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閲讀答案

張順張貴傳閲讀與答案

欄目: 閲讀答案 / 發佈於: / 人氣:8.13K

張順張貴傳

張順張貴傳閲讀與答案

張順,民兵部將也。襄陽受圍五年,宋闖知其西北一水曰清泥河,源於均、房,即其地造輕舟百艘,以三舟聯為一舫,中一舟裝載,左右舟則虛其底而掩覆之。出重賞募死士,得三千。求將,得順與張貴,俗呼順曰“矮張”,貴曰“竹園張”,俱智勇,素為諸將所服,俾為都統。出令曰:“此行有死而已,汝輩或非本心,宜亟去,毋敗吾事。”人人感奮。

漢水方生,發舟百艘,稍進團山下。越二日,進高頭港口,結方陳,各船置火槍、火炮、熾炭、巨斧、勁弩。夜漏下三刻,起矴出江,以紅燈為識。貴先登,順殿之,乘風破浪,徑犯重圍。至磨洪灘以上,北軍舟師佈滿江面,無隙可入。眾乘鋭凡斷鐵絙攢杙數百,轉戰百二十里,黎明抵襄城下。城中久絕援,聞救至,踴躍氣百倍。及收軍,獨失順。越數日,有浮屍溯流而上,被介胄,執弓矢,直抵浮樑,視之順也,身中四槍六箭,怒氣勃勃如生。諸軍驚以為神,結冢斂葬,立廟祀之。

張貴既抵襄,襄帥呂文煥力留共守。貴恃其驍勇,欲還郢,乃募二士能伏水中數日不食,使持蠟書赴郢求援。北兵增守益密,水路連鎖數十里,列撒星樁,雖魚蝦不得度。二人遇樁即鋸斷之,竟達郢,還報,許發兵五千駐龍尾洲以助夾擊。

刻日既定,乃別文煥東下,點視所部軍,洎登舟,帳前一人亡去,乃有過被撻者。貴驚曰:“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復不能銜枚隱跡,乃舉炮鼓譟發舟,乘夜順流斷絙破圍冒進,眾皆辟易。既出險地,夜半天黑,至小新城,大兵邀擊,以死拒戰。沿岸束荻列炬,火光燭天如白晝。至勾林灘,漸近龍尾洲,遙望軍船旗幟紛披,貴軍喜躍,舉流星火示之,軍船見火即前迎,及勢近欲合,則來舟皆北兵也。蓋郢兵前二日以風水驚疑,退屯三十里,而大兵得逃卒之報,據龍尾洲以逸待勞。貴戰已困,出於不意,殺傷殆盡,身被數十槍,力不支見執,卒不屈,死之。乃命降卒四人舁屍至襄,令於城下曰:“識矮張乎?此是也。”守陴者皆哭,城中喪氣。文煥斬四卒,以貴祔葬順冢,立雙廟祀之。

(節選自《宋史》卷四百五十)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俾為都統 俾:提拔

B.洎登舟 洎:等到

C.眾皆辟易 辟易:退避

D.以死拒戰 拒:抵抗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以三舟聯為一舫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素為諸將所服 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C.有浮屍溯流而上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D.乃有過被撻者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1.以下句子編為四組,能分別表現張貴“智”“勇”的一組是

A.①眾乘鋭凡斷鐵絙攢杙數百,轉戰百二十里 ②身中四槍六箭,怒氣勃勃如生

B.①乃別文煥東下,點視所部軍 ②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

C.①中一舟裝載,左右舟則虛其底而掩覆之 ②乃舉炮鼓譟發舟

D.①使持蠟書赴郢求援 ②乘夜順流斷絙破圍冒進,眾皆辟易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順外號“矮張”,張貴外號“竹園張”,他們智勇雙全,帶領一支三千人的義軍敢死隊,從水道乘舟進攻元兵大營,援赴襄陽。

B.元軍防守嚴密,連鎖數十里,魚蝦不度,但義軍二人“遇樁即鋸斷之,竟達郢”並即“還報”,義軍的機警、頑強等品質生動地體現出來。

C.張貴抵達襄陽後,襄陽守將呂文煥竭力留下他共同守衞襄陽。不久襄陽平定,張貴告別文煥向東而下,憑藉自己的勇猛返回到郢。

D.本文在寫作藝術上頗具特色,作者按戰事發展順序,詳略有致地敍寫,文字簡潔、流暢而生動,極富表現力。

13.把文言文閲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此行有死而已,汝輩或非本心,宜亟去,毋敗吾事。(4分)

(2)諸軍驚以為神,結冢斂葬,立廟祀之。(3分)

(3)身被數十槍,力不支見執,卒不屈,死之。(3分)

答案:

9.A(使) 10.B.(表被動。A把;憑藉C.表修飾;錶轉折D.是;竟然) 11.D 12.C( “憑藉自己的勇猛返回到郢”錯。)

13.(1)這次行動不過一死罷了,你們如果有誰不是出於本心跟隨,應該快點離開,不要破壞我們的大事。(每個分句1分)(2)眾將士都很驚訝,認為他是神,於是為他修墳安葬,並且修廟來祭祀他。(每個分句1分)(3)身體遭受幾十槍,因為體力不支被擒,最後寧死不屈而被殺害。(前兩個分句各1分,最後兩個分句1分)