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水仙 》閲讀答案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1.3W

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我們都要用到閲讀答案,藉助閲讀答案我們可以分析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得與失。那麼問題來了,一份好的閲讀答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水仙 》閲讀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水仙 》閲讀答案

《水仙 》閲讀答案1

水仙

(清)李漁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時:春以水仙蘭花為命;夏以蓮為命;秋以秋海棠為命;冬以臘梅為命。無此四花,是無命也。一季奪予一花,是奪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①為最,予之家於秣陵,非家秣陵,家於水仙之鄉也。記丙午之春,先以度歲無資,衣囊質②盡,迨③水仙開時,索一錢不得矣。欲購無資,家人曰:請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奪吾命乎?寧短一歲之壽,勿減一歲之花。且予自他鄉冒雪而歸,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異於不反金陵,仍在他鄉卒歲乎?家人不能止,聽予質簪珥④購之。

(節選自《閒情偶寄》)

[註釋]①秣陵:指南京。②質:抵押。③迨:等到。④珥:用玉做的耳飾。

9.解釋下列加點詞語。(4分)

(1)各司一時

(2)欲購無資

(3)請已之

(4)是何異於不反金陵

10.下列句中加點的而與且予自他鄉冒雪而歸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B.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C.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D.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一季奪予一花,是奪予一季之命也。

(2)家人不能止,聽予質簪珥購之。

12.根據文章內容,回答問題。(3分)

對於水仙,作者可謂愛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現了這一點?文章兩次寫到家人的作用是什麼?

參考答案:

9.(4分)(1)季節

(2)想要

(3)停止

(4)通返,返回(每小題1分,意對即可)

10.(2分)B

11.(4分)(1)一個季節剝奪我(喜歡的)一種花,這是剝奪我一個季節的生命啊。

(2)家人不能阻止我,(只好)聽任我抵押首飾購買水仙花。(每小題2分)

12.(3分)冒雪趕回南京看水仙花;竭盡家財買水仙花。作用是襯托作者對水仙花的喜愛。(意對即可)

《水仙 》閲讀答案2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①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落燈花②,棋未收,歎新豐孤

館③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注:①徐再思:元代散曲作家,只做過“嘉興路吏”,創作此曲時,他旅居江湖,已十年

不歸。②燈花:油燈結成花形的餘燼。③新豐孤館:《新唐書·馬周傳》記載,馬

周未發跡時,曾旅居新豐,受盡店家冷遇。

①下列對本曲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一聲梧葉一聲秋”一句,寫秋雨綿綿,梧葉聲聲,烘托出秋天蕭瑟的氛圍。

B.“三更歸夢三更後”一句,寫作者半夜才回到故鄉,更顯出漂泊江湖的悽苦。

C.“一聲”、“一點”、“三更”的反覆詠歎,更使人感到長夜難捱的淒涼和寂寞。

D.末句“都到心頭”四字戛然而止,欲語還休,卻有引人遐思、令人回味之功。

②“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三句不直接寫自己如何思念親人,而以年邁雙親

的憂思把自己的思念抒發得更加深婉動人。下列詩句中使用了類似手法的兩項是(3分):

A.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歸》)

B.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唐·宋之問《渡江漢》)

C.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唐·高適《除夜作》)

D. 復恐匆匆説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唐·張籍《秋思》)

E.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説着遠行人。 (唐·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

③“落燈花”一句源自南宋趙師秀的《約客》詩:“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

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請分析本曲與趙詩在內容和情感上有何不同。(5分)

答:

①B(3分) ②C E (4分)

③內容不同:①時令不同:趙詩寫的是黃梅時節,而本曲是秋夜; ②地點不同:趙詩寫的是在自己家裏,而本曲寫的則是客居驛館。 ③情境不同:趙詩寫約客未至,而本曲則寫詩人客居孤館,舉目無親,只能和自己下棋來消磨時光。(3分)

情感不同:趙詩---詩人內心稍有着急、失落,但不乏閒逸之感(1分);本曲---表達了詩人的羈旅之愁及因不得志而備受冷落的傷感(1分)

《水仙 》閲讀答案3

【雙調】水仙子尋梅 喬吉

冬前冬後幾村莊,溪北溪南兩履霜①,樹頭樹底孤山②上。冷風來何處香?忽相逢縞袂綃裳③。酒醒寒驚夢,笛悽春斷腸,淡月昏黃。

注:①兩履霜:一雙鞋沾滿了白霜。②孤山:在杭州西湖,多梅花。宋代詩人林逋曾隱居於此賞梅養鶴。③縞袂:素絹的衣袖。綃裳:薄綢的下衣。

8、“冷風來何處香?忽相逢縞袂綃裳”,這兩句是怎樣描繪梅的形象的?(5分)

9、結合全曲,簡要分析作者情感的變化。(6分)

參考答案:

8、①從視覺和嗅覺等角度,描繪出梅花的潔白和芳香。②運用了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梅花擬人化,將其比作縞衣素裙的美女,聖潔而飄逸。 (寫出三種手法各1分,形象特點:潔白、芳香、飄逸2分。設問,以景作答酌情給分)

9、尋梅時的殷切:從冬至前到冬至後,從溪南到溪北,由樹上到樹下詩人在苦苦尋梅。遇梅時的喜悦:冷風送來清香,梅花就在飄香的地方,像身着白絹衣袖和薄綢下裙的仙女,聖潔而飄逸。酒醒後的失落:從見梅乍喜的如醉入夢的境界中清醒過來,此時又傳來令人斷腸的笛聲,還有一片朦朧的昏黃月光。(每種情感2分)

《水仙 》閲讀答案4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時:春以水仙蘭花為命;夏以蓮為命;秋以秋海棠為命;冬以臘梅為命。無此四花,是無命也。一季奪予一花,是奪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①為最,予之家於秣陵,非家秣陵,家於水仙之鄉也。記丙午之春,先以度歲無資,衣囊質②盡,迨③水仙開時,索一錢不得矣。欲購無資,家人曰:“請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奪吾命乎?寧短一歲之壽,勿減一歲之花。且予自他鄉冒雪而歸,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異於不反金陵,仍在他鄉卒歲乎?”家人不能止,聽予質簪珥④購之。 (節選自《閒情偶寄》)

[註釋]①秣陵:指南京。②質:抵押。③迨:等到。④珥:用玉做的耳飾。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詞語。(4分)

(1)各司一時 (2)欲購無資

(3)請已之 (4)是何異於不反金陵

【小題2】下列句中劃線的“而”與“且予自他鄉冒雪而歸”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A.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B.任重而道遠C.拔山倒樹而來 D.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小題3】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

一季奪予一花,是奪予一季之命也。

【小題4】根據文章內容,回答問題。(3分)

對於水仙,作者可謂“愛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現了這一點?文章兩次寫到“家人”的作用是什麼?

答案

【小題1】(1)季節 (2)想要 (3)停止 (4)通“返”,返回(每小題1分,意對即可)

【小題1】C

【小題1】(4分)一個季節剝奪我(喜歡的)一種花,這是剝奪我一個季節的生命啊。

【小題1】冒雪趕回南京看水仙花;竭盡家財買水仙花。作用是襯托作者對水仙花的喜愛。(意對即可)

《水仙 》閲讀答案5

水仙子 樂 閒 張可久

鐵衣披雪紫金關,彩筆題花白玉欄,漁舟掉月黃蘆岸。

幾般兒君試揀,立功名只不如閒。

李翰林身何在,許將軍血未乾,播高風千古嚴灘。

註釋:①彩筆題花:暗用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寫《清平調詞三首》的典故。李詩以詠杜丹花為題,中有云想衣裳花想容(喻楊貴妃)、沉香亭北倚欄干(指唐玄宗)的句子。這裏指過一種被供養的宮廷文人生活。②嚴灘:又名七裏灘、七裏瀨、子陵灘。在浙江桐廬嚴陵山西。相傳為東漢嚴光(字子陵,曾與光武帝同學)拒絕朝廷徵召,隱居垂釣處。 (1)水仙子是 ,樂閒 。 (2)作者在開頭就向我們展示了三種截然不同的生活狀態,請你説説是哪三種不同的生活狀態?這三種生活狀態與題目什麼關係?

參考答案:

(1)曲牌名 題目 (2)答案:(2)這三種狀態是:一種是將士駐紮在邊地鐵馬戈衣的生活,一種是以筆生花的生活,另一種則是自由自在泛舟湖波的生活。中間兩句表明作者的態度和價值取向,後三句寫了三個歷史人物的遭遇和經歷。如此,作者的題旨已很明確,點題樂閒,表示要以悠閒安適寧靜的生活為追求目標。

[譯文]

鐵甲披滿雪花守衞紫荊關,揮灑彩筆以詠牡丹歌詠貴妃在白玉欄干,一葉漁觥月下橫陳黃蘆岸,這幾般情事兒由你去挑揀,追求功名還不如休閒。你且看,翰林李白如今在哪裏?當年的許將軍沉冤流血還未乾。只有那嚴光高風亮節千古流名在嚴灘。

賞析:

曲中的比照法比較獨特,分作兩個層次。第一層是以互成鼎足對的三句並列,分別出示武將、文臣、漁父的日常生活景象。將軍鎮守雄關勁隘,雪花紛紛落滿鐵衣,氣象凜肅,這一句代表了建功;文臣在宮中的白玉陛欄旁,應制賦詩,花團錦簇,氣象富貴,這一句代表了揚名;漁父一葉扁舟,徜徉於月夜的黃蘆江岸邊,氣象超逸,這一句顯然是代表清閒。三句在表面上不分軒輊,提供讓君試揀,但作者隨即便亮出論點:立功名只不如閒。也就是點出了樂閒的題面。而第二層則運用李白、許遠及嚴光的三則典故,分別作為第一層三句的詮釋和補充。由於兩層間本身存在着從現象到本質的躍進,令人憬然惕然,於是名、利與閒的孰優孰劣,頓時高下立判。而作品的警拔峭嚴,也就活脱脱地表現出來了。

《水仙 》閲讀答案6

水仙

偶見報載有關評選中國十大名花的消息,我像被磁石吸引住了。牡丹、芍藥、梅花、月季啊!還有水仙!我的視線不禁被牽到了書桌上那盆挺清秀的水仙上。

有一汪淺淺的清水襯映下,碧綠頎長的葉片從鵝卵石圍繞的肥大的鱗莖中徑直抽出。挺直的花莖頂端,六片銀白色的花瓣襯托着金黃的花蕊,儼然如水中飄出的白衣仙子。

那是元旦的第二天,母親在我的書桌上擺上了這盆水仙。看着只有幾個突出的白芍,像洋葱頭似的水仙球,我真不敢想象它能開花,所以也不十分精心看養,只是隔三兩天把花盆裏耗去的水加滿罷了。

不料,水仙並沒有因為我的怠慢而減弱生機。只經過短短的一個多星期的時間,嫩芽就長到半尺有餘,比筷子還粗,分出的幾片葉子也有了大致的輪廓了。在室外是北風呼嘯,冰封大地的嚴冬,室內,這盆勃勃生機的水仙,為我的書桌點綴了一絲綠意。

像綠色給人們帶來生機和青春一樣,這水仙的綠意也給我帶來許多激情,給我的居室、書桌灑上春色。我把書桌上堆放凌亂的書籍理齊整好,輕輕地把水仙放在最醒目的位置,就像請來一位令人敬仰的客人。從這兒起,每天我都對水仙細心地照料。盆水少了,就加得滿滿的,葉子長歪了,忙把它扶正,一塊卵石擺放不好看,也要翻來覆去調整多次,直到得體美觀為止。

水仙得到我的一番厚愛,長得更加起勁了,一天之內竟竄了近一寸高。

零零星星的鞭炮聲預示着春節即將來臨,水仙好像也得到了春的信息。一枝花莖從水仙球裏鑽出,一尺多長的花莖頂端朦朦朧朧地現出了花骨朵。

從臘月二十三祭灶那天起,第一位白衣仙子就亮出自己的丰姿。第二天、第三天又有幾位綻露出笑臉。到除夕晚上所有的花朵都已噴香吐豔,為我的小小的居室增添了盎然春意。

春節期間,水仙最引人注目,幾乎每位來訪的客人都為書桌上水仙花撲鼻的香氣和青翠高雅的姿態所吸引。在他們的嘖嘖稱讚聲中,我感到了無比的喜悦。

花期過了,水仙的青春也隨時間消逝了,我急忙查閲有關栽培花卉的書。原來水仙在春夏秋三季貯養分,處於休眠狀態,待到冬天開始生長,開花之後,原先碩大的鱗莖空了,它也就失去了繼續生長開花的可能。當我戀戀不捨地把枯萎的水仙從書桌上移去時,看着那落下的幾片雪白的花瓣,我不禁油然而生對水仙的惋惜之情,又不禁對它產生敬佩之感。真是水仙三季勤吸吮,只為一冬獻人間!

我想,人的幼年、童年、少年正是吸吮乳汁、汲取知識、充實頭腦、增長本領的大好時光。這正像水仙在春夏秋儲足養料水分一樣,只有經過一番孕育,待到嚴冬才能生機勃勃。

春天,羣芳爭妍,水仙卻隱去了;冬天,百花紛謝,水仙會敬獻給人們一縷春意。我愛水仙,養水仙,願化作潔白淡雅的水仙花。

閲讀題:

1.寫出你對下列句子的理解。

(1)像綠色給人們帶來生機和青春一樣,這水仙的綠意也給我帶來許多激情,給我的居室、書桌灑上了春色。

(2)我把書桌上堆放凌亂的書籍理齊整好,輕輕地把水仙放在最醒目的位置,就像請來一位令人敬仰的客人。

(3)我愛水仙、養水仙,願化作潔白淡雅的水仙花。

2.仔細讀文齊的第二小節,一邊讀,一邊在頭腦中勾勒出這幅圖畫,然後寫出自己的感受。

3.這篇文章主要向我們描繪了什麼?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聯繫上下文,讀讀下列詞語所在的句子,再説説詞語的意思。

碧綠頎長 儼然 輪廓

噴香吐豔 盎然春意 青翠高雅

碩大 吸吮 潔白淡雅

參考答案:

1.略。

2.感受到水仙的素雅高潔。

3.主要向我們描繪了水仙的外形和生長特點,表達了作者對水仙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4.略。

《水仙 》閲讀答案7

守候一株水仙

朱鍾洋

那年春天,我把母親從鄉下接進城來同住。一進門,母親便看到了窗台上的花,滿心歡喜。窗台上,葱蘭、蘆薈、吊蘭、茉莉……在暖暖的春風裏,長得鬱鬱葱葱,嬌豔欲滴的葉子沐浴在陽光裏。

忽然,母親看着窗台一角的花説:“這盆花都蔫了,真可惜。”母親久居鄉下,不識得那盆花。那是年前妻在縣城一家花店,特意買的水仙,就因它能趕在過年前開花,能給我們的新年增添一抹淡香,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富貴和燦爛。如今,已經是陽春三月了,水仙花期早過,它的枝葉散了,耷拉着,漸漸腐朽、乾枯。水仙已經走過了生命裏最美的時光,賴以生存的根鬚已被掏空了養分。

我安慰母親説:“這是水仙,花開花謝之後就變成這樣了。因為我們這裏的氣候土壤不適合水仙生長,它以後再也不會開花了。您看到的那些開花的水仙都是從外地買過來的。”説完,我用手輕輕一提,水仙便從沙土裏提出來了,一粒粒細沙稀稀落落地粘在水仙的根鬚上。

我剛要把水仙扔掉,母親慌忙制止我:“好歹也是生命,怎能隨手扔掉呢?”母親搶過水仙,像寶貝似的把它種在一個閒置的大花盆裏,還用黑泥把它的根鬚蓋好,壓實。

看着母親執著的樣子,我沒有再説什麼,只能任由母親去折騰。

母親把水仙擺在窗台最靠近陽光的地方,日復一日地澆水、施肥、鬆土、除草。可儘管母親費盡心思,它還是漸漸蔫下去,直到落盡最後一片葉子。

我以為,只要水仙落盡了葉子,母親便會不再搭理它,可母親仍舊日復一日地呵護它。在母親心裏,只要水仙一息尚存,就還有希望。

夏天過去了,秋天也接近了尾聲,母親告訴我説:“你知道嗎,水仙又冒出綠芽了。”

我點點頭,看着母親高興的樣子,笑了。我知道,即便水仙長出了綠葉,也是一株野草,不會再開花了。

果然,一切如我所料,一年又一年過去了,水仙只管冬日裏長出茂密的葉子,然後春日裏悄然落盡。儘管水仙從未放棄過生命,但它絲毫也沒有開花的跡象。

又是一年春草綠,當我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的時候,母親驚喜地告訴我:“水仙開花了!”我走近窗台,凝望着那株水仙,我驚呆了——就在一叢水仙葉子的中間,單單一朵水仙花恣意地綻放着,如從天而降的仙女,超凡脱俗。

在我們這裏種植的水仙不是不能開花嗎?這株水仙是怎麼開花的?我驚訝得張大了嘴巴,連呼吸都屏住了。我的眼睛一眨也不敢眨地看着水仙花,生怕轉眼之間這位落入凡間的仙女就要離我而去。

一株被帶離故土的水仙,花開花謝之後,在快成一株乾草的時候,被一位疼愛它的人拾起,小心澆灌,倍加憐惜。想不到,身處他鄉的水仙,在主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守候中竟然也能綻放出最美的花朵,以獨有的姿態展現自己的價值。

守候一株水仙,它是不會讓人失望的';守候一株水仙,就是守候一個頑強的生命,就是守候一顆執著開花的心。我們的身邊是不是也有一個疼愛自己的人在守候?我們的生命是不是也能像一株水仙?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坦然;少一些嫉恨,多一些珍愛;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感動;珍惜生命裏所有的好,讓生命極致綻放,一次,又一次,再一次……

(選自《思維與智慧》20xx年第9期)

17. 選文作者將三個對象交織着寫構建了全篇。請感知全文,從所給詞語中選用最合適的三個填空。(3分)

放棄 驚歎 折騰 隨便 呵護 不懈

母 親: 執著守候——(①)生命

水 仙: (②)生長—— 綻放生命

“我”: 難信事實——(③)生命

18. 選文運用對比,更加鮮明地表現了文章主題。請問全文作了哪些對比(至少列出兩條)?(4分)

19. 選文語言清新質樸,含義豐富。請結合語境按要求品味下列語句。(4分)[中國教&*%育出^版網#]

(1)就在一叢水仙葉子的中間,單單一朵水仙花恣意地綻放着,如從天而降的仙女,超凡脱俗。(品味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2)在主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守候中竟然也能綻放出最美的花朵,以獨有的姿態展現自己的價值。(品味加點詞語的表達作用)

20. 選文最後由物及人,談到了怎樣對待生命和人生。其中最能引起你共鳴的是哪個觀點?為什麼?(4分)

答案:

17. ①呵護 ②不懈 ③驚歎

18. 示例:

①“我”與母親對待水仙的態度、言行形成對比。

②“我”對水仙前後不同的認識、理解形成對比。

③春天時節打蔫的水仙與窗台上其它鬱鬱葱葱的盆花形成對比。

④水仙春天時節打蔫與最終綻放出美麗之花形成對比。

⑤水仙最終開出美麗之花與“我”所料結果形成對比。

⑥“我”的養護和母親呵護所致水仙不同命運形成對比。

19.(1)示例:

①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突出了水仙花出人意料地綻放及其超凡脱俗之美,同時表達出“我”的驚歎讚美之情。

②運用擬人,用“恣意”一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水仙花任意、任性的特點,表現了它要展現自我價值的姿態和願望,表達了作者驚歎讚美之情。(答出手法,講明效果,意近即可。)

(2)示例:

①表明時間之長久。

②表現主人之執著。

③表明水仙花得以綻放來之不易。

④反映了水仙在母親呵護下的不懈努力。

20. 示例:

①“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坦然;少一些嫉恨,多一些珍愛;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感動” 這一觀點引起了我的共鳴。因為我覺得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就因缺乏這“三少三多”而導致愛心的缺失。

②“珍惜生命裏所有的好,讓生命極致綻放,一次,又一次,再一次……” 這一觀點引起了我的共鳴。因為只有珍惜生命中“所有的好”,才能讓自己內心更陽光,精神更健康,懂得珍惜,懂得感恩。

③“我們的身邊是不是也有一個疼愛自己的人在守候?”讀到此句,我不由得想到,在家有細心照料的父母,在校有精心培育的老師,他們時刻呵護着我們,讓我們茁壯成長,我們永遠感謝他們。(抓其它觀點也可,原句長短不限。講出觀點,闡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水仙 》閲讀答案8

[雙調]水仙子西湖廢圃

張可久

夕陽芳草廢歌台,老樹寒鴆靜御街,神仙環佩①今何在?荒基生暮靄,歎英雄白骨蒼苔。

花已飄零去,山曾富貴來,俯仰傷懷。

[注]神仙環佩:泛指西湖繁盛時的迷人風物。

(1)此由意境幽遠,技巧嫻熟,請對曲中“夕陽芳草廢歌台,老樹寒鴉靜御街”加以簡要賞析。(4分)

(2)“神仙環佩令何在?”這一設閘起着“關節”的作用,使得全曲意脈貫通,渾然天成。結合全曲談談你的理解。(4分)

(3)這首元曲一、二兩句的句式有什麼特點?請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⑴①連用名詞,組成一組意象羣,勾勒了一幅死寂、蕭疏之景。②對仗工整,使全曲具有整散結合的特點。③景中寓情,“廢”“靜”兩字意藴深厚,奠定了全曲感傷的基調。(回答兩點得4分)

⑵問句一轉,(1分)便由廢圃擴及整個西湖、整個歷史興衰、人世滄桑,抒寫昔盛今衰、人生無常的慨歎。(3分)(只回答引起下文、過渡,未加分析的得1分)

(3)這兩句各連用三個名詞,分別點出三種景、物:夕陽、芳草、歌台、老樹、寒鴉、御街。(句式特點)特定的名詞街接在一起,再分別用一“廢”字、“靜”字,就構成了一幅蕭疏寂寥的畫面,(畫面)為全曲奠定了感傷的基調。(作用)

《水仙 》閲讀答案9

水仙子·幽居

任 昱

小堂不閉野雲封,隔岸時聞澗水舂①,比鄰分得山田種。宦情薄歸興濃,想從前錯怨天公。食祿黃齏②甕,忘憂綠酒鍾。未必全窮。

【注】 ①舂:舂米。②黃齏(jī):幹鹽菜。

①幽居:兼有兩種含義:一是幽靜的住處,一是幽人隱士所居。唐朝韋應物《幽居》。[1] ?

②澗水春:水碓舂米聲。

③比鄰:緊挨着的鄰居,其前省去“向”,“從”等虛詞。

④歸興濃:回鄉隱居的心情很強烈。

⑤“想從前”以下三句:回想從前真是錯怪了老天爺不照看自己;因為現在碗裏有粗茶淡飯可吃,也算是一份俸祿吧;杯裏有酒可喝,也可暫時解除憂悶。按這是作者自潮的話。

黃虀(ji),幹鹽菜。

⑥未必全窮:也不一定完全沒法過日子。窮,不得志,沒辦法,和現代“貧窮”的意思不盡相同。

1、請簡析“小堂不閉野雲封,隔岸時聞澗水舂”的表現手法。(2分)

2、“幽居”之“幽”是從哪兩個方面表現出來的?請簡析。(4分)

參考答案:

1、用了反襯的手法,以動襯靜,以“澗水舂”之聲襯托環境的幽靜。(手法1分,分析1分)

2、①環境之幽。與野雲澗水為伴,遠離鬧市。②心態之幽。有田可種,有飯可吃,有酒可品,遠離官場,自得其樂。(每點2分)

《水仙 》閲讀答案10

上學期我到橫河村小支教。那天正在上課,突然,隔壁教室裏傳來了李老師憤怒的呵斥聲:你又來了,出去!出去!很多學生也跟着喊。

嘈雜聲影響了我的課堂,我連忙打開教室門,只見李老師正連拉帶拽地把一個老頭推出教室。老頭六十來歲,滿身邋遢,拖着個大麻袋,傻笑着一步一頓地離去。

課後,李老師告訴我,老頭子是本地的孤寡老人,脾氣古怪倔強,不管你上沒上課,常常旁若無人地闖入教室亂找亂動,把垃圾桶翻得一片狼藉。

正説着,我班有個學生跑來,楊老師,快,快去,陳業被那老頭打了!

當我趕到時,陳業已被老頭推倒坐在地上哭喊着:還我……我還沒喝完啊,臭老頭!原來老頭盯上了他手中的飲料瓶,沒等他喝完就搶去了,在他眼裏,能賣的垃圾簡直就是寶。校長也趕來了,一邊罵一邊把老頭踉踉蹌蹌地推出了校門。

幾天後,我班正在朗讀課文。嘭的一聲巨響,教室門猛地被撞開,大家嚇了一跳。一看,又是那老頭。一手拖着麻袋,一手緊攥拳頭,朝教室後面的垃圾桶大搖大擺地走去,那架勢隨時等着反抗我來推他。

臭老頭,出去!臭老頭,快出去!很多學生異口同聲地喊着,整個課堂一片喧譁。當老頭走近我時,我出人意料地讓開了道,並向學生作了個安靜的手勢。

繼續朗讀吧,不要打擾老爺爺撿東西了!我平靜地説。猶豫間,琅琅書聲又逐漸響起。我們反常的舉動讓老頭有些發愣。他從垃圾桶裏翻出了幾個飲料瓶後,竟加快了腳步往外走,飲料瓶掉出了一個也不知道。我撿起來送到他手中,他疑惑地看了看我……

又過了幾天,我正在上課,教室的門又突然被推開,老頭剛探進半個身子,一看是我,竟縮了回去,還輕輕地帶上了門離開了。我們發現老頭和以前都不大一樣了!

我問學生:老爺爺為什麼會變了呢?

我知道,因為前幾天老頭子沒有被老師推出去。

楊老師沒罵他,還幫他撿瓶子!陳業若有所思地説,老頭……老,老爺爺好像知道楊老師對他好!

我説道:老爺爺一個人孤零零的,每天起早貪黑到處撿破爛不容易呀,老師有個辦法可以幫幫他:大家平時把丟棄的那些廢品專門放進一個袋子收集起來,送給老爺爺,誰願意負責這件事?

我願意!我也願意!……好多學生都爭着説。沒想到陳業也搶着舉手,我把這件事交給陳業負責。

從那以後,我班無論上什麼課,老頭子再也沒有闖進教室了。

臨近期末的一天,我一進教室就看見講台上多了一盆水仙花,我驚訝地問:這花是哪位同學放在這裏的呀?陳業興奮地説:老師,花是老爺爺從菜市場買來的,他讓我帶到教室擺在講台上,説是謝謝同學們,謝謝您呢!這是我萬萬沒想到的,那節課上得特別開心。

轉眼間,一個學期就過去了。暑假裏我又被臨時通知回到原單位。教師節那天,遇到了李老師,我問起老頭子的事。李老師説:他死啦。啊,怎麼死了呢?我很是驚愕。

暑假裏,他跳入水中救上了一個小孩,自己卻因體力不支被淹死啦。聽村裏人説老頭也不怎麼會游泳。李老師補充道,對了,他救的小孩就是你班的陳業……

我聽着,心裏酸酸的,竟有些想流淚,朦朧間眼前就浮現出了那盆水仙花……

(選自20xx年第6期《小小説月刊》作者:楊聰有刪改)

1.小説主要刻畫了兩個人物,一個是老頭,一個是楊老師(我),你最欣賞哪個人物?請説明理由。

2.下列句子任選一句,請賞析句中加點詞的表達效果。(2分)

(1)一看,又是那老頭。一手拖着麻袋,一手緊攥拳頭,朝教室後面的垃圾桶大搖大擺地走去

(2)老頭剛探進半個身子,一看是我,竟縮了回去,還輕輕地帶上了門離開了。

3.文中劃線句寫到楊老師幫老頭撿飲料瓶,此時老頭心裏會想些什麼?請聯繫語境,描寫老頭的心理活動

4.許多小説往往用第一人稱我來講故事,如《孔乙己》、《斑羚飛度》、《我的叔叔于勒》……本文也是如此,請簡要分析這種寫法有什麼好處。

答案:

1.我欣賞老頭。他雖然窮,但他有窮人的風骨,他有尊嚴,他懂得感恩。他明知不諳水性卻縱身躍入水中。孩子得救了,他卻犧牲了。這是多麼值得尊敬的老人啊。我欣賞楊老師。面對生活中的一個弱者,楊老師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對他嗤之以鼻,惡語相加,甚至拳打腳踢。楊老師給了弱者以尊嚴,改變了一個人對生活仇視,這是一個何等偉大的教育者啊。(以上二選一,言之成理即可)

2.(1)攥字準確地寫出了老人隨時準備反抗的心理,正是這個捏緊拳頭的動作,説明了以往老人得到的都是傷害。攥既是給自己造勢,又是自衞心理的體現。

(2)縮字形象地寫出了老人見到曾經幫助過他的我時難為情的樣子,這是老人懂得感恩心態的一種表現。(以上二選一,言之成理即可)

3.怎麼可能呢?其他老師都是大聲嚷嚷趕我走的,他不但不趕我走,還幫我撿瓶子?

4.(1)增強小説的真實感。

(2)便於作者敍述故事,抒發情感。

《水仙 》閲讀答案11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

落燈花,棋未收,歎新豐孤館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1)這支曲子的題目是“夜雨”,全曲卻沒有一個“雨”字,作者是如何寫“雨”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落燈花,棋未收”兩句就刻畫人物形象來看屬於怎樣的描寫方法,反映了人物怎樣的心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本曲寫雨的句子僅“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兩句,是從側面來寫雨,(1分)用梧葉和芭蕉在雨中的聲響來寫出秋雨的淅淅瀝瀝,(1分)渲染了一種悲涼、寂寥的氛圍。(1分)

(2)這兩句採用了細節(或白描)描寫的手法,(1分)可以讓人想見,三更夢醒時分,燈已燃盡,棋未下完,只好作罷的情景,(1分)這個細節表現了作者的孤獨、寂寞和憂心忡忡的心情。(2分)

《水仙 》閲讀答案12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

落燈花棋未收,歎新豐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1)題目為“夜雨”,但全曲卻無一個“雨”字,作者是如何寫“雨”的?請簡要分析。

答:

(2)簡析這首曲子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參考答案】

示例:(1)作者用間接描寫的手法,通過寫“夜雨”落在梧桐葉、芭蕉葉上的聲音,使人自然聯想到滴滴答答的夜雨。

(2)曲子開頭兩句寫雨打梧桐、芭蕉,營造了孤寂惆悵的氛圍;其後三句寫三更夢醒時分燈已燃盡、棋未收等場景,抒寫了作者的孤獨寂寞、愁腸百轉的心理狀態,表達了漂泊的孤苦與對家鄉的思念;最後三句寫二老為遊子擔憂,實則是寫遊子對雙親的思念。

簡析

這是一首悲秋感懷之作,不但寫傷秋的情懷,也包含了羈旅的哀怨,更有對父母的掛念。作者先寫秋葉和秋雨勾起了心裏的煩愁。梧桐落葉聲聲似乎提醒人秋天來了,雨點打在芭蕉葉上也彷彿都在人心上不停地增添愁怨。三更才勉強入眠,不過三更就又醒了來,連一個好夢都沒法做成。擺起棋盤,獨自下棋消遣,燈花落盡,棋局仍未撤去。深歎客旅他鄉,十年一覺黃粱夢,功名未成;而父母留在家中,又未得回去服侍盡孝。這種種的煩憂一齊湧上心頭,讓人愁思百結,感慨不已。

《水仙 》閲讀答案13

【雙調·水仙子】 重觀瀑布

喬 吉

天機織罷月梭閒,石壁高垂雪練寒。冰絲帶雨懸霄漢,幾千年曬未乾。露華涼人怯衣單。似白虹飢澗,玉龍下山,晴雪飛灘。

(1)請簡析本詩中瀑布在形狀、色彩、動態上的特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冰絲帶雨懸霄漢,幾千年曬未乾”是元曲中繪景的壓卷,請賞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運用比喻手法,用“練”“絲”“虹”“龍”“高垂”“懸霄漢”等詞語寫出了瀑布修長高掛的形狀;説它像“雪練”“冰絲”“白虹”“玉龍”“晴雪”,寫出了瀑布潔淨素白的顏色。以“飲澗”“下山”“飛灘”等詞語,寫出了瀑布飛瀉的姿態、力度和撼人心魄的氣勢。

(2)“冰絲”用比喻修辭手法,作者以大膽的想象,把瀑布比作一幅白練,從陡峭的石壁垂下,跨越千年,那白練的縷縷經緯線,濕漉漉的,帶着水汽、絲絲細雨直從空中飄下,十分形象地描繪了遠眺瀑布垂掛懸崖的姿態。

《水仙 》閲讀答案14

(清)李漁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時:春以水仙蘭花為命;夏以蓮為命;秋以秋海棠為命;冬以臘梅為命。無此四花,是無命也。一季奪予一花,是奪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①為最,予之家於秣陵,非家秣陵,家於水仙之鄉也。記丙午之春,先以度歲無資,衣囊質②盡,迨③水仙開時,索一錢不得矣。欲購無資,家人曰:“請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奪吾命乎?寧短一歲之壽,勿減一歲之花。且予自他鄉冒雪而歸,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異於不反金陵,仍在他鄉卒歲乎?”家人不能止,聽予質簪珥④購之。(節選自《閒情偶寄》)

[註釋]①秣陵:指南京。②質:抵押。③迨:等到。④珥:用玉做的耳飾。

1.解釋下列加粗詞語。

(1)各司一時( )

(2)欲購無資( )

(3)請已之( )

(4)是何異於不反金陵( )

2.下列句中加粗的“而”與“且予自他鄉冒雪而歸”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B.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C.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D.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一季奪予一花,是奪予一季之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人不能止,聽予質簪珥購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文章內容,回答問題。

對於水仙,作者可謂“愛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現了這一點?文章兩次寫到“家人”的作用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季節(2)想要(3)停止(4)通“返”,返回(意對即可)

2.B

3.(1)一個季節剝奪我(喜歡的)一種花,這是剝奪我一個季節的生命啊。

(2)家人不能阻止我,(只好)聽任我抵押首飾購買水仙花。

4.冒雪趕回南京看水仙花;竭盡家財買水仙花。作用是襯托作者對水仙花的喜愛。(意對即可)

《水仙 》閲讀答案15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水仙

(清)李漁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時:春以水仙蘭花為命;夏以蓮為命;秋以秋海棠為命;冬以臘梅為命。無此四花,是無命也。一季奪予一花,是奪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①為最,予之家於秣陵,非家秣陵,家於水仙之鄉也。記丙午之春,先以度歲無資,衣囊質②盡,迨水仙開時,索一錢不得矣。欲購無資,家人曰:“請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奪吾命乎?寧短一歲之壽,勿減一歲之花。且予自他鄉冒雪而歸,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異於不反金陵,仍在他鄉卒歲乎?”家人不能止,聽予質簪珥③購之。(節選自《閒情偶寄》)

註釋:①秣陵:指南京。②質:抵押。③珥:用玉做的耳飾。

1.用斜線(/)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每句標一處。

(1)予有四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寧短一歲之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釋下列加粗詞語。

(1)各司一時 時____________

(2)迨水仙開時 迨____________

(3)請已之 已____________

(4)是何異於不反金陵 反____________

3.下列句中加粗的“而”與“且予自他鄉冒雪而歸”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若夫日出而林霏開

B.吾恂恂而起

C.黑質而白章

D.環而攻之而不勝

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一季奪予一花,是奪予一季之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人不能止,聽予質簪珥購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據文章內容,回答問題。

對於水仙,作者可謂“愛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現了這一點?文章兩次寫到“家人”的作用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予/有四命(2)寧/短一歲之壽

2.(1)季節 (2)等到(3)停止 (4)通“返”,返回

3.B

4.(1)一個季節剝奪我(喜歡的)一種花,這是剝奪我一個季節的生命啊。

(2)家人不能阻止我,(只好)聽任我抵押首飾購買水仙花。(每小題2分)

5.冒雪趕回南京看水仙花;竭盡家財買水仙花。(每點1分)作用是襯托作者對水仙花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