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文化需要相互凝視閲讀理解的答案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3.33W

閲讀議論文《文化需要相互凝視》,完成題目。(10分)

文化需要相互凝視閲讀理解的答案

①當中國在世界經濟舞台上贏得萬千矚目的時候,一個文化中國的形象似乎仍不清晰,西方發達國家對中國文化的誤讀、偏見和不平等現象時有發生。一位美國漢學家翻譯了王安憶的長篇小説《長恨歌》,找到美國一家出版社。出版社認為小説寫得確實不錯,但恐怕不賣錢,建議將書名改為《上海小姐》,可以考慮出版。這顯然是一種不平等!要是換一個同樣優秀的英語作家,出版社就不會輕易要求把他作品的名字改掉。

②在國際文化交流中,如何做到相互平等地凝視與對話,並且保持自己的尊嚴,是我們經常需要面對的問題。

③一味的迎合偏見,只能擴大偏見,我們應當鮮明地説出我們的觀點。在一次中美文學論壇上,一位知名的美國教授在演講中説到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語氣不無輕慢。在現場提問環節,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坦誠陳述了她的批評和看法,那位教授也由此意識到自己的輕率和偏頗。這種爭論之後的和解,讓雙方都有收穫。那天論壇結束時大家都捨不得離開,最後是一位美國漢學家主動走到大廳彈奏鋼琴,讓琴聲作為這次交流的結束。

④中國文化目前在國際文化競爭中處於弱勢,原因很多。首先我們對西方文化的瞭解,遠比對方對我們的瞭解要多得多。還有歷史原因,一邊是中國屈辱的近代史,一邊是西方文藝復興以來歐洲文明迅速勃興形成的優越感。也有技術原因,漢語太美太難掌握,世界上精通現代漢語的學者相對還太少,這造成了交流的障礙。另外由於文化的差異,有些西方學者也容易從某種印象出發作出主觀的判斷。這樣的現實,並非一日形成。

⑤文化相互凝視可以使雙方找到並感受人類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取向之間常會有一些誤解,但絕大多數不是惡意。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充滿驚異和好奇,但普通外國民眾對中國、特別是對當代中國社會真正的.活力知之甚少。中國應該向世界打開自己,特別是最能觸動人心靈的文學、文化的交往,這種溝通不是為了讓人們變得相同,而是為了理性平等地認識、欣賞並尊重彼此的不同。

⑥在文化的相互凝視中,中國人應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處在經濟飛速發展的變革時代,中國作家應該潛心地而不是花哨地,誠實地而不是用討某一個“他者”喜歡的心態去創作。老話説“酒好不怕巷子深”,好酒不是兑出來而是釀出來的,能否釀出好酒最終要看我們能不能更踏實地潛入到這個時代的深部。只有釀出好酒,才能“走出去”。2006年中國作協啟動了“中國當代文學百部精品對外譯介工程”、“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文學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

⑦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不是即興的展示,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奢望一兩次論壇和書展就能夠萬事大吉。它需要我們更自覺,更有耐心和耐力。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文化需要相互凝視,相互對話。在促進國際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我們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小題1:文章是從哪些方面來論述“文化需要相互凝視”這一觀點的?(3分)

小題2:第③段中的畫線句子有什麼作用?請結合文章作簡要分析。(3分)

小題3:結合文意,正確理解“好酒不是兑出來而是釀出來的”一句的含義。(4分)

參考答案:

小題1:①一味的迎合偏見,只能擴大偏見,我們應當鮮明地説出我們的觀點。②文化相互凝視可以使雙方找到並感受人類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③在文化的相互凝視中,中國人應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每點1分)

小題2:畫線句運用了舉例論證(1分),舉鐵凝沒有一味迎合西方學者的偏見,而是鮮明地陳述自己的觀點,通過坦誠交流贏得對方尊重的事實論據(1分),具體很有説服力地論證了“一味的迎合偏見,只能擴大偏見,我們應當鮮明地説出我們的觀點”這一觀點(1分)。

小題3:那些創作態度花哨,用迎合某些人喜歡的心態去創作,不能潛入到時代深部的中國作家,創造出的作品,質量一定不高;(2分)而潛心創作,踏實地潛入到時代的深部,創作出真實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家,其作品一定很優秀。(2分)

Tags:閲讀 凝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