夜晚閲讀答案

27.本文運用對比手法,寫出了城市的 和鄉村夜晚的,抒發了作者的思想感情。(3分)

28.請從“星星、太陽、雲彩”中選擇一個詞語為對象,仿照“月亮是別在鄉村上的一枚徽章”的句式寫一個句子子(2 分)

仿寫:

29.本文語言形象、優美,請按要求賞析。(5 分)

( l )第④ 段中加點的“篩下”一詞,能否用“落下”代替?請説出理由。(2 分) ( 2)作者對月光作了精彩的描寫,請你説説第(3)段畫線句在寫法上的妙處。(3 分) 答:

30.文章第(5)段中説:“我突然明白了,所謂城市,無非是逃避上帝的地方,是沒有上帝召見和盤問的地方。”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3分)

答:

31.文章結尾運用用了 的寫法,意境幽遠。請寫出一句與此意境或寫法相似的古詩文。(2分)

答:

27.喧囂浮躁 靜謐安寧 希望遠離浮躁,親近自然,獲得精抖的寧靜與自由。28、示例:雲彩是飄在藍天上的一條綵帶。( 以要求的詞語為對象,句式吻合,比喻貼切即可)(2 分)

29 、(5分)( 1)不能。“篩下”用擬人手法寫出了月光被樹陰分割成許多光斑的特有景象,把月亮和樹陰都寫得鮮活,有生命。而“落下”不能突出景物的這種特點。(2分)( 2)在這句話中,作者化靜為動,寫出月光是活的,是有生命的。表現了月光的美好和作者對月光的喜愛。(3 分)

30.人在城市裏忙碌着,或沉溺於熱鬧的場所,· 常常會變得浮躁,“忘記”自己,缺少自我反省和反思,迷失在喧器的城市裏。(3 分)

31.以動寫靜。示例:①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②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③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